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6/17 聯合報 要聞】
名人堂 今日登場 林中斌
自私自利不是壞事。
在自由市場裡,如果每人自顧賺錢,社會整體會因而受益,因為有隻「看不見的手」(the invisible hand)會自動照顧大家邁向富足。
這是資本主義宗師亞當史密斯兩百多年前大作【國富論】中的名言。
○八年世界金融危機衝擊全球後,大家都慘兮兮。然而「看不見的手」依然看不見。
之後,主張資本主義的學者參加會議都低頭不語。近年來,最時髦的學術會議題目是:資本主義尚有未來嗎?(Can capitalism survive?)
時光回流到一百年前。那時流行的是社會主義思潮:「資本主義帶來社會不均,富人愈富,窮人愈窮。」不只中共開國元勳如毛澤東、周恩來是信徒。連國父都受影響,而把「節制資本平均地權」納入民生主義。
九○年,蘇聯東歐解體。共產主義--或極端社會主義--七十年的實驗失敗了。資本主義大勝,流行的思潮是「人生而不平等,讓聰明的人多賺錢,才會釋放社會的活力,使整體經濟蓬勃成長。」這也是美國人一向的信念。
美國是資本主義大本營。正如第卅任總統柯立芝說:「美國人的要事就是生意。」(The chief business of the
American people ia business.)除了富足以外,美國令人羨慕的還有無窮的機會。林肯一介平民可當上總統,卡內基窮光蛋移民可成巨富。美國的富人和貧民都是少數,中產階級人最多,因而穩定了社會。
然而今天,這一切都變了。中產階級逐漸消失,美國成為兩極化的社會:只有少數富人,和多數的窮人。差距在擴大。
從七九年至○七年,美國人收入增加多少?屬下五分之一的窮人,收入增加了百分之十六,屬上五分之一的富人,增加了百分之九十五,屬最上層百分之一的巨富,所得增加百分之兩百八十一!而且美國窮人致富的機會已降為世界第八位,低於北歐、西歐及加拿大七國。
資本主義原來說:經濟成長下,一定會貧富不均。不均是必要之惡,也是成長的代價。但是最新的研究發現:貧富極端不均會限制經濟成長!因為「一位億萬富翁能買多少豪華遊艇?」只靠少數有錢人購物,整體消費會萎縮,經濟成長便下降。紐約New School教授David Howell比較美國和瑞典發現這是真的。瑞典對富人課稅比美國重,因而限制貧富不均,但它成長高於美國。
加拿大Dalhousie大學Lars Osberg教授比較美國、加拿大、墨西哥,有類似發現。
此外,他和芝加哥大學的Raghuram Rajan教授點出資本主義另兩項危機:金融波動和社會不安。
少數人有錢,多數人不夠,導致兩個結果。一、政府必須借錢給多數人,國家財務變脆弱,引發信貸危機。二、社會裡多數人吃虧,抗議動亂跟著來。
根據華府智庫「美國企業研究院」Charles Murray博士一二年出版的書【斷裂】(Coming Apart),美國社會已斷成兩塊,中間隔了鴻溝。少數的上族群,收入高、離婚率低、教育程度和就業率高、上教堂比率高。多數的下族群剛好相反。兩族群之間缺少往來,缺乏同情。這是政治和社會災難的前兆。
美國天主教大學Jerry Muller教授今年三月在「外交事物」季刊發表「資本主義與不均」提出解決之道:有錢的人要割捨所得換取社會的穩定。
拯救資本主義要靠同情心。其實,亞當史密斯自認為他兩本大作中【道德情操】優於【國富論】,而前者的中心思想就是「同情心」。
(作者為獲UCLA企管碩士後曾任美國Manville公司兼任財務分析師,現為退休國際關係及戰略教授)
分析:
一切特惠或限制的制度一旦完全廢除,則明白而單純的天賦自由制度便自然而然地建立起來。每一個人只要不觸犯正義之法,便任其完全自由,依自己的方法追求其本身的利益,以勤勞與資本和任何人或任何階級競爭。君主從一種義務完全解脫,而要想履行這個義務必時常陷於無數迷想,想行之得當,恐非人間智慧或知識所能達到,此乃監督私人勤勞,把它引到最適於社會利益的職業的義務。
【國富論】亞當 .史密斯
【國富論】問世於一七七六年。就其內容可知,未曾出現過資本主義一詞,也沒聽說過資本主義是誰的著作。可能是其後之人把自由、放任的經濟學都稱為資本主義。
自私自利不是壞事。但是,握有壟斷特權的人的自私自利,就是大壞事了。自私自利是人類的本能,壓抑這樣的本能對個人的心理發展有害,對社會的經濟發展也不利。讓這樣的本能在自由市場裡自由發展,自由競爭,每個人都可以自由參與或不參與。
因為,到目前為止,還沒有哪個國家或社會是「完全自由」的。就意味著許多特惠或限制的制度仍然讓該國家或社會的發展受到制約,在發展空間飽和時,就會進入停滯期,必須進一步改革、開放那些政府設置的特惠或管制,讓自由發展的空間擴大,讓可以自由參與或不參與的人數增加。甚至可以開放某些完全禁止而轉入地下經濟活動的危險行業,因為這些行業因為危險而成為黑社會成員的特權,其產業因為危險而沒有發展,仍然是那些特權人員能夠壟斷的行業。
他們說:「最新的研究發現:貧富極端不均會限制經濟成長!」事實是,限制經濟成長才造成了勞動市場朝向資本家傾斜。由於不改革、開放,釋放許多被管制了的經濟自由,社會的總體勞動需求數量沒有增加,資本家們無須以提高工資來互相競爭相對稀少的勞工,薪資水準就不會上漲。更由於一些新興市場的崛起,讓原來的所謂較為先進的社會裡的產業轉移到新興市場,讓所謂先進的社會裡的勞工喪失了本來從事著的工作機會,勞工之間惡性競爭數量漸漸減少的工作機會,薪資水準就會下降;中產階級漸漸減少,形成了貧富極端不均的結果。
這些學者專家們,可能是習慣於體制的生活,便以為自己是生活在資本主義體制裡。事實是,資本主義沒有什麼體制。是一個動態持續改革、開放,自由發展的思想。
他們把政府官員不持續改革、開放,所造成的惡果,歸咎於資本主義。現在不改革、開放,就沒有發展、沒有未來,只好懷念那過去曾經美好的時代。就像是滿清末年的官員在懷念康熙、乾隆盛世一樣。
文章定位:
人氣(186) | 回應(0)| 推薦 (
1)| 收藏 (
0)|
轉寄
全站分類:
不分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