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h購物| | PChome| 登入
2010-10-15 15:55:35| 人氣981| 回應0 | 上一篇 | 下一篇

易經哲學十大啟示

推薦 0 收藏 0 轉貼0 訂閱站台

易經哲學十大啟示

分類:易經學堂
2010/06/14 19:00


 

《易經》哲學的十大啟示

 

一、前言

    《易經》被尊為中國經學中最高深的一門學問,古今中外從無有置疑者,此作品係於六千年迭經伏羲、文王、周公、孔子等聖人精心編著而成,其內容無所不包,精妙絕倫,故被尊為「群經之首」、「萬經之王」。

    由於《易經》所闡揚的正是生生不息,日新又新,體大思精,深切實用的哲理,故能遠啟中華文化,近合潮流,雖百世以俟聖人而不惑。最能洞燭機先,探究天人之際的精深之源,提供世人如何安身之命之道,孔子於論語中云:「加我數年,五十以學易,可以無大過!」又云「五十而知天命」,說明了研讀《易經》不僅可以「無咎」更能夠因而「知天命」,所謂「知天命」便是真正知道宇宙的自然規律之運轉法則,而人生的智慧正是從體證宇宙規律而引伸出來的應用之道。因此,《易經》確定是一部「明道」的橋樑典籍,亦是一門立身處世之實用之學。

二、《易經》所啟示的哲學

 

甲、以君子之德貫穿全易

    易道重在鼓舞君子行德以得貞吉,勗勉小人立德方得以無咎,故六十四卦中的大象辭,即有五十三卦以「君子」之德來勉世人,列之如下:

01. 乾—君子以自強不息。

02. 坤—君子以厚德載物。

03. 屯—君子以經綸。

04. 蒙—君子以果行育德。

05. 需—君子以飲食宴樂。

06. 訟—君子以作事謀始。

07. 師—君子以容民畜眾。

08. 小畜—君子以懿文德。

09. 履—君子以辨上下,定民志。

10. 否—君子以儉德辟難,不可榮以祿。

11. 同人—君子以類族辨物。

12. 大有—君子以遏惡揚善,順天休命。

13. 謙—君子以裒多益寡稱物平施。

14. 隨—君子以嚮晦入宴息。

15. 蠱—君子以振民育德。

16. 臨—君子以教思窮,容保民疆。

17. 賁—君子以明庶政,敢折獄。

18. 大畜—君子以多識前言往行,以畜其德。

19. 頤—君子以慎言語,節飲食。

20. 大過—君子以獨立不懼,遯世悶。

21. 坎—君子以常德行,習教事。

22. 咸—君子以虛受人。

23. 恆—君子以立不易方。

24. 遯—君子以遠小人,不惡而嚴。

25. 大壯—君子以非禮弗履。

26. 晉—君子以自昭明德。

27. 明夷—君子以蒞眾,用晦而明。

28. 家人—君子以言有物,而行有恆。

29. 睽—君子以同而異。

30. 蹇—君子以反身修德。

31. 解—君子以赦過宥罪。

32. 損—君子以懲忿窒欲。

33. 益—君子以見善則遷,有過則改。

34. 夬—君子以施祿及下,居德則忌。

35. 萃—君子以除戎器,戒不虞。

36. 升—君子以順德,積小以高大。

37. 困—君子以致命遂志。

38. 井—君子以勞民勸相。

39. 革—君子以治曆明時。

40. 鼎—君子以正位凝命。

41. 震—君子以恐懼修省。

42. 艮—君子以思不出其位。

43. 漸—君子以居,賢德善俗。

44. 歸妹—君子以永終知敝。

45. 豐—君子以折獄致刑。

46. 旅—君子以明慎用刑,而不留獄。

47. 巽—君子以申命行事。

48. 兌—君子以朋友講習。

49. 節—君子以制數度,議德行。

50. 中孚—君子以議獄緩死。

51. 小過—君子以行過乎恭,喪過乎哀,用過乎儉。

52. 既濟—君子以思患而豫防之。

53. 未濟—君子以慎辨物居方。

 

乙、重進德修業的自省功夫

    《易經》係一門用世之學,六十四卦無一非用,其中更重視進德修業的培養與內在自省功夫的實踐力行,繫辭傳下第七章曾提及易道論德的要卦有九,且強調此九卦為立德之論,故連續轉換三種不同角度與方式來陳述德業之重要性,故稱之為「三陳九卦」—「是故履,德之基也。謙,德之柄也。復,德之本也。恆,德之固也。損,德之修也。益,德之裕也。困,德之辨也。井,德之地也。巽,德之制也。履和而至,謙尊而光,復小而辨於物,恆雜而不厭,損先難而後易,益長裕而不設,困窮而通,井居其所而遷,巽稱而隱。履以和行,謙以制禮,復以自知,恆以一德,損以遠害,益以興利,困以寡怨,井以辨義,巽以行權。」

