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h購物| | PChome| 登入
2020-10-27 10:44:56| 人氣181| 回應0 | 上一篇 | 下一篇

淨土大經科註(第五十三集) 

推薦 0 收藏 0 轉貼0 訂閱站台

淨土大經科註  (第五十三集)  2011/11/19  香港佛陀教育協會  檔名:02-037-0053

 

影片網址 :

https://player.amtb.de/jw6/player.php?file=https://vod.amtb.de/redirect/media/mp4/02/02-037/02-037-0053.mp4&autoplay=true

 

  諸位法師,諸位同學,請坐。請看《淨土大經科註》第二百五十九面倒數第四行,我們接著講經題「莊嚴」這兩個字。

  「又經中,榮色光曜,不可勝視,無量光炎,照耀無極,白珠摩尼以為交絡,明妙無比。」這幾句都是說到極樂世界的光明遍照,我們人間天上無與倫比,真正是美不勝收。下面這是講極樂世界的樹木花草。「華果恆芳」,恆是永恆,不像我們這個世間,樹木花草隨著季節在變遷。我們曉得,極樂世界是法性土,往生到極樂世界的人是法性身。跟十方世界不一樣,十法界的眾生不相同,十法界的眾生身、土都是法相,不是法性,也就是阿賴耶的相分。到了西方極樂世界,自然的轉識成智,也就是說,阿賴耶的八識五十一心所在極樂世界不起作用;極樂世界沒有緣,阿賴耶識雖有種子也不會起現行。所以那個世界叫一真法界。

  往生到極樂世界的人真正是無量壽,沒有見性,但是他得到阿彌陀佛本願威神的加持,這個力量非常之大。我們今天看到科學家的報告,當中有一條,就是意念能量不可思議。別人的意念,幫助你的,跟你自己所發出的意念,那個力量可以相等。這個科學的理論可以來解釋西方極樂世界,阿彌陀佛的念力,加持所有到極樂世界往生的這些眾生。實報土那沒有話說,他已經達到這個境界了,同居土跟方便土沒有達到這個境界,換句話說,他們還是凡夫。同居土裡面是六道眾生去往生的,方便土是四聖法界,聲聞、緣覺、菩薩、佛,還是用阿賴耶。這兩土往生到極樂世界,得到彌陀本願,本願是十五劫以前法藏比丘在世間自在王佛前面發的大願,這是四十八願。願發了要兌現,如果不兌現,這個願是空願。一定要修行,行跟願要融合成一體,行願不二。他用多少時間去修行?世尊告訴我們,五劫。沒有說中劫,沒有說小劫,這五劫就是大劫。五劫修行,於四十八願願願都兌現了。這樣,這個功德成就了極樂世界;換句話說,極樂世界的基礎是阿彌陀佛願行功德的成就,自然成就。宇宙之間像這樣自然成就的事很多很多,不勝枚舉。

  極樂世界建立之後,到現在十劫,這是世尊為我們介紹的,十劫了。這十劫的功德不可思議,他以極樂世界這個處所,接引遍法界虛空界有緣眾生往生淨土。有什麼緣?只要真正相信,沒有絲毫懷疑,真正想到極樂世界去學習,那個地方像學校一樣,是學習,佛就會接引你去。所以,不需要其他的條件,只要你真信、真願他就會來接引。上上根人,像法身菩薩,去往生的人不少,他們生實報土,其次的聲聞、緣覺,再其次的六道凡夫,每天去往生的不計其數。所以這十劫阿彌陀佛度了多少人,這個功德確實一切諸佛都沒有辦法跟他相比,他將這個功德加持給一切往生淨土的這些人。有真實功德能加得上,不是隨便說說的。我們今天說念一部經給某個人,迴向給他,有沒有好處?有,理上講得通。要至誠恭敬的心去念,他才能夠得到這個利益。如果我們心不誠,態度不恭敬,效果就很小,微不足道;是迴向給他了,他好像沒有感覺到,這個道理在此地。

  往生到極樂世界,得阿彌陀佛真實功德利益的加持,身變成法性身,居住的凡聖同居土也是法性土,這個不可思議。法性土裡面,所有一切都不會變化,時間之長,我們知道至少是三個阿僧祇劫,真叫無量壽,這是有量的無量。可是,也許你不必要三大阿僧祇劫,不要這麼長,你的煩惱習氣就斷盡了,業障也消盡了,你的地位就提升到實報土,在極樂世界很容易的事情,不難。生到實報土就等於說是真的無量的無量,真的無量壽。實報土裡面將最後一品無明習氣斷掉之後,就證得《華嚴經》上所說的妙覺果位,這是圓滿成就了。這個果位不住在實報土,他住在常寂光,四土最高的常寂光淨土,他住那裡去了,那真正是無量,不生不滅。所以這條路我們可以走得通,男女老少、各行各業,只要具足善根福德因緣,個個成就。善根,能信、能解,這是善根;真肯念佛求生淨土,這是福德,無上的福德;因緣我們有了,我們具足了,我們遇到淨宗、遇到這部大經,緣具足了。三個條件統統具足,哪有不往生的道理?哪有不成佛的道理?所以極樂世界,全體,四土三輩九品,居住的環境都是華果恆芳,光明照耀。

