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承傳中華文化(第四集)
蔡禮旭老師 2011/11/23 馬來西亞中華文化教育中心 檔名:02-009-005
尊敬的諸位長輩、諸位學長,大家早上好。
我們這一次的課程主題是「如何承傳中華文化」。「承傳」二字,承在前,傳在後,我們要能承接下來,才能傳得下去,要能把經教、正法接得下來,我們要當法器,能裝正法。這個「承」,我們就想到《弟子規》說的,「父母責,須順承」。父母、師長責罰我們,我們錯了;責罰了,順從、慚愧、反省;接著「承」,承就是受教,後不再犯。所以我們對師長每一句教誨,聽了以後就依教奉行,不再犯,這就真的是法器,可以承傳道統。
在佛門有一部經,對我們承傳正法非常重要的教誨,叫《阿難問事佛吉凶經》。弟子問佛陀,很多人學了聖教,人生吉祥如意,不斷提升智慧;有些人學了之後,反而煩惱更多,不吉祥,怎麼差別這麼大?看事情得要看得有深度才行,不能只看到表相。明明都學了,怎麼他愈來愈好,他愈來愈不如意?
我們在學聖教的過程當中,聖教已經五千年了,所以不可能是古聖先賢教誨的問題。問題不出在老祖先、聖賢人方面,一定出在我們自身。佛陀接著說到,跟隨善知識學習,要得利益,很重要的,「從明師受戒,專信不犯,精進奉行,不失所受」。
我剛剛在寫字的時候就想到,昨天上完課,自己坐在底下,看自己寫的字歪到一邊去了,要發現自己的問題真不容易,善友為依。諸位學長,你們不大守信用,我們第一節課「開宗明義」,我就拜託大家,我有什麼錯誤的地方,你們一定要告訴我,你們都說好,還有錄像證明。我昨天寫的好幾行字有點偏到右邊去了,自己坐下去覺得……結果今天比較有警覺性,寫的時候稍微對一下,現在有沒有歪掉?還是有一點。所以你們悟到什麼?要看到進步的部分,因為學習是一個過程。我現在是跟你們交流,對我自己要「嚴以律己」,但是對他人的時候要「寬以待人」。
包含我昨天看錄像,我說這個頭髮前面沒怎麼樣,結果一轉身,後面翹起來,還是沒看到。所以你看身邊的人護念是多麼重要,現在還有翹嗎?
這一段話就非常關鍵,一開始就說「明師受戒」。一般的人,他對這個字會理解錯,他喜歡哪個「明(名)」?很有名氣的人,他很有名,好像能親近他就沾了光,這還是好名之心,那還是迷。是明白的人,是過來的人,有學、有修、有證的人,這才是明白人。
而我們了解到我們這個時代,從清朝末年差不多一百年,後面的一百年,忽略了傳統文化。它整個清朝的興衰,關鍵在哪?重視中華傳統文化就復興了。這個我們都可以印證給大家看。包含《四庫全書》,乾隆皇帝編的,他不重視,怎麼會能成就這麼大的功業?包含他的父親,《雍正皇帝上諭》提到,「三教之覺民於海內」,都是用這三教的教誨,來教育老百姓轉惡為善、轉迷為悟。
我這一次剛好回台灣的時候,台灣故宮博物院有展覽,很多商朝、周朝這些國寶,平常都沒有展的,剛好是孫中山先生革命一百年,全部展出來了,很難得,我去看。其中就看到一個古物,清朝的古物,好像是康熙皇帝他們戴的帽子。那個帽子前面是什麼?一尊佛。大家看到什麼?他是佛陀虔誠的學生啊!戴的帽子還時時要不忘佛陀的教誨,就在他的眉間,戴在這裡。
從這些文物就可以看到,我們歷代對文化的重視、對教育的重視到什麼程度,看了以後印象很深。你們也不要羨慕我,我會讓你們看到,因為我把一本紀念冊帶回來,你們可以看照片。這些文物你可以得到證明。
包含大理國,他們畫出來的,國王帶著文武百官,全部去學習聖教。佛法在整個大理國的勝況,大理國好像有七個還是幾個皇帝,最後都是出家修行。從這些文物當中就可以知道當時鼎盛的狀態。