 

丙、強調創新自強

    易有三義:「不易、簡易、變易」,其中「變易」強調因時適變,凡事要靈活運用,方不致於被時代所淘汰,何況整個宇宙本是生生不息的天體運動,人當效法它,以創造新生命的價值,充實生活的內涵。故乾卦的《大象辭》曰:「天行健,君子以自強不息」與湯之盤銘「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有異曲同工之妙。

    《繫辭傳》又說:「生生之謂易」,意謂世上一切便是「變動」的哲學,人生即要學習弘揚活潑的生活內容,使生命更加充實,更具有意義,繼而發揮內在潛能與充沛的蘊藏,把天地的美德發揮出來。故易繫辭中的「生」即含有「創造發展」之意,所以「生生」即是「生之又生」,亦就是要「創造再創造,發展又開展」。

    《易經》所倡導的變易絕非是亂變、亂動,而是要達乎「窮神知化」的崇高之境。所謂「神」是宇宙最高原理原則及其無限妙用,所謂「化」即在井然有序的變動過程中,能將複雜歸納成簡單,如此地以簡御繁,用「化」來統攝一切事物,使所有的事物能有條理、有組織、有秩序而且沒有障礙。

 

丁、主張恆誠精進之道

    《易經》強調君子當法天道運行之剛健有序,而精進不息,恆誠待之,恆卦彖辭說:「恆,久也。剛上而柔下,雷風相與,巽而動,剛柔皆應,恆。恆,亨,咎,利貞,久于其道也。天地之道,恆久而不已也。利有攸往,終則有始也。日月得天而能久照,四時變化而能久成,聖人久于其道而天下化成,觀其所恆,而天地萬物之情可見矣!」

能恆,方能博厚高明,振古常新,得悠久疆之德,如此剛毅有恆之至,有如天之寒來暑往,日明月晦,變而有恆,聖人君子效之而精進達乎「與天地合其德,與日月合其明,與四時合其序,與鬼神合其吉凶」之大人境界。

誠則靈,中庸三十三章,一言以蔽之,即「誠」的實踐。

戊、強調明時達用

    易道強調須把握最適當時機,因萬物的律動有其時,花果樹木亦有其生長的節令,所謂的「天不得時,日月無光;地不得時,萬物不生;人不得時,利運不亨」,茲將《易經》強調「時」的卦,茲列部份討論如下:

A「豫」之時義大矣哉:強調萬物當順天時而動,動得其時,方能令人心和樂以應,時時法喜充滿。

B「頤」之時義大矣哉:蓋天地善養萬物,按時給以生息之機,因養身、養心、養慧之道在於得其正,得其宜,否則必貽禍害,適同養虎為患一般。

C「大過」之時大矣哉:人生在大難之時,確實要有過人之智方能濟之,風雨飄搖,仍有本乎「逆境堅定立,風雨生信心」方足以超越困境。

D「坎」險之時用大矣哉:人於險阻尚能不失其信,最能考驗人品之高下,不可不慎。

E「遯」之時義大矣哉:當顯則顯,當隱則隱,遯為退避之時,豈可強出頭而反受其咎呢?

F「睽」之時義大矣哉:在民主社會中,有不同意見,而會相互睽違時,最須相互溝通與尊重,若一意孤行,則必兩敗俱傷,於事無補。

G「蹇」之時用大矣哉:蹇為困難臨頭,最能歷鍊平時之所學,當時時反省,細心實踐,激發潛能與智慧,自可逢凶化吉,蹇之象辭曰:「山上有水,君子以反身修德。」說明以德化險,最為奇效。

H「解」之時大矣哉:有險而能解除,此中的損益盈虛,必要有得時之妙,不知時何能解危,何能出險於外乎!

