暗夜的躲貓貓(下)
好不容易快進入夢鄉時,耳邊又傳來鬧鐘刺耳的鈴聲,拖著沈重疲累的身軀再度起床,輪流帶著狗下去走了一圈,很想再躺回床上瞇一會,但實在是放不下未完結的事。
約八點多兒子房裡的鬧鐘居然響起,我想得沒錯,又有事情了。九點時,門鈴又響起,兒子迫不及待的去開門,果然又是那孩子,知道他們又要出門,我再次提醒兒子早點回家,以預防他父親突然的電話查問。
這天兒子並沒有如自己所言提早回家,我的心裡還是不悅的,雖然知道孩子的改變不會那麼快,但總是抱著多了一些的期待,希望在短期內能看到顯著的效果,每當這樣的想法一起,又要開始跟自己做心理建設,又要不斷提醒自己抽離自我情緒,以客觀的立場來看待事情,儘量把不滿的思緒放到底層,儘量讓自己以關懷的語言替代責罵。真的不知該說什麼才好時,寧可不說話,也不要說出沒有助益的話。
兒子約七點多回家的,九點時門鈴又響起,那孩子又來按門鈴了,兒子和他兩人說了一會後便關上門。不到十分鐘,門鈴再度響起,正納悶著是誰,兒子又搶去開門了,在客廳中的我聽到大人問話的聲音,便趕著去瞧瞧是什麼事。門口站著的成人是我們這一棟的社區委員,旁邊還帶著來找兒子的那孩子,心知不妙便要兒子進屋裡去。
社區委員問我那孩子剛剛是不是來找兒子,在我回答是後,委員跟著又說這孩子竟躲在地下室的某個角落,他本著委員的身份要下去整理及巡視時,發現有偷偷摸摸的身影才被他看到並帶過來與兒子對質,當然他也連帶的說著孩子的做法問題等等,在我面前,他說的很婉轉,畢竟見面三分情,同住一棟大樓中或許之前擦身而過及適時的互助都發揮了效用,委員並沒有說出重重的言語。談話中我也向他表明已跟這孩子說過要早點回家,雖然時間才九點,但對孩子來說也已經是不該在外面流連忘返的時候。
確認過是來找兒子,也沒有其他事情發生,這位委員就帶著孩子出社區大門了。我並沒有再多說前一晚這孩子可能也是在地下室的事情,當我和委員談話時,我相信兒子也是仔細聽著的,結束了門口的談話,又再和兒子以更白話的口語說了一次,兒子才驚覺看來並不嚴重的事情背後其實隱藏著很多不單純的人事。
隔天,到校和老師及另一位志工媽媽提到這件事,說著說著,猛然一個更簡單的處理方法由腦中飄起,當時卻在複雜的思緒下被掩蓋了。
看著這篇文章的朋友,你想到了沒?如果是自己忘了帶鑰匙出門,回到家時才發現,第一個想到的是什麼?當然是找鎖匠來開門。這不是最簡單的處理方式嗎?也正如那位志工媽媽說的,要解決自己孩子的問題,就必須先解決其他相關的問題。如此才能真正收事半功倍的成果。
一回到家便迫不及待的和兒子說我想到了方法可以讓他同學回家,當我說出了找鎖匠開門,兒子豪不在乎的說:「不用了,他拿到鑰匙進去了。」這又是怎麼回事,不是說連絡不到姊姊嗎?我當然續問了是怎麼拿到的,聽完兒子敘述的,我還是沒聽懂,只好再追問我覺得怪怪的疑點,兒子不奈的說:「不知道啦,反正他就是拿到鑰匙了。」其實我再問下去也沒用,因為現在事情已經處理好了,究竟是怎麼一回事,也只有這個兩孩子心知肚明。
200407
20040830
文章定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