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h購物| | PChome| 登入
2024-05-30 17:55:29| 人氣94| 回應0 | 上一篇

下士道 -皈依三寶(一)

推薦 0 收藏 0 轉貼0 訂閱站台



庚二、依止後世安樂方便

第二習近後世安樂方便分二,一、趣入聖教最勝之門淨修皈依,二、一切善樂所有根本發深忍信。

習近就是依止。深忍信即是勝解信

由思惟惡趣痛苦,就會發起厭離惡趣(三惡趣苦)、希求後世安樂之下士意樂。而獲得後世安樂之方法,即內心依止能獲後世安樂之方便,由修皈依(皈依三寶)與修業果(深信業果),即能獲後世安樂之方便。若離此二,絕不能獲得後世安樂,故須“習近”。 

由修皈依,立誓以為導師,以佛所說為所修之法,以為助伴,如是正式趣入聖教之門。皈依後,主要依止法寶實修,法寶最下等亦能令實修者遠離一分過失,成就一分功德,故修法最根本之處,即必須善巧業果差別,如理取捨而修正行,若未長久思惟業果、不如理取捨,則不可能遮止惡趣之因,縱不欲墮惡趣,亦不可避免。故欲關閉惡趣門,關鍵須於因上遮止自心隨惡業而轉。而此點又依賴自己對業果獲得深忍信。是故,以修歸依而趣入聖教,此後以修業果發起深忍信,由此遮止心緣惡法,唯一行安樂行,決定可獲後世安樂。因此,修歸依與修業果,即為能獲得後世安樂之方便。

初中分四,一、由依何事為皈依因,二、由依彼故所皈之境,三、由何道理而正皈依,四、既皈依已所學次第。  今初 

壬一、由依何事為皈依因

因雖多種,然於此中是如前說,於現法中速死不住,死歿之後,於所生處亦無自在,是為諸業他自在轉。其業亦如《入行論》云,「如黑暗依陰雲中,剎那電閃極明顯,如是佛力百道中,世間福慧略發起。由是其善唯羸劣,恆作重罪極強猛。」諸白淨業勢力微劣,諸黑惡業至極強力,故墮惡趣,由思此理,起大畏怖,次令發生求依之心。

【因雖多種,然於此中是如前說,於現法中速死不住,死歿之後,於所生處亦無自在,是為諸業他自在轉。】

壬一 皈依之因:

此處下士道中,從何角度宣說皈依之因?皈依之因雖然有很多種,但是此處就像前文(念死無常)所說,我們很快便會死亡,不能長留此世,而且死後便會受自己的「業力」主宰,沒有能力決定自己的投生處。

智者與成就者們宣說皈依有多種講法,宗大師此處是按《瑜伽師地論‧攝抉擇分》宣說。

【其業亦如《入行論》云:「如黑暗依陰雲中,剎那電閃極明顯,如是佛力百道中,世間福慧略發起,由是其善唯羸劣,恆作重罪極強猛。」】

新譯:5.猶於烏雲夜,剎那耀閃電,如是因佛力,世萌修褔意。

         6.故善恆微弱,惡大極難堪,捨此菩提心,餘善豈能勝?

「業」就像《入菩薩行論》(見《菩提心利益品》)所說:猶如在烏雲密佈的黑夜中,一閃即逝的閃電剎那間放大光明,同樣,由於佛陀的威力,世人只是暫時生起修善的智慧。因此我們的善業仍是薄弱無力,但惡業的力量卻始終強大。

【諸白淨業勢力微劣,諸黑惡業至極強力,故墮惡趣,由思此理,起大畏怖,次令發生求依之心。】

由於善業的勢力薄弱,但惡業卻極為有力,所以,若我們思惟自己快將墮入惡趣的道理,便會深感畏懼,隨之便會生起尋求皈依的決心。

猶如陳那菩薩云,「安住無邊底,生死大海中,貪等極暴惡,大鯨嚼其身,今當皈依誰。」總為二事。由惡趣等自生怖畏。深信三寶,有從彼中救護堪能。故若此二唯有虛言,則其皈依亦同於彼,若此二因,堅固猛利,則其皈依亦能變意,故應勵力勤修二因。

