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h購物| | PChome| 登入
2020-10-29 10:33:19| 人氣157| 回應0 | 上一篇 | 下一篇

淨土大經科註(第五十五集)

推薦 0 收藏 0 轉貼0 訂閱站台

淨土大經科註  (第五十五集)  2011/11/20  香港佛陀教育協會  檔名:02-037-0055

 

https://player.amtb.de/jw6/player.php?file=https://vod.amtb.de/redirect/media/mp4/02/02-037/02-037-0055.mp4&autoplay=true

  諸位法師,諸位同學,請坐。請看《淨土大經科註》第二百六十八面第三行。這是概要的第十段,「正釋經文」,概要介紹完了之後,這正式為我們講解經文,所以從這個地方就入文了。

  「前明全經綱宗與經題總義」,說明了,「下則正入經文」,正式要入經文了。這部經一共有四十八品,「分品逐句,闡發經義」,一品品、一句句給我們細說經義。「謹以局心限量之言,略彰淨宗無盡之妙」。這是念老的謙虛,說明自己並沒有開悟。沒有開悟的人,煩惱習氣沒斷,知見自然有侷限,這是各個地方學習經教都是難免的,只能夠簡單,盡自己所知道的,貢獻出來給大家分享。「茲依先例」,現在依照古人的例子,「全經分三」,這部經總的分為三分,「初序分,二正宗分,三流通分。蕅益大師曰:序如首」,序分好比我們介紹一個人,這是他的面孔,「五官俱存」;「正宗」,就好比身體,五臟六腑沒有欠缺;「流通」,就像手足一樣,它可以運行沒有障礙,用這個來比喻這三分的關係。「依大師意」,這個大師是蕅益大師,「序如首,指經之序分猶人之有首。由首之五官(眉眼耳鼻口),可窺其人之善惡智愚」。我們看到這個現象,對這部經的內容就能了解一個大概。「觀一經之序品,便可知全經之大小偏圓。故序分中,亦必含有深文。今依大師之旨,判分本經如下」。第一部分是第一品到第三品,是本經的序分;第二,從第四品到四十二品,這是本經的正宗分;最後六品經,從四十三到四十八,是本經的流通分。「今之三分」,現在分的這三分,「亦正如我國淨影、嘉祥兩家對本經魏譯本之判分」。所以這個註解都有來歷的,三分的分法是淨影跟嘉祥兩家。序分有三品經,正宗分有三十九品經,末後流通分有六品,總共是四十八品。我們現在先看序分:

  「又序分復分為二:一通序。二別序。通序,又名證信序,諸經皆具」,幾乎一切經裡頭都相同的。「如天台與嘉祥等,依《法華論》以六種成就為證信序」。六種成就,宗密大師說:第一個是信、第二個是聞、第三個是時間、第四個是主、第五個是處所、第六個是聽眾,這六個條件缺一個,法會不能成立。所以說「六緣不具,教則不興,必須具六,故云成就」,叫六種成就,「以證經文,確為佛說,真實可信」,所以叫做證信。「本經之前二品屬之」,前面兩品是證信序,後面一品是第三品,叫「別序,又名發起序。乃發起全經之端由」,就是這部經發起的緣由,佛為什麼要講這部經。「以法不孤起,起必有由,諸經各別,故又名別序」。證信序幾乎都是相同的,可是發起序就不一樣,每一部經、每一個法會都有它特殊的機緣,機緣成就,所以眾生有感,佛就有應;緣不成熟,佛不會說。所以叫別序。「例如小本」,《佛說阿彌陀經》,「《阿彌陀經》乃不問自說」,沒有人問,佛是主動提出來的。「本經則因世尊放光現瑞」,光瑞非常稀有,阿難很驚訝,向佛請教佛放光現瑞是什麼意思。這個因緣,佛說出這一部《大乘無量壽經》。

