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吃相”太難看!網絡“吃播”亂象該整治瞭
來源:科技日報2020-08-18 10:33 X
調查問題加載中,請稍候。
若長時間無響應,請刷新本頁面
一面是一手機、一賬號即可直播的“低門檻”,一面是百萬年薪、千萬粉絲、六位數商傢合作的“高誘惑”,近年來,越來越多的年輕博主加入瞭“吃播”的行列。
為瞭給觀眾不斷帶來新的感官刺激,向流量看齊的很多“吃播”不僅內容上越趨荒唐,更在效果上沖擊瞭珍惜糧食、愛惜食物的基本價值底線,“吃相”難看,實應整治。
“吃播”“拼命”出位為吸金
2009年起,一種“我吃飯,你觀看”的直播模式在日韓等國率先發展起來,後在國內流行,被人稱為“吃播”。具體而言,就是主播坐在傢中或餐廳的網絡攝像頭前,向網友直播吃下巨量食物的過程。
因在16分20秒內直播吃完10桶火雞面而走紅的“大胃王密子君”是國內涉足“吃播”較早的主播。她憑借超大胃口直播進食各種食物,頻繁刷新紀錄,還因與普通人不同的胃部條件參加過某知名綜藝節目的錄制。
“密子君”走紅之後,許多人跟風直播吃飯,效仿她的成名之路。主播通過與美食商傢合作、探店試吃、貼片廣告等形式,在快速漲粉後,實現瞭流量的靈活變現,延伸瞭網絡“吃播”的產業鏈。
天津師范大學新聞傳播學院教授王艷玲等學者認為,“吃播”將主播個人的進食行為搬上屏幕,在互動中使受眾獲得瞭代償性滿足、好奇心滿足、虛擬陪伴、娛樂消遣等體驗。
“吃播”視頻短時間內成為“吸睛”的內容種類。在各平臺搜索“吃播”,大量專職從事“吃播”的“美食達人”“美食博主”已通過平臺V認證。短視頻平臺抖音以“吃播”為標簽的內容分類下,有39.3萬個視頻,播放量達到287.2億次。
“虐式吃播”傷身辣眼睛
為瞭“吸睛”,憑借出位、無下限的表演刷新觀眾認知,“吃播”亂象在互聯網場域中愈演愈烈。
隨著競爭的白熱化,為爭奪粉絲註意力,主播紛紛“進階”內容,推出“10分鐘吞下36個粽子”“一口一個,直播吃100對雞翅”等高感官刺激的內容。
短視頻行業工作人員透露,有商傢曾對主播提出過“成功挑戰30人份該品牌漢堡並拍宣傳片,獎30萬元”的合作要求。
市場需求觸發主播不斷挑戰“難以置信”的食量。有人辭職成為專職“吃播員”,每天在攝像頭前進食3小時。有主播為鍛煉食量,持續過量飲水進食,讓胃部增大一倍。
從視頻彈幕中可見,廣泛存在於“吃播”中的先吃後吐或邊吃邊吐,帶來巨大食物浪費的同時,也引起網民的不適。
北京一名主播告訴記者,她去年已靠“吃播帶貨”過上瞭“日進鬥金”的生活。但直到今天,“為不讓粉絲離開直播間,要以最快速度把食物送到嘴裡,嚼三四下就要吞下去,胃病不斷。”
首都醫科大學附屬北京友誼醫院副主任醫師魏紅濤說,暴食會帶來急性胃擴張,所致的嘔吐將加大窒息風險。而催吐則無異於“自殘行為”,對食管和咽喉都會造成傷害。
直播平臺務必盡快整治“吃播”亂象
“向流量看齊”“一切為瞭娛樂”的庸俗內容,不斷消解著主播的底線,違背瞭勤儉節約的文明風尚,也降低瞭大眾的審美趣味。
以食量驚人、以假吃催吐為噱頭的“吃播”內容正受到網友的抵制。記者在一些熱門直播視頻下看到瞭網友“強烈要求封號”“別為賺錢糟蹋身體”等評論。
“向流量看齊的‘吃播’內容,既給主播帶來不可逆的身體傷害,也將誤導觀眾的飲食習慣。”魏紅濤說,暴食不僅會導致肥胖、脂肪肝等,還易引發急性胃擴張、急性胰腺炎,有基礎疾病的患者還可能誘發急性心腦血管意外。青少年處在價值觀尚未成形的階段,容易被此類具有不良飲食習慣的內容帶偏,產生模仿行為,養成不良嗜好。希望平臺生產更多倡導健康飲食理念、傳播優秀飲食文化的視頻內容。
受訪學者認為,“吃播”不能止於展現食物的表層符號,更要著力挖掘傳統美食的文化價值。王艷玲建議直播平臺對主播提高內容發佈門檻,采用身份識別等認證方式,加強內容審核和考核,篩選過濾掉獵奇、低俗的“吃播”內容,對上傳不當內容的用戶實行封禁制度。