【猶如陳那菩薩云:「安住無邊底,生死大海中,貪等極暴惡,大鯨嚼其身,今當歸依誰。」】

就好像陳那菩薩所說:在深不見底的生死大海之中漂流,被貪嗔癡等如同殘暴鯨魚吞噬一般,我現今應該皈依誰才能曾從苦海中幫我救拔出來呢?」

【總為二事,由惡趣等自生怖畏,深信三寶,有從彼中救護堪能。故若此二唯有虛言,則其歸依亦同於彼,若此二因,堅固猛利,則其歸依亦能變意,故應勵力勤修二因。】

總括來說,皈依的主要原因有兩種:

(1). 我們對惡趣等情況產生畏懼。

(2). 深信三寶有能力救護我們離開這種情況。

所以,我們要努力修習這兩種因素,假如只是虛言,那我們的皈依亦是空話,但是,如果這兩種因素是堅固有力,我們的皈依便能夠轉動內心。師父在淺釋中開示:這必須是內心真實的感覺,不是嘴巴講一講的。假定只是嘴巴上講一講,那麼這個皈依也是很浮泛。

壬二、由依彼故所皈之境

第二由依彼故所皈之境分二,一、正明其境,二、應皈依此之因相。  今初

癸一、正明其境

如《百五十頌》云,「若誰一切過,畢竟皆永無,若是一切種,一切德依處。設是有心者,即應皈依此,讚此恭敬此,應住其聖教。」謂若有一,能辨是依非依慧者,理應皈依,無欺皈處佛薄伽梵。由此亦表法及僧寶。如《皈依七十頌》云,「佛法及僧伽,是求脫者依。」

【如《百五十頌》云:「若誰一切過,畢竟皆永無,若是一切種,一切德依處。設是有心者,即應歸依此,讚此恭敬此,應住其聖教。」:馬鳴菩薩在《百五十讚頌》說誰能夠永遠沒有過失並且具足一切功德。若是明智的人,就應該皈依這樣的人,對他恭敬讚歎,受持他的教法。

謂若有一,能辨是依非依慧者,理應歸依,無欺歸處佛薄伽梵,由此亦表法及僧寶,如《歸依七十頌》云:「佛法及僧伽,是求脫者依。」】:意指如果我們具有能力辨別,是皈依處或不是皈依處的慧力,那最正確的便是皈依真正的皈依處,亦即是佛薄伽梵,以此也表徵了「法寶」和「僧寶」。如月稱論師的《皈依七十頌》所說:陀、正伽是求解脫者的皈依處。

癸二、應皈依此之因相

【應皈之相分四:初者謂自即是極調善性,已能證得無畏位故,若未得此則如倒者依於倒者,不能從其一切畏中救護他故。】

佛陀堪作皈依的理由有四種:第一,佛陀已自我調伏,而且證得無畏的殊勝果位。如果佛陀未證得此種果位,便不能救護別人遠離一切畏懼,就好像跌倒的人不能扶起跌倒的人。

【第二者謂於一切種,度所化機,善方便故,此若無者,縱往歸依,亦不能辦所求事故。】

第二,佛陀能以種種方便調教所化機(調伏眾生),假如佛陀沒有這種能力,那即使我們皈依佛陀,佛陀也不能滿足我們的需要。

【第三者謂具大悲故,此若無者,雖趣歸依,不救護故。】

第三,佛陀具有大悲心,假如佛陀沒有大悲心,那即使我們皈依佛陀,佛陀也不會救護我們。

【第四者謂以一切財而興供養,未將為喜,要以正行而修供養,乃生喜故,此若無者,則定顧視先有恩惠,不與一切作歸處故。】

第四,財物供養不能令佛陀歡喜,以修持作為供養才能令佛歡喜。否則,佛陀便只會救護那些過去曾利益他的人,這樣便不堪作為所有人的皈依處。

總之自正解脫一切怖畏,善巧於畏度他方便,普於一切無其親疏,大悲遍轉,普利一切有恩無恩,是應皈處。此亦唯佛方有,非自在天等,故佛即是所皈依處。由如是故,佛所說法,佛弟子眾皆可皈依。由是若於《攝分》所說此諸理上,能引定解,專心依仰,必無不救,故應至心發起定解。

