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h購物| | PChome| 登入
2012-03-23 09:22:11| 人氣416| 回應0 | 上一篇 | 下一篇

精彩人生從《弟子規》開始 (第十一集)

推薦 0 收藏 0 轉貼0 訂閱站台

2005年幸福人生講座-精彩人生從《弟子規》開始
  蔡禮旭老師主講  (第十一集)  2005/6/2  巴黎粵海酒店  檔名:52-130-0011
  

  諸位朋友,大家晚上好。我們提到「孝為百善之首」,所以教孝刻不容緩。當我們在聽如何教孩子孝道的時候,很重要的一點是要回光返照,反思一下自己有沒有做到,有沒有當孩子好的榜樣。教孝的過程,一開始以身作則,再來親師合作;除了親師合作以外,我們在家庭當中也時時要抓住引導孩子啟發孝心,所以夫妻也要好好配合,夫婦配合。

  家庭裡面要有黑臉跟白臉,諸位朋友,爸爸演黑臉好還是白臉好?因為男女陰陽配合,所以陽剛氣重,應該演黑臉好,女孩子比較溫柔,演白臉比較好。回想起小的時候,只要父親稍微給我們瞪一眼,我們馬上就會覺得很謹慎,不敢造次,所以父親就顯得相當有威嚴。現在很多父親因為工作比較忙,覺得對孩子有虧欠感,所以一回到家,常常都帶著禮物送孩子,來彌補他的內疚。孩子一看到禮物怎麼樣?很高興,馬上跑過來:謝謝爸爸,我好愛你!一次、兩次,孩子都很高興,次數一久,爸爸一進門,他跑過去不是看爸爸,是看什麼?看那個禮物。爸爸,你回來了!突然有一天你走進來,爸爸,你今天怎麼沒帶東西回來?你再出去買吧!所以物質化很難讓父子之間的情誼愈深厚,反而讓孩子對物質愈貪戀,所以物質的獎勵要適可而止;反而你愈從精神面去鼓舞他,常常陪伴他,這樣的親情比較有深度。

  我記得我在學校教書,也有很多老師常常送學生東西。俗話又說「善用恩者不妄施」,真正會施恩德的人,絕對不輕易給人家東西,給多了他會不珍惜。所以有些老師送東西送到,學生來領獎品,看看那個禮物說這個我不要,然後就走回去了,老師也不知所措,所以善用恩者不妄施。「善用威者不輕怒」,一個真正有威嚴的人絕不輕易發怒,光是他那個神態就足以攝受小孩,讓他不敢隨便。現在的父親又不演黑臉,又演白臉,所以逼得母親要演黑臉。但是母親又很習慣演白臉,比較溫柔,所以她常常又要演黑臉,又要演白臉。演了黑臉跟孩子發了脾氣,突然孩子又若無其事跟她談起話來,這個母親氣都還沒消,都調整不過來。同時演黑、白臉是很傷身體的,現在婦女有一個疾病也滿嚴重的,叫內分泌失調,就是常常要在那裡黑、白臉交換,所以還是要道法自然好一點。

  我也有演過黑臉,我記得我在學校第一次跟學生訓斥,也是慷慨激昂。我常常在訓斥學生的時候會感動得掉眼淚,因為那些教誨太好了。我第一次罵完學生,走下樓來,全校的老師都看著我,他說:蔡老師,你也會發脾氣!為人長者,該發脾氣的時候還是要發。剛好我的外甥在我們家坐月子,成長過程也常常到我們家居住,所以我姐夫不在身旁的時候我就演黑臉,我姐姐演白臉。有一次在吃飯,我那個外甥就把手握在筷子的前方,那這樣怎麼吃?筷子都髒掉了。我馬上跟他說:舅舅跟你講,筷子要拿在後面,不然搞髒了,細菌都吃下去。然後我的姪子就眼睛盯著我看,然後又把手放回前面。我還是很有耐心,我說:舅舅跟你講,這樣會把筷子弄髒,要把手放這裡。他又繼續看著我,來回三次,我從他的眼神知道,他的意思說舅舅,你的底線到哪裡?三次以後,我很嚴肅,馬上一把就把他抱起來,往我的房間走,因為要把他的救兵斷送,他才不會造次,因為他知道無後兵可援。