I「姤」之時義大矣:程子特為姤之義讚嘆道:「天地不相遇,則萬物不生;君臣不相遇,則政治不興;聖賢不相遇,則道德不亨;事物不相遇,則功用不成,姤之時與義皆甚大。」

J「革」之時義大矣:革之彖曰:「天地革而四時成,湯武革命,順乎天而應乎人。」因天地有鼎革,人間亦當革新,萬物方能日新月異,不斷創新,所謂「周雖舊邦,其命惟新」即是不斷求進步,永不致落伍的至理名言。

K「旅」之時義大矣:人活在大輪迴中,一切吉凶悔吝,時來叩門,對此大限,當把握時機,得那不可須臾離之真理,跳出生死圈,畢竟逆旅非長居之所,豈可永迷。

L「隨」之時義大矣:凡每一舉手投足均能合乎中,得乎節,隨事、隨物、隨遇,均得其宜,便得隨之時了。

M「損」之時義大矣:天地間有損有益,有正有反,有消有長,有得有失,故對於該損之贅行,當拔其智慧劍,斬草除根,再造新機。至於遇到無妄之損,亦能八風吹不動,守節而有為的時義,最為切要。

N「益」之時義大矣:益之卦辭曰:「利有攸往,利涉大川」,朱熹指出能遷善改過,為益最大,得益之時最能有所建樹,於此時,全力以赴,必得自助、人助、天助之功。

綜上論「時」是強調善用一切時期、時會、時候、時節、時令、時勢、時機、時宜、時際、時段、時世、時間。因為「時」一有所失,便一去不復還,畢竟光陰轉眼即失,而機會稍縱即逝。易道教人得時之正,便是做人成功的無上助緣,史跡斑斑,均是最確切的明證。

己、陰陽和諧的中道

    諸子《周易本義》曰:「易之為書……散之在理則萬殊,統之在道則無二致。所以易有太極,是生兩儀。太極者道也,兩儀者陰陽也,陰陽一道也,太極無極也。萬物之生焉,負陰而抱陽,莫不有太極,莫不有兩儀。」由此得知:易之原理,是為一元論,而非二元論,於陰陽未判時為太極,太極化而為陰陽二儀,兩者相反相成,故《繫辭傳》曰:「一陰一陽之謂道」意謂宇宙之真理在於呈現出陰陽和諧,相反相成的道理,此一體之兩面有如鳥之兩翼,不可偏廢,缺一不可,真所謂「孤陰不生,獨陽不長」,如人之手腳,能伸又能屈,若只能其一,則成殘廢,眼睛亦有一開一闔之功能,如只得其一,則必盲無疑。《繫辭傳下》亦曰:「日往則月來,月往則日來,日月相推而明生焉。寒往則暑來,暑往則寒來,寒暑相推而歲生。往者,屈也;來者,信(伸)也。屈信相感而利生焉。尺蠖之屈,以求信也。」此中的信(伸)即「陽」,屈為「陰」,陰陽交互調和,才會產生作用,事實上整個宇宙的盈虧消長,均屬陰陽之相互關係的變化而已。

 

庚、有備無患的無咎論

    《易經》用吉、凶、悔、吝來說明人生的狀態與應世之道,因為整個宇宙的運轉即是「周而復始」的公式,若用之於人世,就當明其「因果」,時時心存戒慎警惕之心,時時以前車之鑑做為後事之師。

    《繫辭傳》解釋禍福之道曰:「吉凶者,言乎其失得也。悔吝者,言乎其小疵也。咎者,善補過也。」意謂吉與凶兩者是講人之得失,有得為「吉」,有失為「凶」,吝與悔是說人有小過失,但處理方法有異,則結果自然不同,凡有所過錯而不改過稱為「吝」,犯錯而下決心痛改前非,永不再犯為「悔」,吉凶悔吝四者因此而形成了循環不已的現象,以圖示之如下:

   

 

 


 

                           

 

 

                   

 

    此圖給我的啟示為,吉與凶本無常,吉會變成凶,凶會化為吉,善用此中因果,通權達變,自可無咎,譬如遇上猛獸,本是凶,如果在此刻有獵人出現,則又必逢凶化吉了。能體悟其此中微妙關係,便可以轉危為安,吉不利了。

    而易道要求有備無患之要方,在於能戒慎恐懼,《繫辭傳》曰:「懼以始終,其要無咎,此之謂易之道也。」告訴我們能時存敬慎之心者,必得無咎無過。乾卦之九三:「君子終日乾乾,夕惕若厲,咎」及九四:「或躍在淵,無咎」均有戒慎之作用,目的無非在防患未然,處處小心,以無咎為旨趣。

    能時存敬慎、警惕之心,則必知變通之理,《繫辭》曰:「易窮則變,變則通,通則久,是以自天佑之,吉無不利。」又,《易經》勗勉世人,由吉至凶易,而由凶返吉難,千萬須戒慎之,不可衝動,是為中正趨吉之道。

 

