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h購物| | PChome| 登入
2007-02-22 18:56:19| 人氣710| 回應0 | 上一篇 | 下一篇

每個人心中都有一根…

推薦 0 收藏 0 轉貼0 訂閱站台



  早前哈佛大學的杜維明教授來澳演講,題目說的是廿一世紀宗教領袖的角色,講座到了最後,杜教授談的卻是社會和諧。不過,杜教授關心的和諧不是一個國家的政治社會生活目標,而是超越國界的世界和平式的和諧,是不同宗教信仰的群體得以對話、懂得相互尊重而換取的不同文明與族群之間的和諧。末了,他說社會的和諧就像交響樂一樣,當各種樂器在指揮家的指揮下合奏出悅耳的音樂,那就是和諧。

  可是,這個指揮是誰?是一群人抑或一個人,是某一種社會組織抑或是傳媒抑或是別的什麼?杜教授在答問時解釋說,他提到的交響樂指揮,應該是出自不同社會各個領域的公共知識份子,這些公共知識份子,應該是既代表自己界別利益的又同時超越自己界別利益的。他還引用葛蘭西的有機知識份子理論,認為這些可以發揮指揮功能的知識份子,不應該是浮於社會上面的,而應該是與社會不同體系有所聯繫的,也就是入世的知識份子。

  聽到那樣的解說,倒覺得舒了一口氣,因為如果這裡的指揮是某一個社會實體,不管說的是政府或社會團體或某一個宗教領袖甚或聯合國,都不一定是好事。因為在一個樂隊裡,指揮不僅是靈魂,也同時是權力,這樣的權力,如果由某一個實體來掌握,也就是將和諧的定義交由某一個實體來定義來解讀,這樣的最終結果,很可能是社會中各個分子對和諧的定義喪失了話語權和解釋權,對如何譜出和諧的樂章失去了主動參與的權利,也就無從因應社會面對的問題自覺進行修正和改善的工作。

  所以,如果杜教授形容的樂團指揮真的存在,我倒希望,這樣的指揮不一定限於有機知識份子,還可以是所有公民。因為,在一個和諧的社會裡,應該是人人都覺得社會和諧的,“覺得”是主觀的,“人人都覺得”則是可以有客觀標準的,也就是可以透過公開討論不斷修正而達到社會共識的。如果我們每個人心中都有一根指揮捧,對如何指揮樂隊具有普遍共識,也就是社會具有懂得自我調節的運行與解決矛盾的機制,音樂,應該是可以和諧的。

原載2006年8月3日《澳門日報》“筆成氣候”專欄
圖片來源:http://www.paul-yan.com/egghunt/images/progress/conductor.jpg


台長: 小鳳
人氣(710) | 回應(0)| 推薦 (0)| 收藏 (0)| 轉寄
全站分類: 社會萬象(時事、政論、公益、八卦、社會、宗教、超自然) | 個人分類: 純屬角度 |
此分類下一篇:如果人口少是一個理由
此分類上一篇:如果花長蟲

是 (若未登入"個人新聞台帳號"則看不到回覆唷!)
* 請輸入識別碼:
請輸入圖片中算式的結果(可能為0) 
(有*為必填)
TOP
詳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