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們是歷史的目擊者─民國40年代台灣攝影記者作品展
展 期:2008.05.10 (週六) ~06. 04(週三)
開幕茶會:2008.05.10 (週六) 14:30
座談 會:2008.05.17(週六)14:30
老、中、青三代攝影記者相見歡
他們是歷史的目擊者-民國40年代台灣攝影記者作品展
策 展 人/文/楊永智
攝影記者這行業是非常特殊,就像台灣第一代攝影記者今年八十六歲的秦凱說;『我一生從事攝影工作很快樂,當攝影記者,就好像能坐在第一排看戲,是何其幸運及快樂。』美國著名的戰地攝影師 James Nachtwey 也說過;『我是一位證人,我拍的照片是我的『證據』。歷史慘痛的教訓,我用相機紀錄下來,我們不要忘記這些教訓,也不要重蹈覆轍。』台灣的第一代及第二代攝影記者,部分都已經逐漸凋零了,就像麥克阿瑟的一句名言;『老兵不死,只是逐漸凋零。』這些攝影記者前輩們,目擊台灣的歷史用相機紀錄了下來,他們是台灣歷史的見證者。
這次共展出有十四位前輩攝影記者作品
參展人:(依筆畫順序)
王小亭 1900~1983
原名王海升1925年-1937年間萬國新聞通訊社、上海申報新聞攝影部主任、
美國赫斯特新聞社、米高梅電影駐台灣特派員。
1937年8月13日,日軍向中國軍隊陣地發動進攻,淞滬會戰爆發,日軍正式大舉入侵中國,8月28日日本軍機轟炸上海火車南站,炸死候車婦孺二百餘名,王小亭衝到火車站時整個車站已經淪為一片廢墟。王小亭在現場目睹及拍攝,他用最後一點電影膠片拍下了一個滿身是血的幼兒坐在鐵軌旁號啕大哭,這些膠片經由飛機送往紐約,美國知名《生活》週刊截取其中一些鏡頭,於兩週後登載在《生活》週刊,有1.3億人看到過這幅照片,而這張照片中殘破的戰爭廢墟、死傷者與哭泣的小嬰兒影像,不但震驚美國輿論界,並且迅速流傳於全世界。有許多人認為,該照片是美國民眾從支持日本「進出」中國到反對日本侵華的關鍵。日本轟炸無辜的平民,美國羅斯福總統向日本提出抗議,各國也紛紛譴責日本的行徑。而日軍也高額懸賞捉拿王小亭,他被迫逃往香港,後來輾轉來台灣居住,為米高梅電影駐台灣特派員。
王之一 1920~2007
上海中國生活畫報、台灣新聞攝影社、創辦巴西第一家僑報《巴西僑報》,1985年退休,1986年到美國居住,著有八德園攝影集、我的朋友張大千、餐巾紙的故事等。出生在上海的王之一,1942年自上海進東京的日本大學藝術系攝影科,畢業後先在日本、後回中國、台灣擔任專職攝影記者。1946年上海生活畫報派他來台灣收集資料,後來在台灣成立台灣新聞社,供給大陸及台灣各報刊新聞照片及資料。與臺灣攝影家張才和鄧南光等人結識成為好友,其中與張才的往來密切,因為他們都是第一代中國人留學日本的攝影專科留學生。1947年228事件他記錄了當時暴動及死傷,還被抓進拘留所審問,差點沒命,目前能找到的228事件現場影像大都是由王之一先生所拍。1954年去日本東京仍任攝影記者,1956年應畫家張大千之邀去巴西旅遊後移居當地,1960年創辦《巴西僑報》,1986年退休後移民美國,住在洛杉磯。(資料參考自蕭永盛所著影心、直情張才一書、王瑞所寫的王之一)
伊夢蘭 1930生
攝影新聞、僑光社、新聞局、時事通訊社、泛亞社。
1958年進入攝影新聞當文字兼攝影記者並學習新聞攝影,台灣女性最早的文字兼攝影記者,在男性為主的攝影記者圈裡一起跑新聞,常常是新聞採訪場面裡唯一的女生攝影記者,也曾經採訪過823金門砲戰,在泛亞社任職30多年後退休。
