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h購物| | PChome| 登入
2012-03-25 03:40:30| 人氣361| 回應0 | 上一篇 | 下一篇

就怕睡不著 安眠藥變午休丸

推薦 2 收藏 0 轉貼0 訂閱站台

2012/3/24 聯合報 話題】

 

【記者 施靜茹 台北報導】一名家庭主婦依賴安眠藥太深,連午覺也要服安眠藥才睡得著;不過,最近一篇國外研究指服安眠藥者易早死的報導,已引發病人恐慌,自行停藥讓醫師更擔心。

台灣精神科醫學會前理事長陳正宗說,他曾收治一名有失眠困擾的家庭主婦,夜晚需安眠藥助眠不打緊,後來連睡午覺,也得吞顆安眠藥,下午兩三點再起來做家事,醫師苦口婆心勸她別太依賴藥物。

陳正宗說,隨著安眠藥研發進步,短效藥作用縮短,且過去起床易頭昏、沒精神副作用也減少很多,也就是說,很快就起睡眠作用,起床後可保持清醒。因此,才使病人拿短效藥當成午休丸。

也因失眠者太依賴藥物,開業精神科醫師陳豐偉說,上月底國際醫學期刊「BMJ Open」,刊登一篇服安眠藥者早死率(premature death)多四倍研究,媒體報導「一個月兩次安眠藥害人罹癌早死」,引發病人和家屬極度恐慌。

陳豐偉表示,不少病人近來未回診,若改以喝酒助眠,「那更糟糕!」令人生氣是「報導標題殺人」,不是安眠藥會殺人。

陳豐偉說,CNNTIME雜誌也報導該研究,但用詞謹慎,強調是「相關」,並非「致死」,且提及研究限制,如所選病人因病不適才吃安眠藥,這些人本就較正常人早死。

陳豐偉指出,安眠藥對病人有時心理大於生理作用,安眠藥依賴者是該慢慢減藥,若驟然停藥,有可能一兩個月爆發嚴重症狀,傷人或傷己,反而不妥。

陳正宗說,台灣拿藥方便,有些人工作家庭壓力大,安眠藥市場只會愈來愈大,醫師不希望病人太依賴藥物,需要勸導病人減少午睡等認知行為改變,才能戒藥。

 

 

分析:

夢是睡著了的時候的心理活動。此時的心理活動,多半呈現出讓睡眠者能夠繼續睡眠的功能,使其欲望在夢境裡得到滿足。

白日夢是醒著的時候的心理活動。同樣是讓夢者透過幻想來得到滿足,因為缺乏準備與行動,只好停在原地透過幻想來假裝行動。

失眠是患者不能覺察到的兩種以上既矛盾又強大的心理活動的同時作用的結果。

對於長期處於無聊生活狀態的人來說,由於心理發展的長期停滯,精神狀態就會不好。又因為沒有什麼值得精神專注其中的情況可以發展,可能會需要較多的睡眠時間來逃避無聊痛苦的心理感受。若是此時失眠,則是無聊加上精神疲勞的雙重痛苦。

由於許多人的心理發展被他們自己看不見的外部框架所抑制,所以心理自然發展內部壓力讓許多不同的個人產生不同的症狀。

一個三天沒有喝水的人,在仍然沒有喝水的情況下去睡覺,若是睡著了,可能就會夢到自己在夢中有解渴的情況,以自我安慰的繼續睡覺;或是由於口渴而睡不著。他起床去喝水,獲得了巨大的滿足,就不會因口渴而失眠了。

失眠的心理狀態類似如此。若是吃安眠藥來治療身體缺水的心理症狀,是沒有用的,會惡化身體缺水的身心症狀。一般而言,人們失眠的原因,通常不會是因為口渴,因為口渴的問題當事者很容易得到解決。對失眠者來說,是他自己所不知道的。

所以,安眠藥的市場會越來越大,是他們可以預期的。

台長: freudhayek
人氣(361) | 回應(0)| 推薦 (2)| 收藏 (0)| 轉寄
全站分類: 不分類

是 (若未登入"個人新聞台帳號"則看不到回覆唷!)
* 請輸入識別碼:
請輸入圖片中算式的結果(可能為0) 
(有*為必填)
TOP
詳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