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h購物| | PChome| 登入
2014-05-30 09:09:37| 人氣328| 回應0 | 上一篇 | 下一篇

人生最高的享受聽經聞法-第1集

推薦 0 收藏 0 轉貼0 訂閱站台

人生最高的享受聽經聞法-第1集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H9azdB2K9bc


  諸位法師,諸位同學,請坐。今天我們在學習,修「華嚴奧旨妄盡還源觀」之後,想的這個題目「人生最高的享受」,這是五十七年前方東美先生教給我的。聽經聞法,中國古諺語有句話說,「活到老,學到老,學不了」。孔夫子也有很深的感嘆,他說我曾經一天不吃飯,一夜不睡覺,我在想,想什麼都沒有真實的利益,最後的結論「不如學也」,回到老祖宗的經驗學到老。他老人家七十歲的時候,還希望老天爺多給他幾年壽命,他想學《易經》。方老師告訴我「學佛是人生最高的享受」,最高的享受是什麼?我自己通過五十七年的學習,確實聞法聽經,法喜充滿。如夫子在《論語》開頭第一句話就說,「學而時習之,不亦說乎」。而對於佛陀經教的學習,那種喜悅是無法形容的,這是要真正嘗到法味才有這種喜悅,才肯定了方老師所說「人生最高的享受」,這句話真實不虛。這個題目我們選了兩段,一段是經文「多聞十種利益」,是《月燈三昧經》的一段經文。另外就是「聞經十益」,這是清涼大師講的,在《華嚴經疏鈔》裡面,清涼說的。我們先學習「多聞十種利益」,這經文:


  【謂修菩薩行者。於世間出世間一切邪正之法。無不聞知。故獲此十種利益也。】


  這段話很重要。修菩薩行的人,對於世出世間一切法,邪法、正法都要知道,才智慧無礙。邪法、正法都能夠幫助我們修行,問題就是你會不會?所以大乘教裡面講,邪正不二,正法就是幫助我們,邪也幫助我們;如果你不會,邪正都不能幫助你。所以人能不能在一生成就,與外面境界不相干,順境、逆境不相干,善人、惡人也不相干,完全在自己。正如同宗門的善知識,勘驗學人常常問到,「你會麼!」你會不會?這個會就是你覺悟了;不會,不會是你迷惑,迷惑的時候邪正都造業。如果要是會,邪正都是助緣,都幫助你一生成無上道。這個十條第一是:


  【一知煩惱助。】


  你看『知煩惱』,「煩惱」就幫助你,這個意思好!


  【謂修菩薩行者。以多聞故。則知自身及諸眾生。所有一切煩惱之惑。皆能資助業因。而受當來果報。故求出離。而不為所惑也。】


  所以你知道它,它天天在幫助你,像一面鏡子一樣,你能夠照見自己。這個意思是什麼?我們本身的煩惱習氣,非常深重,而自己不容易發覺。看別人、看眾生迷惑顛倒、造業受報,就看得清清楚楚。所以會修的人,一定要拿外面境緣,境是物質環境,緣是人事環境,做自己的一面鏡子。時時刻刻還說太長了,應該怎麼說法?念念迴光反照,你就成無上道!所以心最怕的,是你跟著外頭境界走,那你就錯了,你心被境界轉,那是苦不堪言。所以要知道回頭,回頭來看看自己,看到別人有這個毛病,立刻回頭我有沒有?我們現在最普遍的看到一個現象,這是現代人,從老到少各行各業心浮氣躁,這是很大的障礙。有這種毛病,不但是障礙我們學佛,障礙我們聽經,聽經聽不懂!連世間法都障礙。所以古人教學,你在中國能看到,從嬰孩到兒童、青少年,無論學什麼先學穩重。


  如果諸位好好的把近代,近代也有一位了不起的,不能稱聖,他也是個大賢人,曾國藩先生。你看他的家訓,你看他的家書,他怎樣教導他的子弟,第一個就是穩重,第二個是勤勞,這是他們家能夠傳下去綿延不敗的根本。特別是教子弟們,一舉一動都要緩慢;這跟我們現在人的理念完全相反,現在講效率、教快。他教你穩重,教慢,說話要慢,動作要慢,行走要慢,他總是嫌著他的子姪輩,這晚一輩的動作太快。從他的教訓,我們能夠看到他的為人一定是非常穩重。佛法教學也是依這個理論基礎,佛法講戒定慧,戒也就是叫你樣樣都要慢,為什麼?他才能得定。心浮氣躁那個心怎麼能定得下來?要知道定不下來生煩惱,定下來之後生智慧,不相同!中國教小孩,小時候灑掃應對緩慢、細心。學習功課首先是學字,寫字要慢、要有耐心,點一個點、寫一劃都要寫一萬遍,而且每一遍都是慢慢的,都不能夠急躁。你看畫畫,中國的國畫,中國的音樂彈琴,全是教你修定,你心不清淨你學不好,唱歌也是的,讀書也是的,所以音聲拉得很長。佛法到中國來立刻被中國人接受,也就是他們所學習的理論、方法,跟中國人非常接近,這一拍即合,結果能在中國發揚光大。中國這塊地變成佛法的聖地,不是偶然的,是有重要因素的。


