報復社會嚴重刑事案件激增的四大主因
一些地方政府,長期把發展經濟這個“第一要務”當作“唯一要務”,隻熱衷於招商引資、上項目,對民生問題不夠重視,把群眾中特定群體的合理利益訴求當成“雜音”,基層政府和幹部有“唯上”的壓力,卻沒有“尊下”的動力,民意、民怨難以入腦、上心。
肖祖瀚
隨著我國經濟和社會發展的不斷進步,各項改革事業的不斷推進,加之國內外局勢的變幻,社會變革深刻而又復雜,由此導致報復社會嚴重刑事案件激增。
預防和遏制嚴重刑事案件的發生,不僅是我國政法機關在刑事司法層面采取措施進行防范和打擊,而且整個社會都要努力地去化解各種矛盾,不要讓一些矛盾在不知不覺中被激化,成為犯罪的一種催化劑和犯罪借口。
報復社會嚴重刑事案件激增的
四大原因
筆者認為,近年來,報復社會嚴重刑事案件激增,存在如下幾個原因。
首先是收入差距擴大、分配不公問題導致民怨積累,社會不穩定因素增加。
隨著原有利益格局的不斷變化,個人之間、單位之間、行業之間、城鄉之間、地區之間彼此的利益差距與矛盾日益突出,而且又引發瞭一些新的矛盾,使得糾紛的性質越來越復雜,如土地承包權糾紛、國有企業職工下崗糾紛等,不安定因素和矛盾不斷加大。
而經濟發展不平衡,又導致東西部之間、城鄉之間、各階層之間差距明顯拉大,由“不均”而導致心理失衡,由心理失衡而引發瞭“仇官、仇富心理”。
此外,一些地方政府與民奪利,片面維護企業與自身利益,漠視農民的權利要求與利益訴求,將損害群眾利益當做增加企業與政府利益的前提。
再加上一些地方政府片面強調經濟發展,忽略瞭應有的服務職能,比如在公共事業范圍內,修路要過路費,建校要集資費,拆遷要勞務費,所作所為,不得人心。
其次,基層幹群關系緊張,少數黨員幹部貪污腐敗,執法不公,導致政府公信力下降。
有些幹部官僚作風、衙門作風盛行,漠視群眾疾苦,對群眾要求、願望視而不見,對不穩定因素麻木不仁,視上訪群眾、信訪人員為“刁民”,對反映問題久拖不解決,導致矛盾激化。
部分黨員幹部不願、不敢做群眾工作,對群眾沒有熱情,做群眾工作方法簡單,研究不深,把握不準,工作失誤,不能有效地組織、宣傳、教育和服務群眾,作用沒有充分發揮出來。
一些政府官員貪污腐敗,以權謀私,徇私枉法,執法不公,人民的合法權益受到侵害又得不到保護,導致民怨載道。
在“政績工程出官”觀念主宰下,一些地方官員在工作中缺乏長遠觀念、全局意識,為瞭在短時間獲得立竿見影的效果,為積累“政績資本”,隻做表面文章,不求工作實效,大搞勞民傷財“政績工程”、“形象工程”,備受公眾詬病。
一些地方政府,長期把發展經濟這個“第一要務”當作“唯一要務”,隻熱衷於招商引資、上項目,對民生問題不夠重視,把群眾中特定群體的合理利益訴求當成“雜音”,基層政府和幹部有“唯上”的壓力,卻沒有“尊下”的動力,民意、民怨難以入腦、上心。
第三,群眾民主意識不斷增強,但政治參與能力相對較低,法制觀念淡薄,容易以簡單粗暴的方法表達利益訴求。
部分地區教育發展的不均衡導致國民素質參差不齊,法律普及不全面,部分群眾法制意識不強,在利益受到侵害時,抗爭手段簡單粗暴、無知、犯法。
在上訪過程中,部分群眾盲目地、無主見地產生瞭從眾心理、謠言誤導、“不鬧不解決”的示范效應等心理,在諸多的客觀誘因刺激下,極容易引起報復社會嚴重刑事案件。
隨著國傢法律法規的逐步完善和報刊、電視等對法律法規的宣傳,群眾對自己及親人曾經的或正在進行的一些活動與法律法規的關系有所瞭解,尤其是對法律法規中所規定的當事人應享受到的權利格外重視,但忽略掉瞭當事人的義務。