  「隨風散馥,沿水流芬」,這是講花果的香味。你看眼見色、耳聞聲、鼻嗅香、舌嘗味。我們這個世間,六根接觸六塵境界生煩惱,生貪瞋痴慢疑;西方極樂世界沒有,六根接觸六塵境界生智慧,斷煩惱、消業障,智慧增長,那個世界不一樣。「無量光明,百千妙色,悉皆具足」,具足是我們一般講圓滿,沒有一絲毫欠缺。「奇妙珍異」,這是講礦物,極樂世界,花果這是植物,這是講礦物,山河大地,奇妙的這些珍寶。「周遍校飾」,校飾是交互、裝飾。「光色晃曜,盡極嚴麗」,莊嚴、美麗。「咸顯彼佛世界具足莊嚴」,這一句是黃念老說的,前面都是引用的經文,佛告訴我們的,顯示阿彌陀佛極樂世界。「周遍其國,是莊嚴一辭中所含交飾之義」,我們講五彩繽紛,無量的莊嚴。

  「至於具德者,則如經第九品中」,這是講我們所見到的人物、山河大地它的功德利益。第九品中說,「如實安住,具足莊嚴」。「故知極樂世界如是莊嚴者,蓋由於如實而安住也。實者,真實之際也。」這句話就是我們通常講的自性、本性,大乘教裡面常講的法性。真實,只有法性是真實的,除法性之外,凡所有相,皆是虛妄,包括西方極樂世界,沒有例外的。《般若經》上講的這兩句話,沒有說西方極樂世界是例外的,沒有說例外當然包括其中,毘盧遮那佛的華藏世界、阿彌陀佛的極樂世界沒有例外。真實之際,這就是自性,真如自性、諸法實相,它顯示在諸佛的報土。它為什麼會顯示?無明習氣還存在,它就能顯示;無明習氣要斷了,完全變成常寂光了。所以常寂光就是真實之際。

  惠能大師明心見性,見到自性了,自性是什麼樣子?他用五句話來形容它,第一個他說「本自清淨」。我們這個經題上,提出大乘,特別是淨宗修行的綱領,「清淨、平等、覺」,這是性德。自性是清淨的,從來沒有染污,我們雖然迷失了自性,在六道裡頭搞輪迴,甚至於到三途地獄道,自性還是清淨的,決定沒有染污。染污是什麼?染污是意,不是自性。自性是真心,意是妄心,妄心裡頭有染污,真心沒有。第二個說「本不生滅」,自性不生不滅。第三個「本自具足」,具足什麼?沒有一法不具足,不具足它就不能現,具足才能現。好像我們看電影,銀幕上所現的這些色相,底片上具足,底片要不具足,它現不出來。那個底片就是真實之際,底片上能現。鏡頭一打開,照到銀幕上,沒有先後,同時出現。這是大乘經上告訴我們,整個宇宙,遍法界虛空界是一時頓現,沒有先後的,同時顯現出來的,時間跟空間都沒有。

  雖然一時頓現,《楞嚴經》上講得好,「當處出生,隨處滅盡」,這個現象被現代量子力學家發現了。他們發現物質現象是意念累積產生的幻相,不是真的,物質是假的,甚至於說根本沒有物質這個東西存在。這個我們都很難懂,這太深了。物質從哪裡來的?物質原來是意念,就是念頭,累積產生的幻相。念頭從哪裡來的?他說念頭是無中生有,它忽然蹦出來了,但是立刻又消失了。報告上這樣的形容,跟佛所講的「當處出生,隨處滅盡」完全相同。現在我們對大乘有很多不能理解、懷疑的地方,可以用科學家的報告來做證,我們就相信了,不懷疑了。

  至於它為什麼會出來?這是什麼?這是講理由。是沒有理由,沒有理由這現象,為什麼會有這種現象?這個問題科學家沒解決。可是佛說清楚了,大乘教裡面佛給我們講宇宙怎麼來的,萬法怎麼來的,我從哪裡來的,佛講的是「一念不覺,而有無明」,無明就是阿賴耶識。阿賴耶是什麼?起心動念,一念不覺就起心動念,非常非常微細。從起心動念裡面就產生了心理現象,佛經上講的受想行識,就產生這個現象,這個現象裡面就會產生物質現象。阿賴耶的三細相,業相、轉相、境界相,或者說阿賴耶的自證分、見分、相分,幾乎是同時生起的,在一念之間。

  這一念時間多長?科學家說太快了,我們的眼睛抓不住它,它太快了。彌勒菩薩把這個數據說出來了,彌勒菩薩講,「一彈指有三十二億百千念」。百千是十萬,三十二億乘十萬,三百二十兆,這一彈指。多少個念頭生滅了?三百二十兆,一彈指。「念念成形」,這就是物質現象,每個念頭裡頭都有物質現象,而每個物質現象裡面都有受想行識。我們這才明瞭,《心經》常常念的「照見五蘊皆空」,五蘊在哪裡?五蘊就存在這一念之間。如果我們今天,今天都是用秒為單位,一秒鐘我們能彈幾次?我們說一秒鐘可以彈五次,那就再乘五,一千六百兆;換句話說,一個念頭生滅是一千六百兆分之一秒,一秒鐘裡頭它生滅一千六百兆次。每個念頭裡頭有物質現象、有精神現象,它太快了。彌勒菩薩說「念識極微細,不可執持」,我們沒有辦法抓到它。這個對話,這是三千年前釋迦牟尼佛說的,今天量子力學家證明了,真的是這回事情。