  這六種成就證實經文確確實實是釋迦牟尼佛說的,真實可信,所以叫證信。本經之前二品屬之,就是這兩品經都是屬於證信序。別序,也叫發起序,乃發起全經之端由。佛為什麼要講這部經,要在這一品講清楚、講明白。因為法不孤起,起必有由。釋迦牟尼佛在這個世間,現身說法都有因緣,因緣具足,佛就出現,佛就講了。肯定有人依教奉行,得到殊勝的功德利益。這是諸經各別,故又名別序,每一部經的緣分不一樣。下面說,例如小本《阿彌陀經》,是釋迦牟尼佛無問自說,沒有人問,釋迦牟尼佛主動為大家宣說的。這個因緣很特殊,世尊在世並不多見。本經是因為世尊放光現瑞,「阿難啟問而說」。各經不一樣,所以叫別序。這部經裡面第三品是發起序,說明這個法會發起的因緣。

  下面是「證信序」,證信序也叫通序,一共分五段,第一段「信成就」。經文,「如是我聞,諸經皆置此四字於經首,蓋遵世尊之遺教」。這個尊應該還有一個走字,是遵守的遵,遵守世尊的遺教。「世尊將般涅槃」,釋迦牟尼佛將要離開我們這個人間,入滅了,「阿難悲不能勝」。阿難還有情執,確實他證得初果,他的地位是須陀洹,情執的習氣還在,佛走了之後他非常難過。這個時候,「阿泥樓陀」在他旁邊告訴他,「徒悲何益」,你現在悲傷有什麼利益?「應前向佛,請問四事」,提醒他,阿難是佛傳法的人,這個時候重要的事你得要問,不問以後沒人說了。阿難心亂了,問不出來,向尊者請教。尊者就告訴他,這個四事,《教乘法數》、《佛學字典》都查得到,阿難問的四樁事。這當中就有這一條,「一切經首,當置何字」,將來結集經藏,開頭第一句話要怎麼寫法?「佛即答曰:當置如是我聞」,佛當時就答覆他,結集經藏的時候,這個經本一開頭要放「如是我聞」,把這一句放在最前面。

  「佛在某方等六事(即上述之六成就)」。其中我,就是阿難,這個裡頭「我」就是阿難。「如是我聞,表如是法門乃我阿難所聞於釋尊者也」,不是傳聞,是我親自聽釋迦牟尼佛講的,這別人就相信了。如是我聞,表如是法門乃我阿難所聞於釋尊者,這一句話,「正可破當時之疑」。佛滅度的時候,阿難他們結集經藏,這個瑞應稀有。「因阿難結集經文時」,大眾生了三個懷疑,第一個,懷疑釋迦牟尼佛又來了,來給我們講經說教;第二個懷疑,阿難成佛了,不成佛怎麼能教化眾生?第三個,有人疑他方佛來了,有這些問題。所以阿難一說「如是我聞」,這些疑惑都沒有了,說明這個經是我親自從佛那裡聽來的。阿難的記憶力非常之好,一生聽到一句就永遠不會忘記,比我們今天電腦還可靠。佛身旁弟子要有這種人才,沒有這種人才,法傳不下去。

  「或疑曰:佛成道廿年,阿難方出家」。又過了十年,阿難才是釋迦牟尼佛的侍者。換句話說,前三十年,前三十年所說的經,阿難沒聽到,所以說,「阿難何能皆曰我聞」。這個問題古大德有三個解釋,第一個是「輾轉聞」,第二個是「佛重說」,第三個是「阿難自通」,三種都有。阿難也是大權示現,那不是真的小乘,那是做樣子給我們看的。第一個「輾轉聞」:像《報恩經》所說的,「阿難所不聞經,從諸比丘聞,或諸天子說」,這是第一種。早期佛講的經,阿難還沒有出家。阿難二十歲出家,三十歲做佛的侍者,所以前面二十年他確實沒有聽到,以後的這個十年可能聽到,也可能沒聽到。這是做了侍者。他沒有聽到的,那些菩薩比丘會講給他聽,阿難也非常勤於向他們請教。第二個「佛重說」。這也是有根據的。佛讓阿難做侍者,阿難提出三個條件,就是三樁事情,三個條件裡面有這一條,「所未聞經,請佛重說」,過去三十年佛所講的,他沒有聽到的,請佛重說給他聽,佛許可他。第三種是「阿難自通」。《金剛華經》裡頭有這麼一段話,「阿難得法性覺自在三昧」,法性覺自在三昧,「所未聞經,自能憶持」,這個三昧跟釋迦牟尼佛融成一體,佛所說的經哪有不知道的道理!第三個是阿難自通,《金剛華經》上說,「阿難得法性覺自在三昧,所未聞經,自能憶持」。這是說明阿難未聞的經他怎麼會知道,有這三個原因。