【總之自正解脫一切怖畏,善巧於畏度他方便,普於一切無其親疏,大悲遍轉,普利一切有恩無恩,是應歸處。】

歸結起來,若有人能夠解脫所有怖畏,具有善巧方便的方法,救度他人遠離怖畏,具有對一切有情沒有親疏分別的大悲心,且能饒益對他有恩或無恩的人,這樣才足以作為有情的皈依處。

此亦唯佛方有非自在天等,故佛即是所歸依處。由如是故,佛所說法,佛弟子眾皆可歸依。】

由於只有佛陀才能具備這些功德,大自在天等都沒有,而只有佛陀才具備,亦由於這種緣故,佛陀所說的正法和他的聲聞僧伽弟子眾,都可以作為皈依處。

【由是若於《攝分》所說此諸理上,能引定解,專心依仰,必無不救,故應至心發起定解。】

由能救自二種因中,外支或因,無所缺少,大師已成,然是內支,未能實心持為皈依,而苦惱故。是故應知,雖未請求,由大悲引,而作助伴,復無懈怠,無比勝妙真皈依處,現前安住為自作怙,故應皈此。

第三科、主要之因—信解,此為相當重要的道理。

所以,當我們於《攝抉擇分》所說的各種道理獲得定解後,便能一心信仰三寶。因為只要我們一心信仰三寶,三寶一定會救護我們,所以應至心生起確切的認知。

【由能救自二種因中,外支或因,無所缺少,大師已成,然是內支,未能實心持為歸依,而苦惱故。是故應知,雖未請求,由大悲引,而作助伴,復無懈怠,無比勝妙真歸依處,現前安住為自作怙,故應歸此。】

蓋因在能救護我們的內外兩種因素之中,佛陀已經圓滿成就「外在的條件、因素」,可是我們卻苦於尚未成就「內在條件、因素」,未能真誠信仰皈依。須知佛由大悲心起動,即使我們沒有向他求救,佛陀也會幫助我們,而且毫不怠慢,所以佛陀是無比勝妙的皈依處,能作為我們的依怙。我們要認識這個道理而皈依佛陀。

實心藏文意為歸信、寄望。

《讚應讚》云,「自宣我是汝,無怙者助伴,由大悲抱持,一切諸眾生。大師具大悲,有愍願哀愍,勤此無懈怠,有誰與尊等。汝是諸有情,依怙總勝親,不求尊為依,故眾生沉溺。若正受何法,下者亦獲利,能利他諸法,除尊非餘知。一切外支力,尊已正成辦,由內力未全,愚夫而受苦。」

【《讚應讚》云:「自宣我是汝,無怙者助伴,由大悲抱持,一切諸眾生。大師具大悲,有愍願哀愍,勤此無懈怠,有誰與尊等。】

《讚應讚》(馬鳴菩薩造):佛說:「我是你們這些無人救護者的友伴。」以大悲心擁抱一切眾生。世尊心懷大悲具足悲憫,精勤利益眾生毫不懈怠,沒有任何人能與世尊相比擬

【汝是諸有情,依怙總勝親,不求尊為依,故眾生沉溺。若正受何法,下者亦獲利,能利他諸法,除尊非餘知。一切外支力,尊已正成辦,由內力未全,愚夫而受苦。」】

您是一切有情的依怙主,是有情共有的善良親友。但是由於眾生不向您請求依怙,所以才會沉淪。只要他們能正確受持你的教法,即使最下劣者亦能獲益。除世尊外再沒有人通曉這些教法。雖然世尊已實證一切外支能力,可是凡夫由於因淨信、信解、以及祈求等內在條件、因素,尚未具足,所以我等愚夫仍在受苦中。