  煩惱,你看『皆能資助業因』,就是幫助你造業。業因有,阿賴耶識裡面含藏的種子,有善業、有惡業,有業因、有煩惱的助緣,他就感受果報。你想到貪欲果報是什麼?餓鬼。瞋恚的果報是地獄,愚痴的果報是畜生,貢高我慢的果報是羅剎、是修羅。我們今天修菩薩道,修成佛之道,如果起心動念、言語造作還是貪瞋痴慢,我們就把路走錯了,我們走到三惡道去。連人道,儒家的《弟子規》、道教的《感應篇》是人道,如果我們不能認真的學,來生人身就失掉,不能再得人身。所以,我們看自己不容易看到,看別人很容易,無論在境界上、在人事上,一看到境界裡面誘導我們增長貪瞋痴慢的,這是一切煩惱迷惑。能迴光反照,我們是想出離煩惱的,我們是想出離生死輪迴的,你立刻就回頭,把貪瞋痴慢放下,把貢高我慢放下,這斷一切惡。你看煩惱是助緣,會用,用它來照見,照見自己將來的因果、眼前的因果,你就回頭了。第二叫:


  【二知清淨助。】


  這是順境、善緣。


  【謂修菩薩行者。以多聞故。悉知一切清淨梵行。皆能資助菩提之道。是以精勤修習。以證無上佛果也。】


  『梵行』是什麼?戒律。從哪裡講起?從十善五戒講起。你認真能夠學十善,不貪、不痴、不瞋,心地就清淨,於世出世間法都沒有貪瞋痴,戒律叫清淨行。十善第一個不殺生,不惱害一切眾生,眾生因我而生煩惱,我就在造罪業,我就錯了。我們學佛的同學,大概都有相當豐富的經驗,就是冤親債主,真的冤親債主附身來找我們。有現在人講的話,特異功能的人,他能夠看到我們一般人看不到的一些事物,看到什麼?看到我們自己身邊有許多的冤親債主,他們叫無形的眾生,很多,排長隊。那些是什麼人?那些是我們過去今生所傷害的人,所殺害的眾生,你曾經殺他、你曾經吃他,你曾經去作弄過他、侮辱過他,他都圍繞在你的身邊等待機會,你現在還有福報,不方便找你,你還有護法神。在家不學佛的他也有神保佑他,那些神是什麼?是過去生中曾經對他好的,有善、有惡,有這些好朋友,他圍繞在你身邊他保護你。


  到你哪天運衰了,福報盡了,他就來了,他來了之後,你感覺到得的是什麼?很多的病痛,無論是生活、工作很不如意,這都是小的;嚴重的時候那個災難,他就是真的問你要命。所謂殺人要償命,欠債的要還錢,你病痛常常找醫生,要花很多錢,那就是還債!所以「梵行」,能幫助我們回歸自性,能幫助我們脫離六道、脫離生死,這是『資助菩提之道』。我們知道這個好真的肯修,現在就是這兩條,這兩條我們不知,我們迷而不覺,所以得不到受用。如果真的是知,覺悟了,修行的進度一定很快,有沒有障礙?沒有障礙。從這個地方我們才真正能體會到,這些年來我們常常講的,「人人是好人,事事是好事」,事是屬於境界,物質環境;人是屬於緣,人事環境。沒有一樣不好,它都時時刻刻在周邊提醒我們,惡不能作、善一定要修。所以這兩條是真正覺悟了,斷惡修善,境緣對我們的幫助很大!所以說助道的緣,十法界依正莊嚴,對於一個真正修行人,統統是助道的好緣分,良緣,不能不知道。第三:


  【三遠離疑惑。】


  你看看這個就擺在第三條,講什麼?斷疑。疑是菩薩修行最大的障礙,這講菩薩行,這個疑慮不但是菩薩最嚴重的障礙,我們世間人又何嘗不是最嚴重的障礙?對人、對事要有疑、懷疑,要有顧慮,什麼事都不能辦。特別是學佛的同學,我們對人、對事不懷疑,你看看前面兩條,你要懂得了,你還有什麼懷疑?惡人幫助我們回頭,不善的事也幫助我們回頭,只要你會看,只要你能覺悟。不覺悟,順境、善緣我們也被它迷在其中,生了什麼?生了貪戀,捨不得離開,放不下。所以要是迷不覺,逆順、善惡都變成障礙,障菩提道,都變成幫助我們自己造作一切罪業的幫手,這才給我們說真話!菩提道上只有迷悟,我們能夠破迷開悟就好了。破迷開悟一定要親近佛菩薩,佛菩薩在哪裡?經典所在之處就是佛菩薩所在之處。這佛在《金剛經》上說的,我們展開經卷,就是親近佛菩薩。所以你要看得懂,大家在一起學習,你要能夠體會,你能夠聽得懂。我們娑婆世界的眾生耳根最利,看有的時候看不懂,聽的時候容易懂。所以楞嚴會上,揀選圓通觀世音菩薩當機,「此方真教體,清淨在音聞」,娑婆世界眾生耳根最利。我們耳根最利現在為什麼聽不懂了?這障礙。頭一個障礙是疑慮,對佛法疑慮,對釋迦、對彌陀有疑慮,對傳承的這些法師大德有疑慮,這是我們修學不能進步真正的原因。沒有疑慮這信心才生起來,重重難關你就突破了,『遠離疑惑』。

  【謂修菩薩行者。以多聞故。則於世間出世間一切諸法。及外道邪魔等論。悉皆照了通達。而無所疑惑也。】


  世出世間一切法,佛法、魔法、正法、邪法你一接觸就通達明瞭。通達明瞭對自己修無上道,全都是增上緣,正助雙修,正法幫助我們,邪法也幫助了我們,佛法幫助我們,魔也幫助了我們,魔也變成護法了,這是真的不是假的。怕的是什麼?怕的是你迷了,你迷惑、你不覺。魔實在講也很可愛,妖魔鬼怪都很可愛,你修學正法,他對你尊敬,他佩服你,他雖然不修,他對你恭敬,他擁護你。你要是修假的,不是修真的話,說老實話,他瞧不起你、他輕視你,有的時候來捉弄你,跟你開開玩笑。為什麼?魔也有佛性,「一切眾生皆有如來智慧德相」,魔也是眾生,魔他有!他有佛性。他為什麼不走佛道,他去走魔道?這個原因就是他放不下五欲六塵,這習氣他放不下。貪戀五欲六塵,還是在佛門裡面修的福報,不在佛門裡頭,哪能修那麼大的福報!所以道場出兩種人,能出佛菩薩,也能出妖魔鬼怪,不好好的修,他就變成妖魔鬼怪、變成魔。我們把這個話再說白一點,佛講得很清楚,放下妄想分別執著是佛菩薩。不能放下妄想分別執著來學佛的,學得很好的,名聞利養他什麼都要,他就變成魔道!所以魔也是道場出來的,道場出兩種人。所以魔有很大的福報,都在佛門裡修的。


  我們現在清楚、明白了,要怎樣修是佛道?這裡頭是兩條道佛道跟魔道,不捨貪瞋痴慢、不捨自私自利、不捨分別執著我們就是走魔道。放下自私自利、放下名聞利養、放下五欲六塵、放下貪瞋痴慢你走的是佛道、是菩薩道。所以邪正、佛魔統統清楚、明瞭,一點都不迷惑,這就不懷疑。所以這個如果不是多聞不行,這個地方的『多聞』,它有兩個意思,一個是初學,初學一定要跟老師,離開老師怎麼能成就?對老師懷疑、對老師不相信,學佛多半都走向魔道。真正能夠尊師重道,老師把你帶出來了,在沒有開悟之前這個「多聞」是什麼?是一門深入,長時薰修。用這個方法成就戒定慧三學,這是基礎,這是根本,根本成就之後這才能夠開花結果,開花結果是什麼?叫三慧,聞慧、思慧、修慧。菩薩修三慧,二乘學三學,這就說明戒定慧是佛法的初戒,好像小學、中學學戒定慧,到佛門的大學那就是聞思修。戒定慧著重在斷煩惱,煩惱斷了,轉煩惱為菩提,這就是真正向上提升,才廣學多聞。所以廣學多聞不是我們現在幹的,現在幹的廣學多聞,那就把我們全毀掉了,我們初學是佛法裡面的小學生,一定要一門深入,長時薰修。