朱汝瀛 1936生
泛亞社、民族晚報、台灣時報。
朱汝瀛在民族晚報擔任攝影記者,當時報社攝影記者人少,因此許多新聞事件都有參與拍攝,並且長年守立法院採訪拍攝萬年國會老立委、黨外時期立委、民進黨成立、民進黨執政後的立法院生態,直到退休。
吳紹同 1925生
上海中國新聞專科學校、上海益世報、到台灣任軍中新聞攝影、中國電影製片廠、榮工處攝影組。
退休後拍『鶴』專題於歐、亞、美、澳、非五大洲攝鶴,完成世上所有15種鶴的拍攝,被稱為『鶴人』,因為眼睛視力的問題現在改拍駱駝專題。
吳紹同在上海益世報當攝影記者其間,曾經跑過的新聞有江灣彈藥庫大爆炸、蔣委員長到上海,日本投降國軍接收上海、隨同江蘇省主席王懋功巡視蘇北,及白崇禧將軍視察南通等。在中國電影製片廠當時他使用三十五釐米的攝影機拍新聞紀錄片,包括國軍進駐南沙,823金門砲戰等,他所拍的新聞紀錄片,都在電影院放映。
姚克明 1928~2005
泛亞社、英文中國日報、工商時報。
1950年進入泛亞社當小職員,當時泛亞社是供應日本及亞洲各國新聞文字及照片,後來在泛亞社看了不少美國攝影雜誌及大眾攝影雜誌、時裝雜誌等,對攝影產生興趣,自己買了相機自己摸索,41年也跟張廣基學攝影,後來也開始拍新聞照片,那時照片發稿都是寄到日本總社,在泛亞社做了10年。後來到英文中國日報(China News)當攝影記者,1975年中國時報老闆余季忠在英文中國日報,看到姚克明一張火災現場一隻狗跑了出來的新聞照片非常喜歡,就託人去把姚克明找來中國時報當攝影記者,他後來被調到工商時報當攝影記者,直到1996年退休。
姚琢奇 1929生
中國勞工通訊社、中國時報、美國合眾國際社(UPI)、英國路透社(REUTER)、軍事新聞研究會會長。
曾經拍過早年來過台灣訪的各國元首、採訪823砲戰在密集砲火中求生、搭乘軍用直昇機墜落山谷命大生還、拍過國際級的大明星等,他曾經是台灣第一位乘過F-104高性能戰鬥機的攝影記者,也是台灣第一位傳給國外彩色新聞照片的攝影記者。
浮雲 1929生
自立晚報、台北攝影記者聯誼會會長。
浮雲在當時的台北攝影記者圈裡,他的嗓門大、個性直爽,常為攝影記者仗義執言、爭取權益,因此有『浮老大』的稱呼,他做台北攝影記者聯誼會會長有好長一段時間,連新聞局的官員及情治單位都要敬畏他三分。
秦凱 1922生
良友畫報特約攝影、南京中央社、美國CBS電視新聞、大世界旅遊雜誌顧問、美國Photo Vision雜誌旅遊專欄、達拉斯C-Weekly旅遊雜誌專欄、、過去十年裡在美國在新疆、西藏、青海、貴州、東南亞旅遊攝影。
秦凱1949年隨著中央社到了台灣,秦凱是台灣第一代的攝影記者,他曾經採訪過大陳島撤退、古寧頭戰役、花蓮大地震,及當時外國元首訪問台灣等大事,後來秦凱辭掉了中央社的工作,1953年擔任美國CBS電視新聞駐台代表,1958年在國立藝專教書,1966年開設文華廣告及格蘭廣告公司直到退休。
張廣基 1915~2000
國際新聞社、泛亞社、美國國家廣播公司、美國時代生活雜誌。
