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h購物| | PChome| 登入
2009-04-03 12:25:49| 人氣418| 回應11 | 上一篇 | 下一篇

甘陽 : 芝加哥大學的模式 (轉載)

推薦 0 收藏 0 轉貼0 訂閱站台


http://en.wikipedia.org/wiki/File:MidwayView1.JPG

前一陣子校長轉來一篇好文分享 〈大學人文教育面臨的七個問題〉,讀後頗有同感。

上週開了一場「經典課程」會議,又提到這篇。會中馬老師、大夏老師、小夏老師、羅老師、張老師、邱老師、、溫老師、葉老師....和校長都是 YV 景仰的一時之雄。(對呀!只有葉老師和 YV 是女老師...)。會議討論熱烈,大家對於「經典」變成全校必修都很期待。

當時的熱心化成波瀾湧盪至今。

剛剛特別去找那篇文章來和會員分享。(畢竟,我們所有會員都修過 YV 的通識課!還有人「專門收集紫色講義」,還比賽誰收集最多!目前我知道有人收到五本!)

意外發現更多資料。

一個學校要辦好,天天講預算是不夠的!我很高興能夠和這麼多有理想的同事合作。現在只求多一點的學生能夠有遠一點的眼光,看待老師們的努力。

 

http://www.forum1.cn/show.aspx?id=48&cid=108&page=9

 

芝加哥大學的模式

來源:中國文化論壇  作者:甘陽

06/20/05

如果哥倫比亞大學代表美國大學現代通識教育的起點,那麽哈欽斯的芝加哥大學四年通識教育方案,無疑代表最雄心勃勃的美國大學通識教育努力。儘管哈欽斯的這套方案在芝大後來也從四年改爲兩年,四年制方案轉移到聖約翰學院(Saint John’s College)推行,但我們仍有必要看一下這個曾在芝大實行的四年通識教育方案。

整個四年本科的課程看上去非常簡單,即前三年的課是人文科學三門,社會科學三門,自然科學三門,數學一門,最後的第四年稱爲“整合”課,分兩門課,一是“西方文明史”,另一門是哲學(課名爲“觀察、解釋、整合”)。芝大說明這樣安排的理由是,前三年上過的所有課最後在第四年通過“西方文明史”課和哲學思考課加以融會貫通。但芝大所有這些課都是連續三學期的系列課(芝大是每學年爲三學期),因此一門課實際等於三門課,所以人文科學三門其實等於九門課,社會科學亦然。

人文和社會科學的所有課程都明確規定不能是“概論”課,而必須精心選擇經典或重要文獻作爲閱讀材料,例如“西方文明史”課並不是用一本西方文明史教材,而是主要閱讀歷代西方經典選讀材料(芝大有九卷本《西方文明史原著選讀》,至今仍常被各校選用),哲學課更沒有概論,課程內容主要是閱讀柏拉圖、亞裏士多德、笛卡兒、休謨和康得等的著作。這種強調原著的必然結果是,西方重要思想家往往反復出現在不同課程,例如柏拉圖,人文科學必讀,社會科學必讀,西方文明史課必讀,哲學課必讀。我們現在先舉人文科學的三門課來看其具體安排:

人文科學1即第一學年連續三學期,內容爲“文學、藝術、音樂”。其中“文學”的閱讀材料爲:西方歷代詩歌、荷馬史詩、聖經、莎士比亞、屠格涅夫、喬伊斯和美國作家選讀;藝術則分爲歷代西方繪畫作品、歷代西方雕塑作品、歷代西方建築三部分;音樂部分則是古典音樂作品。

人文科學2即第二學年連續三學期,內容爲“史學、修辭學、戲劇、小說、哲學”。史學閱讀材料是希羅多德、修昔底德、吉本;戲劇是希臘悲劇和莎士比亞;小說是奧斯丁、康拉德、陀思妥耶夫斯基;哲學是柏拉圖和亞裏士多德。

人文科學3即第三學年連續三學期,則學生可以向幾個不同專業方向選修:一是“文學”,二是“批評理論”,三是“藝術與音樂”,四是“外國語言與文學”(當時共五種:希臘文、拉丁文、法文、德文和西班牙文)。

我們再從社會科學三門課來看其具體安排:

社會科學1即第一年連續三學期,是完整的美國史(所以第四年的西方文明史課不再包括美國史),從17世紀殖民地時期開始一直講到當時的美蘇爭霸,內容從內政到外交無所不包。同樣,這課不是概論課,而主要是按歷史順序閱讀美國各種重要歷史文獻,包括對美國歷史有影響的經典著作,例如亞當?斯密、霍布斯、洛克、托克維爾等,以及美國史家選讀,歷代美國總統的重要論述、最高法院的重要判決、外交政策文獻和各歷史時期社會重大辯論的文獻等等,三個學期的閱讀量非常密集。

社會科學2即第二學年連續三個學期的課名爲“自我、文化與社會”。這課內容主要是社會學和人類學內容,閱讀材料因此集中在西方現代經典,特別是弗洛伊德、韋伯、塗爾幹、馬克思以及美國社會學家和人類學家如帕森斯和本尼迪克特等。

社會科學3即第三學年連續三學期的課名爲“自由與秩序”。閱讀材料包括柏拉圖、霍布斯、洛克、伯克、密爾、韋伯、熊彼特等,分別討論社會秩序、經濟秩序、政治秩序、國際秩序與自由的關係,以及社會科學與社會政策的關係等等。