  所以物質現象是從受想行識變現出來的,它是阿賴耶的相分。順序,阿賴耶的業相,就是阿賴耶的自證分,由自證分變現出見分,由見分變現出相分。見分是精神現象,受想行識,然後才變成物質。它真的是太快了,在那麼短的時間當中,一千六百兆分之一秒。它還有三段,第一個阿賴耶的業相,第二個轉相,第三個境界相。我們好像看到同時發生的,其實它還是有先後。科學家真了不起,提出「以心控物」,就是意念確實可以控制物質現象,可以改變物質現象。這個確實是不可思議的境界。

  「由於如實而安住」,這就是有德,自性裡頭有德,剛才講的惠能大師的第三句,「本自具足」,具足整個宇宙。釋迦牟尼佛在《華嚴經》上告訴我們,他把萬事萬物歸納為三大類,我們用這個來解釋惠能大師所說的本自具足。第一個是智慧,大乘經裡面常講的菩提,智慧就是菩提,第二個是德能,第三個是相好,佛把它分成這三樣。本自具足,但是它不現前,你看不到它,有緣它就現相。所以他末後有一句說「能生萬法」,萬法是自性變現出來的,自性能生能現,萬法是所生所現,整個宇宙,遍法界虛空界,自性變現的。自性為什麼變現?自性本來就具足,本來就有,千變萬化。賢首國師《妄盡還源觀》裡面就講得很清楚,那裡面所說的,用現在的話來說那是科學,最高的科學,說出宇宙萬法的真相。

  根據現在量子力學的發展,我們有理由相信,再過二十年到三十年,大乘經不是宗教了,是科學,被科學家承認了。科學家要把這個根源找到,用他的方法找不到,為什麼?他的方法沒有離開妄心,他用思考、用研究、用科學技術來探討,找不到。這些東西它有界限的,它有侷限的,找不到自性,此地講真實之際,他找不到。真實之際要怎麼找到?佛說這個事情「唯證方知」,你證得了,你完全了解。怎麼證得?證要靠放下,放下起心動念、放下分別執著你就證得。不要用科學儀器,也不必用思惟,思惟是妄心,科學工具也都不是真實的,對物質現象行,能起作用,對心理現象它就不起作用。

  心跟物是一不是二,決定不能分割。現在量子學家提出來了,他說我們的科學,這二、三百年走的走向,有個很大的錯誤,就是二分法,二分就是把事實真相分成心理跟物理。現在發現不能這樣分法,心理跟物理是一樁事情,它不是兩樁事情。所以,二分法是錯誤的,物理現在出了問題,解決不了。可是要了解,真正知道物質現象是從意念變現出來的,這物質現象就很容易解決,只要我們端正心念,問題就能解決。怎麼端正心念?不再執著、不再分別、不再起心動念,問題全解決了。對自己來講身心健康,長壽還加個自在,你看這多麼好的一樁事情;對我們居住環境,現在地球上所有的災難,全部都能化解。意念的能量不可思議,能夠改變我們的星球,這是最新的科學報告。這叫具德。

  「又第十五品中」有這麼一句經文,「一切莊嚴,隨應而現」。感應,眾生有感,佛有應。所有一切莊嚴不要去想,極樂世界沒有人設計,也沒有人去建造,沒有施工的,怎麼出現的?隨應而現。這個莊嚴是講極樂世界一切莊嚴,如果把它引申,遍法界虛空界一切莊嚴,全都是隨應而現的。這是真的,一點都不假。「此正顯事事無礙法界之圓明具德」,這是莊嚴,經題上「莊嚴」兩個字。接著我們看下面「清淨」,請看念老的註解,「清淨者,身口意三業,離一切惡行煩惱垢染之謂」。

  今天上午有幾位外國的朋友來看我,下午他們離開了,所以今天上午這堂課就暫停了。裡面我們就談到,現在的社會是有史以來從來沒有見過的混亂,災難頻繁,還有沒有救?提出這些問題來問我。那我們首先要了解,災難從哪裡來的?什麼原因發生的?我告訴他們,中國古人有兩句話,其實我們並不懂,我也是如此,不懂,你今天這一問我明白了。今天災難從哪裡來的?第一個原因,我覺得是從邪淫來的。中國古人所說的,「萬惡淫為首,百善孝為先」,我也常常講這兩句話,不懂,他一問我想起來了,真的。因為我們聽到聯合國衛生組織的報告,他們最保守的估計,每一年墮胎的多少?超過五千萬!墮胎是殺人,不是殺別人,殺自己的兒女。一年五千萬,兩年就一個億!這些小孩到你家來,佛說了四緣生法,四種緣,沒有這四種緣不到你家來,這四種緣是報恩、報怨、討債、還債。如果是報恩的,你把他殺掉了,變成仇人;如果他是報仇的、報怨的,你把他殺掉,仇就加重了、加深了;他要是來討債的,你不但不還債,還要他的命;是還債的,你不接受他還,你把他殺掉了,這個帳怎麼算法?二次世界大戰,戰爭當中死亡的人數大概一年是一千萬;換句話說,二次大戰打了四年多,總共大概死亡的五千萬人。現在一年墮胎就五千萬,我想這個大災難真正原因就從這兒來的。這還得了!冤冤相報這因果的定律,沒完沒了,這世界能不動亂嗎?地球能夠沒有災難嗎?這沒法子,想不到。所以,我們從這裡看因果,就是從因果的角度來看事,肯定是有。