滿清末期一百年忽略了,民國以後一百年,慢慢的連講都沒有講了。所以這一、兩百年文化的斷層很大。而師長小時候,還接到整個道統的最末尾,還上過私塾。師長說到,他的弟弟小他兩歲,六歲,小他沒幾歲。因為我們在台上,有時候你一句話,比方三歲講成五歲,有些人聽了之後,心裡會犯毛,會有點嘀咕,「怎麼講錯了?」所以假如我們沒有把握的時候,就說「小沒幾歲」就好了。
我也曾經在澳洲的時候,遇到一位大陸的同修,他拿給我一張紙條,眼睛瞪得很大,「你一定要看」。結果我把它打開來,「重蹈覆『轍』,這個要念『哲』,蔡老師你念錯了。」你看一個字念錯了,人家這麼在乎。其實台灣念重蹈覆「轍」(徹),是吧?海峽兩岸有些念法不一樣。我就感覺到,有時候你一個字他就這麼在乎,所以講課的時候精準度要很高。
可是我發現,有時候我們在台上講一個故事,我上一次剛好有跟上一屆的學長講了個故事,講完,下一節課,我說:「來,我們剛剛上一節課講了個故事,請我們學長馬上複講一下。」結果一講,男生變女生,差異就很大了。那個精準度,就一下子東北人就變深圳人。所以人有時候在聽的時候,自己有一些印象都加進去了,不知不覺。所以有時候一句話傳了三個人,面目全非。大家冷靜去看,很多人與人之間的誤會,都是傳話造成的,傳得不準,最後就誤解了。
講話要精準,要「信、達、雅」。「信」,信實,沒有加自己的意思,傳話當然要傳精準;「達」,表達要通暢;「雅」,要文雅、要柔和。比方,對方叫你傳話的時候,他帶點情緒,你傳過去的時候,不要把情緒也傳過去,你可以把它緩和一下,意思全部把它傳達就好。
所以師長從小有這個根基。老人家常講,他這一輩子面對人生很多的境界、誘惑,都能沒有任何的動搖,歸功於小時候上私塾紮下的根基。所以老人家一生竭盡全力承傳老祖宗的教誨、文化,報恩啊!他深刻感覺到,文化對自己生命當中的長遠影響。
我們看師長老人家,光是《四庫全書》、《四庫薈要》,印了好幾百套,給祖國大陸各地分送,要感覺到老人家那一份知恩報恩的心。包含章嘉大師、方東美教授、李炳南老師,他們的故鄉,師長都建紀念館、建電腦教室,都要回報祖宗之恩、回報老師之恩。
師長有了這個基礎,年輕的時候,又接受了三位當時台灣在儒家、佛家、傳統文化當中,造詣最高的高僧大德的教誨。所以師父是承傳道統,是有整個傳統文化根基的最後一代。
我們這幾代人都是沒有根基的,我們現在算是補課。可是我們很幸運,遇到師長這樣的明師。我們多麼感受到,明師像人生的一盞光明的燈,照亮我們的前程,不然我們是非、善惡、方向都分不清楚。感悟到這一點,我們有沒有感覺到,其他還沒有遇到明師的人的痛苦?要感同身受。
首先,我們要全心全意把明師介紹給他們,讓他們人生不再黑暗。怎麼接?我們首先要學得好,是吧?人家覺得,「你學了以後改變這麼大,你的老師是誰?」「淨空老教授。」他就很有信心。要為人演說,我們要先做好,才能把當代這麼殊勝的道統介紹給他。師長又是從三位老師那裡把道統接下來,方東美教授,方苞夫子的後人;章嘉大師,四大活佛之一;李炳南老師,那是儒、佛的通家,整個台灣,傳統文化都靠李炳南老師把它發揚光大起來,很多高僧大德都是李老師的學生。這第一個,我們要做好,才能給別人介紹這麼殊勝的法緣。
再來,要期許自己真學、真幹、真下功夫,以後也能當一個明師。就像《無量壽經》上說的,「願我得佛清淨聲,法音普及無邊界」,是吧?法藏菩薩,他在因地當學生,發那個願,我們也要有這個志氣發。《無量壽經》,還有一切儒道釋的經典,最重要的,我們不是讀而已,讀誦接著「受持」。怎麼受持?變成我們的生活、工作、處事待人接物,變成我們人生的思想觀念,這叫「轉經」,轉經典為我們的人生,這個非常重要。不然念了老半天,經典還是經典,我們的分別執著,還是我們的分別執著。
體會到一句,要用心去做一句。定位自己,真學、真幹,以後是明師,這也是學貴立志。我們自己不明、不覺,我們怎麼去幫別人覺悟?我們很幸運遇到明師,要加緊努力,因為我們畢竟是成年以後才學,所以都有很多習氣要調伏才行。