  阿難在釋迦牟尼佛會上承傳教下,迦葉尊者承傳的禪宗,普賢菩薩傳的是密法,這非常重要的幾個人,他們是傳法的大菩薩。「如是者,信成就也。居六種成就中之首位」,信比什麼都重要,「《智度論》曰:佛法大海,信為能入。又《華嚴經》說,信為手」,這是比喻,「至珍寶處,隨意採取;若人無手,空無所獲。可見,信者乃入法之初門,捨此莫由」,除了這個沒有第二個方法。「又為攝法之上首」,這個「攝」有取的意思,有得的意思,有覺的意思,一切法之首要。「故云:才入信門,便登祖位」,教下肯定這句話。十信菩薩,第十信圓滿就能以佛身應現在十法界教化眾生,這什麼原因?《華嚴》上說,「一即一切,一切即一」,一法通了,法法全通。這個道理非常重要!所以末後說,才入信門,便登祖位。

  「又如是者,指所聞之法體,即實相之理體」,宇宙萬有的真相你全明白了。「實相妙理,古今不變,故曰如。如理而說,故曰是」,這如是兩個字的意思。如理而說,沒有見性不行。在這一點,我們在初學的時候,老師苦口婆心的叮嚀,教導我們,我們對古聖先賢要尊重,決定不能夠輕慢。為什麼?他能講經,他能著書,都是有修有證。有修沒有證不能講經,會把經講錯,講錯了要負因果責任。證可不是簡單的事情。但是佛法有圓有偏、有半有滿(有圓滿),通權達變,活潑玲瓏,沒有能夠徹證,對初機也能夠講經教學,不能說錯。用什麼方法?我們這一代沒有現在人膽大,小心謹慎,教義沒有搞清楚不敢說,到這個地方搞不清楚,念一遍念過就好。念沒錯,我講會講錯,念的不會錯,不講,念過。實際上我們看註解,確實有很多經文有深奧的意思,但是註解裡沒註出來,也是把它帶過就算了,這什麼原因?他對於這段經文他沒有搞清楚。這個不算過失,這是正確的,是負責任的。正所謂是「知之為知之,不知為不知,是知也」。釋迦佛、諸大菩薩求學的態度跟孔子的態度是一樣的。

  所以最好什麼時候出來講經教學?開悟,宗門大徹大悟,教下大開圓解,淨土也要得理一心不亂,那是真善知識,我們跟這個人是決定不會錯誤的。可是這種人難找,到哪去找?現在在末法時期,講經的人沒有了,佛法就快要斷了,我們怎麼辦?逼著我們非要出來講不可。講,自己條件又不夠,這困難!老師教給我們,我們講經真的是不可能,我們講註解,那就容易多了。古人註解是文言文寫的,我們把註解翻成白話文,跟大家在一起分享,用這個方法。要等我們開悟再出來講經,可能佛法就滅掉了。我們還沒法子開悟,這是不得已而求其次的。修行祕訣就是放下,放下名聞利養,放下自私自利,放下一切分別執著。每一天在教裡面學習,知道多少就放多少,這是真功夫,真有感應。我們的智慧增長,煩惱會減輕,業障、習氣慢慢也會化解了。講經這個方法妙極了,我學了六十年,深知它的好處、它的受用。每天講經,每天要備課,就是要預備。這部經講了很多遍,早年講了十遍,這樣細講這也是第二遍了,愈講愈有味道,愈講愈歡喜,這是自受用;聽的人,如果他也能契入這個境界,味道他品嘗到了,他就得受用。