  可是現在一般人,你叫他學一門,他不服氣,他嚮往的、羨慕的是廣學多聞,他什麼都想學,什麼都想知道,結果怎麼樣?結果他一樣都不通。我們在年輕的時候,老師教導我們,就是學一部經,一部經沒有學好,決定不能學第二部經。我在台中跟李老師十年,十年只學了五部經,也不少了,可是都是很小部的。你看第一部學的《阿難問事佛吉凶經》,只有五張十個page;第二部所學的《佛說阿彌陀經》,這大家常常念的,你們都知道;第三部學的分量多了一點,《普賢行願品》;第四部學的《金剛經》,五千多個字,都是很小小部的;最後學了一個大部的,要求老師,老師准許我學個大部的,《大佛頂首楞嚴經》,十年。像我講的這五部經,在現在一般佛學院,一年就學完了。老師對我們要求是不斷的重複,「讀書千遍,其義自見」,然後才真正能夠達到一經通一切經通。我記得我講《楞嚴經》講了七、八遍,全部經講完的是兩次,其餘的大概有五、六次沒講完,多半都講一半以上沒講完,講完的有兩遍。


  有這樣一個基礎,我們生在這個環境不好,修學障礙重重,非常艱難辛苦。可是我們能夠堅定信心,遵守老師的教誡,決定不退轉,決定不改變。這幾十年當中把握住,才能有這麼一點小成就,真正體驗到了一經通一切經通。我在《楞嚴》上下了功夫,以後講《法華》、講《華嚴》,都沒有障礙,《法華》、《華嚴》沒學過。所以我有很深的體驗,也看到許多的同學,本來學教的興趣非常濃,年輕的時候都在一起,常常在一起研究討論,到後來都沒有了,都改了,去做法會、做經懺佛事去了,把經教丟掉了,社會的誘惑力量太大了。所以它把斷疑擺在第三,我們一生要成就,對佛決定不能懷疑,對經典不能懷疑,對祖師大德所傳、所教的不能懷疑,你才能會有成就。對自己要有真正的信心,特別是「妄盡還源觀」裡面講到的,那講得太清楚了,我們從哪裡來的。雖然沒有證實,但是訊息是真的不是假的,佛沒有妄語。宇宙從哪裡來的,生命從哪來的,我從哪裡來的,我跟一切眾生什麼關係,我跟宇宙什麼關係,這個不能不知道。第四:


  【四作正直見。謂修菩薩行者。以多聞故。則於一切邪正之法。無不明了。若有眾生。邪見邪論者。為作正直知見。而格其非心也。】


  這是信心建立,真的有了自信心,正知正見不但自己有受用,遇到這些知見不正的人,你能幫助他修正。『格其非心』,這就是幫助他回頭是岸。他有錯誤的知見,他有錯誤的修學,如果你自己沒有正知正見、沒有正解正行,你就幫不上忙。現在佛門裡面這類的人很多,原因是什麼?原因可以說疏忽了經教,這出了問題。所以佛陀滅度之前,阿難尊者就代表我們後學向世尊請教,佛陀在世我們依他老人家,佛陀不在世我們依誰、靠誰?他給我們講了四依法。第一句說「依法不依人」,法就是經典,說了四句,「依義不依語,依了義不依不了義,依智不依識」,佛不在世我們也知道找到依靠,我們要認真學習經典,不懷疑。經典是翻譯的,翻譯到底有沒有翻錯?你看我們馬上就有疑問。可是佛給我們解釋,翻譯的人沒有關係,意思翻對就行了,言語多一點、少一點沒關係,長一點、短一點也沒有關係,只要意思對了就可以。所以往往同一部經,在中國有好多個人在翻,你看現在《大藏經》裡面,《金剛經》就有六種不同的譯本,六個人翻的它怎麼會一樣?你拿來看意思差不多,意思是大同小異,這個佛給我們解決了,依義不依語。


  古大德的註疏,是他們修學的心得報告,可以提供我們做參考,我們所依的呢?依的是依經文。我們自己好好去修學、去求證這就對了;如果自己不修不證,依靠古人的註解那就錯了。古人的註解可以說沒有錯誤,但它不完整,他只看到一面,他沒有看到全面。《楞嚴經》上舉出,瞎子摸象的故事很有趣味,象像什麼樣子?一群瞎子摸象,摸到象鼻子的,人家問象是像什麼?他只能說出鼻子的形相;摸到腿的,象像個柱子一樣;摸到尾巴,象像個掃帚一樣;摸到耳朵,象像個畚箕一樣;摸到身體,象像個牆壁一樣。他有沒有說錯?沒說錯,都說得對,但是不完整,是一部分。這是比喻沒有開悟的人,他在經典裡面他的知見不圓滿,不能說他錯也不能說他對。所以要有智慧,一定要修依教修行,你才能體會得到,不修行體會不到。所以這裡頭最忌諱的是疑慮、懷疑,最忌諱的是心浮氣躁。所以一定要用清淨心認真努力去學習,你才真正能得到如來真實義。所以我們看註解最好看古大德的,為什麼?他們有修有證,他如果說沒有證得的話,他說不出來,說的跟佛經上講的總是有差距。我們看「妄盡還源觀」,雖然是祖師寫的著作,實際上跟經沒有兩樣,可以說那是《華嚴經》的精華,《華嚴經》分量大,這個小。賢首國師也非常謙虛,末後說出這是他的學習的心得報告,從《華嚴》這麼大的經,節錄出來的意思,意思非常完整,沒有欠缺。只有信解行證,才能夠幫助別人、教導別人,改過遷善,回頭是岸。第五:


  【五遠離非道。】


  『非道』,佛道之外的全是「非道」,那錯誤的路子。


  【謂修菩薩行者。以多聞故。則於善惡果報。諸法因緣。無不明了。故殺盜等一切非法之道。皆能遠離而不為也。】


  六道是非道,三途是非道裡面的非道,怎麼可以做?殺盜淫說老實話是地獄道,特別是在現前這個社會,極重的罪業。五戒十善是人道;上品的,所謂上品,就是有四無量心,有慈悲喜捨,修五戒十善,欲界天這天道。往上去那要修定,四禪八定是色界天、無色界天不錯了,它不究竟那也是非道。所以正路是聲聞以上的,這是正路、是正道,修四諦、修十二因緣、修六度、修四攝法,菩薩道。聲聞緣覺能夠出離六道輪迴,不究竟,雖然他終究是要迴小向大的,迂迴的時間太長。所以佛是勉勵我們學一乘法,《法華經》上講的,諸佛如來出現於世間,「唯有一乘法,無二亦無三,除佛方便說」。由此可知,三乘、五乘是佛的方便說,這要知道。佛的正道,正道只有一個,《華嚴》是正道一生成佛,《法華》是正道,淨土是正道。《華嚴》、《法華》都要上上根人才能成就,上中下三根《華嚴》可以聽聽,很難得受用。可是《華嚴》跟《法華》,都勸導我們念佛求生淨土,這叫圓滿成就,這叫普度眾生。在一生當中都幫助你安住正路了,這個我們要知道。


  所以五跟六斷一切惡、修一切善,一切惡要斷。一切善裡面一定要知道,我們這一生有這個緣分遇到了佛道,念佛是成佛之道,就要死心塌地一門深入。這個法門古大德時時刻刻叮嚀我們,簡單、容易、快速、穩當,成就不可思議。應當把這個世間一切真要放下,不放下的時候它就障礙你。果然放下了,你看前幾年,深圳黃忠昌居士給我們做了個榜樣,閉關念佛,他萬緣放下了,什麼都不想了,天天就想阿彌陀佛、念阿彌陀佛,兩年十個月預知時至,他沒有生病就走了,說明這樁事情不難!他在之前跟我有聯繫,他想學古大德,因為看到《淨土聖賢錄》、《往生傳》,許多人都是三年成功的,他說他也想試一試看,看三年行不行。果然成就,真幹!一生成佛真正的安住正道。這裡頭文說:


  【六安住正路。謂修菩薩行者。以多聞故。則於一切邪正諸法。無不明了。故不為非道所惑。而於如來正法。常得安住而不退也。】


  這裡頭最重要的就是淨土法門,淨土能不能成就就看你能不能放下。真的放下心裡頭只有一句佛號,只想阿彌陀佛,只念阿彌陀佛,念《彌陀經》可以想西方極樂世界依正莊嚴,「憶佛念佛,現前當來,必定見佛」,就成功!不要再搞別的。《華嚴》是大本《無量壽經》,《華嚴經》裡面所說的,雖然講的是華藏世界,實際上華藏跟極樂是不二,《華嚴經》可以聽,幫助你建立信心破迷開悟。可是路一定要走阿彌陀佛的路,要不走阿彌陀佛的路子,走毘盧遮那的路子是非常困難,那是上上根人走的,不是普通人。所以它末後一著,普賢菩薩十大願王導歸極樂就完全對了。第七:


  【七開甘露門。】


  『甘露』是比喻,「甘露」是飲料,是忉利天的,忉利天上最好的飲料叫甘露。佛在經上告訴我們,甘露不但是很美的飲料,它的作用很多,它能幫助你延年益壽,幫助你長生不老,所以佛用它來做比喻。這個經裡面說:


  【謂修菩薩行者。以多聞故。則能深入如來之藏。了知無上法味。而復以此普潤眾生。令其善根增長。是為開甘露門也。】


  解釋得好,跟這比喻真的能相應,『無上法味』,法喜充滿這就是人生最高的享受,那要怎麼樣?深入經藏。經藏實在講世尊一生講了很多經,你只要一部,一部深入就行,不要找很多。很多經深入,那你是決定深不進去的,入不進去的;你就在一點,就在一部你就深入。所以一經通一切經通,為什麼?每一部經通法性。什麼叫深入?見性了,每部經都指歸自性。所以世尊在般若會上說「法門平等,無有高下」,就是這個道理。佛法像個球一樣,在球面上任何一點你深入,都能達到圓心。把圓心比喻作自性,達到圓心了,不就是全部都得到了嗎?只有一門深入,你才能達到;你要想門門通的時候,你決定達不到中心。也就是說你學了很多佛學常識,經典的常識,與明心見性毫不相關,這就錯了!這不是如來說經的意思。如來說經是希望你明心見性,你真正明心見性,也不一定是用說經的方法,不用這個方法也行。但是這畢竟在娑婆世界,是個很契機的方法,為什麼?娑婆世界的人都有求知的欲望,佛恆順眾生,給你講解宇宙人生的大道理,滿足你求知的欲望。到最後你還有問題不能解決的,肯定的,佛告訴你,只要你能把妄想分別執著放下,你全都明白了。所以他自己給我們做了個榜樣,他學了十二年統統放下,這大徹大悟。在中國六祖惠能大師也示現了大徹大悟,但是惠能不認識字,沒學過,一天經也沒聽,也沒讀過。這就是說學跟不學對見性來說,沒有什麼關係,見性是要你放得下,放下就是。人就是有堅固的執著不肯放下,難在此地!


  我這一生修學,我常常感念老師,感恩護法,護法是韓館長,不是韓館長三十年的幫助,我不能成就。如果說最好的成就,也就是念佛往生淨土,凡聖同居土下三品往生,那就是了不起了,不能像今天這樣子。這是得她三十年的幫助,她為我做出了犧牲奉獻,什麼事情?讓我用清淨心在學習,一生不管人、不管事、不管錢,她不許我問這個事情,所以心這樣子清淨下來。清淨心才能看得懂經文,才能聽得懂老師的教誡。所以以後,這麼多年下來我體會到了,為什麼很多同學一起聽老師講經,他不像我這樣能得受用,他沒放下。我是章嘉大師教我放下,放下多難!韓館長一下就拿去,不放下也不行,非放下不可,我懂得這個道理。所以當時許多人都說,韓館長這個人太厲害,你不能跟她在一起,她完全把你控制住了。我想想她對我有好處,很難放下的時候,她用這種高強的手段,讓我非放下不可。我想這個好,我跟她在一起合作好,我會有成就,她有護法之功,我有修學之德,這個緣不容易!我如果說是跟她合作,我覺得受不了,我離開,算了,我再去實行,但是就不能成就了。所以我這樣的根性,得到這麼一個善友,才有今天這樣的成就,所以這真的是「了知無上法味」。這麼多年來,我們的講席從來沒中斷過,『普潤眾生』,也就是常常能夠說出、做出來,跟大眾分享。第八:


  【八近佛菩提。】


  『近』是親近,要知道親近『佛菩提』。


  【梵語菩提。華言道。】


  中國人把它翻作『道』,這個「道」是什麼?成佛之道,菩薩道才叫菩提,不是別的道。所以這個道要加以解釋,它下面有:


  【謂修菩薩行者。以多聞故。常勤修習。則知戒定慧行。能趣聖果。是以心常在道。精勤無怠。而於佛果菩提為不遠也。】


  這個解釋,解釋得很清楚,非常具體,為什麼?戒定慧是菩提道,是基礎的菩提道,必須要認真學習。戒從哪裡修?戒一定要從《弟子規》修。我們在這麼多年當中,也經歷了許多國家地區,看到在家、出家那些同修,有的確實很用功,不能說他不勤奮,不能說他不用功,可是最後都沒有我們嚮往當中的成就,那是什麼原因?找!在家的同修十善做不到,出家同修《沙彌律儀》做不到。在這個狀況之下,除了老實念佛求生淨土之外,沒有第二條路可走了,沒有戒,八萬四千法門就沒分。淨土靠得住靠不住?不太可靠,修比不修好,真是像李老師所說的,「一萬個念佛人,真正能往生的只有兩三個人。」什麼原因?沒有戒定慧的基礎。如果有戒定慧的基礎,那叫萬修萬人去,一個都不會漏掉的。最低限度五戒十善你要具足,你決定得生淨土,連出家都不例外。出家雖然我這個比丘戒、沙彌戒做不到,我能把五戒十善修好我決定能往生。所以我們認真去反省、去檢討,原因在哪裡?為什麼從前人能做到,現在人做不到?使我們想到佛法是師道,師道建立在孝道的基礎上。所以中國的佛法跟傳統的學術,早就結合成一體了,儒釋道三家有分不開的關係,佛法是以儒跟道做基礎。儒家的禮、儒家的《弟子規》,道家的《太上感應篇》,這是從前中國人,從小就必須要學的課程,家教!所以長大之後,學佛一點困難都沒有,他有《弟子規》、有禮的基礎,有《太上感應篇》的基礎,入佛門是輕而易舉的,就能不斷向上提升。