而且「學貴自知」。師長老人家很謙虛,其實也是在愛護我們所有的弟子。老人家說,他跟大眾分享傳統文化的時候,台下的都是老師,只有他是學生。這給我們護念,讓我們縱使有機會跟大眾分享,常居學位,決定不能以師自居。而且愈講愈誠惶誠恐,因為自己講的,自己都差得很遠,都沒有做到,變成鞭策自己的力量,要言行一致,趕緊努力,契合經典的教誨。這是我們遇到明師。
再來「受戒」,接受老師的教誡。這不只是持五戒、持禮而已。老師所講的,我們要遵守、奉行才行。諸位學長,您現在留在腦海裡的是師長哪一句教誨?來,有沒有哪個學長?你馬上,不要想。來,易學長。「行有不得,反求諸己」。掌聲鼓勵。您看這一句教誨多好,「反求諸己」,時時都是從自己做起。
「不失所受」,這個「失」是什麼?沒有喪失掉,就是「道也者,不可須臾離也」。所以剛剛那一句師長講的「行有不得,反求諸己」,假如時時保持,我們每一天一定都有提升,那三年、五年一定有成就。我們看到這個「受戒」,而且要時時保持,不可以忘失掉。
但我自己也很有經驗,這個禮拜很專注的就是做這一句,「反求諸己、反求諸己」,撐了一天,又開始抱怨別人,這個功夫又沒了。又提醒,又犯;又提醒,又犯,這是一個過程,叫「生處轉熟,熟處轉生」。我們本來對這些教誨很陌生,是吧?我們沒有遇到師長以前,哪知道反求諸己?雖陌生,但慢慢的不斷讀經,不斷在境界當中提起觀照,到達跟我們的身心融成一體,就不會忘了,熟了。那你就念念都是正念,因定你就開智慧了,你定在正念當中。熟,本來那些慣性、習性很熟悉,你不叫它來,它就來了。你說我們也不想生氣,它火就上來了,很熟悉它。慢慢慢慢的陌生了,放下它了,這是一個修行的過程。
有一個方法,比方我們這一個禮拜就專注一句經典,下功夫,一直提醒自己,可能這一個禮拜就把這個習氣對治了。下一個禮拜再換另外一個比較容易犯的習氣,再對治它。所以要下真正的決心對治習氣,趕盡殺絕才行。
「專信不犯」。信,沒有絲毫的懷疑。孔子也是這麼學的,「信而好古」。完全相信,就用至誠、恭敬的心來學習。信了以後,師長教的這些,對的要趕緊去做,錯的不能再違犯。專信不犯。「精進奉行」,勇猛精進去依教奉行,精進就是不能夠懈怠,就是要真幹,「不失所受」。
其實我們看到這整段,都感覺到用功是不可以有絲毫放鬆的,學如逆水行舟,不進則退。
我們現在要承傳,首先我們要是一個法器,就是一個好的學生,我們要有正確的學習心態。待會我們就古聖先賢的榜樣,還有我們師長學習的榜樣,再來深入怎麼提升我們的學習態度。
而學習的內容,我們儒道釋三教主要學習的內容,五倫、五常、四維、八德,其實就是倫理道德,還有因果。主要的範圍是儒道釋三教,主要的內容是倫理、道德、因果。我們課程裡面會就「雍正上諭」來證明,儒道釋三教是我們的正統,這個在下幾節課會專門講一篇「雍正上諭」的節要。這是學習的內容。
接著,學習的次序,是「信、解、行、證」。相信了,進一步深入經典理解;理解完之後,要付諸實踐,解行相應,自己的功夫才能夠提升。「信、解、行」完全融成一體,所信的馬上就去落實,都融成一體,你就契入聖賢的境界,叫「證」。而在解跟行的過程當中,解就分成「博學、審問、慎思、明辨、篤行」。而博學,大家想說是不是學很多?這個「博」,它是旁徵博引。
比方說一個「忠」,我們知道,忠,做人的大根大本,所謂「竭忠盡孝,謂之人」,這在《格言別錄》裡面講到的,一個人竭忠盡孝,他才能稱為人。「治國經邦,謂之學」,什麼是真實學問?能夠治國經邦。你在團體當中,能夠帶領團體發展好事業、整合好人心,這是真實學問。甚至於公司遇到危難,團體遇到困難,你能夠扭轉乾坤,你能夠轉危為安,這是學問。結果我們現在沒看過這些經句,覺得學歷很高就是有學問。