  能不能化解?化解有,大乘教裡面告訴我們,懺除業障,普賢菩薩教的,真誠心懺悔,後不再造。要承認過失,過去無知,我錯了,現在我們真的改邪歸正,來超度這些亡靈,後不再造,求這些亡靈原諒我們、寬恕我們。已經造了沒辦法,無法彌補了,真誠懺悔,斷惡修善,改邪歸正。能不能化解災難?能,可以化解自身的災難,也能化解居住地球的災難,得真幹才行。這個事情相信不相信?現在人不相信因果。我現在看古人這兩句話,好像就是說的我們現前的事實,不是講給那時候人聽的,講給我們現在人聽的,「萬惡淫為首」,這還得了!所以我想災難的根源在哪裡?就在這裡。其他的那是小惡,這是大惡,沒有比這個惡更嚴重的。帶給我們全球社會的混亂,全球許許多多災難頻繁,都是這個造成的,不能夠不覺悟。學佛的人比較容易覺悟。

  所以,身口意三業離一切惡行。惡行,佛提了一個綱領,十條,叫十惡。不殺生、不偷盜、不邪淫,殺盜淫是身造的三種惡。口業,不妄語,不兩舌,兩舌是挑撥是非;不綺語,綺語是花言巧語騙人;不惡口。意三是起心動念不貪、不瞋、不痴。佛給我們說了十條,叫十善業道,我們起心動念,身口意都能夠遠離十惡。一切惡出不了這十個範圍,這十惡展開就是萬惡;不止一萬,大乘教裡面展開,八萬四千條,萬惡是真的,不是假的;小乘法裡面展開是三千條。煩惱、垢染,垢染是染污,不善的染污、不良的染污,身體的染污、精神的染污。現在身心染污已經到非常嚴重的地步。「《探玄記》云:三業無過云清淨。」身口意,業是造作,身口意的造作遠離十惡,這才叫清淨。「蓋謂身口意三業,皆無過失也」,沒有過失。現在這種人到哪裡去找?有,肯定有,極少數,不是沒有。「又清淨土,指淨土;清淨身,指佛身;清淨人,指如來。」真的,達到究竟圓滿的清淨,是諸佛如來佛國土,這才是清淨的。西方極樂世界是淨土,佛清淨,往生到西方極樂世界的人身心都清淨,而且往生並不難;道理很深,可是想去不難。

  「又《往生論》謂,三種莊嚴入一法句,一法句者清淨句,清淨句謂真實智慧無為法身,此與經題中莊嚴清淨妙合天然。」黃念老註解這部經,引用《往生論》上這句話引用得最多,我們在這個註解裡頭至少看到有幾十次,由此可知這句話很重要,常常提醒我們。三種莊嚴,國土莊嚴、佛莊嚴、菩薩莊嚴,這是三種莊嚴。國土是極樂世界,佛是阿彌陀佛,是老師,往生到極樂世界全都叫菩薩。彌陀本願裡頭說的,只要生到極樂世界,「皆作阿惟越致菩薩」,這個不可思議,阿惟越致菩薩是法身菩薩。換句話說,極樂世界的同居土、方便土,跟實報土都是平等的,同樣的待遇,全都是法性身、法性土,這是不可思議的事情。三種莊嚴入一法句,一法句就是真實本際,所以叫清淨句。清淨句,《往生論》註解裡面說得最多的,「真實智慧,無為法身」,無為法身就是真實之際,就是自性、本體,跟本經經題上莊嚴清淨圓滿的相應,叫妙合天然。「三種莊嚴者,無量莊嚴也」,把所有一切莊嚴全部都包含在其中。國土莊嚴是環境,依報的莊嚴,佛莊嚴、菩薩莊嚴這是正報莊嚴,用這兩句來描繪西方極樂世界。

  「今齊入一清淨句中,是一切即一」,這是《華嚴經》上說的。「又經云心淨則佛土淨,表一即一切,華嚴玄旨,又於此處見之」,這是華嚴奧旨,本經裡頭全都有。「又《漢譯》稱阿彌陀佛為無量清淨佛。又其中第十八願曰:我作佛時,諸佛國人民有作菩薩道者,常念我淨潔心,壽終時,我與不可計比丘眾飛行迎之,共在前立,即還生我國,作阿惟越致。」這是漢譯本原本裡面的一段經文,通常我們講的第十八願十念必生。「此中之淨潔心即是清淨心,亦即《往生論》中之清淨句」,這就講得更清楚、更明白了。佛的名字阿彌陀佛,可以把它翻成「無量清淨佛,佛心是無量清淨心,總之是一法句,即是清淨句」。

