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h購物| | PChome| 登入
2009-09-02 02:15:10| 人氣81| 回應0 | 上一篇 | 下一篇

特殊細菌可能抑制腸道疾病

推薦 0 收藏 0 轉貼0 訂閱站台

國際厚生健康園區 2009-09-02


英國研究人員可能已經找到治療結腸炎及其他腸道發炎疾病的新療法。
  
  科學家們將一種原本就存在人體腸道內的卵形擬桿菌(Bacteroides ovatus)取出,這種細胞碰到聚木醣時會產生基因改變,分泌一種叫做角質細胞生長因子-2(KGF-2)的蛋白質。
  
  關鍵點是,角質細胞生長因子-2是一種人類生長因子,有助於治癒腸道發炎疾病所造成的傷害。
  
  那為什麼不直接用人類生長因子呢?研究人員在腸道(Gut)期刊線上版中指出,因為給予口服及全身的藥物時需要用高劑量,這樣是不穩定的,同時也提高有害副作用的風險。
  
  科學家們針對罹患結腸炎(腸道發炎疾病)的老鼠進行研究,對某些老鼠每隔一天給予口服的基因變異細菌,其中部份老鼠再喝含有聚木醣的飲用水。為了比較,其他老鼠並未給予這種細菌以及/或聚木醣飲料。
  
  相較於其他老鼠,那些給予細菌及聚木醣的老鼠減少了直腸出血、發炎、以及體重減輕的狀況,牠們的結腸發炎損傷組織也較快速癒合,糞便的黏稠度也有改善。
  
  研究人員Simon Carding博士與WebMD透過電子郵件討論此療法時表示,此試驗必須進行人體測試。Carding博士是黏膜免疫學教授,任教於英格蘭東英吉利大學醫學院,並於英格蘭Norwich的食品研究所主導整合生物學的胃腸道研究計劃。
  
  Carding博士表示,此細菌存在於每個人的腸道中,患者服用他們有的一些東西會讓治療耐受性較好。值得關注且重要的問題在於此治療方式的構想規劃及劑量擬定,我們計劃此為該實驗階段性任務的一部分。
  
  療法可以是做一個簡短、一次性細菌劑量的食物療法,建立一群永久性的基因工程菌落;另一種選擇是建立暫時性的菌落,當疾病復發時可重複這些治療方式。
  
  Carding博士表示,聚木醣的天然來源來自於樹皮、稻殼和燕麥的內核,這些都不常見於日常飲食中,病人將需要從飲食中補充聚木醣,例如從飲料中攝取。
  
  Carding博士表示,動物從飲用水中攝取高濃度的聚木醣時表現出很好的耐受度;當過度消耗聚木醣時,也從來沒有表現出任何不良的徵象。
  
  Carding博士指出,細菌策略可以被用來治療各種不同的腸道疾病,包括提供製劑干擾供應腸腫瘤養分的新生血管形成,並可提供疫苗抗原建立腸道的免疫力,以防禦病毒、壞菌及感染。

台長: Agnescat

是 (若未登入"個人新聞台帳號"則看不到回覆唷!)
* 請輸入識別碼:
請輸入圖片中算式的結果(可能為0) 
(有*為必填)
TOP
詳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