  如是者,信成就也。居六種成就中之首位。《大智度論》說:佛法大海,信為能入。現在最難的問題,就是學習佛法的人對佛法懷疑,不相信,採取一種半信半疑的態度,這個虧吃大了。這原因為什麼?這是現代教育所教的。現代教育教科學,科學第一個教的就是懷疑,從懷疑能發現問題,再深入研究來解決問題,最近這三、四百年都用這個方法。聖賢教育,精神教育,不容許懷疑的,要真信。印光大師說得非常好,一分誠敬你就得一分利益,十分誠敬你得十分利益;沒有誠敬,佛菩薩來教你,你也得不到利益。這個道理不能不懂!學聖賢教育最重要的是心態,最好的心態、最殊勝的心態就是完全相信,一絲毫懷疑都沒有。我們自己對它有懷疑,是我們自己業障,是自己智慧沒有到這個境界,什麼時候智慧到這個境界,問題全沒有了。這是今天我們談到學習聖賢教誨的難關,要靠自己去化解,自己真的能放下,完全相信,不再懷疑,才能契入境界,諸佛所證得的我們也會沾一點邊。佛菩薩所證得的,跟自己證得的沒有兩樣,能信就能得利益。

  「蕅益大師曰:依實相理,念佛求生淨土,決定無非,曰是」,我們要能信得過。「蓋實相妙理,只是當前一念心之自性。非生非滅,無去無來,湛然常住,故名曰如」,如就是如如不動。蓋實相妙理,只是當前一念心的自性,這個自性非生非滅,它不生不滅,無去無來,湛然常住,故名曰如。我們的心跟這個如融成一體,這就是契入。「依此心性念佛,求生淨土。能念是實相心,所念是實相佛,所生是實相土,咸為實相正印之所印。故大師曰:決定無非,曰是。」這個地方所說的印現諸法即是隨緣妙用,普利一切眾生,所以稱之為無非,稱之為是。

  第二段,聞成就。「我聞者,聞成就也。阿難結集法藏時,自言如是法門,我從佛聞。我者自我,聞者親聞,以告大眾,實可證信。聖人無我,而阿難仍自稱為我者,不壞假名故。實相無相,故非同於凡夫之有我,實相無不相」,實相就是一切萬象,所以非同於凡夫之有我,「故非同於二乘之無我」。凡夫跟二乘都執著在一邊,大乘菩薩二邊不立,中道不存,這才得到真實受用。「阿難隨順世間」,大家稱這個身是我,我也稱它是我,說話方便。凡夫執著這個身真的是我,他放不下;小乘人他說這個身是我,他並不執著這個身是我,他沒有這個執著,所以叫妙用,隨緣妙用。隨順世間,「假名為我,無乖於第一義諦」,他所契入的境界並沒有違背。諸佛菩薩離一切相,能現一切相,所以他沒有障礙。

  又《觀經疏》裡頭說:「無我則無聞,無聞則化道絕」,佛法在這個世間教學不就中斷了?「為傳化不絕,假名說我」,你們執著這個東西叫做我,我也稱它作我,你對它有分別執著,我對它沒有分別執著;你以為是真的有我,我只是隨順眾生,你說這個東西是我,我也不反對,我也不排斥,但是性相理事清清楚楚、明明白白,這是佛菩薩的境界。為傳化不絕,假名說我,這就是隨緣妙用。「聞」這個字,「耳根發耳識,今不云耳聞,而言我聞,蓋以我字統收諸根識等」,說一個我,六根六識全都說到了。「以總代別,以我代耳」,所以說我聞,而沒有說耳聞。「以上如是表信順,我聞表師承,我之所聞,皆世尊金口所宣,傳承有自,決非他說,或為臆造。以之證信」,用這個來證信。

