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h購物| | PChome| 登入
2010-04-24 10:18:06 | 人氣1,091| 回應4 | 上一篇 | 下一篇

我在MURMUR之巴哈與蕭邦

推薦 0 收藏 0 轉貼0 訂閱站台

每逢出國都是一團亂,這回也不例外。而且不知怎麼回事,一切安排比過去都還順遂些,卻隱隱然多了一層憂慮。

每當異常忙亂,我便會要求自己生活「更」正常、心思「更」專注,以免任何出現任何風險,事情沒辦成之前,自己先垮。

異常忙亂,人也顯得異常軟弱,症狀便是異常焦慮,即便有再順勢的跡象sign發生,只要眼睛未見、耳朵未聞,仍然焦慮;軟弱啊軟弱。

若心生焦慮,除了禱告之外,聽音樂更迫切。任何時候聽音樂都感受到天啟般地美好,即使聽不懂或不慣也一樣,焦慮時刻,音樂更是禱告的延續,某種動態的禱告,與現實的抽象連結。

過去同樣的時候,我有時會聽貝多芬,振奮我;我有時會聽大提琴,安撫我;也曾聽過搖滾樂,乾脆壓扁我。這次莫名其妙遇上費爾茲曼的巴哈鍵盤協奏曲,竟有與焦慮同頻率的焦慮感,同起同落,未曾有過如此宣洩的快感。

費爾茲曼的這張巴哈鍵盤協奏曲,原本並不在購物車名單內,因為這幾首鍵盤曲目不是很廣泛地被演奏,就是被顧爾德演奏的窮極無聊,所以我原本無心。但我翹班去代理商辦公室拿貨的那一天,四五十歲的老闆,一位精瘦的中年男子,用bling bling的眼神望著我,說:「我好喜歡費爾茲曼彈的巴哈鍵盤協奏曲,好喜歡好喜歡」。接著竟跟印度人一樣用搖頭表達肯定,原來真的好喜歡是會搖頭的。

應該就是被那搖頭說服了,就真的把費爾茲曼在nimbus台灣的幾張補齊。

真是極喜歡費爾茲曼,已經很久沒有喜歡過鋼琴家。他的音色晶瑩剔透又穠纖合度;他的觸鍵動如脫兔又靜如處子,而且力道勻稱;他的旋律節制而有形,不規矩也不作態;以及他的節奏動態十足,卻不失凝穩;絕非迅捷而已。不過魔鬼還是在細節,最令我驚豔的是他的顫音、裝飾音以及所有的快速音群的滑動,每個音都異常清晰。

巴哈的快速音群所使用的音階並不多,一組音群約在八度音程之內,但是會不停地重覆,運用重複不停地強化層次感,接著有可能是轉調後繼續重複再重複,雖無華美可言,但張力十足。以BWV1058來說,此曲也有小提琴版,歐伊史特拉夫的DG大花版,拉得激越豪情,其中關鍵就在於第三樂章中段大量的快速音群,清晰有勁,小提琴甚至可充滿松香氣息的煙硝味;一般鋼琴彈奏比較難做到這種音符彼此競逐。但費爾茲曼的彈法與速度就有「小提琴感」。

這些放在鍵盤協奏曲裡,莫名所以,超有存在感的,存在到滿出來變成一缸子焦慮,真是好焦慮啊~~我從來沒想到巴哈這麼焦慮,簡直比我的焦慮還焦慮;還是我在焦慮?所以聽起來更焦慮?而且我還想出一套「超集焦慮聽巴哈法」,直接跳過七首鍵盤協奏曲(包含義大利協奏曲)的第二樂章,只聽第一和第三的快板及其以上段落,宇宙般龐大的焦慮感迎面襲來。立即覺得自己的焦慮實在渺小不已,怎樣都比不過它的焦慮。

以暴制暴,產生某種被打扁的快感,真是有夠變態~~!@#$%^&

●同場加映--看《琴之森》,聽蕭邦

那天,又有人問我,如果呢,她想邊看《琴之森》,一之瀨海比賽的情節,配合著聽一之瀨海彈奏的曲目,這樣可不可以?有沒有CD可以聽?覺得這樣FU很大。

我呢,真的很不識相,當下就給他嗤之以鼻。我說,那很假,哪有那麼誇張的?太誇張!我叫他去看YOUTUBE還比較真實,搞得對方敗興而歸。

這件事情已被其他朋友念過了,說我只會潑人家冷水。

於是呢,我認真地再度翻開《琴之森》十五十六集,一之瀨海的比賽曲目是:

第一階段:蕭邦第四號敘事曲,
第二階段:前奏曲十三到二十四。然後進入決賽。

根據上述兩者呢,不講究者,請參考上篇文章所提之EMI所發的宇宙無敵超級精選;願意聽我囉唆者,蕭邦敘事曲,不知道米開蘭傑利有沒彈第四號?好像沒有,如果他有彈就是他,他沒彈的話,李希特有沒有彈?再沒有彈的話,波里尼。

至於前奏曲十三到二十四,我其實喜歡波哥雷利奇的前奏曲;年輕時候的他,雖刻意要與眾不同頗受爭議,不過套在這套曲子上,他的刻意特立獨行還真的很挺拔,讓軟趴趴的蕭邦形貌出眾、神采奕奕。