  清淨,沒有染污,清淨,沒有過失。修淨土,希望我們這一生當中決定得生極樂世界,經題上這五個字是我們修行的標準,清淨、平等、覺,這個我說過很多遍。得清淨心就決定生淨土,生凡聖同居土;得平等心,就生方便有餘土;覺是大徹大悟、明心見性,生實報莊嚴土。我們真的希望這一生能往生,最低的標準是清淨心。我們用什麼方法來修清淨心?用信、願、持名修清淨心。方法很簡單,把我們心裡面這些雜念、妄想統統放下,把阿彌陀佛請進來。心裡面只有阿彌陀佛,除阿彌陀佛之外什麼都沒有,心就清淨了,阿彌陀佛無比的清淨。這個心最大的忌諱、最大的錯誤,心本來是好的、善良的,叫良心,把自己的良心去裝別人的垃圾,這是最大的錯誤。別人那些是非人我,何必放在自己心上?要把拉拉雜雜東西全放在心上,自己就變成垃圾桶了,這是最大的錯誤,最愚痴的做法。那最聰明的做法,把他這個良心打掃得乾乾淨淨,把阿彌陀佛請進來。我心即是阿彌陀佛,阿彌陀佛即是我心,你能不往生嗎?你能不成佛嗎?你將來往生成佛,那個功德成就就跟阿彌陀佛完全相同。這是真有智慧,真正聰明。這不是難事,我們自己肯不肯調換一下?念佛求生淨土要在這個地方著力,要在這裡真用功夫。

  我們接著看下面的文,《往生論》中的清淨句。「佛名無量清淨佛,佛心是無量清淨心,總之是一法句,即是清淨句,即是真實智慧無為法身」。這就是惠能大師見性的時候所說的第一句話,本自清淨。「亦即是一句佛號」。古德教給我們,多念一句佛,念念不忘佛號,教我們「少說一句話,多念一句佛,打得念頭死,許汝法身活」,這首偈子好!日常雜心閒話都是在造輪迴業。念念都是阿彌陀佛,功夫念到純極了,無論別人跟我們講話,心裡全是阿彌陀佛,除阿彌陀佛之外沒有第二個念頭,真正念佛人!「故發大乘心,持名念佛,臨命終時,蒙佛接引往生,正是本經發菩提心,一向專念之宗」。我們要時時刻刻提醒自己,同時也提醒別人。別人不管他念不念,他看到我們念佛,阿賴耶識種下念佛的種子,聽到我們念阿彌陀佛的音聲也種下種子,好!這一生雖然不能得度,來生後世遇到念佛的緣,這個種子會起現行、會起作用。根熟的眾生能信、能願,常常提醒他功夫不間斷,他能往生。這就是自利利他,自行化他。「又清淨句,表實際理體」,就是真如自性。「從清淨句出生三種莊嚴」,這就是從清淨心生一切莊嚴,「三種莊嚴同入一清淨句」,一切莊嚴就是清淨心所現的,極樂世界如是,十方國土亦如是,沒有例外的。理事我們都清楚,「是為經題中莊嚴清淨之義」。

  題中第七段,「平等覺」,「經云:平等者,名為真如,乃至平等者,即是入不二法門」。我們看註解。「平等者,離差別也」,沒有差別就平等了。大乘經上佛常說,「心佛眾生,三無差別,正顯平等之義」。心是能現,佛跟眾生都是所現,心覺悟就現佛,心不覺就現眾生。一念不覺,十法界依正莊嚴就現前;一念覺悟,十法界就沒有了。怎麼會沒有了,到哪裡去了?它本來是假的,本來是沒有的,就像作夢一樣,我們醒過來之後夢到哪裡去了?沒有了。確實,我們要真的覺悟了,六道輪迴就沒有了。誰知道?阿羅漢知道,阿羅漢放下見思煩惱,《華嚴經》上講的執著,於世出世間一切法不再執著了。只要執著放下,六道就沒有了;換句話說,六道從哪兒來的?六道是從執著變現出來的。六道沒有了,醒過來是什麼樣子?醒過來他才看到的是聲聞、緣覺、菩薩、佛,四聖法界。這四聖法界是釋迦牟尼佛的方便有餘土,是釋迦牟尼佛的淨土,六道是釋迦牟尼佛的穢土,嚴重的染污。放下一切執著,染污就沒有了,清淨心現前。阿羅漢再進一步把分別放下,把妄想放下,十法界就沒有了。所以,十法界還是個夢,六道是夢中之夢。

  分別妄想沒有了,十法界不見了,出現什麼境界?一真法界,這是真的,不是假的了。佛法裡頭真妄的定義很簡單,凡是會變的就叫假的,不變的是真的。諸佛如來的實報莊嚴土它永恆不變,所以叫它做真的,叫一真法界,為什麼?那個變的因素沒有了。變的因素是妄想分別執著,只要有這個東西它就會變,就是彌勒菩薩所說的,一秒鐘有一千六百兆的變化。這個變化不可思議,我們自己是不覺,粗心大意,是嚴重的染污。無始劫的業障習氣,讓我們的身心覺察不到事實真相,一秒鐘一千六百兆的變化那是事實真相,我們沒有辦法覺察。有這些變化就是假的,就不是真的。一真法界裡頭沒有這個變化,為什麼?一真法界的人,妄想分別執著全放下了,所以他們的境界永恆不變。

