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h購物| | PChome| 登入
2009-07-11 09:13:58| 人氣350| 回應0 | 上一篇 | 下一篇

讀完海邊卡夫卡

推薦 0 收藏 0 轉貼0 訂閱站台

按照往例,讀完村上要記錄一下我微不足道的讀書心得。
 
過去寫讀書心得的時候,總是有不吐不快的內在壓力,下筆總是急迫地想要一次到位;最近看村上的心情有點微妙的轉變吧,自然越熟悉一位作家的語言,讀書心情越是因此而由驚喜轉為了解,浪花的驚艷少了,但比較知道海的深度。

所以我想本篇讀書心得會是一個過程,而不是一個立即的結果。
 
每一次讀村上春樹的小說,長篇或短篇,都忍不住想「這本書溫度是多少?」--如果真有個可以測量的溫度計的話。
 
曾經跟朋友討論過(就一般很隨性的討論)這個謎一般的問題,朋友說她也不知道,只覺得很冷,而且不知道為什麼要那麼冷,「連做愛都那麼冷,不知道在幹甚麼。」我有同感,但好笑的是,某個程度上我們也都被村上式的「不知道在幹甚麼」所吸引著吧。
 
如果上述可以成立的話,那到目前為止,《海邊的卡夫卡》該是我讀過村上溫度最高的長篇小說;換句話說,情緒相對明顯,而且情緒也比較有譜。
 
《海邊的卡夫卡》說的是一個十五歲少年,從小背負著殺父弒母的預言,為逃離這個預言,離家出走的故事。這當然很明顯是《伊底帕斯王》的一個隱喻,某部分與《伊底帕斯王》相同,思考命運的問題,但另個部份村上以此為本,延伸出去了其他的想像。沒有讀者知道伊底帕斯王殺父弒母後,刺瞎雙眼放逐自己,到底去了哪裡,但村上春樹在《海邊的卡夫卡》,為這個去處給了答案。
在中國版的《海邊的卡夫卡》前面,附了一篇村上的中國版自序,他說,自己一直寫的都是三十歲左右上班族的故事,現在想把焦點轉移到十幾歲的青少年身上,他一再強調,這個少年是你也是我,我們都可以在自己身上看到這個少年的影子。自然,他說的不會是殺父弒母的事實,而是一種每個人都會遭遇並面對的困境問題。
 
這個困境是一個普同性的狀態,可以說得廣泛一點,那就叫做如何超越生命程式裡設定的參數,也可以看得狹窄一點,就是面對目前低潮或瓶頸的方法。

海邊的卡夫卡,我認為是村上春樹把自己編織得最認真、也最投入的一本小說,如果可以這麼說,我會說世界末是與冷酷意境,和海邊的卡夫卡,同時是村上春樹的平均律與組曲。

為什麼說村上把自己編,織的最認真?通常作家都有一種慣性,就是把自己寫進去,很隱晦的當然就是自己的世界觀和美學觀,很直接的是自己的喜好,當然更廣泛的就是寫成自傳體的小說。讀海邊的卡夫卡,除了遊戲其中的隱喻、對比、劇情等等文字之外,更有趣的是,這本書或許也可以稱之為村上的音樂筆記本、食物料理手冊,他非常直接地記載了對於舒伯特、貝多芬、John Coltrane、prince等人的觀點和評述,有時還順帶用些音樂家的故事來與劇情交互輝映,讀到這些段落的時候,可是比讀他為聽音樂寫的樂評更為直接且個人。

世界末日與冷酷意境基本上是個超寫實的寓言,但是海邊的卡夫卡是一個人生情境的隱喻,光是這一點,就讓兩者的味道差異甚遠。寓言,有距離、冰冷、顏色很單一、以結構複雜取勝,本身就是個迷宮;隱喻,距離近、柔軟、彩色紛陳、節奏很交錯,以變化和炫目取勝,本身是一個大拼盤。讀寓言好像被抓進一個黑漆漆的深井裡面,讀隱喻好像處在七彩霓虹燈的舞廳,目不暇給。

台長: orangebach
人氣(350) | 回應(0)| 推薦 (0)| 收藏 (0)| 轉寄
全站分類: 不分類 | 個人分類: book |
此分類下一篇:《旅行的藝術》中國版序言--艾倫‧狄波頓(Alain de Botton)《
此分類上一篇:魔鬼在細節

是 (若未登入"個人新聞台帳號"則看不到回覆唷!)
* 請輸入識別碼:
請輸入圖片中算式的結果(可能為0) 
(有*為必填)
TOP
詳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