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h購物| | PChome| 登入
2006-03-13 11:53:38| 人氣1,978| 回應0 | 上一篇 | 下一篇

李伯男創作理念-從超現實繪畫走入e時代─請繼續閱讀...共四篇

推薦 0 收藏 0 轉貼0 訂閱站台

李伯男創作理念-從超現實繪畫走入e時代

【理念背景】

1968至1972在師大美術系進修期間,受到台北美術環境的多元衝擊,常以超現實的方法營造繪畫的意境。1972回鄉任教職,曾舉辦「向陽」「奧馬」兩次屬於現代藝術的聯展。在教學上指導學生自動繪畫,並藉著手繪與拼貼的方法教學生繪製「插畫」,激發學生的創作力。從事油畫創作,以文學的內容、詩的隱喻、生活的寫照及潛意識自動聯想呈現。1993年自修電腦繪圖,使用圖畫或影像為創作元素,於電腦做繪圖及影像處理, 2000年至2005年間,在歷次聯展中出品數位繪畫。2003年與戴明德合著《台灣美術地方發展史─嘉義地區》由文建會、國美館出版。在撰史過程中表現了一些在地人文觀察的畫面。教職退休後,建立個人網頁與網路家族,從事創作與展示的網路藝術交流。

【理念之一意象詮釋轉移】

數位合成創作探研發現,意象詮釋時有轉移現象,畫面填加新意象或改變造形與色彩,原意含可能跟著改變與轉換,創作過程中隨意念的增生與隨機應變,經分析整理,認為改變的可然是被允許的,感情的波動與思慮去蕪存精是創作的要素,創作結果與原構思不同或可能反向意含亦無不可,生活從檢討中獲得經驗,創作過程亦然,隨來回修建產生新的體驗,使藝術活動繼續成長。素描是構思的一種方法,電腦繪圖與合成也是新興構思工具,修改、建檔與刪除如同素描的工作,甚且有更豐富的技法與效果發現,也有偶發的美感產生。採多次重疊影像使合成的造形細緻化,增加色彩變化和豐富的層次,需注意到合成造形之流暢與自然。製作次序可隨意改變,看看效果再多次切割、合成處理,技法隨性,每階段圖稿可留下備用。數位繪畫可以創作平時思維所不及的特殊效果。
諸羅印記1﹝2005﹞
為2003年嘉義市博物館開館首展「諸羅精神圖像場域藝術展」繪製主題版。選擇象徵諸羅精神地標景物與圖像:神木、玉山及諸羅最早的木柵城,底圖以先前所製嘉義美術史觀圖像淡化襯托,使用電腦數位處理組合。神木、玉山暗喻西畫與水墨畫的導師精神長在,木柵城是嘉義藝術開展初發的場域。以史觀為主軸,旁襯一走入歷史時光軌道的旅人,圖像意含簡潔明晰。
諸羅印記2:神木的軀體雖已崩落,其精神仍象徵著恆久崇高之意。油畫大師陳澄波先生,雖已因228事件波及而逝世,而其藝術精神永留嘉義藝壇心中。作品利用「圖」「地」反轉概念構圖。

台長: 靜謐旋律
人氣(1,978) | 回應(0)| 推薦 (0)| 收藏 (0)| 轉寄
全站分類: 不分類 | 個人分類: 創作自述 |
此分類下一篇:我的意象世界-李伯男繪畫自述1

我要回應 本篇僅限會員/好友回應,請先 登入
TOP
詳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