我剛到祖國大陸有一點不是很習慣,就是大家都會說,「我奶奶德行很好,她沒有文化。」請問大家,這句話邏輯對不對?「我爺爺、奶奶他們沒有文化,他們是我們德行的榜樣。」文化,什麼是文化人?能感化別人,才是有文化的人。學歷很高、很傲慢,人家都不認同,怎麼是有文化的人呢?所以沒有經典,其實我們很多認知似是而非。
我們看子夏說的,「賢賢易色,事父母能竭其力,事君能致其身,與朋友交,言而有信,雖曰未學,吾必謂之學矣」。這才是真學問,學問離不開五倫大道的。我們看東北王善人,人家那種「賢賢易色」,尊崇古聖先賢的教誨,超過對世間這些女色欲望,因為對於男眾來講,色關是很難過的,他好古之心、好善之心,遠遠超過對欲望的追求。
而事實上,人只要重視精神層面、重視靈性的提升,他的欲望會很自然的就減低了。面對社會大眾,你不要一下子這個不行、那個不行、統統不行,他被你嚇回去了,好像很害怕,什麼都不行。其實你只要引導他的心靈不斷提升,那些欲望他慢慢也都會淡掉。總要柔軟、善巧方便,嚴格是對自己;對他人要通達人情,寬以待人。
王善人,他尊崇聖賢人到什麼程度?聽過一個故事,就把這個聖賢人的精神完全領納在心上,「我就要當這樣的人」。他看一個德育故事,羊角哀為了朋友,連命都可以不要,結果他太感動了,這個時候,那個古人的精神完全就跟他的身心融在一起,就像文天祥講的,「古道照顏色」,那個精神傳到他的身上了。像王善人這麼學,你學一個就效法一個,那德育故事學完,你身上有七百多個聖賢人的精神,那還得了?所以「賢賢易色」重要。
「事父母」,全心全意,無私無我,沒有為自己想。他不只這樣對父母,對爺爺都是這樣,對兄弟以至於兄弟的下一代都是這樣。寧可自己生活再困難,不敢苦了父母、不敢苦了兄弟,還有他的後代。更可貴的,他的太太支持他,太不容易了。
「事君能致其身」,你看老人家到東家去工作,從來沒跟人家談過薪水的問題,盡心盡力做,每一個東家都非常讚賞他。最後他出來宣揚聖教,都當他的護法,幫助他。我們有沒有看到老善人他的精神,馬上變成我們的精神?不管在任何一個崗位,我們盡心竭力盡本分,為領導、為團體。
「與朋友交,言而有信」,我們這一次學長當中,姓吳的學長不少,大家知道,你們祖上就是周文王的後代,泰伯、仲雍到了整個江蘇、浙江,大家知道這段嗎?已經有不少人去查族譜了。他們把國家讓給了自己的三弟王季,兩個兄弟跑到沒有開發的地方,就是當時的江蘇跟浙江一帶。您看把國讓出去了,跑了那麼遠的地方,照樣當國王。「命裡有時終須有」,他命中就是當國王的,他還是當了國王。而且還當了異族的國王,德行佩服到本來語言不通的地方,最後佩服到以他為王,您看那個德,高到什麼程度。孔子在《論語》裡說,「我實在不知道怎麼讚歎泰伯、仲雍的德行。」
包含德育故事裡面,泰伯、仲雍的後代,有一個我們印象最深的,「季札掛劍」,「始吾已心許之,豈以死背吾心哉!」他守信守到什麼程度,不是言語,守自己的心念、良心。起了念頭已經要給人了,決定要奉行,把劍掛在徐國國君的墓前。效法季札的精神,就像《論語》裡講的,「久要不忘平生之言」。這一生曾經承諾過的事情,甚至是在心裡發的願,這一生怎麼困難都要堅持把它實踐。所以王善人這些聖賢人的精神,我們可以好好的來效法。
剛剛有跟大家提到,「人無倫外之人」,學問離不開五倫,「學無倫外之學」。剛剛跟大家念到的,「竭忠盡孝,謂之人」,我們今天沒有盡忠、沒有盡孝,連人格都保不住。所以沒有這些經句提醒,我們永淪下愚,甚至是畜生都有可能。
我們剛剛講到學習的次序,「信、解、行、證」當中,「解」又是「博學、審問、慎思、明辨」,而這個「博」是旁徵博引。比方一個「忠」字,在不同的經典,對忠的開顯有不同的角度。比方我們一想到忠,我們會想到哪些經句?「盡己之謂忠」,盡心盡力,盡己之謂忠。包含「忠焉能勿誨乎?」你今天效忠於他,對他忠誠,怎麼可以不護念、不教誨他?