  現在我們根斷掉了,大家不學禮、不學《弟子規》、不學《感應篇》,所以《十善業道》就做不到,五戒做不到,所以學佛往生就難上加難。還有幾個往生,那什麼原因?我們能想像得到,應當是他過去生中,生生世世善根深厚,宿世的因緣在這一生當中起作用,他往生淨土!如果不是宿世的善根福德因緣,不可能。所以這些年來,我們才非常認真努力在勸導大家,要把傳統的根找回來,我們要紮根,我們要從《弟子規》、從《感應篇》、《十善業》紮儒釋道三個根,那有這三個根,念佛求生淨土決定沒問題,決定成功。所以這三個根重要,千萬不能疏忽,有三個根念佛往生就有保障,沒有這三個根念佛往生沒有保障,你能不能去是個問題,所以這點不可以不知道。


  有戒就有定,為什麼?戒裡面許多的煩惱習氣都叫你放下,放下之後你的心就定下來了,定能生慧。慧能入經教,你有慧的時候你才聽得懂經典,你才能聽得懂。你沒有慧聽不懂,你所聽的都是一些常識,這是我們今天講佛學常識;裡面的精髓,你聽不到,你體會不到。開經偈裡面所說「願解如來真實義」,你沒有這個能力。「近佛菩提」,就是親近經典,經典所在之處就是佛陀所在之處,要親近它。要用清淨心、要用恭敬心,不能懷疑,知道一句就做一句,知道兩句就做兩句,依教奉行,你進步就很快了,你真的能體會、能契入。如果你不能做到,那個沒辦法,經典裡面的法味,前面講的無上法味你嘗不到,你得不到受用。第九:


  【九為作光明。】


  這是利他,前面都講的是自利,自利之後才能利他;自己沒有得利益要是利益眾生,佛說「無有是處」,沒這個道理。必須自利之後你才能利他,必須自覺之後你才能覺他,這是一定的道理。我們明白這個道理,所以我常講,人必須自愛才會愛人,必須自己尊重自己才會尊重別人。聖賢之道,不論世間跟出世間,都是從自心開始的;離開自己,世出世間聖賢之道,你統統都得不到,你無法體會。這是聖賢跟世俗不同之處。


  【謂修菩薩行者。以多聞故。知諸眾生。皆為無明所覆。常受長夜之苦。而能以智慧之燈。作諸光明。令其出離幽暗。而獲清升之樂也。】


  這是利他。菩薩煩惱斷了,就是真的放下,知道眾生苦,眾生苦在哪裡?無明煩惱,就是對於諸法實相是一無所知。你看現在這個世間,有許多科學家、哲學家、神學家、宗教家,他們都在探討宇宙的奧祕,宇宙從哪裡來的,生命從哪裡來的,萬物從哪裡來的,議論紛紜太多了。我們聽到許多的報告,但是這些報告我們看了之後,還是有疑惑,總不能叫我們心服口服。我們讀了大乘經,尤其是學習《華嚴經》,佛在經典上把這些問題,講得清清楚楚、明明白白。我們能信、能解,現在落到是自己分上的事情,我要怎樣修行?修行就是放下,沒別的。你看佛教給我們,放下對世出世間一切法的執著,你就成正覺,正覺就是阿羅漢。你的德能、你的本能就恢復了三分之一,那講神通,天眼、天耳、他心、宿命、神足、漏盡,阿羅漢這六種神通都有了。雖然有不圓滿,他的量是有限的,只能夠達到三千大千世界,他的眼能看三千大千世界,耳能聽三千大千世界,也就算不得了!三千大千世界是多大?照一般人說是十億個銀河系,我們以銀河系來說十億個銀河系,十億,不是十萬,十億。十億銀河之內的,你能看得到、能聽得到,這裡面的事情你全曉得,這是你的本能。如果再要把分別放下,於世出世間這些不分別,這個能力擴大了,十億個銀河系是一尊佛的教化區,娑婆世界。那菩薩比阿羅漢高太多了,菩薩證的是正等正覺,他能看幾十個佛國土、幾百個佛國土、幾千個佛國土;到地上菩薩的時候,那是無量無邊的佛國土;最後能把起心動念放下那就徹法根源,這是一切法的根源你找到,你徹底明瞭,無上正等正覺。所以功夫不是別的,功夫在放下,修行不是修別的,就是修放下。


