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h購物| | PChome| 登入
2009-06-29 02:39:37| 人氣111| 回應0 | 上一篇 | 下一篇

兒女婚事 看開點吧!

推薦 0 收藏 0 轉貼0 訂閱站台

Wi 世界新聞網  卓以定
June 28, 2009 09:08 AM

現今的母親應該體認到,男女角色不再拘泥傳統。女性可以想生就生,不想婚就不婚。男女得到真正的平等,婚姻和孩子成了人生選項,不論有或無都可成就幸福快樂的人生!

和一位知心的女友都懶於寫信,偶爾一個電話,或是捎來一個電子信表達彼此的關懷。母親節前夕,我打電話,送給她我的祝福。永遠開朗的她,這次居然長噓短嘆,使得原本的簡短電話,成了彼此傾訴心事的對談。

她的心事其實也是很多天下父母的心事,就是不管兒女長多大、多麼傑出,還是會擔心他們的終身大事。她說:「怎麼兩兒一女都不想結婚呢?我總是擔心他們老了之後,誰來照顧他們?少年夫妻老來伴,老了的他們都沒有伴,將來我們走了誰來管他們啊?」

2009 年5月,中華民國行政院主計處統計,台灣地區未婚的單身人口已經逼近670萬人,竹科單身俱樂部在今年3到4月進行訪問,就980位會員的母親進行調查, 發現從40歲到80歲的母親都有相同的困擾,就是子女尚未婚嫁。而九成五的媽媽們,對單身兒女尋找異性缺乏管道擔憂不已!

在 同項調查中,超過八成的母親們都曾經好心的替兒女們安排傳統相親活動,但是兒女不是排斥不肯參加,就是相應不理,甚至故意臨時缺席。不少著急的媽媽也主動 替兒女報名單身聯誼活動,兒女對這項活動接受度倒比相親來得高。竹科單身俱樂部總監盧瑞琪就在今年母親節表示,母親節送給母親們最好的禮物,是老大不小的 未婚兒女,早點找到心愛的另一半。解決父母的苦惱,就是送給母親最好的禮物。

其實,現代父母應該了解,因為教育普及和男女平權,「婚姻」和「生育」早已成了年輕一代的選項。晚婚甚至不婚的人越來越多,快要成為社會主流了。不婚族的遽升,也造成兩代之間的壓力和矛盾。未婚卻決定生下兒女,更引起長輩的焦慮,不少家長因此感到顏面皆失而睡不著覺!

■女兒不結婚,只想生孩子

X太太走進診所說,「以前總以為兒女大了,學業完成,成了專業人才,我們就沒有煩惱了。沒有想到他們小時煩,等到他們大了,過了30,我還是煩啊!」下面就是X太太的煩心故事…

X家的一兒一女各個優秀,讀書卓越,從小都是全國2%的頂尖學生,一直是父母的驕傲。兩個人都是社會菁英,沒有帶給父母任何求職的憂慮。但是女兒的終身大事卻是父母十多年來的心事。女兒十七、八歲時,就和第一位男友打得火熱,進了大學之後,還是死心塌地和對方好。

X 先生和太太都堅決反對,因為對方是拉丁移民,半工半讀了一個社區大學學位,一大家子食指浩繁,父母覺得女兒嫁對方是太委屈了。女兒進了職場,總算聽話,不 久就和對方告吹。現在弟弟都成家立業有了孩子,女兒看弟弟的孩子可愛,就決定自己也要有孩子。她和一個大她五歲的華裔醫生很快就同居了。

這 兩、三年,女兒都在努力試著和對方生孩子,每次都失敗,每天都生活在無望的深淵中。最糟糕的是兩人並沒有結婚!X先生和太太每次提到這事,女兒都說這不是 問題,她隨時都可以結婚,也沒有必要非結婚不可。她還說,現在的一切都是自己辛苦掙來的,什麼都有了,又有自由。結了婚,就失去自由,還要負起照顧對方和 他家人的責任。但最後因受孕失敗,也和對方告吹。

從此,X兩老和女兒的關係轉壞,一問起她的婚事,她就大發雷霆。她說:「不要擔心我的婚事,不管已婚未婚,我一定會很快生個孩子的。」她也不願意父母介紹異性朋友,直到兩代都不講話為止。X夫婦也不知道女兒現在究竟有沒有男朋友,因為最近根本不能跟女兒見面。

X太太只要一想到女兒半大不小了,又過了30大關,只會同居不結婚,就會失眠。想到女兒也許只有兒女,卻沒有配偶也會失眠!真是不知道什麼時候,女兒才可以了卻X太太的心事?

X 太太和女兒相處的問題,最主要是兩代對婚姻及生養的觀念不同,還有兩代之間的文化和代溝問題。現代男女結識的機會多,但是開花結果的機緣反而少。過去華人 將婚姻當成家族事業,傳宗接代就是在創造家族繼起的生命。現在未婚率高,代表男女真正平等,婚姻完全自主,並不完全是壞事吧!

