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h購物| | PChome| 登入
2017-08-18 07:29:01| 人氣2,184| 回應0 | 上一篇 | 下一篇

短訊:Pierre Laurent Aimard's Catalogue of Birds

推薦 0 收藏 0 轉貼0 訂閱站台

之前在Pierre-Laurent轉換新東家一文裡提到梅湘的鳥類圖誌,P-L最近將他最近在Tanglewood現場演出的鳥類圖誌,剪了一個短片放在臉書,


有簡短的示範、風景,以及鋼琴家本人的解說:


https://www.facebook.com/pierrelaurentaimard/


他的臉書不錯看。


 與一位很期待明年Catalogue of Birds的朋友簡短交換意見,他給我了一些有趣的訊息如下:


P-L says these pieces are to be played without human emotion  in that the bird sounds on the piano should not be made in a romantic way because only humans think the birds singing is beautiful, birds don't sing to express human emotion.  Some pianists don't get that, they miss the point. 


他的信讓我聯想起莊子、惠施對於「魚之樂」的對話。


換個話題。


聽著聽著,順便到youtube上面找他彈的現代音樂,不小心岔出去看了P-L彈的熱情(Appassionata)奏鳴曲。是一個跟印象中截然不同的版本,聽的時候覺得比較慢、觸鍵也比較溫和,可是聽完會一直記得它。


我自己很喜歡最後十分鐘左右的第三樂章。印象中的第三樂章總是一個higher and higher的概念,持續向上最後衝破屋頂,不過P-L並不是大爆發的熱情噴發。他比較是一種相對強烈的表達:相較於前面16分鐘、前兩個樂章的溫和和理性,最後十分鐘超越前兩個樂章、相對強烈也是一種熱情。


印象深刻的是鋼琴家對於樂曲的紀律和掌握程度,第三樂章許多鋼琴家到最後都不顧一切,說不準是無法控制抑或是刻意為之的失控,而聽眾似乎也滿容許彈熱情彈到最後變成一匹脫韁野馬,特別是現場演奏。P-L的演奏提醒了我們,再怎麼樣可以任意詮釋的樂段,其實仍然有其根本,他讓我感覺似乎他就是那選擇規範和節制的一邊:乾淨清楚的觸鍵,再快也聽得清楚每顆音符;循序漸進的速度和音色,維持了整體感。某個程度來說,因為有了這些節制,坦白說第三樂章的張力反而存在感更強,很有趣。


Youtube上這場錄音是2016年在柏林的現場演出,我特別注意現場德國聽眾的表情,很好奇究竟這樣的熱情會讓他們有怎樣的反應;雖然掌聲很熱烈,我發覺他們的表情帶有疑惑和思考,彷彿這樣的詮釋也超出他們想像。我突然意識到,在這群德國觀眾面前要彈貝多芬,是壓力多麼大的一件事!撇開對P-L的詮釋有甚麼評價,他在貝多芬原產地的現場,用自己的方式說一個當地人耳熟能詳的故事,而沒有想盡辦法取悅大家,專注在當下該做的事情上,認真表現最好的自己;很佩服他忠於自己、也坦然面對的勇氣,以此自勉。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5JwJClrc49I

台長: orangebach
人氣(2,184) | 回應(0)| 推薦 (0)| 收藏 (0)| 轉寄
全站分類: 音樂賞析(音樂情報、樂評、歌詞、MV) | 個人分類: music |
此分類下一篇:大帥聽音樂
此分類上一篇:冰島鋼琴家Olafsson的紐時報導

是 (若未登入"個人新聞台帳號"則看不到回覆唷!)
* 請輸入識別碼:
請輸入圖片中算式的結果(可能為0) 
(有*為必填)
TOP
詳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