蕭邦總體論,我覺得李希特最全面、最優異;但若看自己偏心,李希特的練習曲,阿勞的夜曲(本人少數結婚的曲子),波里尼的奏鳴曲(近幾年出的),波哥雷利奇的前奏曲,以及討厭大提琴奏鳴曲,大概如此吧。

台長: orangebach
人氣(1,091) | 回應(4)| 推薦 (0)| 收藏 (0)| 轉寄
全站分類: 社會萬象(時事、政論、公益、八卦、社會、宗教、超自然) | 個人分類: music |
此分類下一篇:BBC MUSIC年度大獎與遺珠
此分類上一篇:消失的美好

Val
熬夜看了琴之森到12集,現在雙目紅腫。一些感想:



1. 只要劇情設計能讓我耍小聰明得到成就感,我還真是容易上鉤,即使故事是老

梗。

2. 我是不是太冷血了點?基本上我對主角的喜怒哀樂,祖宗八代,感情生活等等

毫無興趣,真的是一點都不想知道。我只對音樂有興趣,希望主角們把風花雪月所

浪費的時間全用來練琴,並且不斷參加各種比賽,彈各種曲子,造福觀眾。

3. 我知道我鐵齒,也許還加上無知,但是K280能變出什麼花樣?

4. 我知道一面看漫畫一面聽音樂是無法抗拒的誘惑。我試了,但把自己搞得很狂

亂。看到蕭邦Op 10 No 5開始聽練習曲,聽沒幾首主角開始彈成月光,換上月

光,還沒到第三樂章故事就進展到Rachmaninov PC No 3。這真不是個好主意。

5. 我知道我在強人所難,但漫畫裏光是說海的演奏有多特別,多感人,但那是怎

樣的特別感動法?是像Richter還是像Rubinstein?他們的風格雖說幾乎是完全

相反,但都可以說是特別感人。

6. 所以古典鋼琴日本第一是沒用的,一定要揚威歐洲才算成功。所以贏了蕭邦大

賽後還要繼續去贏柴可夫斯基大賽嗎?再來日內瓦大賽?伊莉莎白女王大賽?

Geza Anda大賽?Van Cliburn大賽?太陽系大賽?

7. 最後,關於標題的琴之森,我非常確信作者從來沒有把室內用木質傢俱放到室

外超過一年的經驗,可能也不知道金屬會生鏽。不過我最不能理解的,是為什麼要

費力把一架鋼琴搬到森林中央丟棄?



根據前12集故事對海的演奏特質的描述(重手,天份,特別讓人興奮與念念不忘

的演奏),我覺得也許可以考慮拿Argerich的蕭邦來當配樂,風格應該很像,喜

不喜歡她的蕭邦是另外一回事。



BTW:我看了這篇後買了Feltsman的Bach Keyboard Concertos,非常有骨有形

的演奏。我喜歡他的勝過Perahia的同曲。
2010-12-06 05:33:08
orangebach
2. 建議你放下《琴之森》,改讀Lang x2的傳記好了,裡面很多比賽。



4. 何止不是一個好主意,簡直是個笨主意。請問這樣有讀漫畫的樂趣嗎?還是真

的很有FU?不過你即知即行的實驗精神值得嘉獎。



5. 唉唷,就是留給你自己去想嘛....你覺得他是誰就誰了。但通常漫畫說甚麼很

感人我不會覺得很感人。



6. 這個我有同感。反正1980年代日本企業征服美國,二十一世記要用文化水平征

服歐洲。一定要凹上蕭邦鋼琴大賽是有點扯,而且比一輪要畫一本,實在很拖戲。



7. 你確定不是因為看得雙眼紅腫所以心情欠佳所產生的感想嗎?你也嘛幫幫忙,

人家搞不好用千年不朽神木做的。那是基礎設定不能改的,你總有些參數得固定

吧。



Feltzman的版本實在很棒,我沒聽過普萊亞,但比顧爾德也好;但速度偏快,聽久

真得心煩意亂、心浮氣躁。我懷疑是不是演奏者自導自演的曲目都會太過激動?上

回看了內田自導自演的莫札特二十鋼琴協奏曲,也是很快。其實他其他的莫札特鋼

琴協奏曲不會有這樣失速的表現。
2010-12-06 23:46:51
Val
2. 怎麼日本人沒把他的傳記改編成漫畫?應該很有賣點,連原聲帶都可以一起促

銷。



4. 知道是笨啊,但就是無法抗拒誘惑。去問問看有多少男人看到lady in red不

會回頭多看一眼。



5. 這就是我覺得值得改進之處:可以多形容他的彈法,讓觀眾自己得到很感人的

結論。就好像我看推理小說,喜歡看那種自己已經可以根據線索推出來龍去脈,而

故事裏的主角還在迷惑的那種。



6. 馮唐易老啊,等蕭邦大賽比完大概人事已非了。
2010-12-08 08:15:26
orangebach
4. 我想應該還是很多男人不會回眸,尤其是在晚上。



5. 漫畫漫畫,請問要如何多形容?太多文字就怪了吧。不過13-16可能會比較滿足

你的需求,這四集裡面的形容比較多。但反而我覺得形容越多越不感人。



6. 13-16有新的梗,就算人事全非還有新的梗....
2010-12-08 18:06:59
是 (若未登入"個人新聞台帳號"則看不到回覆唷!)
* 請輸入識別碼:
請輸入圖片中算式的結果(可能為0) 
(有*為必填)
TOP
詳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