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Good bye, Little Mermaid!
我一直覺得台北最好吃的麵包在小美人魚,可是小美人魚在今年年中的時候,因為成本太高收起來了。現在只出現在夢裡還有日本。
以前在遠企地下一樓和SOGO BR4地下三樓的小美人魚,是一家跨海來台的日本連鎖麵包店,在日本的地位沒有像山崎麵包充滿高貴感,比較是一種平民化的麵包店,多數開在車站旁邊,讓上下班的人選購一包滿足回家。
小美人魚的麵包在台北的麵包店,算是AA級的價位,尤其在Maison kaiser和DD近來之前,小美人魚的價位是高得離譜,後來我才知道貴是貴在它是用日本進口的麵粉,所以貴。日本的麵粉口感吃起來綿密,聞起來香,而且很耐放,只要放在冰庫哩,可以儲存非常久,口感相當紮實,而且麵包本身就好吃。在小美人魚,我體會到甚麼叫好吃的麵包,也是因為小美人魚,我開始欣賞主食麵包,非調理麵包。
甚麼叫「好吃的」麵包?基本上用敢觀就可以判斷甚麼是好吃的麵包。第一,撕開麵包的時候,麵包的纖維是一種纏綿和紮實。第二,烤的時候,會散發出麵粉的香氣。第三,吃到嘴裡,有嚼勁和彈性。第四,用手輕壓,麵包會有一點點反作用力,是有個性的。現在市面上的麵包多數無法具備這幾點,通常是一點也沒有吧....但小美人魚的麵包是四點全有。
一家好吃的麵包就這樣因為原物料狂漲而掰掰了,我的早餐幸福感頓時減少三成。每每進去BR4,看到那個攤位現在改成了賣吃的,心裡就泛起一陣遺憾。小美人魚終於還是變成了泡沫,離我而去。
二、Good Bye, 厚切洋芋片!
Royce北海道巧克力的獨門秘技--巧克力洋芋片,也在今年下台一鞠躬。我想是因為名氣不夠大,因為名氣不夠大,顯得更貴。
高價巧克力在台北是有市場的,不然為何Godiva可以在台北一直開?三越和成品樓下也有不少比利時的精品巧克力,好比New Hause、半島酒店等等,這些都比Royce貴多了。為何獨獨Royce關門打烊?因為它沒名。
Royce最著名的是它的生巧克力,也就是買回來要冰在冰箱、否則會融化,拿在手裡是濕濕的巧克力。入口即化的口感,細緻如絲綢,飽滿的巧克力香氣頓十在口腔裡擴散,那種親暱的愉悅,猶如巧克力跟口腔是一對深情的戀人,濃得化不開,可是卻是非常私密的,just between you and me,沒有外人的干擾。那種親近的貼心,是歐系巧克力遠遠比不上的。
但我最喜愛的還是Royce的巧克力洋芋片。一盒兩百八的高級厚切洋芋片,淋上巧克力醬,咬下那一口,我只能說那是零食的最高境界,你會想用吃正餐的心去對待每一片洋芋片,否則都是一種褻瀆。吃太快是一種不敬,沒有多嚼幾口是一種不敬,一口氣科完也一種不敬。
然而,Royce今年年中也死在SOGO唯利是圖的採購原則下,我的巧克力厚切洋芋片也成為絕響,以後想要好好犒賞自己一下,最豪華的超級享受也沒有了。
三、柴門文
我不知道現在還有多少人看柴門文的漫畫。
在我大學的時候,正是柴門文引進台灣初期,一時紅透半邊天,配上日劇東京愛情故事、同班同學、愛情白皮書,柴門文簡直是漫畫顯學。那時候,我沒辦法喜歡;我沒辦法喜歡是我真的不了解她到底有多了解。
隨著年歲增長(How I hate this sentence!!!!),我越來越佩服柴門文;她她她真的太太太深入了。幾年前,她在一段很長的沉寂之後,開始推出一系列的中篇熟女漫畫(大概三本到五本之間),不同於他之前的長篇純愛故事,包括Age35、相約在九龍等等,到今年四月最新作品華和家姐妹。我覺得在現在的創作界,若是以女性心理為一領域來說的話,柴門文如果是第二,那是不該有人說自己是第一。
最新作品華和家姐妹,用四個未婚姐妹、一對父母、四姐妹的同事,勾勒出現代男女面對異性情感的種種面貌,真的是到一種出神入化的境界。劇情的鋪陳、人物的性格,對於現實的反映,把個人與現實環境的互動和化學反應,描繪得寫實又充滿想像力,幾乎每個人都可以在裡面找到自己。
那天跟K一起吃飯,談起柴門文。他說他以前有看過一些柴門文,可是他覺得,以他一個男性觀點來看,柴門文有時候太偏激了,我完全理解;的確站在男性角度來看,柴門文真的很偏激。因為她很真實,真實到深入,就形成一種偏激。
我覺得柴門文最厲害的是,說故事的能力太強,強到讓讀者可以忘懷她的畫工非常的簡略而且不修飾;在日本這種漫畫強權的國家,竟然有人可以用一種簡略不修飾的風格勝出,柴門文就是靠說故事。
我老是在幻想,本名弘兼準子的柴門文跟老公弘兼憲史感情應該不太好吧....弘兼憲史也是漫畫家,而且也是號響叮噹的人物,島耕作系列、人間交叉點、真相夜線、黃昏流星群,絕對是男性的觀點;尤其是島耕作系列,把日本男性沙文社會的現實表露無遺。好難想像這樣的兩個人可以成為夫妻。
