24h購物| | PChome| 登入
2014-09-23 10:58:37| 人氣2,321| 回應0 | 上一篇 | 下一篇

從「延伸活動」觀察本屆澳門藝術節

推薦 1 收藏 0 轉貼0 訂閱站台


或因藝術環境、文化基因仍需久遠時間灌溉、深植,無論台北藝術節、香港藝術節或本文要談之澳門藝術節,都還只能點狀式發展,難以面為主體專門呈現某種美學縱深,這是三地共同難處,當然,因而也給出了寬廣空間讓策展單位嘗試、實行。

讓其他城市、國家側目之展演劇目一定要有一些,本地藝團也得有空間表現,加增各類週邊活動,堆聚出一盡可能同時容納多數不同品味、階層人士之藝術集合場域。澳門藝術節的任務還有一個,就是兼備台北兒童藝術節這樣的責任,將傳統的粵劇、現代劇場、親子節目全部統整再分配,親子節目即手冊裡的「合家歡節目」,今年共計六檔,佔節目總量五分之一,加上「兒童專場」的三場活動及一項展覽共構而成。

眼見如此之現實,我開始留意藝術節規劃的週邊活動,那或許比參演節目有哪些,更留下對應環境現狀之痕跡。週邊活動,即手冊裡的「延伸活動」,場次過百,類別包括演前導賞講座、演後分享會、大師班、工作坊、兒童專場、社區推廣、關愛專場。講座、分享會、大師班等舉措時可於各大藝術節見到,其表示相關藝術教育推廣、接觸交流之涵意,讀者約莫已可想像,於此不贅言。

我要談的是三場主題極為吸引人,同時反映環境欠缺的延伸活動,一是由台灣紀實攝影家許斌主持的「舞台攝影工作坊」。時間跨度幾達一個月,據說吸引各行各業人士參與。此工作坊一樣反映澳門近年演出數量越來越多,而劇場工作者數量相對不足的現況,尤其是技術、行政、紀錄等位置。舞台攝影看似位於劇場工作的外圈,其實向來有它記錄、形成檔案的重要性。經詢問,得知攝影家許斌把重點放在跟拍個藝術節參演團體的排練,藉此紀錄「舞台幕後」的辛勤瞬間,也揭開藝術家們外於舞台的生活一面。每一檔節目演出的前台,亦架一展板,展示學員的拍攝成果,也把原本「不可見」的變成「可見」,讓觀眾除了看演出外,還能擷取該展演更多隱密、神秘、脆弱與堅毅的片刻。

劇場口述影像」、「劇場視形傳譯」兩場工作坊亦引人關注,前者在台灣以「辯士」稱之,後者即為「手語」,分別服務視障及聽障觀眾,這兩場工作坊像是一則指向未來的暗示,這譬喻需先讓回到民間的文化藝術場域發展來看。這兩場工作坊的承辦單位「風盒子社區藝術發展協會」是去年八月新成立的非牟利組織,結合文化藝術與社會實踐兩造,增進弱勢族群的文化參與,短短時間爆發力驚人,光是五、六兩個月,他們已進行被壓迫者劇場交流、青少年劇場培訓及演出、社區故事工作坊等,並帶領工作坊學員至香港參加「第二屆香港觸感藝術節」。返回「這是指向未來的暗示」之譬喻,倘若沒有民間的自發經營與接軌,工作坊的功能便限縮於藝術節裡面,而風盒子的成立,正可接軌藝術節與官方,運用民間的自主思考與靈活營運,拉展澳門文化藝術的幅度。

民間與官方的對接,同樣出現在澳門劇場文化學會承辦的「當代劇場評論專題工作坊」。對藝術節而言,是從過往單純邀請藝評人看戲寫評的層面上持續而且擴大,澳門劇場文化學會則長年於民間極力推動表演藝術評論寫作,亦出版評論刊物。這一次的工作坊,包含六場講座,以及實戰演練,「安排欣賞第二十五屆澳門藝術節之特選演出,並於觀演後廿四小時內書寫約三百字之短評,即時發表於特設之網站內,再由澳港台資深劇評人擔任寫作指導,將短評提升至完整之劇評文章。」截止此刻為止,學員一共發表了29300字短評,若再加進台、港、澳劇評人的書寫,既為演出即時留下紀錄,就量與質上也散發了不小的能量。不過其間亦有隱憂,一是粵劇劇評的缺席、一是舞蹈評論的掌握度較弱,都有待繼續紮根、茁壯。

最終,一個藝術節也可說是「展演」與「延伸活動」有機組織後的集中展示,有機與否亦和魔鬼有關,而魔鬼,向來藏在細節裡。

刊於《artplus2014.07

台長: 吳思鋒
人氣(2,321) | 回應(0)| 推薦 (1)| 收藏 (0)| 轉寄
全站分類: 海外旅遊(國外、大陸) | 個人分類: 劇場 |
此分類下一篇:「製造節慶」的時間與人稱--台北藝穗節開幕活動「特務遊」
此分類上一篇:消費少女體《蘿莉少女》

是 (若未登入"個人新聞台帳號"則看不到回覆唷!)
* 請輸入識別碼:
請輸入圖片中算式的結果(可能為0) 
(有*為必填)
TOP
詳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