■中西藝人 先有後婚成風潮

美 國知名藝人如珍妮佛康納莉(Jennifer Garner)、蜜雪兒威廉斯(Michelle Williams)、凱蒂荷姆斯(Katie Holmes)各個都是「先有後婚」的年輕媽媽。而茱蒂佛斯特(Jodie Foster)、莎朗史東(Sharon Stone)更成為「先有不婚」(一個是自己生育,一個是自己抱養),沒有結婚的母親。

台灣的公眾人物如藍心湄和白冰冰等也都沒有結婚,她們是形象正面的藝人,數次用人工受孕想懷孕未果,並公開發表個人感受。在電視綜藝節目活躍的如小S和陳孝萱,也都是「先有後婚」的例子。由此可見,不論中西,結婚的主導權不再只是男性的專利了。

現 在的年輕男女約會時,可以未婚就一起大方出國旅遊。想當年,前總統陳水扁的千金和未婚夫在訂婚之後,就一起公然去歐洲玩了幾周。可見新世代男女和他們父母 那一代擁有著不同的貞操和婚姻觀念。男性和女性如果20多歲仍沒有異性追求,沒有結交異性的經驗,會被同儕嘲笑為宅男宅女。

兩、 三年前,曾經在美國有部極為賣座的電影「40處男」(The 40 year old virgin)。就是描述一個過了40的處男Andy,天天乖乖去電腦店上班,回家就玩電腦遊戲或是搜集G.I. Joe,想要追求異性,因為沒有經驗,表現怪誕,都被認為是「同性戀」或是「殺人王」(serial killer)而挫敗。後來還是幾位男朋友集思廣益教他「把馬子」方法,才把他推銷出去。

■同居生兒育女 只差婚戒

2009 年母親節之後,美國聯邦政府提出一個統計數字。從2002年開始,青少女懷孕變少,但是2008年,全美國生育的嬰兒,依然有40%是來自沒有結婚的女 性,而且她們的年齡提高,是介於20多歲到30多歲的成熟女性。這些女性多半受過中等以上教育,也十分了解避孕知識,為何會選擇一個「先有」,又不見得 「會婚」的大決定呢?

St Joseph University社會系Maria Kefalas教授分析,越來越多的成熟女性「深刻自覺」和了解「一個惡劣婚姻所帶給兒女的傷害,遠遠勝過婚姻帶給兒女的益處」。所以現在更多的女性會在 有孕時,仔細審思究竟和孩子的父親有沒有必要結婚?這也是很多成熟的男女選擇先試婚,或是晚婚的原因吧!我想最明顯的改變原因,是女性地位的提升,這包括 了社會普遍包容女性單親生活,還有單身女性有能力自己養家育子。

2009年5月底的《時代雜誌》(Time)就有一篇介紹美 國的生活特稿《只差婚戒》(Everything but the ring),就是指越來越多的男女選擇同居、生兒育女,而不在乎一紙婚書。現在美國已有500多萬男女同居不結婚,卻幸福過活。在法律上,兒女的撫養權不 需結婚也可以保護兒女的權益,雙方都得負擔養育責任。至於是不是法定夫妻反而不再重要。

2008年12月的《家庭和婚姻 治療雜誌》(Journal of Marriage and Family)發表作者Prof. Natasha Cabrera(University of Maryland)的研究結論,指保證幸福的因素,是男女雙方共同製造的,由同居的態度可知道他們是否有嚴肅的承諾,男方對於女伴懷孕之後的付出,也可作 評斷。這包括待產醫護的參與、臨盆生產時一起上課,男性長期的奉獻才是成功結合的保證。

■心理想生了 生理卻晚了

其實現在的男女並不是人人都只嚮往職場打拚而得到滿足,很多人認為在家中生兒育女就是最棒的選擇。有的父母寧願放棄高薪,選擇在家讓孩子上Home school。有的年輕父母,如果女性賺錢較多,則男性就選擇留在家中擔任全職保母。

2005 年5月的中文讀者文摘,邀請了兩岸三地三位中年已婚男士(分別是37歲、42歲、31歲),填寫了一份日程表,看看他們究竟在日常生活中在忙些什麼。他們 三人每天都工作十小時以上,最喜歡做的事卻是陪伴自己的兒女長大。兒女是這三個男人一生最甜蜜的負擔,他們甘於忙碌,甘於生養兒女。他們的父母都是戰後的 一代,想盡方法愛他們。他們受盡寵愛,現在也同樣珍愛自己的兒女。一般來說,他們都比自己的父母,更晚生養兒女,也更珍惜自己的兒女。很多職業女性就在自 己「生育期」的臨界線時,才想到生育兒女,其間的辛苦和經營,更是非比尋常。

T就是這樣一位專業女性,她在大公司擔任要職多 年,擁有自己的子公司。她在30出頭嫁給了相愛五年多的男友,先生是個瞭解又珍惜她的律師兼會計師。兩人婚後的第一目標是買一幢屬於自己的城堡。婚後三 年,他們順利搬進自己的理想房子,經過精心設計布置,也擁有自己的愛犬,和一個如同水族館的大熱帶魚缸。