  當我把外甥抱起來的時候,我媽媽就說:大過年,別打了!要不要處罰?怎麼這麼小聲?我的姐姐正在吃飯,她若無其事,如如不動,所以這個白臉也要配合得好。把他抱進去以後,他沿路上就開始哭,哭得很大聲,哭的時候頭還往客廳看。然後一進去我就把門關起來,他愈哭愈大聲。從這裡我們看得出來,孩子已經在學威脅,怎麼威脅?用他的哭聲要威脅你。所以其實我們原則也抓得很清楚:舅舅今天要告訴你,哭決不能達到目的,只會讓事情更嚴重。我講完話以後,拿起棍子就往他的屁股打下去,其實我打得不是很大力,但是架勢要做得很大,嚇唬嚇唬他。打下去以後,現在的孩子都很聰明,他好漢不吃眼前虧,他馬上就受到驚嚇,就不哭了。不哭以後要不要繼續打?就不要了,只要他懂得收歛,知道哭不能達到目的,我們慢慢就轉成比較溫柔,其實我也是比較習慣溫柔一點。我就開始開導他。

  當他不哭了,我也就沒有那麼凶,所以他就放鬆多了。一放鬆他的褲子就尿溼了,結果就尿在我的床上,突然那個時候我就體會到惡有惡報;我打過他三次,他在我的床上尿過兩次。不過他已經六、七歲了,我只打過他三次,而且都是三歲以前,往後他看到我的時候都很乖,然後每次吃飽飯還會把碗端過來:舅舅,我吃飽了。還會給我檢查。這個時候你不能笑,你要擺得很嚴肅,好,很好。當我處罰完他,我就走出來,這個時候我的姐姐馬上跟上,進去房間,然後孩子一看到母親,馬上就衝過來抱住母親。我的姐姐馬上把他抓起來,然後推到前面對他說:你剛剛犯了什麼錯,自己說。孩子馬上又抱到她的懷裡,她又把他推起來:剛剛犯了什麼錯,自己講。一定要讓他不是留在被舅舅處罰,而是留在什麼?做錯的事在哪,錯在哪。等他真正講好了,說出來了,然後我姐姐就說:來,去跟舅舅道歉。所以這個收尾要收得很好,這叫黑臉跟白臉配合。

  我處罰完,隔天我帶著父母還有這些外甥一起去爬山。我正走在前面,我這個外甥就快步跑向前去,把我的手牽住,他已經沒事了,我的火可能還沒消完。其實小孩子都很清楚,你假如循著道理教他,他內心佩服你,可是當下為什麼他還是忍不住發脾氣?那是習性作祟。所以你看做人真是不容易,也很可憐,沒有克服習氣,這一生你想做你自己的主人,容不容易?困難。我們也要推孩子一把,小時候把這些壞的習性把它剔除掉。

  所以夫妻之間要有一定的默契。然後在教孝道當中,先生要把太太的辛勞講給孩子聽,太太也要把先生的辛勞抓到機會跟孩子去引導,因為假如妳是母親,妳對著孩子說:媽媽很辛苦,你要孝順媽媽。這樣的話妳講不講得出口?就比較難講出口。這樣交叉配合就很好,當先生講到太太的懷胎、生育、養育的辛勞,因為都是一起走過,講起來也特別的感人,孩子聽了很可能會感動得掉眼淚。太太也要把先生整個在孩子成長過程,在工作上的辛勞,一一的找機會給孩子講,孩子就對父母長養這分孝敬之心。

  現在有夫妻之間不止沒有互相肯定,互相給孩子教孝道,有的還在孩子的面前數落自己的另一半,這樣好不好?這是兵家大忌。當一個男人,連孩子都瞧不起他的時候,他愈容易自甘墮落。但是雖然他目前還沒有什麼成就,可是孩子對他還是很恭敬,還是很信任,這都是無形的一股強而有力的動力所在。所以我們應該讓另外一半在孩子的面前有他的尊嚴,有他的地位,這對先生也好,對孩子更重要。因為孩子假如從小就不尊敬他的長輩,他那一分對長者的恭敬心也無法建立起來。好,這是夫妻互相配合。

