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h購物| | PChome| 登入
2009-10-23 23:46:25 | 人氣446| 回應0 | 上一篇 | 下一篇

Day20, Oct22:解說狂

推薦 0 收藏 0 轉貼0 訂閱站台

倫敦其實是個很不方便的城市,其中最不方便的就是地鐵的樓梯。

百年TUBE每年的運輸量是十億以上人次,共有十二條路線,但是每個車站幾乎都是以樓梯為主,少有電梯和手扶梯。平常這樣爬上爬下三四層樓梯相當普通,可是拖個行李或著嬰兒車爬上爬下,對當地人來說也是司空見慣。TUBE有個站叫做King's Cross,也就是哈利波特每次開學要搭的那個幾又幾分之幾月台就是這裡,地鐵出口很多青年旅舍,如果站在地鐵站,大概十個人裡面有五六個人拖著一卡皮箱,邊拿著地鐵圖,邊跟樓梯搏鬥。

普通上下的樓梯也就罷了,最恐怖的是螺旋階梯(Spiral Stairs)。King's Cross往南下一站叫做Euston,也是一個大站,這裡的第六月台就有一個螺旋階梯,每一階還非常狹窄,得往下繞個三四層樓,才轉得到月台。就在樓梯口有一個牌子,上面便警告帶著行李的人,這是一個螺旋梯,建議不要攜帶行李,很不方便。問題是如果你就是要到第六月台搭車,還是得硬拖行李下樓才行,於是你就見到不少旅客根本無視於那好心的立牌,硬是把行李弄到月台。

也許你會想,還好都是來自全球的背包客,年輕好辦事。錯了,很多都是五六十歲的老年夫妻,或者五六十歲的女兒帶著七八十歲的老母親來倫敦自助旅行的,所以經常看到一個或兩個滿頭白髮的老人,拖著行李在TUBE裡面慢慢走,三不五時還要停下來等等後方滿頭銀髮的母親,她正提著一兩個手提袋踽踽前行,努力追上拖著行李的女兒。

前幾天跟我媽提到這個情景,我媽大呼「I can't handle it!」
我媽問我,難道沒人幫他們嗎?
是,沒人會主動幫他們。除非你開口要求,或者你出現狀況,好比怎樣拖都拖不上去,才會有人出手幫你。
我媽說,那這樣是不是英國人都很冷漠?
如果這樣看,她們是冷漠。不過有趣的是,拖行李的那些人也並不預期會有人幫他們,他們認為自己可以處理,並不覺得自己辛苦甚至可憐。

或許也真的是因為城市歷史很老,現在想要方便也來不及了,倫敦想到的補救方法就是利用大量說明的文字、口頭的提醒,不停地指示行進中的人,你該怎麼做才能夠克服實際的不便。如果說日本人是資料狂,那倫敦人鐵定就是解說狂。

TUBE每逢假日就要機電維修,每到周末一定都有哪幾個站不停、哪幾條線的哪幾段停駛;每當有這種狀況出現,首先一進地鐵站,就會看到白板上註明停駛資訊以及轉乘巴士資訊,接著你會聽到廣播不停地告知哪幾站不停,然後你翻開報紙,報紙第二頁就會看到當日地鐵訊息。這三樣訊息會在每個車站、每份報紙上不停地放送到停駛的時間結束為止,站內廣播每天更是播放好幾百回。

這種解說狂的狀況不只出現在交通,博物館、畫廊、音樂廳,到處都是。拿音樂廳來說,一個音樂廳的表演訊息,你可以從網路上得知;在地鐵站會出現各種大型廣告看板;到現場你可以看到書面訊息,書面訊息再分當季的、當月的、未來半年的、演奏廳的、表演團體的、離現在最近的一場音樂會宣傳單、各種音樂節(他們超愛過節:殼牌石油音樂節、倫敦國際室內樂節、倫敦國際鋼琴節、管風琴節、八十周年音樂會、四十周年音樂會、蘇黎世保險音樂節,想得出來的都有節),外加各種促銷套票(甚麼10 for 10,就是當季有十場活動每場票價都是十胖)。這些書面訊息某種程度上只是排列組合不同,內容幾乎都在重複,妙就妙在,已經再重複了,主辦單位還是煞有其事地每次都是重新編排、不同設計,而且絕不草率。

以上所提,全部都是免費的。還不包括收錢的節目單。

剛開始,我覺得倫敦人不知道在想甚麼,免費的介紹已經滿坑滿谷,竟然還有要收錢的節目單?牌告價一律三胖,還真滿多人買的。前面幾場音樂會我對節目單絲毫不理會,從神劇以利亞之後,我就發覺節目單的確還滿必要的。

這裡音樂會的節目單,包含樂團說明、主要演出者說明、音樂廳歷史說明,還有當晚曲目說明,其他就是雜七雜八的廣告、贊助感謝;節目單能值三胖,當晚曲目說明是最主要價值所在。通常你也搞不清楚是誰寫的,應該就是音樂廳裡面的研究員或者史料學者,但是這份曲目說明可稱得上是教科書等級,知識含量其實不輸雜誌上的樂評,甚至超越唱片裡面的詳細說明,更別提台灣國家音樂廳拿來賣廣告騙錢的節目單。

好像應該在這裡直接摘錄一段證明我所言不虛,只是我想可能不是那麼多人感興趣。

如果提早到音樂廳,坐下來做個功課;也有些老先生老太太是邊聽邊讀;中場時間吃完冰淇淋也可以做個功課,對於理解樂曲,都有很大的幫助與樂趣。

這些瑣瑣碎碎的事情其實給我很大的啟發:他們不在立即可見的「方便」求表現,但是在容易被忽略的「解說」上下工夫。方便,容易讓人越變越懶、不用大腦;解說,時間一久,卻會開啟人的好奇心,自行尋求解答。

台長: orangebach
人氣(446) | 回應(0)| 推薦 (0)| 收藏 (0)| 轉寄
全站分類: 海外旅遊(國外、大陸) | 個人分類: London2009 |
此分類下一篇:Day21, Oct23:I'm not really in to Brahms, finally...
此分類上一篇:Day20, Oct22:失策

是 (若未登入"個人新聞台帳號"則看不到回覆唷!)
* 請輸入識別碼:
請輸入圖片中算式的結果(可能為0) 
(有*為必填)
TOP
詳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