  在那個境界裡你完全看到,遍法界虛空界「心佛眾生三無差別」,為什麼?心是能生、能現,佛跟眾生所生、所現,一絲毫差別都沒有。這一句裡頭告訴我們一個祕密,那就是心佛眾生是一體;換句話說,整個宇宙萬事萬物跟自己是一體,不能分割、不能獨立。這個意思現代量子力學家也發現了,他發現的是任何一個意念、一個物質不能單獨存在,與群體是有密切的關聯。布萊登形容它「無量之網」,這個網變幻無窮,就是賢首大師《還源觀》裡講的出生無盡。你要看這個大的現象,看整個宇宙的現象,你才曉得出生無盡。我們看這一點點好像沒有變化,看整個的就看得很清楚,真的是出生無盡。現代科學家發現了。

  《入佛境界經》裡面說,「菩提者,名為平等」,菩提的意思是智慧、是覺悟。「平等者,名為真如」,名相不一樣,意思完全相同,菩提、平等、真如。「乃至平等者,即是入不二法門」,知道宇宙之間一切法是一不是二;換句話說,決定不能起心動念,起心動念就落到二、三。知道遍法界虛空界是一,他還有什麼念頭可生?沒有念頭了。沒有念頭就統一了,真統一,不是假統一。遍法界虛空界任何一法,它波動的現象你完全能夠收到,完全明瞭,如如不動。明瞭是智慧,叫照見,如如不動是自性本定,也就是自性的樣子、自性的真相,它不動的。動的都是妄心,不動是真心。所以佛法修行,真正的樞紐就是禪定。戒律是幫助你得定的,因戒得定,因定開慧。心之定,定到一定的程度智慧就開了,自性裡頭智慧德能相好都能現前。一切具足是性德,圓圓滿滿,一切眾生跟諸佛如來無二無別,它是一體。

  「故知有差別即是二,即不如矣」,如沒有差別。「可見平等之義甚深。今題中曰平等覺,可有四解」,這解釋平等覺的意思。第一個,「平等普覺一切眾生」,普是普遍,覺是覺悟,要用平等普遍幫助一切眾生覺悟;換句話說,就是「普令一切眾生平等成佛之法」。這法是哪一法?法法皆如,法法平等。佛在《金剛經》上說,「是法平等,無有高下」,就是佛所講的八萬四千法門、無量法門全是平等。為什麼?每一法都能幫助眾生成佛,都能幫助眾生開悟,所以法沒有高下。但是眾生根性不相同,所以我們感覺到法不一樣;不是法不一樣,是人的根性不一樣。所以修行,我們就要選擇法門,選擇我們根性可以接受的,可以相應的,學得快。真正一覺悟,一切法統統覺悟。所以一悟一切悟,一部經通了,通是什麼?覺悟了,在一部經上見性了,一切經自然就通了。

  這在教學裡頭是個非常重要的理念,中國人懂得,印度人懂得,西方人不知道。「一門深入,長時薰修」,這是教學重要的理念。這個意思,古人把它寫在《三字經》裡頭,小朋友初入學堂,就把這個理念告訴他,「教之道,貴以專」,從小就把這個正確的觀念輸給他了。所以古人學東西,有成就的人多,現在學東西,有成就的人少。特別是學聖賢教育,尤其是要學明心見性的教育,是要把宇宙的根源找到的這種教育。明心見性就是把宇宙的根源找到,它到底是一回什麼事情,搞清楚、搞明白就叫成佛。

  「今經中發菩提心,一向專念之法,普被三根」,這個法就是平等普覺一切眾生的方法,太妙了!發菩提心,一向專念,你就成功了。一個方向、一個目標,專念阿彌陀佛,其他的統統放下,不要再干擾,不要打閒岔,一門深入,長時薰修。根利的人幾個月就成就了。一般中等根性的人,我們看過去人修學這個法門,大概是三年,極樂世界現在講簽證就拿到了。拿到就可以去,還有壽命不要了,離開這個世界到極樂世界去了。三年往生的人不知道有多少!

  這大概在四十年前,我在台灣講經,有出家的同修來問我。《淨土聖賢錄》、《往生傳》裡面記載,很多人念佛三年就往生了,是不是他的壽命剛好就三年?問我這個問題。我當時回答他,我說如果說每一個三年念佛都往生的都是壽命到了,這個在邏輯上講不通,哪有這麼巧的事!一、二個人可能,不可能那麼多。這到底是什麼原因?他念佛功夫成熟了,我們一般講,只要念到功夫成片就能夠自在往生。凡聖同居土上輩往生可以自在,凡聖同居土裡頭上三品,上品上生、上品中生、上品下生,應該是決定沒有問題的。還有壽命不要了,阿彌陀佛就來接他,我這裡一求佛就來了。這才講得通,才能合理,合情合理。所以是真的,不是假的。前幾年深圳有個居士黃忠昌,很多人都知道,他才三十出頭。他聽我講經講這些事情,他就做實驗,在深圳閉關,向小莉居士護持他,他的期限就是三年,看看三年念佛是不是真能往生。他閉關兩年十個月,還差兩個月滿三年,他就自在往生了。給我們做證明,是真的,不是假的,預知時至,他走了。這個實驗說明,《淨土聖賢錄》所記載的、《往生傳》裡面所記載的,是真的,不是假的。所以,這不是難事情,只要你真相信、真發願,萬緣放下,一心念佛。