﹝第三、由何道理而歸依者。《攝決擇》中略說四事: 知功德, 知差別, 自誓受, 不言有餘而正歸依。﹞ 

壬三 皈依之法: 

「皈依之法」分為四種: 知功德。 知差別。 立誓。 絕不承認有其他皈依處。

﹝初知功德而歸依者,須能憶念歸處功德,其中有三:

 佛功德, 法功德, 僧功德。今初分四﹞ 

癸一 知功德: 

子一 佛功德: 

「佛功德」分四: 佛身功德。 佛語功德。 

 佛意功德。 佛事業功德。 

身功德者。謂正思念諸佛相好,此亦應如《喻讚》所說而憶念之。如云,「相莊嚴尊身,殊妙眼甘露,如無雲秋空,以星聚莊嚴。能仁具金色,法衣端嚴覆,等同金山頂,為霞雲縛纏。尊怙無嚴飾,面輪極光滿,離雲滿月輪,亦莫能及此。尊口妙蓮花,與蓮日開放,蜂見疑蓮華,當如懸索轉。尊面具金色,潔白齒端嚴,如淨秋月光,照入金山隙。應供尊右手,為輪相殊飾,由以手安慰,生死所怖人。能仁遊行時,雙足如妙蓮,印畫此地上,蓮華何能嚴。」

【身功德者。謂正思念諸佛相好,此亦應如喻讚所說而憶念之。如云:「相莊嚴尊身,殊妙眼甘露,如無雲秋空,以星聚莊嚴。能仁具金色,法衣端嚴覆,等同金山頂,為霞雲縛纏。 

丑一 佛身功德:

此處必須憶念佛陀的相好。應依照《讚應讚中的一節—喻讚》所說來憶念佛陀的相好:世尊身軀具相莊嚴,極其秀美的眼甘露,猶如繁星點綴的無雲秋季天空。世尊身軀金黃色,身披端嚴法衣,猶如為晚霞環繞的金山頂。 

尊怙無嚴飾,面輪極光滿,離雲滿月輪,亦莫能及此。尊口妙蓮花,與蓮日開放,蜂見疑蓮華,當如懸索轉。尊面具金色,潔白齒端嚴,如淨秋月光,照入金山隙。應供尊右手,為輪相殊飾,由以手安慰,生死所怖人。能仁遊行時,雙足如妙蓮,印畫此地上,蓮華何能嚴。」】 

尊面圓滿明亮,雖然沒有珍寶嚴飾,但是,無雲明月也不能與怙主相媲美。連蜜蜂也沒法分辨怙主嘴唇上的紅蓮花與在陽光之下盛放的蓮花,何者才是真的蓮花,於是猶豫不定,好像懸吊著繩索一般地盤旋轉動。怙主金面上的潔白皓齒,猶如秋天的明淨月光照耀在金山的間隙。應受人天供養的世尊(應供佛十勝號之一【應供】佛陀已斷盡一切煩惱,智德圓滿,應受人天供養、尊敬)

世尊的右手為輪相所嚴飾,以手撫慰被生死輪回驚嚇的人們(別怕我來拯救你們)。世尊在行走時,雙足掌宛如吉祥蓮花圖案刻畫在大地上,那蓮苑中的蓮花豈能把大地裝飾得這麼漂亮? 