再加上上訪群眾不知道訴訟程序,或者對司法訴訟有著片面的認識。他們認為,與其花巨額費用打官司,不如湊錢上訪花費小,來得快。在“法不責眾”的意識驅使下,受害者聚集,棄司法程序而走上訪道路。
最後,一些別有用心者、不法分子、暴徒和國外反對勢力,利用群眾上訪請願的時機,從中挑撥教唆,制造事端。
一些利益紛爭者為瞭自身利益,煽動教唆不明真相的群眾聚集鬧事,利用報復社會嚴重刑事案件給地方黨委政府施加壓力,以達到自己的某種目的。
一些不法分子和暴徒,利用報復社會嚴重刑事案件爆發時的混亂局面,開展破壞行動,打砸搶燒,導致政府和群眾都出現瞭誤判,造成進一步的對立。
國內外反華勢力則看準群眾上訪、請願的時機,以維權為名,利用經濟資助等手段,加緊滲透、顛覆,企圖用這種既便於隱藏個人不可告人目的又能給中國政府制造麻煩。
有效化解各種社會矛盾最關鍵
縱觀一些嚴重刑事案件,尤其是一些報復社會、報復民眾的嚴重刑事案件,無不有一些原本可以化解的苗頭在當中逐漸發酵。要想有效地預防和遏制嚴重刑事案件的發生,筆者建議,應從以下幾個方面入手。
首先,大力發展經濟,註重改善民生,縮小貧富差距,提高人民群眾生活水平。
要千方百計增加居民收入,提高消費能力,讓群眾生活舒心。要擴大就業,鼓勵和支持群眾自主創業,讓群眾生活上進。要保障弱勢群體生活,讓群眾生活安心。要盡快縮小兩極分化。加快實現全面小康社會的步伐,利用經濟、行政、法律等手段,努力縮小貧富差距,消除人民不滿心理,從根本上緩和當今中國社會的主要矛盾,從根源上杜絕引發報復社會嚴重刑事案件的誘因。
其次,嚴厲打擊腐敗,建設廉潔型、服務型政府,重塑政府公信力。
要正確處理改革、發展、穩定的關系,樹立科學的發展觀和政績觀,把關系民眾生計的各項工作切實抓緊抓好抓實。
要加大反腐敗力度,必須抓住重點經濟領域,特別是金融、證券、房地產、土地批租、政府采購等領域的腐敗,切實維護好這些領域人民群眾的合法權益。
要完善政府公共服務的職能體系,加強教育、衛生、文體、醫療等基礎建設,健全社會保障體系,努力形成完善的公共服務體系,做到公共服務不“缺位”,提高政府公共服務總體水平,提高政府形象。
要切實轉變工作作風,深入基層,深入群眾,變群眾上訪為領導幹部“下訪”,對群眾反映的問題能解決的及時解決。
第三,拓寬社情民意表達渠道,健全社會矛盾化解處理機制。
要紮實開展好群眾路線教育活動,把解決好群眾的利益問題作為堅持群眾路線的重要內容,維護好群眾合法權益,主動化解矛盾。
要以政治紀律來嚴格要求廣大基層幹部,決不能堵塞群眾與百姓的信息渠道,尤其要使利益受損群體和弱勢群體的呼聲能夠及時反映到上級黨委政府。
要加強信息報送工作,高度重視和發現各種不安定因素、鬧事苗頭和熱點問題,認真分析處理各類政治敏感問題,做到心中有數,保證關乎社會穩定的各種信息的高效、及時、準確。
要認真開展社會熱點問題的排查工作,按屬地管轄,統一掌握、分層次管理、公私結合、責任到人的原則,落實工作措施和控制力量,列出重點控制對象及各種治安危險分子,做到發現得瞭,控制得住,確保社會穩定。
要切實加強政府各職能部門的溝通和交流,實現各單位之間的信息資源共享,為上級科學決策提供依據。
第四,建立完善的報復社會嚴重刑事案件應急聯動機制,確保事件得到有效解決,保證社會公共安全。
要建立健全社會穩定的預警工作機制,在獲得情報信息的條件下,早控制、早解決,將事件控制在萌芽狀態、控制在基層,及時消除誘發報復社會嚴重刑事案件的各種因素。
