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h購物| | PChome| 登入
2009-07-06 03:44:28| 人氣61| 回應0 | 上一篇 | 下一篇

青年時期肥胖以及動物性脂肪飲食造成胰臟癌風險增加

推薦 0 收藏 0 轉貼0 訂閱站台

國際厚生健康園區 (2009-07-05 01:35)

June 26, 2009 — 專家表示,兩篇新研究提出有關胰臟癌風險增加的線索,可望對於胰臟腫瘤生成帶來新觀念。
  
  已知肥胖是胰臟癌的風險因素之一,但是登載於6月24日美國醫學會期刊的一篇新研究提出一個新觀點,認為青少年的過重更有風險。
  
  休士頓德州大學安德森癌症中心Donghui Li博士領銜的研究者進行了一個案例控制研究,包括841名病患以及754名對照組,探討胰臟癌風險與個人在各年齡時過重體重之間的關係。
  
  他們發現,胰臟癌風險與14至39歲的過重體重、20至49歲時肥胖之間有顯著關係。他們報告指出,值得一提的是,胰臟癌風險與30至39歲的過重或肥胖有最強烈的關係。
  
  他們指出,40至49歲之後,體重增加程度與胰臟癌風險增加之間就無顯著關係。
  
  Li博士等人認為,此病與體重的最強關聯在於青壯年時期,而非成年後期,或許是因為越早肥胖者的過多身體脂肪累積越久。
  
  這項研究的另一個新發現是,胰臟癌診斷時過重或肥胖的病患存活較差。
  
  研究者指出,這與腫瘤分期和切除狀態無關。他們指出,因為胰臟癌是很快致命的惡性腫瘤,無法以和肥胖相關的共病症如心血管疾病來解釋。
  
  不過,一篇編輯評論指出,胰臟癌通常在診斷前即會出現明顯的體重減輕,作者們並未檢視病患在診斷前的體重減輕情況是否會影響預後。
  
  【提供生物學觀點?】
  明尼蘇達梅約診所腫瘤科的Robert McWilliams醫師與Gloria Peterson醫師等編輯表示,新研究顯示,增加的體重可能會加速從發生癌症的風險到最終結果的疾病病程。
  
  他們指出,這些發現可以提供生物學的觀點,探討何以胰臟癌意味著那麼糟糕的結果,後續研究應提供更多所需的線索,以期探究可能的預防與治療策略來對抗這個難以應付的癌症。
  
  編輯認為,可能有多個機轉牽涉其中。
  
   作者們認為,最常見的機轉是胰島素阻抗性。Li博士等人寫道,在肥胖者,脂肪組織作為調節釋放游離脂肪酸、細胞激素、荷爾蒙等的內分泌器官,與發生胰島 素阻抗性和代償性慢性高胰島素血症有關。胰島素值越高,胰島素類生長因素1值越高,會促成細胞增生與抑制細胞凋亡,因而造成腫瘤新生,而對於脂肪細胞素的 發炎反應會促成血管新生與細胞附著,造成迅速惡化與轉移。
  
  編輯表示,這個假設有些可能性,但是可能還有其他機轉。包括免疫功能改變、肥胖或過重者的循環雌激素值改變等。
  
  【紅肉與乳製品導致?】
  另一篇提供有關胰臟癌線索的新研究登載於美國國家癌症研究院期刊。此研究發現,攝食動物性脂肪與胰臟癌風險增加有關。
  
  國家癌症研究中心的研究者進行此一研究,使用國家健康研究中心「American Association of Retired Persons Diet and Health Study」這項研究的資料。
  
  作者寫道,我們觀察到胰臟癌與食用整體脂肪、飽和脂肪、單元不飽和脂肪之間有正向關係,特別是紅肉和乳製品。他們指出,植物來源的多元不飽和脂肪則無此一關係。
  
   根據波士頓哈佛公共衛生學院Meir Stampfer博士、達那-法柏癌症研究中心Brian Wolpin博士的編輯評論,之前有關飲食和胰臟癌的研究結果各異。 有些研究顯示有顯著關係,有些卻發現胰臟癌與食用各種肉類、紅肉、醃漬肉類、整體脂肪、飽和脂肪、單元不飽和脂肪之間沒有關係。
  
  在此情況下,適當進行這個最新研究,提供高品質的資料,對此疾病的理解提供一個受歡迎的新見解。
  
  編輯寫道,不過,就其本身而言,現有的流行病學以及實驗室證據不足以確認動物性脂肪的重要性,亦或肉類是否為重要因素,肉類攝食與其他飲食或生活型態的相對關係等。
  
  他們指出,不過,已經有足夠的證據認為,限制食用肉類與飽和脂肪對於健康有幫助,目前的這個研究為這些建議提供新的支持。
  
  於JAMA期刊對這些發現提出評論的編輯之一、梅約診所的McWilliams醫師呼應此觀點。他向Medscape Oncology表示,這為健康的飲食、生活型態與體重可降低胰臟炎等多種疾病風險帶來一個新證據。
  
  不過,被問及本研究在飲食脂肪和另一研究在肥胖方面這兩種與增加胰臟癌風險有關論述之關聯的看法時, McWilliams醫師表示,不必要做出連結。他指出,飲食研究並未論及各年齡層的發病或存活情況。
  
  他表示,食用高含量的飽和脂肪與肥胖有關的確有其道理,我遵從那些營養流行病學專家提出之關聯的看法。

台長: Agnescat
人氣(61) | 回應(0)| 推薦 (0)| 收藏 (0)| 轉寄
全站分類: 家庭生活(育兒、親子關係、婚姻) | 個人分類: 癌症心血管疾病 |
此分類下一篇:癌症標靶藥病人得利 醫師卻面臨扣薪
此分類上一篇:發生率幾乎等同於死亡率--胰臟癌

是 (若未登入"個人新聞台帳號"則看不到回覆唷!)
* 請輸入識別碼:
請輸入圖片中算式的結果(可能為0) 
(有*為必填)
TOP
詳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