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h購物| | PChome| 登入
2013-03-24 22:51:34| 人氣243| 回應0 | 上一篇 | 下一篇

用心,而不要太用力!

推薦 2 收藏 0 轉貼0 訂閱站台

 

 

2013/3/24 聯合報 教養】

【教養拼圖】

李偉文(作者為牙醫師、環保志工、作家)

 

很多家長在孩子進入青春期後,慢慢有了失落感甚至挫折感。覺得沒多久以前還非常甜美可人的孩子,怎麼一下變得這麼酷,不太理大人,甚至似乎有點叛逆,也逐漸擔心孩子會不會交到壞朋友,走入歧途。

其實孩子長大,脫離父母的保護,建立屬於自己的世界,原本就很正常,因為即便父母與孩子再親近,都不是屬於同一個「群體」。

許多科學研究也證實,人的社會化不是繼承自父母,而是與同儕互動過程中逐漸形成的。相信父母親們也會發現,耳提面命苦口婆心講半天的事,孩子往往要理不理,但朋友一句話,卻會左右他們的決定。

因此,聰明的父母親或許會發現,與其耗費精力對抗孩子(以及他們背後我們不瞭解的、來自同儕的壓力),不如把孩子周遭的好朋友變成我們的盟友。

簡單的講,假如孩子們的好朋友是知書達禮、品性端正、積極向上的孩子,那麼我們不只放心,甚至幾乎可以避免與孩子有任何磨擦爭執的機會。

因此,幫孩子尋找並建立好朋友的關係網絡,是父母親最有價值也是最有效益的投資。

如果孩子還是幼稚園或小學階段,父母親還算容易安排他們交友的機會,比較傷腦筋的是,孩子進入青春期,如打電話聊天或放學、假日一起邀約出門的朋友,家長都不認識的話,恐怕就必須多花些工夫了。

我們要盡量以原本的家庭聚會或家庭旅行機會,邀請家裡有與孩子年齡相近的家庭,並且他們的價值觀與我們相同,那些孩子也是我們放心甚至欣賞的。

若孩子在我們用心經營下,不知不覺與這些好孩子結交為好友,若有五、六位的話,我們就不必太擔心孩子會被有問題的同學影響,因為孩子已有屬於自己的「群」,不必再依附或尋找其他的群體。

父母陪伴孩子一定要用心,所謂用心,就是要用心機,要懂得謀略,最忌諱不斷用強大的壓力反覆做完全沒有效果的事。

要用心而不要太用力,也只有我們用心思考後,才知道力氣該放在什麼地方。

 

 

分析:

許多「家庭生活」的過程受到了倫理學的強大規範,其成員間的心理發展也因此規範而受到了壓抑,心理發展便呈現停滯的狀態。當孩子成長到可以不再完全依賴家長生活,出現了可以有心理發展的同儕關係的發展時,自然不會回復到過去那種依賴家長生活的模式。因為他們之間的關係,已經由政治地位不平等與經濟地位的不平等及身心地位不平等的局勢,發展成為接近平等的狀態。

有些家長已經習慣於大人與小孩的相處模式,對於孩子進入青春期後的新局勢,顯得不能適應,這樣的相處模式便會出現矛盾。這是家長的潛意識模仿上一代人跟自己的生活的歷史重演。也就是說,許多現在身為家長的人,在過去是孩子的時候,就與其家長間發生過這樣的矛盾。由於是潛意識的,所以,當事人自己是不能察覺到的。除非他思考、研究過他自己的過去那段生命的歷程,得到了領悟,成為了意識,才能擺脫潛意識裡對他的束縛,得到發展。

家庭生活的沒有發展、沒有自我,比起朋友、同儕間的生活較有發展、較為平等,讓其間生活的人會有自然傾向往較有發展、較為平等的地方移動。雖然他們在意識上可能會說家庭生活較為重要,但是,他們總是會潛意識的喜歡在較有發展、較為平等的地方活動。

許多人受到了倫理學的強大政治影響,絕無可能與自己的孩子發展成為好朋友,是因為倫理學的強大政治影響會壓抑我們的心理發展。因此,許多為人父母者根本不了解自己的孩子,這或許也是因為,許多人根本就不了解自己。他們可能透過孩子的朋友來了解自己的孩子,或者是,他們也可能透過別人的談話,來了解自己。許多人因為不了解自己,所以,對朋友說的話就相當依賴。因為他必須透過朋友來了解自己、肯定自己。自然就會容易受到朋友的影響。

只是,不了解自己的人,也沒有能力來了解別人。這就是許多人終其一生,沒有一個真正的好朋友的原因。由於心理發展受到壓抑,無能為力發展成為好朋友。

許多人用心經營沒有發展的事情,總是會徒勞無功。

台長: freudhayek
人氣(243) | 回應(0)| 推薦 (2)| 收藏 (0)| 轉寄
全站分類: 不分類

是 (若未登入"個人新聞台帳號"則看不到回覆唷!)
* 請輸入識別碼:
請輸入圖片中算式的結果(可能為0) 
(有*為必填)
TOP
詳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