語功德者。謂隨世界,所有有情,同於一時,各各申一異類請問,能由剎那心相應慧,悉皆攝持,以一言音答一切問,彼等亦能各隨自音,而生悟解。

【語功德者。謂隨世界,所有有情,同於一時,各各申一異類請問,能由剎那心相應慧,悉皆攝持,以一言音,答一切問,彼等亦能各隨自音,而生悟解。】 

丑二 佛語功德: 

即使世間一切有情于同一時間向佛陀提出各種不同的問題,佛陀以其一剎那的智慧通曉這些問題,以一種語音回答一切問題。一切眾生亦能以自己的語言瞭解本身的問題。 

(《維摩詰經》 佛以一音演說法,眾生隨類各得解。) 

應思惟此希有道理,如《諦者品》云,「若諸有情於一時,發多定語而請問,一剎那心遍證知,由一音酬各各問。由是應知勝導師,宣說梵音於世間,此能善轉正法輪,盡諸人天苦邊際。」又如《百五十頌》云,「觀尊面可愛,從彼聞此等,極和美言音,如月注甘露。尊語能靜息,貪塵如雨雲,拔除瞋毒蛇,等同妙翅鳥。摧壞極無知,翳障如日光,由摧我慢山,故亦等金剛。見義故無欺,無過故隨順,善綴故易解,尊語具善說。且初聞尊語,能奪聞者意,次若正思惟,亦除諸貪癡。慶慰諸匱乏,亦放逸者皈,令樂者厭離,尊語相稱轉。能生智者喜,能增中者慧,能摧下者翳,此語利眾生。」應如是念。

應思惟此希有道理,如《諦者品》云:「若諸有情於一時,發多定語而請問,一剎那心遍證知,由一音酬各各問。由是應知勝導師,宣說梵音於世間,此能善轉正法輪,盡諸人天苦邊際。」】 

應當思惟佛語功德極為稀有的道理,《諦者品》說:假設一切有情在同一時間,以多種不同的措辭提出問題,佛陀於一剎那間便能了知,並能以一種語言各別作答。由此可知,導師知道在世間宣說梵音的教言,這是轉動能斷除人天苦惱的正法輪(適合眾生各自機緣的正法倫)。

【又如《百五十頌》云:「觀尊面可愛,從彼聞此等,極和美言音,如月注甘露。尊語能靜息,貪塵如雨雲,拔除瞋毒蛇,等同妙翅鳥。

第二、顯示所有佛語都是適合一切所化機,是對治一切煩惱的道理:

另外,又應憶念在《百五十讚頌》所說的功德:世尊面極為可愛悅目。聞尊悅耳語音,就像看見月亮流淌出甘露。世尊語能平息貪愛塵埃如同雨雲,又如同能驅除嗔心毒蛇的金翅鳥。

摧壞極無知,翳障如日光,由摧我慢山,故亦等金剛。見義故無欺,無過故隨順,善綴故易解,尊語具善說。

摧毀重重無知的昏暗,宛如麗日豔陽;像金剛杵一樣徹底摧毀我慢高山。世尊語皆是善說,由於世尊已徹見義理,所以語言沒有欺誑,沒有過失,正確無誤,能夠善於結合有情各自的目的,所以容易領會、理解。

且初聞尊語,能奪聞者意,次若正思惟,亦除諸貪癡。慶慰諸匱乏,亦放逸者歸,令樂者厭離,尊語相稱轉。能生智者喜,能增中者慧,能摧下者翳,此語利眾生。」應如是念。】

「初聽世尊講的話即能吸引住聽眾的心,若聽者能加以思惟,即能去除貪愛和愚癡。世尊說的話能對應各人的不同需要,能撫慰匱乏的人們,是眾多放逸者的皈依處,令沉迷享樂者產生厭離心。所以世尊的話語適合一切眾生的心靈,能令智者(慧高上者)生起滿足、歡喜,能令中者(慧中等者)的智慧增長,能摧毀下者(慧低劣者)的愚暗。」所以我們應當這樣憶念。

 

台長: abner0528
人氣(94) | 回應(0)| 推薦 (0)| 收藏 (0)| 轉寄
全站分類: 教育學習(進修、留學、學術研究、教育概況) | 個人分類: 廣論-下士道 |
此分類上一篇:下士道 -三惡趣苦

是 (若未登入"個人新聞台帳號"則看不到回覆唷!)
* 請輸入識別碼:
請輸入圖片中算式的結果(可能為0) 
(有*為必填)
TOP
詳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