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h購物| | PChome| 登入
2010-07-02 11:29:31| 人氣2,636| 回應0 | 上一篇 | 下一篇

老實人與知識分子

推薦 0 收藏 0 轉貼0 訂閱站台

老實人與知識分子

分類:好文分享
2010/07/01 10:59
 
 
 

 

老實人與知識分子

淨空法師

 

止觀其實是一,止觀不二,止就是觀,觀就是止。可是它作用很明顯的能讓我們看出來,止是放下,觀是看破。

 

如果不放下,你不能夠看破;如果不看破,你不會放下,兩個是一樁事情,必須得相輔相成,觀幫助止,看破幫助你放下,放下幫助你看破。這兩個法門,初學的人是從觀下手,還是從止下手?不一定。為什麼?眾生根性不相同,有的人從止下手容易,有些人從觀下手容易。

 

我們舉個例子來說,譬如淨土法門,教你老實念佛求生淨土,對於老實人來講,他能接受,你叫他老老實實念,叫他一切放下,他就真做到,他真幹。

 

可是這個方法,如果對知識分子就不行。知識分子說,我為什麼要放下?如果不把為什麼要放下搞清楚,他不肯放下,所以他要用觀下手。兩個不同的路。

 

眾生根性很多、很複雜,不外乎這兩大類。這就是一類是從信門入,老實人,他相信,一點懷疑都沒有,他就從止下手。

 

另外一種,這是知識分子,他多疑,什麼事情都要打破沙鍋問到底,你要不把道理搞清楚、搞明白,他不可能相信你。那怎麼樣?從解門入手,對知識分子,尤其是高等知識分子,要從解門。

 

釋迦牟尼佛跟我們中國六祖惠能大師就示現這個榜樣,釋迦牟尼佛代表知識分子,所以他要去求學,學了十二年,不容易,真叫苦學。十二年,所有這些宗教學術的大德們統統見過,統統跟他們學過,疑問還是沒有解決。

 

最後把所學的東西放下,入更深的禪定,這才夜睹明星,大徹大悟,見性成佛。這是個典型的知識分子,畢竟在這個世間知識分子佔大多數。

 

惠能大師他示現的是不認識字,沒念過書,世間的學術、出世間的學術一天都沒學過。他的好處在哪裡?標準的老實人,他對經典相信、對老師相信,這種人從行門下手,不用求解,你教他怎麼做他就老老實實做。

 

可是行中有解,解中有行。你做到了,自然明白,解明白了,自然就肯做,就真肯放下。無論是從解入、是從行入,第一步進去之後,以後決定是解行相應,相輔相成。

 

從解門進去的,就是觀進去,就有止,他自然就放下,放下又幫助看破,看破又幫助放下,互相幫助,相輔相成。章嘉大師告訴我,從初發心到如來地就是這個辦法。

 

老師當年看到我初學,盡量不說佛學名詞,他講看破放下我好懂,如果他講的是「即觀之止,即止之觀」,我就糊塗了,我就完全不懂,巧妙,這叫智慧。深入淺出,讓我們初學,沒有接觸過佛法,沒有讀太多的書,也能聽得懂他的話。所以止觀是一體的兩面。

 

我們學佛學了不少年,雖然沒有什麼功夫,沒有什麼成就,但是這麼多年的薰習,不能說不起作用。古人所講的「一門深入,長時薰修」,我們一門深入沒做到,長時薰修做到了。

 

學佛五十八年,沒有一天不讀佛經,不過不是專讀一門,要專讀一門,我深深的相信,沒有一絲毫懷疑,縱然不開悟,也得三昧,肯定的。我們是這個路走過來之後才曉得走錯了,希望後人別走我的路,走我這條路很吃虧,成就不高;不能說沒有成就,不是很殊勝的成就,跟古來祖師大德比,那我們差得很遠。

 

現在看樣子好像還不錯,許多人讚歎,這什麼原因自己很清楚,現在一些人不學了,他們不學,我學一點點,就比他們超越,是這個意思。自己心裡要清楚、要明白,不能跟現在人比,跟古人比,跟古來祖師大德比,我們就會很謙虛。

 

天主教講的謙卑,我們真的謙卑自自然然就露出來。而且對別人尊敬,別人修得比我好的,我對他尊敬;修行不如我的,我對他還是尊敬,因為人不可貌相,現在看到他不如我,可能過幾年他超過我很多。

 

這個事情,古今中外很多例子,決定不能夠輕慢別人。倓虛法師跟我們講的故事,鍋漏匠在世,誰瞧得起他!曬蠟燭的和尚,哪個人不笑話他!三年之後成就了,以前笑話的人感到慚愧、懺悔,看錯了人。他怎麼成就的?就成就在老實,老師教他一句阿彌陀佛,他一句阿彌陀佛念到底,站著往生,你能跟他比嗎?預知時至。

 

曬蠟燭這個和尚,師父叫他到阿育王寺去拜佛舍利,一天拜三千拜,拜了三年,他開悟了,他能講經,他能說偈,沒人能跟他比。你就曉得,一門深入長時薰修,多少時間出人頭地?這兩個人三年。不可以輕慢別人,不能小看別人,可能三年之後他就比我高得太多了。

 

永遠保持謙卑,這決定正確,尊重別人、敬愛別人。這是佛門弟子,釋迦牟尼佛他老人家在世,一生都是保持這樣的態度,做給我們看的。你看惠能大師,一生是不是保持最低的謙卑姿態?那是明心見性、見性成佛的人。

 

我們今天有一點點小成就有傲慢心,錯了!孔夫子說得好,假使這個人「有周公之才之美,使驕且吝,其餘則不足觀也」,這孔夫子說的話。真正有學問、有德行的人決定是謙卑,如果不是謙卑,這個人學問德行都有限,這是我們修學基本的態度,我們不能不知道。

 

所以從止入門還是從觀入門?各人根性不相同,哪一種方法都可以。我學佛就是從解門入的,我要不把這個事情搞清楚、搞明白,你叫我學它,很難,我做不到。

 

我必須把它搞清楚、搞明白,認為這個值得我學,我才真肯幹。兩種各有長處,平等平等。可是我自己感覺到還是老實可貴,老實人不成就則已,一成就,真是出人頭地,很少人能跟他相比。

 

老實比多聞,我覺得要高明,老實不容易,過去生中善根福德修成的,不是偶然的,我也很想老實,做不出來,這不是勉強能做的。所以理要懂,一生不敢輕慢別人。

~ 摘自「修華嚴奧旨、妄盡還源觀」第89 ~

快樂肥妞

 
 
 
 
 
 
 
 
 
 

ivr

台長: gary
人氣(2,636) | 回應(0)| 推薦 (0)| 收藏 (0)| 轉寄
全站分類: 教育學習(進修、留學、學術研究、教育概況) | 個人分類: 逆旅 |
此分類下一篇:每一個人生活中不可獲缺的~友誼
此分類上一篇:一種叫理所當然的習慣

是 (若未登入"個人新聞台帳號"則看不到回覆唷!)
* 請輸入識別碼:
請輸入圖片中算式的結果(可能為0) 
(有*為必填)
TOP
詳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