善女人往生傳(十二)
「善女人往生傳」一書是集古代至近代諸多往生西方極樂世界的善女人之傳記,由凡夫居士再翻成白話文讓現代人易看懂(綠色字為文言文,底下黑色字則為白話解釋)。這本書的網址是:http://book.bfnn.org/books3/2071.htm ,以下分次張貼,謝謝。阿彌陀佛!末學咪弟頂禮
~~~~~~~~~~~~
許節婦
許節婦。太倉錢氏女也。年二十歸太學生許照。六載而寡。乾隆三十七年。有司上聞。以節婦旌。
節婦自幼信西方之教。母遘危疾。節婦禱於佛。日誦佛名千聲。病尋愈。
既寡。事佛益虔。時出所藏。濟貧拯厄。惠及禽畜。日誦金剛經。回向生西。晚而斷葷血者六年。
先歿前半月。夢觀世音現身接引。及期。命侍者焚香。合掌誦西方佛名。趺坐而逝。時乾隆五十七年二月四日也。年七十二。(一行居集)
許節婦是太倉人,姓錢。二十歲時嫁給太學生許照,六年之後丈夫過世。五十二歲(乾隆三十七年)那年,政府有關部門把她守節的事向朝廷上報,於是被表揚為節婦。
許節婦從小就信阿彌陀佛,有一次她的母親病危,她就向佛祈禱,每天誦佛號一千聲。不久之後,母親的病就好了。
寡居之後,她念佛更加虔誠。時時拿錢出來,拯濟貧困厄難之人,也常放生。每天都誦《金剛經》,回嚮往生西方。晚年還斷了葷血,有六年之久。
往生前半個月,她夢見觀世音現身來接引她。往生那天,她叫侍者焚香,自己就合掌誦佛名,趺坐而逝。當時是乾隆五十七年二月四日,她活了七十二年。(一行居集)
宋孺人
宋孺人。長洲人。歸太學生顧文耀。事姑謹。姑故奉觀音大士。既卻世。遺宋瓷大士像。孺人供奉日虔。垂十餘年。
已而其子晉芳。夢兩大士。身衣破衲。如有所乞。旦遇一舟子。攜兩軸來售。一舊刻吳道子畫僧相觀音。一繡像送子觀音也。急償以直。屬工莊新。送貯里中月聲庵。
逾年。晉芳復夢兩大士。云將有行。急往視之。則庋置之壁間久矣。遂齎還家。張掛淨室。
孺人日侍像旁。誦西方佛名。及諸經咒。瞻拜無虛日。一日室中牆面。忽現僧相大士。如道子畫。其後八日。又現一尊作送子像。善財龍女。先後迸出。遂發心刻像。金容爛然。自此迸除葷血。一心淨業。
晚得痹疾。日扶掖下床。課誦不輟。已而感熱增劇。臥病半月。臨終訓勉諸子。各敦本行。命同稱佛名勿哭。遂合掌至頂。誦所習咒。忽聞異香滿室中。泊然而逝。時在乾隆五十七年五月。年五十四。(一行居集)
長洲人宋孺人(古時男人對妻的通稱),嫁給太學生顧文耀,她事候婆婆很恭謹。婆婆過世之後,遺留下來一尊平常供奉的觀世音像,宋氏也就很虔誠地供奉這尊宋瓷的觀音十幾年。
後來她的兒子晉芳,夢見有兩位觀音,身上穿著破舊的納衣,好像有所祈求的樣子。天亮之後,他就遇見一個船夫,向他兜售兩幅卷軸。一幅是吳道子畫的僧相觀音,一幅是繡的送子觀音。於是晉芳就趕緊把它們買了下來,並叫工人莊嚴一新,送到同鄉的月聲庵中。
一年多之後,晉芳又夢到兩位大士說想要離開。他急忙去庵中看,發現兩卷軸收藏在牆壁間很久了。於是就把它們拿回家裏,掛在淨室中。
宋氏就每天在觀音像旁,誦佛名及諸經咒,每天禮拜。有一天,淨室內的牆面,忽然現出吳道子所畫的僧相大士的樣子。又過了八天,又現出一尊送子觀音像,而善財童子和龍女也都先後出現。於是宋氏就叫人把像摹取下來,刻觀音像。從此以後,她就不再食葷血,專心修淨業。