T走進診所時,她 說,「由於過於重視事業,以致驀然回首時,才體會到擁有自己骨肉是多麼艱辛和困難!」她邊說,邊把紮著的頭髮放下,秀髮又長又亮,加上身材苗條,養生有 術,一點也看不出來她已近40歲了。她說近幾年,天天步行上下班,每兩天去上瑜伽課,又是健康食品的實行者,早已戒掉所有菸酒和紅肉等。

說 著,說著,T的先生進入診所。兩人一見面就先相擁互吻,看得出是對恩愛的夫妻。T一看到丈夫,就掉下眼淚,她說她現在最大的壓力就是不孕和親戚們過多關 切!因為每一個關心他們的親戚都會不經意的問,「何時要生孩子?」「為什麼什麼都有了,兩人還不生孩子?」她說,他們真的不知道她有多努力想生孩子!她甚 至將可以賺錢的子公司半賣半送的給他人經營了,選擇隨時停止工作,就準備做母親!

她流著淚說:「為什麼大家都不明瞭不孕症的 普遍?」不孕症和憂鬱症都極為常見,又非常隱私和難於啟口。女人外表看來健康,但是生理時鐘說來就來。到了準備生育時才發現已經太遲了,這得等到包括找到 理想伴侶、經濟環境許可、事業開始穩定等等。但對於旁人的關懷詢問,怎麼可能強顏歡笑,還要表示感恩?

事實上,她除了看病之外,也參加不孕的支助團體。也覺得自己應該早在35歲之前冷凍卵子,否則自己一生能夠受孕的機會,絕對會隨著年紀而減低到零。

原來T早已花了近十萬元試著受孕,每天都得經先生幫忙打綜合荷爾蒙針,但做試管嬰兒已失敗了多次。這對她這麼一個身體健康、努力進取、事業成功又有效率的人,格外感到失落!

■生養孩子 不一定自己來

想 要做父母,除了自己生育之外,其實還有很多其他的方法。Jessica Handler在她的新書中《隱形的姊妹》“Invisible Sisters-A Memoir”(Public Affairs Books, 2009)表達了她和先生的「無子」決定。在美國現今有2700萬無子女性,她是其中之一。她是因為兩個姊妹都得了血液遺傳疾病,年紀輕輕就走了。所以當 她結婚時,立刻就去做了遺傳篩檢(Genetic testing),發現她帶有同樣的遺傳基因,因而放棄做母親,也得到了先生的支持。Jessica 現在是大學教授,學生和家中的晚輩,將她的生命填滿得有汁有味。雖然她可以選擇領養,但她決定用自己的方法來充實自己的生活。

2009 年5月,Rachel Lehmann-Haupt的新書《在女性自己的人生歷程》(In Her Own Sweet Time:Unexpected Adventures in Finding, Love, Commitment, and Motherhood”by Basic Books),有一章寫到和最後一位男友分手之後,剛好得到一筆來自祖母的遺產,她決定在紐約大學不孕中心凍結自己35歲的卵子。她說,此後她感到自己不 必再為結婚生子而活,而感到內心的平靜和欣慰。

教育部調查,受過大學教育的女性已經遠遠超過男性。女性同樣也在大學研究所、 法學院和醫學院扶搖直上,她們的表現和成績也絕不輸男性。正因為她們優秀,所以也和男性一樣主宰了自己的命運。 明星藝人安琪琳娜裘莉(Angelina Jolie)就引用自己母親的名字為姓氏,而不用父親的。她年輕貌美,明明自己可以生育,卻早在擔任聯合國大使時,撫養了兩個在柬埔寨和非洲的孤兒,一男 一女都長相可愛。既可以滿足做父母的苦樂和關愛,又可將愛傳遞給需要家庭的孩子身上。更何況中國大陸、越南、寮國、泰國等地都有需要認養的棄嬰,尤其是女 孩子。

2005年10月24日的新聞週刊(Newsweek)選出了當今在各行各業最有影響力的女性領袖。排名第一的是名節 目主持人歐普拉(Oprah Winfrey),她是非裔美人,未婚無兒女,但20多年來有相愛的同居伴侶。她向來熱心公益,並且資助數以千計的南非聯邦的窮苦小孩,完成最好的小學教 育。第二位是華裔婚紗設計家王薇薇(Vera Wang),她已婚,和白人先生的婚姻十分幸福,夫妻倆抱養了兩個女兒。

以上例子讓做為現代兒女的母親,應該更深刻體驗,男女角色不再傳統,女性可以想生就生,不想婚就不婚,這是得來不易的地位。男女得到真正的平等,婚姻和孩子成了他們人生的選項,他們都可以有很幸福、很成功的人生,也都可以受人尊敬和接納!

/卓以定




台長: Agnescat
人氣(111) | 回應(0)| 推薦 (0)| 收藏 (0)| 轉寄
全站分類: 家庭生活(育兒、親子關係、婚姻) | 個人分類: 最新基因相關新聞 |
此分類下一篇:中國將利用基因診斷等醫藥生物技術降低出生缺陷率
此分類上一篇:谷歌向23andMe追加投資260萬美元

是 (若未登入"個人新聞台帳號"則看不到回覆唷!)
* 請輸入識別碼:
請輸入圖片中算式的結果(可能為0) 
(有*為必填)
TOP
詳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