  下面第三段「時成就」,什麼時候說的。「一時者,時成就也。蓋時無實法」,時間不是真的。「長短隨心。延促同時,三祇一念」,三大阿僧祇劫跟一念是平等的。這是尖端科學。誰能知道?大乘經裡面佛常說八地以上,為什麼?八地菩薩他親自看到了,他證實了,確確實實沒有時間跟空間,時間空間裡面所有一切現象都不是真的,都是幻妄。佛在《般若經》上說,「凡所有相,皆是虛妄」,沒有一樣是真實的。我們什麼時候見到它是虛妄的,不是真的?阿羅漢見到六道,六道輪迴不是真的;菩薩見到十法界,十法界也不是真實的,是假的。為什麼會有這些假相,這些假相最後演變到什麼樣的程度,大乘經裡面講得清清楚楚、明明白白。我們六道凡夫迷著,迷了著相。不但我們迷著,四聖法界也迷著,他們比我們迷得輕,他們容易解脫,我們迷得太重了。這真的。凡所有相皆是虛妄、一切有為法如夢幻泡影,所以佛教我們放下。放下你就見到事實真相,你就得自在,你不再受苦了,超越六道輪迴。這是大事,人生沒有比這個事情更大的。這個事實真相,世尊通常隱而不說,為什麼?眾生聽不懂。於是佛教給他一個方法,就是本經所提倡的老實念佛,就用這一句老實念佛把業障念掉,把習氣念掉,業障習氣念掉,自自然然融會貫通。

  「如《疏鈔》曰」,這個《疏鈔》是蓮池大師《阿彌陀經疏鈔》。「或說者得陀羅尼」,陀羅尼是梵語,翻成中國的意思,總持,總一切法,持一切義,我們今天講的綱領。你能把大乘佛法的綱領抓住,大乘佛法裡面許多沒有學過的你自然貫通。「一剎那頃,一字之中,說一切法門」。《華嚴經》上說的,一即是多,多即是一,一多不二。「或聽者得淨耳根,於一剎那,聞一字時,於餘一切悉無障礙」。像惠能大師為我們所示現的,開悟之後沒有一樣不通,出世間法通達,世間法也通達,世出世間都沒有障礙,得大自在。說者如是,聽者亦如是,或聽者得淨耳根,於一剎那,聞一字時,一剎那頃,一字之中說一切法門。這是真的,《華嚴經》上講,「一切即一,一即一切」、「理事無礙,事事無礙」,這是宇宙的奧祕,古大德稱之為「華嚴奧藏,法華祕髓」。或說者時間少,聽者時間多,或說者時間多,聽者時間少。「或說者神力延促隨宜,聽者根器利鈍不一」。這全是事實真相,聽者根器利鈍不一。

  「古謂三乘凡聖所見佛身報化,年歲短長,成佛久近,各各不同故」。這是真的,為什麼不同?每個人分別執著不一樣,全是假相,沒有一個相是真的,沒有一個相是永恆不變的。古謂三乘凡聖所見佛身報化,年歲短長,成佛久近,各各不同故。「今止取佛及弟子師資機感相遇之頃,說聽事畢,便名一時也」。所以佛經的一開端統統用「一時」,這一時是什麼?感應道交的時候,這叫一時。眾生有感,佛就有應。這個一時實在講,沒有先後、沒有遠近,就在當下。

  「又經中不舉年月者」,為什麼?「各地曆法不同。又世界時分不一」,現在所講的時差。下面舉個明顯的例子,「四天王天一日,便是人間五十年」,這個時差太大了。忉利天的一天,人間一百年;夜摩天的一天,人間兩百年;兜率天的一天,人間四百年,不一樣!所以佛講經契機契理,眾生有感,佛自然有應,感應道交,這叫一時,這個說法最好了。「且現代科學證明,太陽圍繞銀河系中心運行一周」,就是太陽上面的一年,多長時間?「相當於地球時間之二萬萬年」,地球上的時間二萬萬年,太陽繞銀河系一周。「且物體運動速度接近光速時,則時間隨物體運動速度而變異」,所以時間不是定法。「故經中祇言一時,最切實際」。佛為什麼講一時?我們在機感相應的時候就見佛、就聞法,有緣遇得到。這是時成就。