  在教孝的過程,除了跟生活結合,我們還可以結合一些故事。因為小孩子他的思考是比較具體,他還無法聽很多道理,所謂抽象思考能力還不足,我們就可以拿很多古今中外的聖哲孝道故事來講給他聽。像《弟子規》裡面有一句話說到「親所好,力為具」,我們也從生活當中問小孩說,請問媽媽喜歡吃什麼,你知不知道?所以妳先生就可以問孩子,媽媽喜歡吃什麼你知不知道?太太也可以問兒子,爸爸喜歡吃什麼你知不知道?我這麼一問,底下的小孩大部分都說不上來,等到他們想了半天,我又換問另外一句話,我說請問媽媽知不知道你喜歡吃什麼?他們馬上從思考當中忽然露出燦爛的微笑,媽媽當然知道,一下子就可以舉出好幾道菜來。我們接著就跟孩子講,你看媽媽時時都知道你喜歡吃什麼,而你卻不知道媽媽喜歡吃什麼,媽媽這麼愛你,你卻這麼不懂得關懷母親。這麼一講,孩子也覺得對,我做得不好,所以下次出去買東西,應該先買媽媽喜歡吃的。

  接著我們就提到,在古代漢朝時期因為王莽作亂,所以國家也一度混亂。那時候有一個孝子叫蔡順,他知道母親喜歡吃桑椹,所以就拿了兩個籃子去採桑椹。採完桑椹在半途當中遇到了盜賊,盜賊看了也很訝異,你採個桑椹為什麼拿兩個籃子?諸位朋友,為什麼拿兩個籃子?孩子很聰明,你常常問他,他會去思考。所以你跟孩子講故事,也可以常常有一些設問,讓他也參與整個故事的思考。盜賊好奇的就問蔡順,蔡順就跟他們說道,他說因為我的母親喜歡吃甜的桑椹,而甜的桑椹長得比較黑,所以我把它放在這個籃子,另外比較不成熟、比較紅的,我放在另一個籃子自己吃。盜賊聽完以後很感動,覺得他很孝順。

  諸位小朋友,盜賊會不會感動?會,他們殺人放火,會感動嗎?為什麼會感動?「人之初,性本善」。所以諸位朋友,你在講《德育故事》,四書都可以搬進來,「人之初,性本善」。所以諸位小朋友,我們遇到不好的人,要不要去跟他起衝突?不要,應該用什麼方法比較好?就像蔡順一樣,有好的德行讓他們感動,讓他們改過。所以從第二個重點我們也可以引導孩子,不要去跟惡人,去罵他、去跟他起衝突,應該進德修業,進一步當他們的榜樣。

  這些盜賊看了以後很感動就對他說道,我們這些米送給你,這些糧食你拿回去吃,順便也奉養你的母親。諸位朋友,要不要拿?要,為什麼?人家這麼誠心誠意,不收不近人情。假如蔡順把它拿回家,然後剛進門還沒坐下來,突然官府的官兵來了,他說張三家的米怎麼在你家?李四家的水果怎麼在你家?人贓俱獲,這個時候母親就沒人照顧了,所以判斷力很重要,時時都用得上。判斷力在哪?在聖人的經典裡,《論語》裡面有提到,君子有九思,君子在九個方面要時時去思考、去觀照。在九思當中,最後一個叫「見得思義」。當你要獲得東西的時候,首先要思考到這些東西來路正不正常,有沒有違背道義。而盜賊的東西都是怎麼來的?所以這是不可拿的東西。

  我們在一個故事裡面,就把很多做人處事的道理融在裡面,所以孩子不只聽了故事,不只留了這個印象,同時這些道理也能夠深入他的內心中。很多好的故事,在民國初年有一位讀書人蔡振紳,他會集了七百多個德行的故事,把它分八個綱目編排,就是孝、悌、忠、信、禮、義、廉、恥。這些故事都是從性德流露出來,所以孩子聽了以後,百聽不厭。像閔子騫的故事,孩子真的每次聽都很感動,因為跟本性相應,所以這七百多個聖哲人都可以成為你孩子的老師。

