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h購物| | PChome| 登入
2017-05-30 15:36:17| 人氣2,032| 回應0 | 上一篇 | 下一篇

恐慌性需求

推薦 0 收藏 0 轉貼0 訂閱站台

恐慌性需求

/林玉鳳

   

              這個題目,想寫好幾年了,但每次動筆都遇到樓價瘋狂飆升,好像不是安靜下來說問題的時機。這一刻,樓價下跌了好幾個月,開始聽到有人說“等佢跌到底先入市”。嗯,這是典型的“越平越唔買”時刻,應該容易一點心平氣和。

             讀經濟學的朋友都知道,如果市場上訊息不對稱,消費者有可能因為消息不靈而出現恐慌。這種現象可以非常嚴重,典型例子像銀行擠提──大家害怕自己的錢沒有了所以突然蜂擁提款。十多年前沙士時期的“盲搶盬”以至搶購板藍根、口罩等等,其實都屬於這種例子,因為謠言說大家都在買,而且害怕之後沒有,最後在一片恐慌之下,盬和板藍根都貴了,對沒搶購買入的人來說,需要等到有關方面證實貨源充足才會安心。

             很明顯,在買樓的問題上,同樣存在這種基於恐慌而出現的需求,而且在過去十年非常明顯。在澳門,只要年齡在三、四十歲以上的,應該可以見證兩次房地產市場大升大落潮。第一次大升應該是1988年至1994年左右,記得那幾年買下房子的朋友都說,那年頭是一個六、七百呎的單位會由二、三十萬升至七、八十萬,供樓利息九厘已經是非常優惠的利率了。那個高息年代,有人要供十八厘才能上樓,可是,因為擔心之後息口更高樓價更貴,很多人還是入了市。這一批人,很多在1996年後政府因應房地產市場大跌而推出“四厘補貼”時喊冤,因為忽然在一兩年之間,樓價回落,息口回落,供同一個單位要付出的可以相差數十萬。    然後,像大家所知的一樣,澳門的房地產市道跌勢一開始就持續了近十年直至2004年,那十年,我見過台山新城市的兩房一廳單位,由十五萬跌至七萬,跌勢不止,全因“唔知跌到幾時”。

               那十年,公道的說,政府就是停建公屋,社會上其實沒有任何反對聲音,大家根本沒留意,因為連私人樓宇都平得沒有人敢要。所以後來目擊台山新城市兩房一廳單位由七萬升至一百五十萬,我常常跟朋友說笑,只要我們大家都不入市,成立一個罷買樓聯盟,大張旗鼓遊行提倡不買樓,說不定可以幫樓市降溫,因為在樓市上升時,很多入市的需要,的確只是一種恐慌性需求。

    (買不起樓的年代 · 十三)   

 文:原載201617日《澳門日報》“筆成氣候”專欄

 圖:http://img11.soufunimg.com/album/2017_01/20/M11/07/74/wKgBKliBzxmIELZsAAFeC1P4y8EAALpjQKmjP0AAV4j431.jpg

台長: 小鳳
人氣(2,032) | 回應(0)| 推薦 (0)| 收藏 (0)| 轉寄
全站分類: 社會萬象(時事、政論、公益、八卦、社會、宗教、超自然) | 個人分類: 思考城市 |
此分類下一篇:政策錯配
此分類上一篇:下一代,樓奴

是 (若未登入"個人新聞台帳號"則看不到回覆唷!)
* 請輸入識別碼:
請輸入圖片中算式的結果(可能為0) 
(有*為必填)
TOP
詳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