  下面是「主成就」,主是教化主,本師釋迦牟尼佛。經上,「佛者,主成就也。佛為一切眾生之宗主,故名為主。又六成就中,主成就最為主故」。如果沒有佛,其他五種條件都具足,不能教學。所以第一條信,那是我們自身,我們要有善根、要有福德。第二個,我們真正遇到了佛陀,他是真正過來人,在我們這個世間示現成佛,給我們做出最好的榜樣。我們能夠依教奉行,一定能證得無上的佛果。「佛者,梵語為佛陀,今祇言佛,乃省文也」,尾音都省略掉了,中國人喜歡簡單。佛陀耶,翻成華文意思是覺者,「自覺、覺他、覺行圓滿」,有這三個意思。

  「自覺異於凡夫之不覺」,六道凡夫不覺,小乘人,他也覺悟了。怎麼知道他覺悟?他知道這個身不是我,知道這一切萬物不是我所有的,這叫覺悟。覺悟了之後他的心是清淨的、是平等的、是覺悟的。異於凡夫,跟凡夫不一樣,凡夫不覺,阿羅漢、辟支佛開始覺悟了。「覺他異於二乘之獨覺」,跟二乘人不一樣,二乘是聲聞、緣覺,他們自覺,不肯覺他。小乘人自覺之後迴小向大,又肯幫助別人,這就轉小為大,入大乘十信位。須陀洹入大乘十信位初信位菩薩,二果是斯陀含,三果是證得了阿那含,步步向上提升,迴小向大。所以覺他異於二乘的獨覺,他要幫助別人。「覺滿異於菩薩之在因。三覺俱圓,眾聖中尊,故稱為佛」,自覺、覺他、覺行圓滿,在大乘裡面稱為佛陀,眾聖中尊。「又云智者」,智是智慧,智就是覺的意思。「智無不知,所謂得一切種智,即覺滿之義」,這個大覺圓滿了,這個世間萬事萬物他無所不知、無所不能,這稱之為佛陀。這個地方的「佛」字,經題上這個「佛字,即指大恩慈父,本師釋迦牟尼佛」。

  底下第五段,「處成就」,在什麼地方講的這個經。「在王舍城,耆闍崛山中」,這是「處成就」。「王舍城古有二說,一曰上茅城(或作上第城)(舊城),一曰寒林城(新城),兩說不一。今據《智度論》中曰:佛涅槃後,阿闍世王,以人民轉少故,捨王舍大城」,在王舍城旁邊建立個小城,這就是新城。「《甄解》云:本王舍城者」,那就是上第舊城。「更作小城者,寒林新城也。此既佛滅後」,阿闍世王建築的,「佛何住後城乎」,王舍城那邊的小城是釋迦牟尼佛滅度,阿闍世王建的。當然,佛在世所住的一定是大城,上第城。更作小城者,寒林新城也。此既佛滅後,闍王築之。佛何住後城乎?後面這個小城,佛不可能住在這邊,佛所住的一定是上第舊城。「今正佛所住處,明知上第城也。此說可證,佛說此經是在舊城」。《慈恩傳》裡頭說,「王舍舊城,處摩揭陀國中,古昔君王多住其內」。又這個城又生好香茅,所以也稱它作香茅城。《慈恩傳》裡面說,《慈恩傳》就是窺基大師的傳記。王舍舊城在摩揭陀國中,古昔君王多住其內。其城又生好香茅,故舉為稱。「又日本《望西疏》曰:若依宗家,應是上茅」,這個宗家是善導大師,如果依善導大師所說的,這應該是舊城。望西師的意思,「亦謂經中之王舍城,即上茅舊城。此說可信,故不引異說」。

  「《法華論》云:如王舍城勝餘一切城舍故,顯此法門最勝義」。佛陀在世,印度有十六個大城,王舍城最大,「故在此城說經,以表此經之最勝」,這是佛經上有表法的意思在。「又《大寶積經論》云:問云:何故此法唯王舍城說,非餘城廓」。這假設個問題,這部經為什麼在王舍城中講,而不在別的城?這是表此經之最勝也。「答曰:釋此法門法王住處故。喻如王舍,王所止住,故名王舍。此法門亦復如是」。這個淨宗法門是法王住處。極樂世界阿彌陀佛住的地方,十方諸佛如來對彌陀的稱讚,讚歎他為「光中極尊,佛中之王」。所以這個經在王舍城講,有很深表法的意思在。此法門亦復如是,「法王住處。釋成此義故,說住王舍城」。