張廣基早年是學電機,本來要投入科學的領域,最後卻成為國際攝影記者,而馳名中外,被曾經國際四大媒體禮聘為駐台特派,並為合眾社(UPI)、美國國家廣播公司(NBC)、美國時代生活雜誌(TIME LIFE INC.)等三大媒體同時任職駐台代表,達半世紀直到退休,在華人的世界裡他是第一人。他因緣際會在『救總』時常關懷社會底層,以拍攝同情人間的攝影作品,得到了泛亞新聞社的肯定,禮聘為駐台代表,又被美國NBC電視公司,聘為駐台代表,並採訪了大陳島撤退戰役一江山及韓戰,通過國際媒體向全世界報導戰況,然後美國Time Life又正式聘請為駐台代表,張廣基在1957年劉自然事件及1958年的823金門砲戰及92海戰,最為經典的戰地攝影報導。張廣基在跑新聞,都一手扛著笨重的攝影機,及脖子掛著照相機,同時拍影片及照片。張廣基以國際媒體記者的身份把台灣的新聞事件,傳播到全世界各地,他成為台灣的世界之窗。
莊靈 1940生
臺灣電視公司、中華攝影教育學會理事長、2003年榮獲吳三連獎、世新大學兼任教授、臺灣攝影博物館籌備會召集人。
1965年考進台灣電視公司擔任攝影記者,台視是當時台灣唯一的電視公司,當年電視公司的攝影器材,還是使用膠片拍攝,器材非常笨重,後來慢慢才改成磁帶,莊靈曾經攜帶笨重的攝影器材,跑過慕尼黑奧運、曼谷亞運、十大建設紀錄、西門町新生大樓發生大火等大事件,那時在國外採訪時拍完新聞後還要將膠片寄回來沖洗後播出,這個過程也是非常不容易。莊靈在扛著笨重的攝影機跑新聞時,都會帶一台相機拍照,在用攝影機拍新聞時,也用相機創作及記錄。
莊靈一九七六年出版的「攝影藝術散論」,除了引介西方攝影思潮與創作現況,也深入剖析國內前輩大師的創作理念,並且介紹新興攝影藝術團體的表現,對於當時國內有志從事攝影創作的青年學子,產生極大啟導作用,他從一九七一年起即獻身國內攝影教育,他先後在國立藝專、銘傳、文化及世新大學講授攝影課程,三十年來作育專業攝影人才無數。莊靈一生從事攝影創作近五十多年不僅未曾間斷,並且迭創新境;尤其奉獻國內攝影教育為期超過三十年,可以說早與台灣的攝影發展融為一體,對於我國攝影界近年來逐步朝向自由、多元、充滿創意的良性發展,堪稱貢獻至鉅。
郭惠煜 1930生
中央日報任職46年。
在民國55年1月8日,當時的中共解放軍吳文獻、吳珍加及吳春富三名駕一艘登陸艇投奔馬祖,這是中共第一次有船艇投誠,當時郭惠煜及其他攝影記者拍完這三名反共義士在馬祖的情況後,目送他們搭上這架信天翁式水陸兩用機離開馬祖,但沒多久這台專機卻遭中共米格機擊落,專機上包括三名投誠的共軍共有十七人喪命,幸好當時郭惠煜沒有搭他們的飛機,逃過了一劫。
郭琴舫 1912~1999
上海美術專科、良友畫報特約攝影、中央宣傳部國際宣傳處特派員擔任戰地攝影記者,經常冒著槍林彈雨出生入死攝影報導、上海新聞報、中央日報、台灣第一位報紙的專職攝影記者、全國美展攝影金牌獎、台灣新聞評議會第一屆新聞攝影首獎。郭琴舫是拍攝蔣介石新聞照片歷史最悠久的一人,多才多藝的他是一名拳擊好手、業餘畫家,並擅長人物速寫時常為其中央日報的人物專訪速寫,其國畫山水作品先後在星、馬展出。
陳永魁 1924生
公論報、省政府新聞處、中央社。
陳永魁當年在省新聞處時,1954年嚴家淦出任台灣省主席,陳永魁跟著當時的省主席嚴家淦上山下海,跑遍整個台灣本島及外島,到了中央社後,跑黨政要聞,蔣介石、蔣經國接見外賓及外賓來訪,他大都代表媒體拍照。
展場:TIVAC台灣國際視覺藝術中心
10492台北市遼寧街45巷29號1樓
http://www.akiami.com
開放時間
星期一公休
星期二 ~ 日 12:00 ~ 18:00
這個展覽蠻有歷史紀錄意味在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