晚年的時候,她得了淋痹的病,仍然要人每天扶她下床,誦經念佛不停。後來病情加重,臥病半個月之後,臨終時她訓勉兒子們,要每個人都謹守本分。然後要大家跟她一起念佛,不要哭。之後,她就合掌,把雙掌置於頭頂上,誦她平常所誦的咒語。忽然大家聞到異香滿室,她就很安然的往生了。那時是在乾隆五十七年五月,她五十四歲。(一行居集)
鄭氏
鄭氏松江人。適吳姓。少寡。矢志柏舟。別構淨室。閉戶誦經念佛者數十年。
至嘉慶初。年七十九。庭前石上。忽生大蓮華一莖。適其母舅蔡鴻業司寇。致仕歸。見而奇之。為文勒石。記其事。是年臘月。謂家人曰。我將西歸。逾旬無疾而逝。(染香集)
松江人鄭氏,嫁給姓吳的,很年輕就守寡。她就發誓要過隱居的生活,於是就另外蓋了一間佛堂,關門誦經念佛了幾十年。
嘉慶初年,她七十九歲,屋宇庭前的石頭上,忽然生出了一朵大蓮華。剛好她的舅父蔡鴻業司寇,辭官返鄉歸故里。見到這件事覺得很奇怪,就寫了一篇文章記述此事,還把它刻在石碑上。當年的十二月,鄭氏告訴家人說;「我要回去西方了。」十幾天之後,她就無疾而逝。(染香集)
百不管老媼
百不管老媼。失其姓。杭州人。嘗問於孝慈庵道源和尚曰。修何法門。一生決離苦海。
和尚曰。無過念佛。然念佛不難。而難於持久。持久不難。而難於一心。汝若能一切不管。專心持名。至誠發願往生。臨終佛來接引。即得離苦海矣。媼歡然拜謝。
歸即將家事。委子婦等。辟淨室供佛。修持其中。年餘。復問和尚曰。自蒙開示。弟子棄捨家務。專事念佛。自問亦可久而不懈。但苦一心之難。師當復有以教我。
和尚曰。汝雖拋卻家務。而兒孫眷屬不無掛念。此則愛根未拔。如何一心。汝今加功。先拔去愛根。將一切放下。然後能得一心也。
媼歎曰。師言是也。我雖不管於身。不能不管於心。從此真當百不管矣。
遂愈加精進。愛心偶動。即默持此百不管三字。以自驅除。或咨以家事。亦依此三字拒之。於是百不管之名。播傳親黨間。
如是者又年餘。一日詣庵謝曰。師不我欺也。弟子西行有日矣。數日後。無疾而逝。嘉慶初年事。(染香集)
百不管老太太,是杭州人,不知道她的姓氏。她曾經到孝慈庵請問道源和尚說:「要修什麼法門,就能這輩子一定脫離苦海呢?」
和尚說:「沒有比念佛法門更好的了。然而念佛不難,而難在能持久不斷的念下去。持久念不難,而難在能一心不亂。如果你能夠一切都不管,很專心的持佛名號,很至誠的發願求往生的話。臨終的時候,阿彌陀佛就會來接引你,那時你就能夠脫離苦海了。」老太太很歡喜的拜謝而去。
回去之後,她就把家事都委託給兒子和媳婦。她自己就辟了一間佛堂,專心在裏面修行。一年多之後,又來問和尚說:「自從蒙您的開示之後,弟子就捨棄了家務事,專心念佛。我自問自己,也可以算得上是能持久而不懈怠了,但是卻很苦惱沒有辦法一心。師父您是不是有什麼方法,可以教我一心的呢?」
和尚回答說:「你雖然拋卻了家務事,可是卻仍然心頭牽掛著兒孫等眷屬。如果這個愛根不拔去的話,如何能夠一心不亂呢。你現在要加緊用功,先把對眷屬的愛根拔掉,將一切都放下,然後就能夠得到一心了。」
老太太歎息道:「師父您說的對極了。我雖然身體不管事,心裏頭卻不能不管事。從今以後,我當真要百不管了。」
於是她就更加精進,當愛心偶然起來的時候,她就默念百不管這三個字,來把愛念驅除。有時候家人向她請問家務事,她也用這三個字來回絕。於是百不管的名號,就在親戚朋友間流傳開來了。