  「本經謂,當來一切含靈,皆依此法而得度脫,正顯平等普覺之義」。經文這句話是佛說的,當來是將來。狹義的來說,釋迦牟尼佛的法運一萬二千年,根據中國的記載,釋迦牟尼佛滅度到今年是三千零三十八年。老一輩的這些老和尚都用這個紀年,跟現在外國人所說的二千五百多年相差六百年。你說我們在香港這個地區,老一代的虛雲老和尚、倓虛法師,在香港住了很多年,他們統統用中國的紀年。就算是我們用這個紀年,釋迦牟尼佛正法一千年過去了,像法一千年也過去了,末法一萬年第一個一千年過去了,我們現在是第二個一千年的第三十八年,往後這九千年,都是這部經、這個法門得度。當來一切含靈,這是狹義的說法。如果廣義的說法那就廣了,遍法界虛空界,將來一切苦難眾生,特別是六道眾生,皆依此法而得度脫。這是真的,不是假的。這個法門,三根普被,利鈍全收,易行難信,這真是難信的法門,修很容易,不難。所以人人都能修,人人都能成就。

  第二,「以平等法覺悟眾生。《淨影疏》曰:無作無所有等,為平等法」。這個意思深!無作無所有,「作而無作,無作而作」,這是大乘教上佛常講的三輪體空,那就是平等法。也就是《還源觀》上四德第一德所說的「隨緣妙用」,隨緣是有作有所為,妙用是無作無所為,心裡頭不落痕跡,在這個法門是非常相應。為什麼作而無作?心裡只有阿彌陀佛,除阿彌陀佛之外沒有作,除阿彌陀佛之外也無所有。有即無所有,作即無作,這是平等法,比修其他法門入平等法更容易。心上只要有阿彌陀佛,心上不能容第二樣東西,作不作沒有關係,決定與阿彌陀佛相應。

  「持名之法,心作心是,暗合道妙」,這個道妙就是自性,就是《般若經》上講的實相,是心作佛,是心是佛。「巧入無生」,非常巧妙的,你看從有生入無生,「從有念入無念,因往生證無生。念得能所兩忘,即是《金剛般若》之應無所住而生其心」。生心是有作有所作,這生心;無住,心裡頭沒有東西,統統放下了,這心沒有住。從無住而生心,這是法身菩薩,這不是凡夫;凡夫生心他有住,他落印象,他心裡還想著也念著,錯了。但是真正做到心無住生心非常不容易,這個太難了。但是換成淨宗就很容易,為什麼?我心裡頭有住,就一個阿彌陀佛,除阿彌陀佛之外全無所住。生一切心,心裡頭還是阿彌陀佛,這是巧入應無所住而生其心。亦即《淨影疏》裡面所講的「無作無所有」,《淨影疏》講無作無所有。「以如是法教導眾生,橫出三界,成究竟覺」。這個法門你教別人,你教他念佛,將來往生極樂世界就證得究竟佛果。這個法太巧妙了,這個法真是平等法,橫出三界,真正平等法覺悟眾生。

  第三個,「平等覺指如來之正覺」。如來所覺的就是平等覺,決定沒有高下,決定沒有差別。這是什麼?遍法界虛空界一切人事物統統平等,決定沒有高下,全是自性變現的,心現識變。心現是真的,識變是假的,所以它平等。用平等心對待一切法,天下就太平,問題都解決了。我在二00五年,第一次跟馬來西亞前首相馬哈迪見面。見面,他第一句問我一句話,他問我,這個世界還會有和平嗎?這個問題很嚴肅。他在國家領導人當中時間最久,他做了二十二年首相,任期這麼長的很少有。問我這麼一個問題。我當時回答他的是,如果能把四樁事情做好,天下就太平了。他問我哪四樣?我說第一個,國家跟國家,第二個,政黨跟政黨,第三個,族群跟族群,第四個,宗教跟宗教,都能做到平等對待、和睦相處,這個世界就太平了。平等對待太重要了!所有的麻煩都是不平等,這才出亂子。

  他聽了沒說話,表情很嚴肅。我接著說,是非常不容易,很難做到,但是從宗教下手就有辦法能做到。畢竟在這個世界上,信仰宗教的人比不信宗教的人多,如果宗教能夠團結起來,平等對待、和睦相處,它會影響族群、影響政治。這個話,馬哈迪長老聽懂了。那個時候他剛剛從政界退下來,他是伊斯蘭教最有影響力的一位大德,所以我鼓勵他,「你從政壇退下來,希望你團結宗教」。團結宗教裡頭最重要的,不但宗教要往來,最重要的要學習教義。像我們佛教,我學習我們的經典,我也學習其他宗教經典,知己知彼才能做到和睦相處、平等對待;如果不學習,總就有界限,化解這些界限、矛盾一定要靠學習。真正學習了,就知道我們宗教經典跟他宗教經典裡面所說的大同小異,沒有矛盾,自自然然就能往來。要想整個世界社會回到以前安定和諧那樣的局面,宗教可以做出最大的貢獻,不能夠疏忽。所以我們就變成好朋友了。