從這一句,我們想到《弟子規》哪一句是盡忠的?「善相勸,德皆建;過不規,道兩虧」。透過不同經典,你才能把一個經句的義理解圓融;你解圓融了,叫廣博;最後深入義理的深度、廣度,你才能去實踐。在深入義理的過程,可能有搞不清楚的,「審問」,可以問、請教。再來,「慎思、明辨」,才能幫助你解得更深,更廣,更正確。最後很清楚的去落實,「篤行」。
孟子又說,「分人以財,謂之惠;教人以善,謂之忠」,這裡又提到忠,要把善的東西分享給別人,這才是忠。我們今天跟朋友相處,你不把善的東西告訴他,你就沒有盡到這一份忠。
你說我們以前朋友之間,沒有這些教誨,我們都在幹什麼?都在那裡閒聊,甚至於是批評這個、批評那個,叫喝咖啡就聊是非,造口業都不知道。不只造口業,無形當中,增長傲慢,所以年紀輕輕講起話來都不可一世的樣子。現在事後想想,不知道誤了多少朋友。沒有經典,不造業實在太困難。
現在我們面對五倫、八德,都要能「博學、審問、慎思、明辨、篤行」。可是在學的過程,又要「明師受戒」。這個師承,就是李炳南老師要求師長的那三個條件。這就是傳統的師承,要守這三個原則才能學得成。
我印象很深,老人家在重大的會議當中,有時候幾千人的法會當中,都會提這一個重點。甚至於站在聯合國教科文組織的講台上,底下一百九十多個國家的代表,老人家談的就是他三個老師給他的教誨。
我後來感覺到,因為中華傳統文化是師道,你不守這三個原則,師道就不能貫徹了。師長守了,歷代儒道釋的聖哲人都守這個原則,所以一代傳一代。這三個標準是什麼?第一個,李炳南老師說,「你以前所學,一概不承認。」其實從心性上看,這都是李老師的愛護。所學都先放下,才不會傲慢;調伏傲慢,才能謙卑受教。我當時看到這一條挺高興的,因為我本來就沒學,小時候愛玩,沒讀什麼書。
第二個,只能聽李老師一個人講,不能聽其他的人講。我當時在台灣,那時候人生很苦惱,也很幸運,祖宗保佑,剛好轉電視台,轉到師長在講經,這個老人家怎麼把道理講這麼清楚?非常歡喜,就開始聽師父講經了。
這麼聽了幾年,後來就回到祖國的海口,跟大眾交流《弟子規》、傳統文化。在很多境緣當中沒有陷進去,跟大家分享都有準繩、標準,得力於在台灣那五年左右的時間,就是只聽師長的教誨。所以你叫我講其他的東西,我也不會講。再怎麼講,都是講經典是怎麼講,師長是怎麼講,經典教我們怎麼存心,師長教我們怎麼存心。
結果這幾年走過來,再回想,我二十幾歲以前都聊些什麼?想不起來了。所以你一放下,其實它是假的,它不是真的。你面向光明,黑暗自然就消失掉了。為什麼我們要突破習氣這麼難?因為我們把它當真了,所以它就一直有力量來干擾你、來障礙你;你都是提起經典,慢慢的,你以前想什麼、說什麼,也都放下了。
我有一個經驗就是,當時要教小學了,孩子隨時在看你,你的一舉一動要盡量做得好,二十幾年拿筷子跟拿碗都拿錯了,那得改。你既然選擇了小學教師,你就得要用功夫,結果就「龍含珠,鳳點頭」。一開始改,前一各禮拜,吃飯都有恐懼,就在那夾、夾、夾了三次、五次,夾不起來,都快有點伏不住情緒,都快吃不下去了。最後堅持、堅持,為孩子要堅持,慢慢的兩、三個禮拜過去,習慣了。突然有一天想,我以前怎麼拿筷子的?以前怎麼拿錯的忘了,現在就記得這個正確的。
所以學習首先要先放下,把以前錯誤的想法、看法、說法、做法,全部打包、捆好,丟垃圾桶裡面去。今天我們聯絡了垃圾車過來,大家待會打包好,聽到「少女的祈禱」,台灣的垃圾車來,都是這麼美妙的音樂。你們沒有聽過「少女的祈禱」?我太久沒聽了,有點不熟悉,非常優美的音樂,一聽到就知道要丟垃圾了。不知道有沒有人每天去丟垃圾,突然有一天開悟了:不是丟這一包垃圾,而是丟內心裡面的垃圾。大家待會打包好,下課就扔出去。
有沒有人突然要扔了,又拉回來,「這一包垃圾跟了我三十多年,沒有功勞也有苦勞」?這叫認煩惱賊做父親,愚痴就愚痴在這裡。一看明白,真看明白了,沒有不放下的。所以看破的人一定放下,哪還把垃圾當寶藏的道理?放下。放不下就是還沒有明白,那真的是賊害我們生生世世的習氣。真看明白,沒有人不肯放下的。
