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h購物| | PChome| 登入
2020-08-31 09:34:15| 人氣260| 回應0 | 上一篇 | 下一篇
推薦 0 收藏 0 轉貼0 訂閱站台

 京華時報:借偽慈善刷禮物 實為詐騙

  原標題:京華時報:借偽慈善刷禮物,實為詐騙

  主播為瞭牟取利益,以非法占有為目的,虛構事實,讓網友誤以為他們在行善,並以贈送“禮物”的方式給予金錢上的支持,這就構成瞭刑法上的詐騙罪。

  至少3名快手平臺主播被指在四川涼山州某農村做“偽慈善”:發錢結束後就收回,為增加效果甚至往孩子臉上抹泥。11月6日,記者從涼山州委宣傳部獲悉,當地民政部門、公安機關已就事件展開調查。

  為什麼要“假發錢”?一名主播直言,“隻是為瞭給快手直播號漲粉絲,讓粉絲們在觀看自己獻愛心的時候刷禮物”。而所謂禮物都是真金白銀,刷禮物其實就是在刷錢。粉絲花錢購買虛擬“快幣”,再用“快幣”購買虛擬禮物送給主播,直播平臺則以一定比例獎勵主播。

  這其中蘊含的利益著實驚人,“如果運氣好,一天掙個一萬塊,不在話下”。更有主播坦言,“到明年5月份以後可以賺兩千萬”。雖然這種刷錢模式和直接發生在詐騙者與受害人之間的傳統詐騙有所不同,財物在現實與虛擬之間、不同主體之間經歷瞭多重轉化,但在本質上,主播為瞭牟取利益,以非法占有為目的,虛構事實,讓網友誤以為他們在行善,並以贈送“禮物”的方式給予金錢上的支持,這就構成瞭刑法上的詐騙罪。

  通過互聯網以慈善的名義進行詐騙,相對普通詐騙具有更大的社會危害性,也正因此,最高法與最高檢出臺的《關於辦理詐騙刑事案件具體應用法律若幹問題的解釋》明確規定,利用互聯網、廣播電視、報紙雜志等發佈虛假信息,對不特定多數人實施詐騙的;以賑災募捐名義實施詐騙的,須酌情從嚴懲處。目前,涼山警方已展開調查,期望網絡平臺與受騙網友能配合警方,舉報並提供證據材料,這不僅是在維護自身權利,更是在履行企業的社會責任與公民的法定義務。

  還須指出,主播們大搞偽慈善,吸粉吸金,遠非孤例。正如卷入本次偽慈善風波的主播“快手傑哥”所稱,“這是‘快手慈善圈’的通用法則,直播慈善能上熱搜榜,粉絲漲得快,有瞭粉絲就有瞭一切”。若不是“貴圈”內訌,真不知道這種“通用法則”還會運行多久。“慈善圈”淪為瞭詐騙圈,不得不說,直播平臺脫不瞭幹系,平臺沒有盡到合理的審查義務不說,甚至有為瞭牟利放縱惡行之嫌。

  從這個角度講,受害者有權要求直播平臺與偽善者共同退還所有的贈與利益。而直播平臺也有必要主動擔責,向受害者退回購買禮物的花銷,相關損失再向行騙主播追償,這才是負責任的態度。這件事也再次提醒人們,若以不靠譜的方式行善,不僅可能讓一己善心打瞭水漂,更可能為違法犯罪提供土壤。

  這件事中還有一個細節值得關註,涼山州公安局7日發佈消息稱,已將進行偽公益活動的相關人員驅離涼山。驅離涼山,顯然不是解決問題的良策。既然已涉嫌違法,還請涼山相關部門認真調查,嚴肅處理。



台長: aggartpra
人氣(260) | 回應(0)| 推薦 (0)| 收藏 (0)| 轉寄
全站分類: 心情日記(隨筆、日記、心情手札)

是 (若未登入"個人新聞台帳號"則看不到回覆唷!)
* 請輸入識別碼:
請輸入圖片中算式的結果(可能為0) 
(有*為必填)
TOP
詳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