  平等覺,如來正覺,「正覺無一切高低深淺之別,故曰平等覺」。水平靜就能照見,心平靜就能照見法界。所以不平你就看不見,平你就看見了。如來在果地上真正是平等覺,覺了一切萬法。第四個意思,「專就本經,平等覺亦即極樂教主之聖號」,阿彌陀佛的別號叫平等覺。「以上諸義,題中俱攝」,這是從經、論、古大德註解裡面所說的,都在經題當中,所以經題的意義非常豐富。

  末後解釋「經」這個意思,我們也看註解,看念老的註解,二百六十三頁。「經者,梵語修多羅」,印度話稱修多羅,「直譯為線」。因為印度的經書都是寫在樹葉上,貝多羅的樹葉,比芭蕉還要細。諸位如果能夠參觀博物院、博物館,裡面藏的有貝葉經,你可以去看看。古時候的佛經是寫在貝多羅樹葉上,所以叫貝葉經。樹葉裁成一張一張長條的,兩邊打洞,用繩子穿起來,所以叫線,把它穿起來。這是梵文本的原本,古時候傳到中國來。「義譯為契經」,直譯是翻成線,義譯翻成契經。「契者,一者契理」,理是什麼?「實際理體」,就是事實真相,宇宙人生的真相。是釋迦牟尼佛依宇宙萬法的真相而說出來的,不是隨便講出來的,所以叫契理。第二還要「契機」,「機者,機宜,眾生根機也,兼指時機」,就是「時節因緣」。能夠適合各個不同的時代、各個不同地區眾生的根性,也就是說他能夠理解,他能夠相信。不具這兩個條件它就不起作用,所以一定是契機契理。這兩個條件都難,說法的人如果沒有證得,怎麼能契理?證得之後,如果對於這些眾生不能廣泛的接觸,你怎麼會契機?

  這個事情,釋迦牟尼佛一生表演給我們看了。他十九歲離開家庭,出去求學,這個示現裡面的含義,是把煩惱障放下,一心去學道,學了十二年。不但學,他還真幹,經上講他有六年苦行;換句話說,六年的學習,六年真幹,真修苦行。印度人對於禪定非常重視,佛經上講的四禪八定,都是印度婆羅門教修學的。四禪八定是真好,在印度,不同的宗教它都修;不但宗教徒修,連搞學術的也修,印度有很多哲學的學派,他們也都修禪定。我們就能夠推想到,釋迦牟尼佛四禪八定一定修得非常好。六道輪迴不是佛家說的,是婆羅門講的。婆羅門教跟佛教關係非常密切,佛確實是以婆羅門教做基礎,把它提升了。在四禪八定當中,對六道裡面的狀況叫一清二楚。

  可是釋迦牟尼佛為我們示現的是個知識分子,知識分子好學、多疑。六道看清楚、看明白了,會想到為什麼會有六道?六道是怎麼發生的?六道之外還有沒有世界?像我們都會產生這個問題,這個問題在當時沒有人能解答。一般宗教裡面講的般涅槃,般涅槃是一般宗教普通都說的。般涅槃的境界,都把四禪天(就是第四禪)、都把四空天認為是般涅槃。釋迦牟尼佛不以為然,在菩提樹下入更深的禪定,突破四禪八定,一直到明心見性,這個事情才完全搞清楚、搞明白了,也就是說契理,理搞清楚了。實際理體明瞭了,在哲學裡面講,把宇宙的本體真正找到了。這個時候開始教學,這一年是三十歲。實際理體找到了,在印度就叫做成佛,佛是什麼?圓滿的覺悟,再沒有欠缺。確確實實,宇宙萬有你統統搞清楚、搞明白了,這叫成佛。就開始教學,教了四十九年,釋迦牟尼佛七十九歲圓寂的,一生教學。

  我們看到這些行誼,就肯定釋迦牟尼佛一生搞教育。他是一個用現在的話來說,他是多元文化社會教育家,他的身分是多元文化社會教育的義務工作者,他不收學費。說他是多元文化,他不分國籍、不分族群、不分宗教信仰,只要你肯來,他就樂意教你。真正是教育,我們要把這個搞清楚。所以,現在科學的這個成就,我們有理由相信,二、三十年之後佛教是教育,不再認為是宗教了。我們今天就學到此地。



 



引用:http://ft.hwadzan.com/dv.php?sn=02-037-0053&lang=zh_TW

敬祝 諸大善菩薩 平安健康  圓滿吉祥

自如 頂禮 阿彌陀佛




台長: 自如
人氣(181) | 回應(0)| 推薦 (0)| 收藏 (0)| 轉寄
全站分類: 家庭生活(育兒、親子關係、婚姻) | 個人分類: 淨空法師 |
此分類下一篇:淨土大經科註(第五十四集)
此分類上一篇:淨土大經科註(第五十二集)

是 (若未登入"個人新聞台帳號"則看不到回覆唷!)
* 請輸入識別碼:
請輸入圖片中算式的結果(可能為0) 
(有*為必填)
TOP
詳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