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h購物| | PChome| 登入
2012-07-10 00:00:48| 人氣2,435| 回應0 | 上一篇 | 下一篇

《三國演義》中人物性格之真偽

推薦 3 收藏 0 轉貼0 訂閱站台

 


《三國演義》中的人物性格與《三國志》中的人物真實性格也是有很大差距的。現舉幾個人物說明。

諸葛亮:

諸葛亮治國治軍的才能,濟世愛民、謙虛謹慎的品格為後世各種傑出的歷史人物樹立了榜樣。歷代君臣、知識份子、人民百姓都從不同的角度稱讚他,歌頌他,熱愛他。可以說,諸葛亮在歷史上的巨大影響已超過了他在三國歷史上的政治軍事實踐。

《三國演義》雖然突出了諸葛亮一生性格、品德、功業等的積極方面,但又把它無限誇大,把他描寫成智慧的化身、忠貞的代表,並將其神化成了半人半神的超人形象。魯迅評論說:「狀諸葛亮之智而近於妖。」因此,《三國演義》中的諸葛亮不是真實的歷史人物,而是歷史小說人物。

 

 

劉備:

陳壽對劉備的評價是:「弘毅寬厚,知人待士,蓋有高祖之風,英雄之器焉。及其舉國托孤於諸葛亮,而心神無二,誠君臣之至公,古今之盛軌也。機權幹略,不逮魏武,是以基宇亦狹。」但他「折而不撓,終不為下」。在《三國演義》中,作者把劉備描寫成「仁」的代表,漢室皇權正統的繼承者,因而對劉備的仁愛、寬厚和知人善任的性格特徵著力描畫,極盡誇張,但在突出其仁愛時,卻又給人以無能和虛偽的感覺。

電視劇中的劉備常常以淚洗面,哭與淚雖然表現了劉備的「仁」,但又給人以劉備的天下是哭出來的印象,扭曲了劉備是梟雄、人傑的真實形象。

 

 

 

 

關羽:

歷史上的關羽為「萬人之敵」一虎將,傲上而不侮下,恩怨分明,以信義著稱,但「剛而自矜」,勇猛有餘,智略不足。

馬超投降劉備後,封為平西將軍。時關羽督荊州,修書與諸葛亮,「問超人才可誰比類」,諸葛亮答信時,稱馬超雖為一世之傑,但不如關羽的「絕倫逸群」,關羽「省書大悅,以示賓客﹞。這是典型的有勇少謀的武將性格。

但在《三國演義》中,因為他是劉備陣營中的人,又有講信義的特點,所以,就被塑造成「義」的化身。他跟隨劉備,不避艱險。下邳被俘,投降曹操,但心繫劉備,只是有感於曹操待他甚厚,因而在離曹歸劉前為曹操殺了袁紹的大將顏良,解白馬之圍。但是《三國演義》中寫關羽下邳投降時相約三事、曹操以三日一小宴、五日一大宴的厚禮待他等卻是子虛烏有。

總之,在《三國演義》中,作者是不惜筆墨,把關羽刻畫成「義重如山之人」,因而其形象也被嚴重的扭曲了。

 

 

 

 

曹操:

歷史上的曹操性格非常複雜,陳壽認為曹操在三國歷史上「明略最優」,「攬申、商之法術,該韓、白之奇策,官方授材,各因其器,矯情任算,不念舊惡。」曹操御軍三十餘年,但手不釋卷,登高必賦,長於詩文、草書、圍棋。生活節儉,不好華服。與人議論,談笑風生。「勳勞宜賞,不吝千金;無功望施,分毫不與。」

他是中國歷史上第一流的政治家、軍事家、文學家。但是,在《三國演義》中,曹操性格品德中這些好的方面被忽略了,而對他殘忍、奸詐的一面又誇大了。因此,羅貫中筆下的曹操是奸詐、殘忍、任性、多疑的反面人物典型。

 

 

 

周瑜:

歷史上的周瑜「性度恢廓」,謙讓服人,有「雅量高致」。劉備稱他「文武籌略,萬人之英」。孫權則讚他有「王佐之資。」

但在《三國演義》中,周瑜成了諸葛亮的墊底人物。寫周瑜,是為了抬高諸葛亮。因此,《三國演義》中的周瑜氣量狹小,智謀也總是遜諸葛亮一籌,根本不像蘇軾所歌頌的周瑜「雄姿英發」,是「千古風流人物。」

 

 

 

 

魯肅:

如果說在《三國演義》中,曹操、劉備、諸葛亮、關羽等人的性格、形象雖被扭曲,但多少還有些根據的話,那麼,魯肅這個人在《三國演義》中除了名字外幾乎就全是杜撰了。

歷史上的魯肅「雖在軍陣,手不釋卷」、「思度宏遠」、「有過人之明」。他初見孫權,就提出了建國方針:鼎足江東,北拒曹操,待機剿除黃祖,進發劉表,竟長江而有之,然後建號稱帝以圖天下。這與諸葛亮的隆中對有相似之處。曹操大軍南征荊州時,孫權部屬都主降,唯獨魯肅主張抗曹,勸孫權召回周瑜,共商戰守大計。赤壁戰後,他又力主扶劉抗曹。

在東吳歷史上,魯肅實為諸葛亮式人物,孫權對他也極為欣賞。吳國的建立和發展基本上是按照魯肅提出的政略、戰略方針進行的。但在《三國演義》中,魯肅成了諸葛亮與周瑜兩人智鬥的犧牲品,被愚弄、受欺侮的典型。

 

 

 

(天地城)
城主個人認為:

這篇文章要簡不煩地把三國演義幾位有名但較受爭議的人物拿出來討論,可說是一針見血的好文章。只是,我認為作者在本文中某方面似乎有一點矯枉過正。

以諸葛孔明來說,正史中的他確實不像演義那樣有一大堆鬼點子計謀,孔明自己也認為在這方面法正反而比較行。孔明的優點偏向於戰略性的規劃。相對於吳國經歷三代的經營、魏國的國大才多,民少國小的蜀國在短時間內,不管是政治經濟或軍力,都能與魏吳相抗衡,諸葛孔明的才能豈是浪得虛名。歷代對他崇高的評價當然不是因為他會「借東風」、懂得「奇門遁甲」,所以用「近於妖」來揶揄貶議孔明,就好像對著孔子說:「鳳兮!鳳兮!何德之衰。」那只不過是窮酸秀才才會作的無聊事。

至於關羽,正史雖然沒有詳細提到曹操用「三日一小宴、五日一大宴的厚禮」待他,不過《三國志‧關羽傳》有記載「曹公擒羽以歸,拜為偏將軍,禮之甚厚。」城主個人也不欣賞關羽剛愎驕傲的個性,但對於他暫降曹操(尊重自己性命,不隨便自殺。)不忘舊主(劉備),並且知恩圖報(殺嚴良以報曹操),最後「盡封其所賜,拜書告辭」(光明磊落的離開),在在顯現關羽是個「義氣之男」。如果只因為他個性驕傲而全盤否定,這並不公平。

周瑜的確很委屈,因為三國演義的關係,致使很多人認為赤壁大勝的頭等功勞應該是孔明而不是周郎,讓這位文武雙全的帥哥流失了大量愛慕者。不少人在讀到蘇軾的赤壁賦時,都覺得蘇軾是不是寫錯對象了(因為羽扇綸巾被大家公認為孔明的註冊商標)。一個肚量很大、多才多藝的帥哥被三國演義扭曲了,周瑜的確很倒楣。

魯肅不像三國演義寫得那樣文弱,他的武功和治軍一樣有不錯的成績,但是如果把他比喻作吳國的諸葛亮,似乎有點抬舉他了。一方面吳國人才濟濟,讓魯肅無法全方位發揮(吳國內政以張昭為主、軍事則是周瑜當家。)另一方面,魯肅的榻中策和孔明的隆中對都是把主要焦點放在益州,可是魯肅卻搬石頭砸自己的腳(把荊州借給劉備),在劉備的技術性阻撓下,孫權根本無法跨越荊州去攻佔益州,嚴重阻礙了吳國的拓展,也造成日後千辛萬苦的討回荊州。魯肅是三國鼎力的真正關鍵人物(力勸孫權抗曹,又讓劉備有機會壯大。)不過這是因為他的戰略思維有漏洞。綜觀魯肅的一生,小瑕難以掩大瑜,是個相當傑出的三國人物。

台長: 佐梵
人氣(2,435) | 回應(0)| 推薦 (3)| 收藏 (0)| 轉寄
全站分類: 社會萬象(時事、政論、公益、八卦、社會、宗教、超自然) | 個人分類: 認真魔人 |
此分類下一篇:三國三十大名將
此分類上一篇:物理學家:史前文明毀於核大戰

是 (若未登入"個人新聞台帳號"則看不到回覆唷!)
* 請輸入識別碼:
請輸入圖片中算式的結果(可能為0) 
(有*為必填)
TOP
詳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