辛、天人合一的貫通論

    天地與人有密不可分的關係,《繫辭》曰:「乾知大始,坤作成物」意謂天地生養、覆載萬物,故天地與萬物息息相關。人為萬物之一,故當效法天地之美德,《繫辭傳》又云:「是故法象莫大乎天地,變通莫大乎四時,懸象著明莫大乎日月,崇高莫大乎富貴,備物致用,立象成器以為天下利,莫大乎聖人。」能效法天地之德,便是大人之境界,乾卦文言曰:「夫大人者,與天地合其德,與日月合其明,與四時合其序,與鬼神合其吉凶。」便說明了聖人之德在於能與天地、日月、四時、鬼神相和諧,與整個宇宙的律動相配合之境。

 

壬、以仁義為依歸

    人居三才之一。天、地代表自然界,而人卻是社會文化的主體,也是天地的代言人,而人的最高價值在於「仁義」的展現,《易說卦傳》云:「昔者聖人之作易也,將以順性命之理,是以立天之道曰陰與陽,立地之道曰柔與剛,立人之道曰仁與義,兼三才而兩之,故易六劃而成卦。」即說明人道係以仁義為依歸,為進德修業者必有之價值觀。《繫辭傳》云:「天地之大德曰生,聖人之大寶曰位,何以守位曰人。」又云:「安土敦乎仁,故能愛。」又云:「顯諸仁,藏諸用,聖人以此洗心,退藏於密」,足見孔子用仁來貫串天地,以仁來做為行道之樞機,因仁為一切生命的生機、源頭,有了它則天地之道常存,人與人的鴻溝與誤會可化為烏有,能不善用之乎!

    孟子一生亦以仁義教人,故孟子一書的開宗明義便是「王何必曰利,亦有仁義而已矣!」他秉持了孔子的「仁」觀,進而發展出靈性修養,「善養吾浩然之氣」,而倡自信自尊的「義」,仁義兩者便成為易道論人格修養的最高原則了。

 

癸、周而復始的循環觀、因果論

    復卦彖辭曰:「反復其道,七日來復,天行也。……復見天地之心。」蠱卦彖辭曰:「終則有始,天行也。」 泰卦九三爻辭曰:「往不復,天地際也。」得知「一元復始,萬象更新」的道理盡在此。畢竟宇宙的現象為「周而復始」地永恆循環,方能令日月代行,寒暑相生,使整個生態系統平衡且久長。

    又將此循環觀用之於因緣果報說,則言「積善之家必有餘慶,積不善之家必有餘殃。」(坤卦文言)又云:「善不積不足以成名,惡不積不足以滅身。」(繫辭下傳)本乎此,則能謙自然六爻皆吉,謙之彖即明示我們「天道虧盈而益謙,地道變盈而流謙,鬼神害盈而福謙,人道惡盈而好謙。」凡不知謙,則乾至上九,自然要「亢龍有悔,盈不可久也」坤至上六,亦必「龍戰于野,其血玄黃,其道窮也。」

    了解此中要義,則內心當時具那善的因子,自然可以「成性存存,道義之門」,復我本來之面目,又有何難。晉卦彖辭:「君子以自昭明德」明德一現則易之心法已能悟道了。

三、結語:

    《易經》誠為一部融通天人之道的無窮寶藏典籍,善用之,則真善美聖的人生自然可指日而待了。

  1真:《易經》探討出宇宙萬物變化之真相與規律,讓我們能了解此中之微言大義,本乎科學的真,了解真正的變通之道,居安思危,高瞻遠矚,自然得以無咎。

  2善:以仁義為主旨,重視內省工夫,積德自得餘慶,有了愛心,自然可創造美好溫馨的世界,本乎「民胞物與」的西銘精神,為大同盛世奠基。

  3美:《易經》理氣數象的應用本是藝術的最高境界,以此來經世治國,最能把握並開創時機,而達乎通權達變,圓融究竟之境。

  4聖:大人的境界,大公無私的情懷,窮神知化,德配天地,光比日月,信如四時,妙似鬼神,以此知進退存亡而不失其正,自可達乎聖人之境了。

台長: gary
人氣(981) | 回應(0)| 推薦 (0)| 收藏 (0)| 轉寄
全站分類: 教育學習(進修、留學、學術研究、教育概況) | 個人分類: 靈光 |
此分類下一篇:淺論「河圖洛書」與「修道」
此分類上一篇:周易-緣起一則

是 (若未登入"個人新聞台帳號"則看不到回覆唷!)
* 請輸入識別碼:
請輸入圖片中算式的結果(可能為0) 
(有*為必填)
TOP
詳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