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h購物| | PChome| 登入
2015-11-11 12:45:25| 人氣2,761| 回應1 | 上一篇 | 下一篇

無恆產者無恆心

推薦 0 收藏 0 轉貼0 訂閱站台


無恆產者無恆心
文/林玉鳳

 

               提到房屋與年輕人的關係,有幾個地方,需要一併討論。今天先說新加坡。

              很多人都知道新加坡有種公共房屋叫組屋,那算是他們的國父李光耀的發明。根據李光耀的自傳,當年他的組屋概念,最早來自親眼目睹一群年輕人毁壞公物的情景。回憶錄中記錄的大概是這樣的:一群年輕人因為種種不滿,在政府的公共房屋外,焚燒車輛和破壞公物。李光耀看到了,雖然一方面加強了他以嚴刑峻法對付反社會行為的想法,但同一時間,他也在思考如何避免年輕人成為破壞社會的力量,讓他們參與社會建設。最後,李光耀的方法是:讓年輕人覺得自己是國家的持份者,只有國家的一部分是他們的,這些人以後不會再做破壞公共物品的行為。這個持分者概念,就是後來新加坡組屋的政策理念,所以新加坡的組屋是一種可負擔的公共房屋,那不僅是一種房屋政策,還是一種國民身份認同的政策。那種認同,是透過分配土地資源,讓每人都人擁有一個份額的新加坡。

            這種想法,其實非常像孟子所說的「無恆產者無恆心」,只有讓居民擁有「恆產」,他們才能視一個地方如已物,愛護發展。同類理念的政策,在二十世紀,還有台灣的「耕者有其田」和香港的「居者有其屋」。

            香港政府的「居者有其屋」──讓居民購買公屋房屋,有師從新加坡的明顯痕跡。不同的是,香港的居屋原來有明顯的階級區隔,是低下階層置業的目標,和年輕人關係不大。可是,經過三十年的發展後,今天,香港面對的是,「輪候公屋的單身人士五年來不斷增加,當中未夠三十歲又有大專或以上學歷的青年,……新登記輪候公屋的非長者單身人士,佔了四成是在登記時尚未畢業的學生,而輪候冊內具有大專或以上教育程度又未夠三十歲的人士,所佔比例由二○一一年的兩成六,按年激增至今年的四成三。」

         為什麼年輕人會成為香港居屋輪候的主力?這與澳門有何關係?下周再續。
(買不起樓的年代.之三) 

 

文:原載2015年10月29日《澳門日報》“筆成氣候”專欄
圖:http://static.trulia-cdn.com/images/guide/guide/horizontal/how_to_find_out_how_much_you_can_afford.jpg 

台長: 小鳳
人氣(2,761) | 回應(1)| 推薦 (0)| 收藏 (0)| 轉寄
全站分類: 社會萬象(時事、政論、公益、八卦、社會、宗教、超自然) | 個人分類: 當天.想說的 |
此分類下一篇:真相與心相
此分類上一篇:考試這回事

飛腳
林老師,你好,由秋入冬,可要珍重!你說的新加坡房屋政策,我早已知悉;中國執政中央領導最避忌就是孟子的學說,絕對對他們不利,澳門近年被中國逐步赤化,那些紅底學校,中資機構,鄉親團體,傳統社團都是灌輸一種愚民核心價值,既得利益集團不會輕易改變現狀。土地有限,但可以更好的利用,可惜澳門政府其實無心為民眾服務,那麼,祇能官逼民反啦。
2015-11-14 16:00:43
是 (若未登入"個人新聞台帳號"則看不到回覆唷!)
* 請輸入識別碼:
請輸入圖片中算式的結果(可能為0) 
(有*為必填)
TOP
詳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