  下面耆闍崛山,中國人講靈山,《法華經》就在這個山上講的,佛在這個山上講了不少經。「耆闍崛山,是王舍城外五山之一。《淨影疏》曰:耆闍山,此翻名靈鷲山也。此山多有靈仙居住,故名為靈。亦有鷲居止」,這個鷲是鷹,老鷹,住在這個山上很多,所以也名鷲。「又此山頂似鷲頭」,這個山頂好像一個老鷹的頭,「又名鷲頭山」。「《西域記》誌此山曰」,這是記載這個山說,「北山之陽,孤標特起。既棲鷲鳥,又類高台,空翠相映,濃淡分色,如來御世垂五十年,多居此山,廣說妙法」,釋迦牟尼佛在這個山住的時間最長,說了許多經教。「《智度論》曰:耆山於五山中最勝故」,我們中國人講風水,這個山的風水特別好。「此山精舍」,出家人住的地方,「近城而難上,近城故乞食不疲,難上故雜人不來」,這山上很清淨,「故多住此不在餘處」。佛總是選擇清淨的環境,遠離塵勞,幫助我們在這個地方得定、開悟。第二,「是耆山福德吉處,諸聖人喜住處。佛為諸聖主故多住」這個山。第三,「耆闍山是三世諸佛住處故」。第四,「是中清淨,有福德閑靜故。一切諸佛行處,十方諸菩薩讚歎恭敬,八部大力眾神所守護、恭敬供養處故。諸大乘經多在此山說」。第五,「是中十方無量智慧福德力大菩薩,常來見釋迦牟尼佛,禮拜恭敬聽法故。諸大乘經多在此山說」。所以《法華論》上講,「耆闍崛山勝餘諸山。佛在於此說,顯此法最勝。故本經即在此山說」。佛說一切經,表法的意思非常重要,讓我們看到六種成就就開智慧、就覺悟了。

  下面這一大段「眾成就」,有三段,第一段「聲聞眾」,請看經文。「與大比丘眾萬二千人俱」,這個聽眾跟其他經上所列的不一樣,一般經上列的聽眾都是一千二百五十人,這個經是「與大比丘萬二千人俱。本品獨標比丘眾及菩薩眾,第二品末廣標餘三眾弟子,及諸天眾。又有比丘尼五百人,清信士七千人」,清信士是在家居士,「清信女五百人,欲界天、色界天、諸天梵眾,悉共大會。經末則云:諸菩薩、聲聞、天龍八部,一切大眾,聞佛所說,皆大歡喜,信受奉行」。說、聽、行、證都具足,這就是佛在《般若經》上講的正法久住。「可見說經時,會中有諸大菩薩、聲聞、比丘、比丘尼、清信士、清信女」,在家的居士,一直到「至諸天梵眾、天龍八部,咸來聽法,此乃六成就中之眾成就。會中,有菩薩、聲聞、諸天人等,與此界四眾弟子二萬人同聞,非是阿難獨聞。是可證信」。當時在這個法會上聽經的人很多。

  「與大比丘。與者,共同之義。表佛與大眾共在會中。比丘是梵語,名含三義故不翻」,在中國找不到適當的詞,所以就用音譯,再加以解釋。三義第一個,「乞士」。士是讀書人,有道德、有學問的人,但是他乞食。這個乞丐跟一般乞丐不一樣,有學問、有德行。這三個意思,「乞士謂乞食乞法。乞食謂,既出家已,乞求自活,不事經營,無所貯積。萬緣俱放,一意清修,故曰,乞食養身」。所以每一天養自己的身是乞食,日中一食,樹下一宿,真正是於人無爭、於世無求。第二個意思「破惡」,他智慧開了。「正慧觀察,破煩惱惡,見思惑(指見惑與思惑)盡,超出三界」。見是對世間一切法的看法,思是想法,六道凡夫對世間萬事萬法看錯了、想錯了,要把這個放下。第三,「怖魔。如《涅槃》說:魔性姤弊」。姤就是惡的意思,弊是「忌他勝己」,嫉妒心很重,看到別人的好事他就心懷恐怖,怕這個人將來名氣太大了,得到大眾的恭敬供養,嫉妒心生起來了。如《涅槃》說:魔性姤弊。據《中華大字典》,這個姤有八個意思,「今取其一,姤者惡也」。他嫉妒別人勝過他自己,看到別人勝過自己,所以他懷恐怖;又怕這個人,「多化眾生,同出生死,空其境界」,所以他生恐怖。