因為感覺到二十多年來,這麼多的錯誤思想,傷害了這麼多人,現在又遇到師長的教誨,無上至寶,趕緊裝進腦袋,把以前的東西統統清出去。一開始,自己講話常常「我覺得、我覺得、我覺得」,都是「我」的看法,慢慢慢慢的,「師父怎麼說的,經典怎麼說的」,「我見」、「我慢」,慢慢就淡了。
所以事後想想,這麼多年來,自己的這些見解沒有出問題,得力於前五年,老老實實聽老人家的教誨,不聽雜。為什麼?你聽太多老師講,他們的理都沒有錯,可是我們還沒有辦法到融會貫通。而且每一個老師他在講的時候,他有他的時節因緣,我們還分析不清楚,然後就覺得,怎麼講法不一樣?自己的腦子亂了,信心受影響。
可是你只要聽五年之後,你契入了那整個義理,你看到每件事它的理事、因緣的狀態,你都能非常客觀的分析。這個時候,你再去聽其他老師講的東西,你就可以把它融會貫通。
可是一開始還是跟著一個師長比較保險,這是我自己的經驗。我沒有遇到一些事情,好像這樣也對、那樣也對,他說的也沒錯,然後自己很痛苦,不知道要聽誰的,這個情況我是沒有遇到。我是糊裡糊塗得了福報,剛好就只接觸了師長的教誨。
所以這個「博學」當中,跟從一個老師學習是不衝突的,因為明師他在詮釋一句道理的時候,都把最精華的經句統統拿來詮釋這一句教誨,我不知道大家有沒有注意觀察。比方師長他假如講到了傲慢,他一定會告訴我們,怎麼可以傲慢?「曲禮曰:毋不敬」,《禮記》。孔子又說,「如有周公之才之美,使驕且吝,其餘不足觀也已」。你只要傲慢起來,你的德行、你的能力就上不去,你再有周公的才華沒有用,你開始墮落了。而且你一傲慢,到團體去,跟人格格不入,把人和攪得亂七八糟,成事不足,敗事有餘。
大家看《禮記》出來了,《論語》出來了。再來,「普賢十願」告訴我們,「禮敬諸佛」,《普賢行願品》出來了,有沒有?佛又告訴我們,「一切男子是我父,一切女人是我母」,怎麼可以不恭敬?《梵網經》出來了。
其實說實在的,我們是人在福中不知福。老人家每一次講經,那是用五十三年,講經說法的功夫來成就我們,六十年修學,五十三年講經。所以這個「博學」在一個明師的教誨當中,他會把最精髓的拿來成就我們。你對謙卑理解的深度、廣度,就在他的帶領之下提升了。
聽了有不了解的,可以問,「審問」。聽懂了,自己好好的再去「慎思」,我在生活、工作、處世待人應該怎樣去落實?做了之後,有哪些不妥當的再去分辨清楚,是我心上有問題,還是善巧方便不妥當,都在思維、在調整。這是學習的次序,信、解、行、證。
學習的方法,「一門深入,長時薰修」。我們在《三字經》當中,其實前八句是教育重要的綱領、觀念,在前八句。「人之初,性本善」,把教育的目標彰顯出來。教育就是讓每一個人恢復本善、恢復明德。「性相近,習相遠」,「苟不教,性乃遷」,把人墮落的原因講出來,染上了這些習氣、欲望,所以他才墮落。這一段話讓我們一個從教者,包容、寬恕的心提起來了,他就是沒有好的教育,墮落下去了。「教之道,貴以專」;學之道,也貴以專。教、學,教、學,它是一體的。
我們學東西,現在學就要專注學一門功課。比方我們現在學《弟子規》,就專注學《弟子規》,一門。學完《弟子規》,我們再學《太上感應篇》。我們把根基紮穩。你說,我現在在學《弟子規》,剛好今天一起吃飯,人家在談話,那我不能「我現在只學《弟子規》,他講話會影響我」,然後你聽人家講話就把耳朵捂起來。對方覺得很奇怪,「他怎麼把耳朵捂起來?」然後旁邊的人解釋,「他現在學《弟子規》,其他的統統不聽。」你自己專注在這一部經,而剛好你跟人談話所談的一切內容,可不可以完全融入在《弟子規》當中?可以。你不要學到最後,好像跟世間的人都不能很自然的相處,人家都覺得學傳統文化好像變異類,我們不圓融。
你不相信,來,諸位學長,你現在隨便聊一段話,決定跟《弟子規》有關,你們要不要test一下?不管你們講什麼話。你們太善良了,都要給我信心。真的,決定離不開這一部經的教誨當中。而他的話可能也是讓你更深入《弟子規》,但我們學習就專注在這一部。