  我們再忙也應該陪伴小孩,我也建議很多父親,假如你實在工作相當忙碌,你也不能省陪孩子的時間。我們有位書法家他就提到,跟著他學習的學生,往後能進步的特別多的,都是父母親自陪著他來學書法的;而那個家裡很有錢,但是從來沒有來陪過的,這些孩子往往學得都不專注。其中有一個女孩,她表現很好,她父親是每次都陪著她來。剛好她父親很累了,就坐在那裡打瞌睡,這位書法家他就抓住機會點,就對這位女學生說道:妳看妳爸爸很辛苦。正準備引導她,結果這個女孩她就哭起來了,接著就對老師講:為什麼我的學習這麼用功,因為我的父母時時都陪伴我學習,假如我不好好學,對不起父母。這是用心陪伴,而不是用錢陪伴。

  所以再忙,我們每天抓一、二十分鐘陪孩子講講故事,總抽得出來吧!而當父親在給孩子講故事的時候,可不能講一個故事行動電話響三次,那你兒子會說:爸爸,你還是走吧,不要講了。一定要把手機都關掉,讓孩子覺得我們的心是跟他在一起,一天差不多講一個到兩個就好。我們「大方廣文化公益網」上有相當多德育故事,你都可以下載下來。你能持續這樣子做,孩子一定會感覺我父親很在乎我,所以他的內心會覺得充滿愛。當孩子覺得父母對他非常關愛,他的信心就起來。而一個人假如覺得自己很缺乏愛,他就很沒有信心,甚至於他往後在感情生活都會想要去控制、去佔有,因為他沒有安全感。不是等他結婚的時候會有這種傾向,他在學生時代很可能對朋友就是這樣,把朋友都抓得緊緊的,讓朋友都覺得喘不過氣來。

  像我們從小覺得父母很疼愛我們,就沒想過要去控制、佔有,只想著我們已經得到很多的愛,應該把這個愛再獻出來。而「愛」這個東西特別奇妙,愈獻出來愈多,也不會匱乏。你的小孩走到學校去,他會對同學講:我的爸爸每天跟我講兩個德育故事,你要不要聽?同學說:好,我要聽。他馬上又把他學到的跟同學講,他假如從小就訓練講德育故事,那他以後一定是弘法的人才。所以諸位朋友,你的線要鋪長遠一點,現在就讓這些聖哲的榜樣深植在孩子的心中。而榜樣愈多,這個孩子就愈有志氣,他覺得我不應該輸給這些聖哲人。當我們都能夠運用生活事例,運用這些故事,教學也會顯得不單調,不會讓孩子覺得很無趣。

  《弟子規》在「入則孝」的部分有一段經句,很值得大家深深去思考,就是「親有過,諫使更,怡吾色,柔吾聲;諫不入,悅復諫,號泣隨,撻無怨」。「入則孝」的部分雖然是講對父母,但是當你把心量打開,這個「入則孝」可以對一切長者,都可以用得上。相同的,我們的朋友我們也可以把他當親人看,所以親有過,我們應該有責任去規勸。這句教誨可以結合五倫關係來落實,父子、君臣、夫婦、兄弟、朋友,這五個關係需不需要勸誡?當對方有錯誤的時候要不要勸誡?要,你不勸誡就陷他於不義。所以很多人批評中國文化,他說孝道說孝順什麼都要順,那就是愚孝。會這樣批評的人有沒有看過聖賢的經典?都沒有。沒有看過還大肆批評,這樣的態度真的有待商榷,甚至於他連《弟子規》都沒看過。因為《弟子規》就告訴我們,是不是所有父母的話都要照做?不是,當父母不對的時候要懂得規勸,當然規勸要用對態度、用對方法,這是父子關係。君臣關係需要,夫婦?太太要相夫教子,所以該規勸的時候也一定要勸。兄弟、朋友也要互相規勸。