要強化領導、逐級負責,各地政府要對本行政區域嚴重報復社會刑事案件的處置工作負總責,在具體處置過程中,要落實崗位責任制,明確指揮員及其權限。
要強化處置行動的聯動協調,報復社會嚴重刑事案件事件發生後,當地各相關部門要相互協作、相互配合,並確保信息收集、情況報告、指揮處置等各環節的緊密銜接,在最短的時間內控制事態。
要完善社會利益協調機制,綜合運用法律、經濟、行政等手段和協商、調解等方法處置報復社會嚴重刑事案件,引導群眾以理性、合法的方式表達利益訴求、解決矛盾,防止矛盾的激化和事態的擴大。
要統一思想,統一口徑,通過合法、正當渠道和方式向全社會反映問題,對國內外不實報道或謠言應及時予以駁斥和澄清,正確引導輿論。
第五,加強法制宣傳教育和思想疏導工作,提高群眾守法用法意識,嚴厲打擊各種暴力抗法行為。
要加大法律法規、道德教育的宣傳力度,尤其要到熱點問題比較多、可能發生報復社會嚴重刑事案件的地方和單位,向群眾宣傳有關法律,增強廣大幹部群眾的法制觀念和學法、懂法、守法、用法的自覺性,引導群眾通過法律手段解決問題。
要本著“宜散不宜聚,宜解不宜結,宜順不宜激”的原則,堅持說服教育,耐心聽取群眾意見和呼聲,想方設法進行疏導,理順群眾情緒,緩和矛盾,防止事態進一步擴大,防止任何沖動和不理智的行為。
要對無理取鬧、嚴重影響正常工作秩序的人和事,必須依法嚴肅處理,對插手報復社會嚴重刑事案件的敵對分子或別有用心、蓄意制造事端的幕後操縱者和策劃、組織、指揮鬧事以及打、砸、搶、燒的違法犯罪分子,堅決依法予以打擊,切實保護人民群眾的財產不受侵犯,維護法律的嚴肅性。
可以肯定地說,有效地化解存在於繽紛生活中的各種社會矛盾,是減少和遏制嚴重刑事案件發生的最基礎也是最關鍵的工作,這就要求我們的政府尤其是政府機關中的辦事部門,要真正樹立為人民服務的意識,要站在普通老百姓的角度多做一些換位思考,自覺地在我們的工作過程中,尤其是在一些涉及民生民利的工作之中,能夠擺正位置,放下架子,切實站立在陽光、公正的位置上去處理問題和防止沖突,能夠將心比心替老百姓、替弱勢群體去想一想,能夠在各個環節中始終暢通好可以讓群眾反映問題、表達訴求的通道,並且能夠真心地幫助老百姓和弱勢群體去解決一些實際問題,那麼各種尖銳的矛盾就可能及時化解甚至消除,從而有效遏制嚴重刑事案件的發生。
Tags: 私人貸款, 低息私人貸款, 低利息貸款, 低息, 特低利息, 即時批核, 大額貸款, 大額私人貸款, 業主貸款, 業主大額貸款, 業主私人貸款, 物業貸款, 按揭, 網上貸款, 清卡數, 清數, 借錢清卡數, 財務公司, 財務, 無須入息證明, 無須露面貸款, 彈性還款期, 急需現金周轉, 低息貸款, 信貸公司, 網上借錢, 轉數快借錢, 循環貸款, Revloving loan, property owner loan, 業主循環貸款, 低息快批, 免入息證明, 貸款利率, 財務貸款, 低息借貸, 網上低息貸款, Personal Loan, 低息清卡數, 無抵押貸款, Mortgage, 循環現金, 循環備用現金, 找Min pay, 物業按揭, 樓宇按揭, 樓按計數機, 一按, 二按, 轉按, 加按套現, check TU, 物業套現, 按揭成數, 物業估價, 物業一按, 物業二按, 物業轉按, 物業加按套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