當我們把三個根紮好了,接著就在儒道釋當中,選一部自己最相應的經典,從此就專注這一部到你開悟。對這些經教大開圓解,義理通達,一經通了,你任何一部經都可以講解給人家聽。一經通,一切經通。
而且一門深入是學習要專注。可能講到這裡,有人又想,「我上這四十五天,課這麼多。」首先,《一日常規》跟《弟子規》有沒有衝突?沒有,講得更細,幫助我們深入《弟子規》。第二,我們上德育故事,《弟子規》是理論方法,德育故事是什麼?表演,聖賢人表演給我們看。這都在幫我們深入《弟子規》,深入我們學的這一部經,所以它們沒有衝突。
我們這一次學習,第一個重點,紮三個根。會跟大家就這三根,我們不可能講得太細,但是每一句經文,我們怎麼拿來對治習氣,怎麼修身,怎麼把這一句變成我們的家風,我們一個團體的學風、道風,就這一點跟大家一句一句我們來過一下。這是三根。有了根基,「君子務本,本立而道生」。
三根之後,我們再來跟大家交流《群書治要360》的精華。360太多了,我們再截取差不多七、八十句,跟大家來交流。這七、八十句都是離不開五倫關係,而我們這一次比較側重君臣關係。因為前幾次進修班,談其他的五倫關係談得比較多,這一次我們就主要談君臣關係。因為我們現在都在團體裡面弘揚中華文化,假如君臣關係處不好,那不要說去利益別人,自己每天都學得很煩惱。慢慢的,接觸我們的人反而都覺得說,學了之後都不快樂、都不法喜,還有這麼多人事紛爭,人家愈接觸我們之後,反而被我們嚇壞了,就麻煩了。所以君臣的部分,是我們這一次的側重。
其實我們自己的團體不和合,自己壓力也很大,都覺得不好意思,好像自己齊家都沒做好,就要去治國、平天下,心裡沒底,這是正確的。我們為什麼一直回到「君子務本,本立而道生」?既然看到了,就不能不面對、不正視它,這叫不自欺。假如自欺了,不按照經典修學,那我們怎麼弘揚正法?我們所說、所行就跟正法相違背了。
有一個現象,有一些在教學的老師,她覺得要從敦倫盡分做起,結果她回去相夫教子,暫時把教《弟子規》的工作先放下。結果團體的領導人就對我講,「怎麼聽了你們的課,《弟子規》都不教了?」有時候我也挺難做人的,講了實話,會有種種現象出現。但是要不要講?還是要講,這你才是真正對得起人。你不講真實狀況,那叫以人情做佛事,怎麼是在帶領人深入經典呢?經典都是教我們要敦倫盡分的。她家裡有狀況,她不全心全意去護念,站在那個講台上,久了之後,她身心的壓力會愈來愈大的。難道要等到她倒下來了,我們才去處理?難道要讓她家裡的人已經受不了了,把她給扯回去了,你才覺得要調整?水到渠成,瓜熟蒂落,急不得的,循序漸進。
所以學習首先要調伏的就是急躁,欲速不達。「為學第一工夫,要降得浮躁之氣定」。不要急,一步一步,格物、致知、誠意、正心。你習氣不去掉,真誠提不起來,每天還要刻意裝個笑臉給人家看,裝到自己也挺難過的。
所以剛剛我們說到的,還是要「務本」,這是保持理智的一個狀態,隨時遇到任何事情,分析的時候,本在哪裡?你就不會舉棋不定了。
因為之前五倫中其他四倫講得多,我們這一次主要講君臣的部分。接著,我們講學習的方法,是「一門深入,長時薰修」。長時薰修提醒我們,這個「時」就是時時,遇到一切人事物,都在薰習,都在提起正念。而且一沒有事了,趕緊精進,趕緊讀經、聽經,絕對沒有懈怠、浪費時間的情況。我們其實只要不用功,不聽經、讀經,就是打妄想,就是浪費時間。所以古聖先賢留了一句話提醒我們,「三日不讀書,面目可憎」。我們現在的實際狀況,是一不讀經,就開始胡思亂想,真的。
師長曾經講到,我感覺師長的這個態度,很值得我們學習。師長說在台灣,人家稱他「愛講經的法師」。師長說:「我是在對治自己的煩惱,因為講經的時候統統是經教,全神貫注,正念分明,一點妄想都沒有。」我們要學到,師父在提升自己的時候,都是自己找方法來對治、來突破,不能有問題了,自己不下功夫。這個也是正確的學習心態。