  這句話當中點出了講話的幾個重要環節,「親有過,諫使更,怡吾色」,所以「怡吾色,柔吾聲」是什麼?是要用好的態度。當然你在規勸以前,首先萬法由心生,一定要先看看自己的存心如何,有些人一規勸他人,馬上脾氣就上來了。一個人為什麼勸別人脾氣會上來?因為很氣,你怎麼不聽我的?勸別人不是要別人聽你的,而是希望對方能改過、能得利。所以這種存心一定要真誠對待才行,而不是用一種氣勢要把對方壓下去,不然你就沒什麼效果,所以要一來存心,二來好的態度,所以要怡吾色,柔吾聲。

  「諫不入,悅復諫」。這個悅是什麼?是父母心情比較好的時候再繼續勸,所以講話還要抓對時機點、還要用對方法。像要勸一個人,你能不能一見到他馬上就跟他說:我有一件很重要的事要跟你講。他馬上心都很沈重,好。坐下來,那個眼睛瞪很大看著你,這樣氣氛會很凝重。像我以前在教書的時候,有時候學生有問題我們會請家長到學校來,家長到學校來他的內心怎麼樣?一定是我們家的小鬼,我們家的小孩給我惹事了,所以他也很緊張。一進到教室我就會先請他坐,坐下來以後我就開始跟他講,你的兒子掃地工作做得很好,很有責任感。他也一開始會有點不習慣,喔。上次找他去紙類回收,收得很好,衛生組的老師還跑來跟我說掃得真是乾淨。他說:喔,真的?給他稱讚了幾個孩子的優點,當然這個稱讚要具體一點,他聽起來也比較踏實。當講了好幾個之後,他會說:老師,我兒子沒那麼好,我的兒子又懶惰,我的兒子回家又不寫作業,他就自己把孩子的不好都講出來了。他講跟我講一不一樣?不一樣,他自己講了以後,我就接著跟他說:孩子很善良,只要我們好好引導他,這些壞習慣很快就能改過來。他一聽很高興說:對對對!老師,你看要怎麼做,我都跟你好好配合。

  所以要規勸別人以前,首先要先稱讚他的好。等他聽到你稱讚他很多的地方,他的內心就比較喜悅,人一喜悅以後,話就容易聽得進,這也是講話的方法。最後一個也要考慮到規勸要有耐性,所以「悅復諫」,這個「復」是什麼意思?不厭其煩,因為很多人的習慣都不是一朝一夕形成,所以一定要慢慢規勸,總有一天他可以回心轉意。有些人你要勸二、三個月,有些人你要勸二、三年,還有人要勸二、三十年,更糟的是要下輩子再說。但是你在勸人的時候不能著相,你還是一味的真誠。而當你是一味的真誠,反而容易感動別人,假如你的骨子裡都不相信他會變,那你就很難勸得了他,所以耐性很重要。

  當我們時時能夠反思一下,我們在勸人當中存心如何,時間、態度、方法如何,往往就可以看到自己還有不足之處,難怪他人不能接受。比方說時機點,很多人就抓不好,交淺不言深。今天你到公司去上班,然後上了一、二天,你馬上去跟老闆講:老闆,公司裡有很多問題,我待了兩天都看出來,這張就是公司的問題,你慢慢看一下。老闆一看,列了十多條問題,看完以後他會跟你說:你很優秀,不過你明天不用來了。他都還沒有信任你,你就規勸,他會覺得你給他挑毛病。所以君臣關係在進諫的時候很重要的一點,要先建立什麼?信任要夠。像夫妻關係,媳婦剛嫁到夫家來,能不能隔天就對婆婆講,家裡面這邊擺不好、那邊也做得不好,這樣對不對?妳的婆婆馬上就板起臉孔來:我在這裡待了幾十年,妳一看就覺得這裡不好,那裡不好,那我是哪裡讓妳看不順眼?