目前,部分視頻平臺正加大對“吃播”內容的監測和管理。在B站搜索“大胃王”“吃播”等詞時,出現瞭“珍惜糧食,合理飲食”等提示語。直播平臺鬥魚表示將加強對美食類直播內容的審核,杜絕餐飲浪費,營造清朗的直播氛圍。(新華社記者 張漫子)
[ 責編:李然 ] 閱讀剩餘全文()
相關閱讀
您此時的心情
新聞表情排行日/周
視覺焦點
-
醫道傳承——口述人:徐潤華
-
岐黃一生,大醫精誠——口述人:裴學義
最熱文章
- 一次性醫用耗材不能存在監管盲區 1
- 基於恐懼去養生,對身心真的有益嗎? 2
- 代餐餅幹、代餐奶昔……真的能“代”餐嗎 3
- “現榨現賣”的散裝花生油能買嗎? 4
- 食品快要過期,如何物盡其用? 5
- 用“網紅”筋膜槍塑形,當心適得其反 6
- 零食當飯吃成潮流 千億代餐市場誰來規范? 7
- “吸貓”成癮,該怪你還是怪貓 8
- “急救神器”AED離我們還有多遠 9
- 秋天孩子易感冒 復方藥劑需慎用 10
獨傢策劃
-
0-3歲最詳盡的嬰幼兒喂養建議都在這
謹防過敏性鼻炎 遠離這些致病因素
-
過敏性鼻炎會遺傳 是真的嗎
兒童過敏性鼻炎有這些危害 極易誘發成哮喘
-
別慌 得瞭過敏性鼻炎這麼治
打疫苗孩子出現不適,極可能患有這種免疫病
推薦閱讀 腹腔鏡手術優點多 常適用這些疾病診療 嘉賓:北京世紀壇醫院副院長、減重中心主任張能維 2020-01-22 14:17 肥胖癥為何常需要多學科聯合診療 嘉賓:北京世紀壇醫院副院長、減重中心主任張能維 2020-01-22 14:17 減重減肥大不同 吸脂存在這些副作用你瞭解嗎 嘉賓:北京世紀壇醫院副院長、減重中心主任張能維 2020-01-22 14:17 高血壓患者長期吃藥,對人體的傷害到底大不大 嘉賓:楊莉萍 北京醫院藥學部副主任 2020-01-20 15:08 高血壓患者長期服藥會不會產生耐藥性 嘉賓:楊莉萍 北京醫院藥學部副主任 2020-01-20 15:08 搶救爭分奪秒 開展航空急救有這些優勢 本期嘉賓:張劍鋒 廣西醫科大學第二附屬醫院急診科主任 2020-01-20 14:49 過節高興但不要貪杯 急診常見這種情況要警惕 本期嘉賓:張劍鋒 廣西醫科大學第二附屬醫院急診科主任 2020-01-20 14:48 成年人得這種病很常見 手術才是唯一辦法 本期嘉賓:蔡小勇 廣西醫科大學第二附屬醫院普外科主任 2020-01-20 14:10 小孩脾氣大、愛哭鬧要細心觀察 當心疝氣發生 本期嘉賓:蔡小勇 廣西醫科大學第二附屬醫院普外科主任 2020-01-20 14:08 上班族為什麼容易得慢性咽炎 和這些生活習慣息息相關 本期嘉賓:柳廣南 廣西醫科大學第二附屬醫院呼吸內科主任 2020-01-20 13:57 總感覺自己呼吸困難?別緊張,醫生從這幾方面幫你排解 本期嘉賓:柳廣南 廣西醫科大學第二附屬醫院呼吸內科主任 2020-01-20 13:56 腦轉移瘤差點被誤認為腦炎,這項常規檢查不該省略 2020-01-20 15:00 腦轉移瘤患者怎樣治療才能盡可能延長生存期 2020-01-20 15:00 什麼是腦轉移癌 2020-01-20 14:58 胃癌出現腹膜轉移的根本原因有這兩方面 嘉賓:李雁 首都醫科大學附屬北京世紀壇醫院腹膜腫瘤外科主任 2020-01-13 16:07 治療腹膜癌的核心技術及其適應癥有哪些 嘉賓:李雁 首都醫科大學附屬北京世紀壇醫院腹膜腫瘤外科主任 2020-01-13 16:06 腹膜癌綜合診治技術體系具備哪些優勢 嘉賓:李雁 首都醫科大學附屬北京世紀壇醫院腹膜腫瘤外科主任 2020-01-13 16:05 【健康情報局】房顫病人夏天要註意什麼 房顫病人夏天要註意什麼? 2018-10-19 19:08 【健康情報局】老年人心臟房顫應註意什麼 老年人心臟房顫應註意什麼? 2018-10-19 19:08 【健康情報局】房顫需要做手術嗎 房顫需要做手術嗎? 2018-10-19 19:07 加載更多 光明網版權所有返回適配版返回電腦端
文章定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