孔子教育弟子,「不曰如之何如之何者,吾末如之何也已矣」。這個「如之何」就是怎麼辦、怎麼辦。孔子說,一個人遇到問題了,他自己不是想方法請教,只會在那裡懊惱、沮喪、退縮,孔子說,那我也拿他沒辦法。我再翻譯一次,「不曰如之何如之何」,不知道遇到問題應該怎麼辦、怎麼辦,趕快解決,假如他不自己想辦法,那我也拿他沒辦法。因為你要主動,天助自助者。
我們清楚自己的煩惱習氣很重,所以薰修就不可以間斷。自己還有打妄想的時間,就還沒有體會到長時薰修的深意。怎麼薰習?要讀誦,常常讀誦,讀到你隨時可以提起正念,要熟。比方師長說,《了凡四訓》要念三百遍,《弟子規》每天要念,提起觀照,讀著讀著,你隨時可以提起來,就受持了。接著,不斷落實就為人演說。所以學習的方法,讀誦、受持、為人演說。而受持當中,都是拿著經句來要求我們自己的。
學習方法當中,朱熹夫子有一個讀書法,有六點:第一,「循序漸進」。我們現在先紮三根,然後落實在五倫,最後再一門深入,這就是循序漸進。「因戒得定,因定開慧」,我們現在沒有戒、定,就直接想得智慧,那都是好高鶩遠,都覺得可以一蹴可幾。學問都是穩紮穩打來的,所以佛門學習從戒律開始學,三根就是戒律。而戒律當中,最重要的,調伏習氣,調伏這些惡念、惡習。這是紮三根。更實質的,就是習氣一定要對治,而不是你把三根讀很多遍。讀是手段,調伏習氣是目的。
戒、定、慧,這都是循序漸進,時時都在三根的教誨當中,你的整個起心動念就是定在正念當中,最後就開智慧了。所以三教聖人的教誨決定離不開戒、定、慧。在儒家叫禮,《弟子規》是禮,《一日常規》是禮,就是這些禮節的規範,讓我們循規蹈矩,一舉一動都跟經典相應,最後就可以開智慧了。
再來,循序漸進,「熟讀」,熟悉這些經教。「精思」,這個「精」也有精進的味道;「思」是思維,怎麼把經句落實得更好,怎麼用在生活、工作、處事待人接物當中,這才是實學。
「虛心涵泳」,謙卑的心,「謙則受教有地」;領納過來,好好的去體會、去感悟,這是「涵泳」。你不要學了之後,身心很緊繃,「我怎麼都沒有悟處?別人悟處都這麼多。」你愈緊張就愈悟不了。
大家有沒有經驗,比方說跟人家講話的時候,突然很緊張,有一句想不起來,愈緊張愈想不起來,你突然放鬆了,反而想起來了。不知道大家有沒有這個經驗?我常常有這個經驗,因為站在台上突然想一句話,忘了,然後就開始緊張,可是又提醒自己不能緊張,幸好底下的眼神又這麼溫柔,讓我可以放鬆一下,最後就想起來了。就像比方你拿著信用卡去領錢,緊張到忘了號碼,你就領不出來了。你明明裡面有錢,你只要說,好,深呼吸三次,想起來了,就領出來了。
所以你愈放鬆,你體悟就愈多。對治習氣要趕盡殺絕,領悟道理要像魚兒在水中游,很放鬆。就像我們張海山學長,「我就是那條魚」,他假如後面沒講,我實在不知道他的意思是什麼,所以話要聽完就明白了。「這個河流就像聖賢的教誨」,這也是他的悟處。你看他在每遇到的這些人事物當中,都有啟示,悠遊涵泳。所以代表他在夢中是很放鬆的,就會有悟處,悠遊涵泳。
「切己體察」,句句是針對自己的教誨,好好的來體察、改正。「著緊用力」,其實我們看這些態度,好像都是相通的,「著緊用力」就是精進不懈。「著緊用力,居敬持志」。一開始是循序漸進,時時保持一顆誠敬的心。學習古聖先賢最重要的,主敬存誠,這個誠敬心不可須臾離也。而且時時存著志向,每一天都是往自己的志向在邁進,只要跟志向沒關聯的事情,一件都不做,一分一秒不浪費。不使一秒鐘空過,不使一句話空說。
明天我們再跟大家談整個學習的心態,從經典當中,聖賢人是怎麼來教誨我們的,明天我們用一節課的時間聊學習心態。我在之前進修班聊學習心態時間比較長,比較詳細在講,這一次我們就一節課把它講過,大家假如願意的話,還可以參考前面進修班,因為我們每次進修班側重不一樣。學習心態講完,我們就講《雍正上諭》;《雍正上諭》講完,我們就開始講三根;三根講完,我們就講《群書治要360》的精華。這就是這次「如何承傳中華文化」的一個課程內容。這節課先跟大家交流到這裡。謝謝大家。
敬祝 諸大善菩薩 平安健康 福慧圓滿
自如頂禮 阿彌陀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