  所以到一個新的環境,一定要記住,多看、多聽、還有多付出,因為有付出才會有信任。那怎麼付出?很多人很會照顧人,但是朋友看到他就跑了,說拜託你,你不要再照顧我了,我煩死了!有沒有?那為什麼付出了人家還不接受?因為沒有看到別人的需要。有一個女婿要請他岳父吃飯,他岳父就住在山上,結果就到城裡來作客。因為城裡面都吃不到地瓜,所以他的女婿就三餐給岳父吃地瓜,結果這個岳父在山上每天都吃地瓜。吃了兩天氣得半死,說這個女婿瞧不起我,就回去了。所以要針對需要才行,要多去觀察他人的需要去付出,比方說先生回來都比較晚,這個時候你差不多抓到他十一點半左右會回來,趕快在十一點二十給他煮一碗麵。然後放在桌上,點一個小燈,他一回來就看到,上面還留一張小紙條:你真是太辛苦了,趁熱吃了吧!妳先生那碗吃下去一定高興到明天早上,這就是觀察他的需要。

  那時候我去代班,當老師有沒有可能學生一看到你就很信任?很難,剛好我去接的是六年級,他們五年級的老師跟他們關係很不好。我記得第一次坐下來,第一排的學生一直盯著我看,然後有個小女生就問我說:老師,你會不會打人?從這句話我們要聽思聰,聽得出來這班學生跟老師的關係不大好。這個時候,你一開始就擺得很嘮叨,沒什麼效果。我就開始先拉近關係,因為六年級的孩子正在發育,肚子特別容易餓,所以我就每個抽屜裡面都擺著胚芽餅乾,而且是不含防腐劑自然的食物。這些孩子差不多到十點左右就會走到我的桌子前面,然後晃來晃去,這時候不能笑,要很嚴肅把餅乾拿出來,對他說:只可以吃兩片。因為吃多了會怎麼樣?會吃不下中午飯,就這樣一點一滴隨著每片餅乾在收攬人心。

  我記得因為只能帶一年,我們也希望這個信任建立得快一點,所以我去買了一個電鍋,每個禮拜五下午給他們煮點心吃。我記得第一次是煮紅豆芝麻湯圓,那個芝麻很香,所以煮好以後香氣逼人。因為那時候跟學生還不是很熟,所以我說:來來來,諸位同學來吃。結果一個有趣的現象發生了,只來了一半的學生,另外一半很有氣節不被收買。尤其那個胖胖的,一呼即來,吃了一碗以後,他說:老師可不可以再吃第二碗?這樣的學生最好,你馬上把他留下來,問一問所有學生的狀況,底細就摸得。但是做任何事情要看存心,我們是為了早一點了解孩子,早一點能夠因材施教。後來第二次煮的時候就全部全軍覆沒了。

  煮了三個禮拜,我就想我再繼續煮下去不就把我累死了嗎?當初只是為了建立信用,結果很有意思,無心插柳柳成蔭,我就對學生講:老師這三個禮拜是要表演一個精神,叫服務大眾,所以諸位同學,有沒有人願意把你最拿手的菜煮給同學吃?你放心,一個班級裡面一定有特別熱心的學生,他會馬上舉手,他會帶動其他的同學。所以就這樣,這些學生一舉手,我馬上說:來,這位同學來登記一下,第一位同學第一個禮拜,這位同學第二個禮拜。就開始把他們排下來。

  結果學生我就跟他們交代,這個禮拜是你負責,那就全權交給你,你需要多少錢,你需要什麼人幫助,你自己要規劃好。當然我們也引導學生如何規劃,第一個需要準備哪些東西,這在西方管理學叫做「What」,要準備哪些用具他把它列下來。其實還有一個叫「Why」,為什麼我今天要煮這道菜。你要煮這道菜絕對不是因為你喜歡吃,而是什麼?同學會喜歡吃,所以為什麼要煮?因為同學喜歡吃。再來,要準備哪些用具讓他列下來,然後需要哪些同學幫忙,他把它列下來。這些東西要在哪裡煮,或者要去哪裡買,這是「Where」。他這個禮拜要準備哪些時間做哪些事,他也可以把它陳列下來。還有一個「How to do」,如何做,這個菜如何做,要不要再去請教別人;做的過程要花多少錢,這叫財務預算。所以孩子這些能力什麼時候學?現在就可以學了。

