問:觀音懺是否一定要開光?若不開光(不撕紅紙)可否直接安爐拜令旗?
答:您說的[觀音懺],應該正名為[觀音漆]。又稱[觀音媽聯][觀音彩、佛祖彩、神明彩]等,為台灣家庭的神明廳(佛堂)擺設中,相當普遍祭拜用的神明繪像。
台灣之觀音漆(彩),根本無一定規格,有單繪觀音坐像或立像的,也有繪竹林、蓮花或加善才良女的,也有加繪其他許多神祇稱為[眾神]的。
觀音信仰是源自閩南的漳泉兩地,而觀音漆(彩)須要開光嗎?眾說紛云…
小小的台灣民間有許許多多的信仰差異問題,其主因是不同來自唐山各地的先民們又與平埔族婦女通婚,這樣移民社會的台灣,其信仰發展軌跡又與古早時的交通不便,南北地區亦因鄉城之農商的環境及生活方式不同而迴異。
尤其台灣近半世紀以來,由於掌政者的漸次開放解禁與社會經濟的蓬勃發展等因素,給予一向被視為無趣冷門的神像雕塑或繪畫,包括法師道士或風水命理術士等,都有了更寬廣的創作空間(如算命e化及風迷國外的電音三太子),新一代的傳人雖是繼承傳統,但均能推出新潮流的東西。
雖然道統五千年,但自漢唐興佛,民間由三教融合傳到現今台灣道,道法確實因時代變變變而千萬千,不過其正統的法軌依然是有道理可尋的。
我早期年輕時,曾聽過老道長說過:道統有俗諺「一寫 二畫 三金身」。我想,這句話說明了祭祀神像的由來;簡而言之,古人因畏懼大自然,開始時是敬天禮地(譬如稱呼:老天爺、天老爺、天公地母)也就是當天呼請,再演變成看字[天皇玉帝]膜拜,再來想像其形象繪成[玉皇大帝]帝王像,再發展成先泥塑後木雕之金身神像出現。
故而,先民們來台開墾,開始也只是信仰為先,有人頂多攜帶香火袋膜拜,後來建屋安家定居,神明廳出現了,慎終追遠要拜神祭祖,因方便攜帶多採用繪圖神像,尤其南部(府城例外)純樸保守,神明桌上只是供奉觀音漆(彩),所以一定要開光以示尊重與傳統。北部因後來經濟條件好人人寬裕,商人也具投資眼光,遠從唐山聘請福州師來艋舺雕塑金身販賣,漸漸發展成家家戶戶有神像金身,因此北部人的神明廳之觀音漆(彩)變成只是裝飾用途,開光點眼便落實在金尊上面。
所以,我認為觀音漆(彩)是否一定要開光,關係在於現場的擺置。明白嗎?!
如果是佛教徒就無須開光;民間道教若只有安爐並無金尊,觀音漆(彩)就代表神明,必須要開光儀式來請神安座,如果另外有安奉金身神像,那不開光也無所謂囉!!因為有神像金身做主嘛!不過道教著重趨吉避凶,撕開紅紙後的演淨科儀是不可少,才正確!
有人因為臨時性或經濟關係,單單貼上紅紙或直接釘木板上紅漆,簡單慎重的安神位(令旗雖是神的兵將,也代表其神在在);若是有買了觀音漆(彩),為何不撕掉那容易破舊的紅紙,正式地安爐拜令旗?這我就不懂啦! 因為,即使其令旗的神明為王爺或媽祖等等,能增加廣大靈感 觀音佛祖來做為後主靠,何樂不為呢?!
文章定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