芝大當時方案的最特別之處是把“西方文明史”放到最後的第四學年作爲“整合課”,這也是當時芝大最有名的課,從古希臘羅馬一直講到現代,課程的閱讀材料力求綜合前三年人文和社會科學的內容。

芝加哥大學現在的通識教育課程雖然已經改爲兩年,但內容更精幹,而且其分量仍然比其他美國大學要重很多。90年代我在芝加哥的時候,芝大本科生四年要求完成一共42門課程,其中21門爲通識教育核心課程(core course),是所有本科生在四年期間都必須完成的。通識教育核心課程分爲6領域,每個本科生必須至少修滿以下21門核心課程:人文學3門,社會科學3門,文明研究3門,外國語文4門,數理科學2門,自然科學6門。以其中的“社會科學共同核心課程”爲例,就數量而言一共只有3門社會科學核心課程,這3門課分別名爲“財富、權力、美德”,“自我、文化、社會”以及“社會政治理論經典”。但這3門課程都是連續三個學期的,因此相當於9門課。學生可以在其中任選3門,亦即你可以選修其中一門課程的連續三個學期,也可以每門課都只選其中一個學期,但每個本科生都必須修足三個學期即3門社會科學核心課。

這些課程的具體內容,無一例外是經典著作的閱讀和討論。以上述“財富、權力、美德”課爲例,其連續三個學期的課程安排是每個學期集中閱讀4—5本經典著作討論,通常第一個學期以柏拉圖、亞裏士多德的著作爲主;第二個學期四本書是霍布斯的《利維坦》,亞當?斯密的《國富論》和《道德情感論》,以及塗爾幹的《社會分工論》;第三個學期則一定有馬克思的《共產黨宣言》,韋伯的《新教倫理與資本主義精神》,尼采的《道德譜系》和《善惡之外》。芝加哥的通識核心課程尤其以強度大出名,沒有一個課是可以隨便混學分的,因爲這些課程都是主課而且必修,不像我們的通選課是興趣性的隨便選修。

這些核心課程的具體教學方式和要求,通常都是小班教學。也有上千人的大課,但大課在討論時就必須分成很多小班,這當然就需要很多博士生做助教。例如90年代時的“財富、權力、美德”課,是由當時芝大的本科生院院長(Dean of the College)親自上,選修學生多達千人(芝大一共3000名本科生),需要二十多名博士生做助教,每個助教帶兩個小班,每個班二十人左右。這課每周兩課,每課80分鐘,學生每2周要交一個作業,助教每周要帶領兩個班分班討論一次,亦即每個助教每周要主持兩次討論,同時要批改兩個班40個學生每兩周一次的作業,工作量可以說相當大,而且所有助教每周要和主講教授再碰頭開一次會,匯總各小班問題情況並討論下周課程安排。這樣的教學方式對學生的負責是不待言的,但對學生的要求之嚴同樣也是不待言的。在這樣的強度訓練下培養出的本科生,怎麽還會不是精英?

台長: YV
人氣(418) | 回應(11)| 推薦 (0)| 收藏 (0)| 轉寄
全站分類: 不分類 | 個人分類: 好事 |
此分類下一篇:甘陽:哥倫比亞大學的模式 (轉載)
此分類上一篇:離開跳板的一霎那能夠思考嗎?

跟outline拼命的人
我竟然沒修過你的通識.....
2009-04-03 19:56:01
怎麼可能?!
我記得的所有鬧鐘會員都是我的通識學生呀?!
除了......研究生!
(通常不是我們學校的學生嘛!)
2009-04-03 20:18:07
那妳...
就是唯一沒有修過我通識的導演 (除了第六屆那一位之外...)
妳還有一年的機會啦!
2009-04-03 20:19:55
好吧
真是太奇怪了
我連你研究所的課都上了
竟然沒上通識
你的通識時間都是我有課的時間啊
2009-04-03 21:14:01
吪~~
妳還修了唯一的散文課呢!
(可是沒修到戲劇選讀!)
2009-04-03 21:16:04
阿~~
我今年原本要回去上戲劇的啊
不過衝到我翻譯學的時間

我盯著holes一個禮拜以後
我想我大的outline應該會照你給我的下去寫
但outline下面的
我還在思考中
2009-04-03 21:36:46
YV
到了星期天晚上
妳就會文思泉湧
到了星期一晚上
妳幾乎無法停筆

對的! 那個謬思有個綽號:期限!

期限是我最要好的朋友: 友直、友諒、友多聞!
2009-04-03 23:16:28
tea
好可惜,我也想上。經典課程耶~很想很想
2009-04-03 23:45:26
YV
尷尬!

那是給大一上的啦!
有些系開在大二
一兩個系開在大三......
2009-04-03 23:54:57
tea
那些課應該會在今年暑假後開始,我應該可以偷偷跑去混在人群中聽一下。雖然我應該不像大一生。
2009-04-04 19:18:31
YV
聽了真高興!

我到了唸研究所的時候還跑到大學部去聽海德格專題。每個禮拜到了那一天就覺得識字真好、聽力無損真好!能夠走動真好!可以搭個公車就走進一間教室和這麼多人分享香港來的老師講授的德國思想而且還大致聽得懂,真好!!!

我很難過的是現在台灣的家長和學生都在比就業率,所以大學養了很多匠人。我大四那一整年都在寫教學教案,現在想來真是浪費生命,還不如把蘇格拉底、柏拉圖和亞里斯多德的書多讀幾本,把思維方法鍛鍊好。
2009-04-04 20:21:30
是 (本台目前設定為強制悄悄話)
* 請輸入識別碼:
請輸入圖片中算式的結果(可能為0) 
(有*為必填)
TOP
詳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