這樣又過了一年多。有一天,她到庵裏去向和尚道謝說:「師父您真的沒有欺騙我,弟子過幾天就要西行了。」數日之後,她就無疾而終了。這是嘉慶初年的事。(染香集)
陸氏
陸氏婁縣人。適周姓。中年茹素受五戒。遇西禪寺僧邁春。示念佛法門。即依教行持。三十年不倦。夫死。依婿袁退蘭家棲止。
嘉慶十一年。感微疾。一心念佛。期生淨土。臨終右脅而臥。如入禪定。室中異香。直透中堂。及殮。猶有餘香。(染香集)
陸氏是婁縣人,嫁給姓周的。中年開始吃素,受五戒。後來遇到西禪寺的僧人邁春,教她念佛法門。她就照著所教的去做,三十年都不倦怠。她在丈夫死了之後,就住在女婿袁退蘭的家裏。
嘉慶十一年,生了點小病。她就一心念佛,希望能生到淨土。臨終的時候,右脅而臥,有如進入禪定般。屋子裏都充滿了異香,香氣一直傳到中堂。直到入殮時,都還有餘香。(染香集)
吳氏
吳氏蘇州元和人。適張姓。中年奉佛。歸依畫禪寺道林和尚。茹素戒殺。專心淨業。後因夢中。見觀音大士。教以跪念。於是每念必跪。香盡始起。未嘗稍懈。
晚年有微疾。命子眉山。延僧數人。念佛至三日。乃曰。我見空中有兩和尚招手。僧曰。此二大士也。正宜一心嚮往。言未竟。已吉祥逝矣。眉山亦因母教。遂長齋奉佛云。(染香集)
吳氏是蘇州元和人,嫁給姓張的。中年的時候開始學佛,皈依畫禪寺的道林和尚。之後就吃素戒殺,專心念佛。後來她夢見觀音大士教她要跪著誦經念佛,於是以後她都跪著念,一直到香燒完才起身,不曾稍微懈怠。
晚年時生小病,就叫兒子眉山去請數位僧人來助念。念佛念到第三天時,吳氏說:「我看到空中有兩位和尚在向我招手。」僧人告訴她說:「這是觀音大士及大勢至菩薩,你要一心隨他們去才是。」話尚未講完,吳氏就已經很安祥的往生了。而眉山由於母親的教導,也吃素念佛了。(染香集)
沈媼
沈媼法名善月。吳江黎里人。歸陳士坊為室。生子二。年二十五。修念佛三昧。四十斷葷血。屏家務。勤行放生諸功德。
既喪少子。旋孀居。功益進。日誦華嚴行願品一卷。大悲咒五十遍。佛號三萬聲為正課。暮年從子遷居城中。辟一靜室。不越戶限。寢食於斯。棲心淨土。數十年如一日。
年七十五。染恙綿延。佛名不輟。臨終呼眷屬扶起。索湯盥身。易衣趺坐。面西合掌而逝。俄而幾現蓮華。影像不滅。時嘉慶二十一年。十月二十八日。(染香集)
沈老太太的法名叫善月,是吳江黎里人,是陳士坊的妻室,生了兩個兒子。二十五歲那年,修念佛三昧的法門。四十歲時就斷葷血,不再管家務事,很勤於做放生等功德事。
有一年小兒子死了,不久,丈夫又過世。她就更加用功修行,每天誦《華嚴經普賢行願品》一卷,《大悲咒》五十遍及佛號三萬聲為日課。晚年時與兒子搬到城裏去住,她辟了一間修行的房間,足不出戶。飲食睡眠都在屋內,每天專門念佛,數十年如一日。
七十五歲那年,雖然一直生疾,但是念佛仍然不停。臨終時,她叫眷屬扶她起身,洗澡更衣之後,她就趺坐合掌向西而逝世了。不久幾上現出蓮華的影像,一直都沒有消失。當天是嘉慶二十一年十月二十八日。(染香集)
http://mypaper.pchome.com.tw/medimedi26/post/13211937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