  「若人出家受戒,羯磨成就,地行夜叉,空行夜叉,天行夜叉,輾轉讚歎,聲傳欲界六天,魔聞心怖」。這個都是事實。菩薩沒有嫉妒心,魔有,所以魔對於學道的人處處設障礙,障礙你、阻撓你,希望你退心。念佛的人,真正把這句佛號功德利益搞清楚、搞明白了,讓自己的心安住在佛號當中,不為一切境界動搖,我們這一生決定生淨土,決定成就,這是我們不能不知道的。魔來擾亂是當然之理,你要是受他的干擾,這一生往生的機會就失掉了,那叫真可惜!沒有比這樁事情更大,沒有比這樁事情更重要。經上講的話是真的,不是假的。若人出家受戒,羯磨成就,夜叉就輾轉相告,地行夜叉,空行夜叉,天行夜叉,輾轉讚歎,聲傳欲界六天,欲界六天就是魔王,他化自在天,魔王聽了心裡恐怖。

  大比丘,「大者,梵語為摩訶」。具三個意思:有大、有多、有勝,這三個意思。「大者,《彌陀疏鈔》云:天王大人,所共敬仰,非小德也,名大。《淨影》云:曠備高德」,這句話就是我們常常說的老實、好學、真幹,那就是曠備高德。「過餘近學」,過是超過,你超過其他的學人,「故名為大」。「多者,內典外籍」,內典是指佛所說的一切經,外是世間聖賢所有的著述,「無不博通,非寡解也,名多」,廣學多聞。「勝者,勝過餘學,超於九十六種外道之上。再者,《佛地論》另有三義」。第一個是「最極利根,波羅密多種性」。第二個「得無學果位」,證得小乘阿羅漢果,第三「得小果已,趨大菩提」,立刻就迴小向大。具足上面三個意思,所以稱之為大。「又嘉祥師謂大有三義」,第一個是生大解。第二個是破大惡。第三個是證大果。「由上可見大比丘者乃德高望重,迴小向大之比丘,乃比丘眾中之尊宿。萬二千人俱,標比丘之人數。日《會疏》曰:諸經多標千二百五十人。今經與《法華》標萬二千人,蓋是出世本懷」。德高望重,迴小向大,比丘當中的尊宿,不是普通的比丘。萬二千人俱,標比丘之人數。日《會疏》曰:諸經多標千二百五十人。今經與《法華》同標萬二千人,蓋是出世本懷,「一代勝會,故十方大德皆雲集乎」,都到道場來了。「上說甚是,會眾之盛,正表世尊說法之勝也。又俱者共集之義」。這是把與會的這些大德做了簡單的介紹。

  下面一段,「歎德標名」,哪些人,他有些什麼成就,給我們做什麼樣的榜樣,這一一介紹。今天時間到了,我們就學習到此地。





引用:http://ft.hwadzan.com/dv.php?sn=02-037-0055&lang=zh_TW

敬祝 諸善菩薩 平安吉祥 福慧圓滿

自如 頂禮 阿彌陀佛

 

台長: 自如
人氣(157) | 回應(0)| 推薦 (0)| 收藏 (0)| 轉寄
全站分類: 家庭生活(育兒、親子關係、婚姻) | 個人分類: 淨空法師 |
此分類下一篇:淨土大經科註(第五十六集)
此分類上一篇:淨土大經科註(第五十四集)

是 (若未登入"個人新聞台帳號"則看不到回覆唷!)
* 請輸入識別碼:
請輸入圖片中算式的結果(可能為0) 
(有*為必填)
TOP
詳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