兩個人很多都是很互補的,除了主題,還有畫風(弘兼憲史畫得很棒!)、編劇能力等等,真是有趣的現象。不過柴門文真的是太深刻了。超推薦。
四、week of Faye
拜現代科技之賜,我重新收藏了王菲,心想這樣可以來點時尚感(在我心哩,她的人音樂造型和編曲,一整個就是時尚,至今如此)。說「重新」,有點不正確,因為當年我並沒有收藏她,我只是常跟別人借她的錄音帶(看!年代多久遠);自己沒有買的原因是,大學生的我應該比現在更保守些吧,對於她的唱腔、她的樣子都覺得很不妥當:太迷離,太驕傲,又太自成一格了。尤其天空之後,王菲加盟EMI,完全一整個更迷離、更迷幻、更直覺吧,當時我很難接受。
最近幾天,我瘋狂沉迷上emule(中國人稱為電騾)這東西,也就是一種下載的程式,在網站上下載了我的影集後,就下載了王菲的幾張專輯。
今天同樣打起了大雷雨,我聽著我特製的王菲超級宇宙大精選,那感覺真是引人入勝(想不出更好的詞了);我記得在雨最大的時候、雷最大的時候,CD player放出的那首歌是王菲的「螢火蟲」。這首歌原來是首粵語歌,在超級偶像決選過程中,張芸京用這首歌贏得了某一周的高分,很遺憾,在聽過王菲的原唱後,我只能說,張芸京你真的唱壞了這首歌。不過也不能怪她,因為王菲的歌幾乎無法讓別人唱,只有他自己唱得來。
回到感受。王菲有一種歌路,我認為是她最棒的歌路之一,就是一種節奏搖滾,老實講我不知道那算哪種搖滾,可能迷幻搖滾吧,跟她的假音特別合,不知道為什麼,而且不會被樂團的超強節奏吃掉,amazing。雷雨天,樂團的節奏,飄忽卻準確的真假音,微妙神秘的轉音,心裡的感受是有點瘋狂的,應該是有點嗑藥的。(Pei,我記得你在KTV唱過這首歌。)真的很棒,棒的有點說不出來。
網路上王菲迷都稱她為音樂精靈,老實說,我不甚同意這個說法,她不太像精靈耶,她比較像個魔女,有各種面向的魔女,Beowolf裡面的安潔莉那裘莉。聽著聽著我忍不住想到她退隱的事情,真的就是一個謎,為了女兒?為了男友?為了自己?還是為了別人?答案只有她自己知道。
忍不住評論一下:螢火蟲、開到荼靡的編曲讚。充滿想像力與力道,同時結合了迷幻的飄渺與搖滾的節奏力道,少見的傑作。有流行感又很深刻,心靈重擊。
五、week of Mavis Hsu
還是電騾效應,我重新聽了許美靜,Mavis Hsu。
我想現在應該已經很多人沒聽過此女的名字了,但在一九九六到一九九九這段期間,她是一個....紅得有點特別的女歌手。紅,的確她在第一張國語專輯「遺憾」,打響她的名號,可是之後陸續的專輯,只有數首單曲變成琅琅上口,並未造成市場預期的轟動。特殊,在她錄製了這些專輯之後,她就突然消失了,沒有像王菲那樣為了結婚生子,也不是為了其他甚麼健康的理由,她真的就是消失了,退出了歌壇,至今已經快要十年了吧。前一陣子我突然想起這個女歌手,在網路上谷歌了她一下,竟然有一篇報導說她現在成為一個吉普賽女郎,就是周遊各國,經歷各種不同的生活之類的。
許美靜在當歌手之前,如果我記得沒錯,她是個模特兒,可以理解她身材又瘦又高,氣質卻是罕見的清冷、孤獨。網路上有網友說她的聲音軟軟的,的確相較於王菲硬硬的冷、花俏的冷,她是一種軟軟的冷、樸素的冷,相當內省的一種聲音。
我與許美靜的音樂有份奇特的緣分,最大的連結是我的失戀歌就是許美靜的鐵窗。一九九五還九六,那是個失戀的年份,某次我回家在看電視,整個人就像行屍走肉,剛好就播了許美靜的鐵窗,鐵窗的副歌
「我以為你給了我一線希望
我伸出手卻只是冰冷鐵窗
若現實它總教人更加悲傷
就讓我在回憶裡繼續夢幻
我以為我從此能快樂飛翔
在夢醒後卻只是冰冷鐵窗
若現實它能教人更加勇敢
就讓我在地獄裡等待天堂」
我聽了就流下淚來。之後的好多日子裡,在學校研究所的房間裡,就是聽著這首歌宣洩心裡的哀傷。許美靜唱的就是流行歌,她沒有王菲那麼多樣貌與變化,編曲風格也傾向通俗,歌詞歌曲的內容也比較大眾化,她的唱腔也沒有那麼多高難度技巧吧,不轉來轉去,也沒有太多真假音轉換,我想應該很多人聽了許美靜會以為她挺單調的。
許美靜有的是語氣和氣氛。她的語氣就是孤獨啊,我覺得人一輩子都會有些時候就是籠罩著孤獨感吧,此時此刻許美靜的歌聲最動人。她的氣氛也是孤獨,周遭的編曲和和聲配樂,並不能提高音樂中的多面向,你會感覺她還是一個人,或許也可能是編曲很單(呵呵),但仔細聽,在晚上一個人的時候聽,還是很迷人。
撇去這點不談,許美靜對我還是有很強的吸引力,說不出為什麼,就一種冷漠之下充滿哀傷的感覺。哈哈哈,這種人總是誘發我的好奇心,特別吸引我。
於是在week of Faye之後,本周是week of Mavis。
文章定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