  所以接到任務的孩子他就馬上很有使命感,都把這些做一個思考,然後來跟我要錢。我把錢拿給他,他還要收集每次買東西的發票,整理好給我。有一個學生需要瓦斯爐,那種很輕便的瓦斯爐,他還打電話到我們家,剛好我不在,我父親接的。他對我父親講:麻煩您跟我們老師講,明天要幫我帶一個瓦斯爐。所以我隔天就背一個瓦斯爐去,大家是忙得不亦樂乎。有一個同學在煮,其他的同學不會,還一起學習。有一次煮蛋餅煮好了,學生就拿到我面前來要給我吃,幸好我還不貪吃,我馬上就問他一句話:除了要拿給老師吃以外,你應該還要想到誰?我這麼一問,孩子動了一下腦子就衝出去了,其實我也不知道他去哪裡。結果我們班的學生就在校園裡面流竄,拿去給科任老師吃;有些學生拿去給他一、二、三、四年級的老師吃,所以全校都知道我們班在幹什麼。還有隔壁班的女老師就跑過來,她說:這個蛋餅是誰做的,怎麼做得那麼好吃?把他叫過來。剛好是一個男同學做的,我就把他找過來,這個男同學走過來的時候,雄赳赳,氣昂昂,覺得很有自信。

  這些孩子在做的過程,也懂得做事方法,懂得互相幫忙;在吃的時候也懂得要先想到長者、老師。因為常常拿食物去給老師吃,所以跟很多老師特別熟,遠遠看到這些老師,幾十公尺之外就打招呼:老師好。我們班本來跟老師的關係不好,所以就比較冷漠,這個活動一辦完,跟老師就相當有禮貌。我那些同事常常就說:你帶班帶得不錯。我就跟他們說:很慚愧,沒有經驗。他們就會特別指出來說,學生的禮貌進步的特別多。因為建立了深厚的信任,當我們在跟孩子講這些處事做人的道理,他就很容易接受了。所以時時要站在對方的角度去著想,就能夠在規勸當中產生很好的效應。

  我們儒家很強調一個態度,叫「行有不得,反求諸己」。那當然我們在觀照當中,這些態度方法,《弟子規》裡面很多,不只在進諫的時候用得上,其實平常與人交談也都時時要謹慎態度跟方法。比方當在眾人的面前能不能去規勸對方?那不行,因為你在眾人的面前說他的缺點,他會很沒面子。所以有一句話就提到,「揚善於公堂,規過於私室」。勸別人的時候一定要單獨的勸,比較恰當。我曾經就聽說,有一個太太要勸她先生戒煙,剛好先生跟一些朋友一起吃飯,當先生把煙點起來,她馬上一手就把煙抓過來,然後沒什麼表情。這樣先生會不會戒掉?那他一定很生氣。

  另外一個女士就比較善巧,她勸她先生戒煙,當然勸先生戒煙講話也要委婉,比方妳就可以告訴他,妳假如直接跟他說抽煙會得肺癌,抽煙會減低壽命,你這麼講他能不能接受?他說我就不喜歡活得長。所以妳要這樣跟他講:先生,你的健康就是我的幸福,你的健康就是孩子一生的寶藏,所以這根煙抽完以後就不要抽了。你不要當場就叫他不要抽,給他一個轉圜,他也會覺得對,我這麼重要。所以這位太太就買了很多瓜子給他先生嗑,嗑到最後沒有成功,又買巧克力給他先生吃。當有一天有一個先生的朋友來了,就拿一根煙說:來啦,抽啦,抽啦。他太太在旁邊也沒有很著急,馬上走過來對客人說:你就可憐可憐我,我為了讓他戒煙已經買巧克力,這個成本很凶。這麼一講,這個客人也覺得不好意思,她先生也沒有沒面子,所以凡事要善巧方便。好,那今天就先上到這裡,謝謝。

 
敬祝 諸大善菩薩 身心健康 圓滿吉祥
自如頂禮 阿彌陀佛

台長: 自如
人氣(416) | 回應(0)| 推薦 (0)| 收藏 (0)| 轉寄
全站分類: 不分類 | 個人分類: 幸福人生講座 |
此分類下一篇:精彩人生從《弟子規》開始 (第十二集)
此分類上一篇:精彩人生從《弟子規》開始(第十集)

是 (若未登入"個人新聞台帳號"則看不到回覆唷!)
* 請輸入識別碼:
請輸入圖片中算式的結果(可能為0) 
(有*為必填)
TOP
詳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