  不殺生,把這些造作惡業、傷害眾生的心放下,心既然沒有,行為當然就沒有了,不吃眾生肉,你得要放下!你該不該吃牠肉?在因果上講吃牠半斤將來還牠八兩,欠命的還命,欠債的還錢,生生世世冤冤相報沒完沒了,總得要搞清楚、搞明白。所以這個世間人他要不放下,永遠搞不清楚,那就是被『無明所覆』,蓋住了;『長夜之苦』,就是六道輪迴,他脫離不了六道。只有真正依教修行的,這些羅漢、菩薩們他們放下,他放下了自性般若智慧現前,這就是『智慧之燈』。自性裡頭本有的般若智慧現行,它能照自己,幫助自己不斷向上提升;它能照別人,能幫助有緣的眾生回頭是岸。所以佛法裡面常講「佛度有緣人」,什麼叫有緣?這個人過去生中,生生世世都在學習,累積的善根福德因緣,這叫有緣人。如果他過去生中沒有學,這一生才開始是不可能的,決定沒有偶然的,哪有那麼容易放下的?我們自己親身體驗,不是容易。你想想看,這些名聞利養、財色名食睡,容易放下嗎?老師教我容易,實在講第一天跟章嘉大師見面,也不過是兩個小時,教我「看得破、放得下」,教我「布施」,我做了多少年?差不多做四十年。


  這四十年當中真的最得力的,就是韓館長這三十年,不放下也不行,逼著你非放下不可。這個磨鍊我樂意接受,我知道她對我是有好處,沒有壞處,我歡喜接受。如果不是這樣勉強的話,放不下,特別是貪財,沒有錢的時候放下容易。有錢的時候,錢愈來愈多你怎麼放下?沒辦法!那就是一條很堅固的繩索,把你綁在三途六道裡頭,你出不去。所以真的放下了,真的能捨得乾淨,心裡頭不再有這個念頭,天天學講經,所以心裡面都是想著經教,「近佛菩提」與這個相應了。在大乘經教裡面長時間的薰習,對於這些性相、理事、因果是愈來愈清楚、愈來愈歡喜,嘗到法味。現在你要問我,現在怎麼修法?我們知道現在災難很多,我現在連經教也不想,專想阿彌陀佛。災難來了不怕,有好地方去,專修淨土需要多長的時間?不需要很長的時間決定得生,時間足夠用,就怕你放不下。所以說是深入經藏之後成就自己,能幫助別人。這末後一條講得非常好:


  【十不畏惡道。】


  這就是險難不怕了,什麼樣的災難都無所謂,為什麼?能往生。


  【謂修菩薩行者。以多聞故。曉了萬法體本空寂。無苦無樂。是以發廣大心。隨類化度一切眾生。而於險難惡道。悉無所畏也。】


  哪裡都去!你說災難來了,我死了變成鬼了到鬼裡頭去度眾生,到地獄了我到地獄度眾生。走到哪一道都去度眾生,都為他們講經說法,都為他們做個修行的好榜樣,這有什麼困難!想到佛國土去就到佛國土去,要想恆順眾生也行,哪一道都可以去,『不畏惡道』。知道什麼?十界六道形相不同,理性沒有兩樣!所以你真正契入之後,就像大經上所講的「理事無礙,事事無礙」,哪一道都有緣,哪一道都應該去。用歡喜心去,沒有恐怖、沒有憂慮,不驚不怖,心平氣和這是真正功夫。無論在什麼環境裡面,在十法界裡面、在六道裡面、在三途裡面,都保持清淨心,這是我們學佛真正成就,這是多聞真實的利益。這段是世尊在《月燈三昧經》裡面所說的,聽經聞法真實的受用。我們現在在學《華嚴》,清涼大師特別告訴我們,聽《華嚴經》的十種殊勝利益,他得到了。諸位要記住,他得到了,十種利益他得到了,提出來跟我們分享。但是今天時間到了,《華嚴經》聞經十益,我們明天再來學習。學習這個之後,我們再接著繼續講《華嚴經》,「須彌頂上偈讚品」,我們還沒講完,我們繼續再學習。今天時間到了,我們學習到此地。






轉貼自:http://new.amtb-aus.org/Category_450/index.aspx?3970

敬祝 諸大善菩薩 平安健康 福慧圓滿

自如頂禮  阿彌陀佛


台長: 自如
人氣(328) | 回應(0)| 推薦 (0)| 收藏 (0)| 轉寄
全站分類: 家庭生活(育兒、親子關係、婚姻) | 個人分類: 淨空法師 |
此分類下一篇:人生最高的享受聽經聞法-第2集
此分類上一篇:【天天反省我的真誠做得夠不夠】

我要回應 本篇僅限會員/好友回應,請先 登入
TOP
詳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