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片來源:
http://data1.blog.de/blog/t/tungx2/img/my-first-sex_small.jpg
小註:情色版事件還人想起了性教育。原來年多前自己寫過兩篇性教育的文章,一直沒有貼上來。今年忽然想起了也就一併貼出來吧。
文/林玉鳳
香港發生了小情侶自殺案後,因為報導說二人自殺的其中一個原因,是小女生誤以為自己懷孕了,二人在沒有跟任何人討論的情況下,以死解決問題。事後發現,小女生根本沒有懷孕……。於是,問題的焦點就由家長和學校應該如何看待校園小情侶轉移到性教育是否足夠的問題上來。
自己上中學的時候,性教育根本是舶來品,是香港電視上才會出現的名詞。和很多人一樣,那時聽見性教育三個字只會覺得尷尬,因為身邊沒有人可以從容的說明性教育是什麼東東,大家永遠都是尷尷尬尬的。套用那時大人的話,很多事情都是到時就懂的,“船到橋頭自己直”,所以當時也覺得既然大家都尷尬,也就不用談不用學不用問了吧!只是,後來發現自己身邊也有因為對性無知而引發的悲劇後,才明白到性教育還是有必要的。
自己有份參與工作的《新生代》雜誌在自殺案前曾經做了個性教育專題。記得負責策劃專題的同事在編輯會上曾經總結說,整個專題讓他感受最深的是,澳門的學校性教育成效可以說是“高不成低不就”,要麼以宗教的信條作為指導青少年戀愛的唯一道德,要麼將人看成是生物的一種,以男女生理結構作為唯一的性教育內容。看到被訪問的青少年說:“其實我們都很需要這方面的知識,尤其是男校的學生,對女生根本並不了解。而社會上也沒有可靠的資訊。”(見新生代雜誌網頁:
http://www.macaudata.com/ng/issue26hp/open.html)那一句“而社會上也沒有可靠的資訊”讓我一直耿耿於懷,原來這個看起來資訊極端發達的當今社會,有關性教育的資訊,居然讓我們的青少年覺得是不可靠的。
於是,自己也開始回想自己成長的“性”資訊是從那裡獲得的?答案就是小說、電影和電視情節當中。於是,一男一女相擁然後關燈,畫面一片漆黑,再然後,是女主角眼泛淚光的跟男女主說:“我有咗!你會唔會負責任?”說真的,這一類情節,幾乎成了那時我們對“性”的最大認識,因為那些流行文化的文字與影像,只是重複累積了一個印象:哦!一男一女相擁關燈就會有BB的!
這些今天看來令人啼笑皆非的性教育情節,是我那一代人對性無知的真實體驗。這一代的又如何?下周再談。
原載2005年12月28日《市民日報》“教學雜果冰”專欄
圖片來源:
http://aboutmyrecovery.com/wp-content/uploads/2006/07/sex_education.gif
他們其實都在學
都快二十年了,以為今天那一代青少年可以比自己那一代在學校學到更多性教育的內容,看了那些性教育專題的訪談,才知道是個誤會。社會確是進步了,資訊發達了,可是,人的觀念總是落後於時代,在澳門,推行性教育的觀念更是大大的落後於時代。
可是,學校不教,他們其實也都在學,只是往學校以外的渠道去學。過往所謂性知識的校外學習渠道,不外乎口耳相傳的“知識”和笑話來,以及一大堆流行文化的載體,像小說、電影和電視。今天的青少年,原來也是此為主要渠道。不同的只是,互聯網興起和光碟技術普及以後,今天的小男生,可以免除「以前的人要買“咸書”,又貴,又要偷偷摸摸,又要考慮收藏的問題」的問題,可以從色情網頁及光碟的世界中享受「得到這些色情資料很方便」。對,前文引文中用的是「色情」二字,不是「性知識」三個字,因為在這個號稱日益進步的世界,我們的青少年還是從色情的文本中學習性知識的。
於是,被訪的同學在回答到「哪裡學習性知識」的問題時,都會直接回答是色情網站和光碟。「男同學中,大部分都會瀏覽這些色情網站的,很多時又會相互交流。」只是,他們在學習過程中,比誰都清楚這些資訊的缺點。「這些影片及圖片有時都是很誇張的,例如非常大的性器官、近乎不可能的做愛姿態等,有些又涉及人獸,包羅萬有。」「其實這些光碟及網頁是把性愛商業化了,商人只是為了賺錢而拍出這樣的東西。奈何很多中學生並沒有反思能力,這都是整個社會造成的吧。」
都是整個社會造成的吧!真是一語中的。這樣的性教育還造成什麼問題?聽同學們的回應吧:「的確有些同學會被這些資訊吸引,甚至被驅使去嫖妓。我有個朋友,就曾經在澳門有過好幾次的嫖妓經驗,又很清楚不同地方嫖妓的價格,他又因為不喜歡避孕套而沒採取安全措施。」
於是,我們的少年人只有嘆一句:「不排除有人會從中得到被扭曲的性知識。因為我們畢竟沒有成人去指導及糾正我們,多數的學校及家庭都不跟年輕人談這種事!」
原載2006年01月04日《市民日報》“教學雜果冰”專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