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練習曲』,一個關於『旅行』的電影,即將大學畢業的聽障男孩(東明相飾),暫時放下既定的生活,獨自揹著沉重的吉他,騎車環島一週的故事。說穿了,就是一個人的旅行,沒有特定的目的,只是生命的此刻,想走走看看,不必想太多,去做就是了,因為,『有些事現在不做,一輩子都不會做了。』聽說當時看完電影,很多人的MSN暱稱都變成了這段文字,或許是過於忙碌的生活讓人們失去追逐夢想的力量,很多想做的事,在『沒時間』與『沒心情』的理由下,就此錯過,而大部分的錯過,就只能留下多年以後回想的遺憾了。
男孩從高雄出發,最引人注目的是他隨身攜帶的沉重吉他,原本就不輕鬆的旅途,顯得更加困難,然而,『吉他』似乎是男孩『偏執』的象徵,不管重不重,不管彈得好不好,吉他的存在,代表了他當下的堅持,一路帶著吉他走,也一路帶著自己的『心』走。旅行的意義,其實就是自己和自己的對話,不斷的離開,為的是更接近自己心裡那個無形的『家』。
而途中所遇的人事,看似全無關連,卻在無意中,填補了男孩心中的徬徨與困惑。那個在花蓮遇到的立陶宛女孩,令我印象深刻!她不會說中文,卻想好好認識台灣(台灣本來就不止台北這個地方),兩人用文字和圖畫交談,再配上生動的肢體語言,讓原本說起話來就有些吃力的男孩跟著放鬆。花蓮的海很藍很美,就像兩人短暫的交會,那一起飛舞的身影,一同注視大海的眼神,微笑時自然流露的默契,都會讓彼此記得,曾經有一個人,與自己同行過一段路,在想起對方的同時,一定能看見令人屏息的那片海。
住在海邊國小,當男孩因感動想彈吉他給即將退休的老師聽時,弦斷了,他無奈的停止。後來他又遇到兩個塗鴉男孩,其中一個男孩率性的拿起他斷了弦的吉他,大彈特彈,那個男孩說:『搞音樂的人自己最難搞了,被人聽懂了,會覺得自己大眾化,一點特色也沒有,沒有人聽懂,又會覺得知音難尋,孤獨寂寞。』真是一語道出許多人的心聲,不一定是藝術工作者,我想,每個人都希望自己的存在有影響力,但有時卻又不希望那影響力太普及,我們都想當一本『好書』,希望被人看見,又害怕被太多人看懂,顯得自己不夠深奧,然而,當它不再被任何人翻閱,只能獨自待在角落時,又不免感到寂寞,這就是人性吧!想與人接近,又害怕自我的空間被剝奪,可是一旦所有的空間只剩自己一個,又無法擺脫內心深處揮之不去的蒼涼感,畢竟,『張愛玲』不是人人可以當的啊!
我喜歡最後塗鴉男孩的另一句話:『弦斷了又怎樣?我想彈就能彈!』非常自我,不必瞻前顧後,斷了的弦,影響的是音色,影響不了想彈吉他的心,就像耳聾,影響的是音準,影響不了想唱歌的心一樣。人真的可以活得輕鬆一些,只要你想,只要你願意放棄一些別人的堅持,小小的出走,偶爾的叛逃,真的沒有那麼嚴重。
我還喜歡男孩在林口遇見導遊(吳念真飾),和一群可愛的中年歐巴桑那一段,喜感十足的吳念真,講述的卻是歐巴桑們中年失業的困境,以幽默的方式淡淡帶出沉重的社會事件。吳念真定期帶歐巴桑們來這裡靜座抗議,沒有義憤填膺的激烈態度,反倒像是一次又一次和樂的同學會,不知道怎麼辦?卻又不想放棄一輩子辛苦的成果,我在歐巴桑們的眼裡,看見一種樸實的台灣人精神,沒有怨天尤人,沒有自怨自艾,只有盡力而為,不管有沒有用?去做就是了!但是,生活還是要繼續,還是要快樂自在的過下去。
最後一天,男孩的車在鄉間小路爆了胎,所幸遇到一個一樣騎車環島的中年男子,在男子的幫助下,男孩才能繼續完成環島之路,兩人並肩騎了一段路,在人煙稀少的路上,一同看著當下出現的美麗景致。我常覺得風景不曾改變,改變的是人,在熟悉不過的風景,因為同行的人不一樣,無意中也影響了風景的面貌,而記憶就在人的不斷改變中逐漸豐富,也在人的不斷改變中悄悄寂寞。最近,我總是在想,有沒有一片記憶中的風景,不管過多久再看,都能保有最初的色澤與溫度?有沒有一個人,就算時間無情的流逝,就算未來仍是一片暗影,他都能一如往昔的將我放在心裡最重要的位置。世界在變,生活在變,人心在變,能不能有些什麼是不會改變的?除了回憶以外。
那些萍水相逢,卻願意和善對待男孩的陌生人們,令我感動!我在電影裡看見一種更深刻的台灣之美,導演拍出了島嶼的美,也拍出了人性的美,從都市到鄉村,從文明到鄉土,台灣人的親切和善,其實一直都在。那些似曾相識,又不甚熟悉的土地,是我從小生長的島嶼,我忘記有多久不曾好好看看這個地方?依稀記得上次沿著東部海岸線行走時,我和那片碧海藍天連成一個『心形』畫面,想著有一天,要在那裡有一個『家』,一個讓我可以自由去流浪,卻仍讓我有安全感的家。
當男孩終於回到起點,安穩舒適的在家裡整理行李時,腦中想起這幾天讀蔡逸君的書時,有著重疊的感覺,他說:『能有一個家真好,如果沒有一個想念或放心的地方,那麼在路上就全然虛妄。』(註1)東明相騎車環島,蔡逸君徒步環島,方式不同,但精神一致,每一個旅人,在遠離家鄉的同時,最渴望的都是更靠近自己的家,不管是實質的家,還是心靈的原鄉,總有一個地方,總有一個人,能讓你在最疲憊的時候投奔,那麼,不管走到天涯海久,都能找到回家的路。
我以簡單的心情看『練習曲』,也練習以簡單的心,看待所有的人與事,漸漸發現擁有與失去,經過與錯過,都是一種當下的生命情調,有時快樂不已,有時哀愁不斷,但更多的時候,我總是處在愉悅與憂傷的天秤兩端,只是坐著,不再任自己隨意傾斜,重要的是,我感受到了生命每一刻的變化,比自我想像更自由更寬廣的飛越,這些變化,不知不覺也豐美了我的生命。於是,我開始練習一首名為『愛自己』的新曲子,我告訴我:一定要在乎自己,珍視自己,要永遠有自己,才能看見更美好的當下與未來。
明天,我們都要好好的過。
【練習曲】(Island Etude)
導演:陳懷恩
編劇:陳懷恩
演員:東明相
吳念真
楊麗音
許效舜
SAYA
2007 台灣
註1:文字出自《跟我一起走》,蔡逸君著,寶瓶出版,2006年
文章定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