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業無敵 設計唯一
鑽飾設計展 閃耀3.3億光芒 DTC國際比賽得獎作品亮相
被喻為「珠寶界奧斯卡獎」的DTC國際鑽飾設計比賽,以「鑽石,大自然的奇蹟」為主題,歷時1年全球競賽,共選出39件得獎作品,其中16件首次來台展出,DTC也邀請伯敻、蕭邦、ESCADA、喬治傑生、HEARTS ON FIRE及LAZARE等6大國際品牌提供珍藏共襄盛舉,22件展品總價值超過3.3億新台幣。
DTC鑽石諮詢中心總監朱翠華表示,由著名設計師Vivienne Westwood、Stella McCartney與Christie’s組成的獨立評審小組,從全球1500件參賽作品中,選出39件得獎作品,其中2位得獎人來自台灣,分別是斐儷珠寶設計師張惠敏,以竹子剛直、延伸天地為靈感,設計鑽戒作品「萌芽」,彩糖鑽工坊設計師黃怡娟以地心高溫孕育鑽石的神奇奧妙,設計出鑽石項鍊「孕育」;巧合的是,設計師張惠敏雙喜臨門,昨晨產子當媽媽,由斐儷珠寶副總陳昱龍代表出席。
DTC選擇國家音樂廳文化藝廊為展場,為了讓參觀民眾能夠深刻體驗到鑽石是大自然的神祕瑰麗,特別規畫4大主題: Breeze(微風)、Earth(大地)、Ocean(海洋)、Plant(植物),透過自然植物、光影、聲音與影像,將每件鑽飾作品融入情境中。
現場除展出超過25克拉以上的大件得獎作品外,同時展出黑白視覺攝影展,由時尚界素以狂野不羈、個性化風格聞名的攝影師羅珊‧羅威特(Roxanne Lowit)以1930、40年代懷舊電影風格,呈現12位國際名模戴上得獎珠寶的黑白攝影作品。
展出時間:今起~18日
展出地點:台北市中正文化中心(註:中午12點~晚間6點免費入場,晚間6點30分~8點時段,音樂廳購票觀眾始可入場)
林淑莉 織染泰雅時尚風
「台灣衫」議題最近頗受重視,連帶使得客家衫或是「夏姿」之類的中國風服飾受到公眾人物青睞,其實就台灣本土特色而言,原住民各族本來就有極精彩的染織文化,可供服裝時尚界發掘利用。南庄鄉的泰雅染織工作者林淑莉,就將原民風格與摩登時尚成功結合,開發出系列既傳統又現代的服飾與配件,令人驚艷嘆服。
目前在苗栗縣南庄鄉石壁部落主持「石壁染織工坊」的林淑莉,已在泰雅染織藝術領域中占有一席之地,輪廓深邃且濃眉大眼的她,雖具備原住民女性的外貌特點,卻是成長於大台北都會區,不折不扣的平地女性。她以精湛的泰雅族染織技藝,贏得了族人的尊敬與稱許,近年更著力於傳承工作,希望能擴大泰雅族的染織人力資源,以精細分工的方式,向時尚界進軍。
邂逅泰雅青年 意外結緣
美工出身的林淑莉,是在近20年前參加南庄的賽夏族矮靈祭時,與當地的泰雅族青年羅幸.瓦旦結緣,成為極少數自台北都會嫁入南庄泰雅部落的平地女性。婚後她出於興趣,隨著族中長輩學習泰雅傳統染織技藝,態度認真的她除將苧麻取絲、植物取色及機杼織布等傳統技法練習至爛熟外,還經常到外地進修,吸收新穎的設計觀念,為泰雅織物注入不少新意,也建立了自己的風格。
在林淑莉的泰雅服裝作品中,最重要的就是引進了「剪裁」觀念。她指出,傳統泰雅織物主要以「方布組合」的方式構成,基本上不用剪裁,缺乏立體線條,在視覺上也容易產生橫向擴大的臃腫感。她以設計感及剪裁為前提,大膽地在傳統服飾上添加了肩線,並抽出腰身,將衣物長度加長,果然在不失原民風味的條件下,營造出朝上下兩端延伸的高 視覺效果,也將傳統風格與都會洗鍊樣式成功結合。
編織染色 溶入原民技藝
除了編織設計外,林淑莉在染色方面也下了一番工夫。她表示,早年並無化學顏料可供使用,原住民衣物上的鮮艷顏色皆取自植物,因此「植物染」也是原住民織藝的重要環節之一。在泰雅織藝中,幾乎極目所及的各種植物都可藉由浸漬、煮淬或是捶搗等方式擷取顏色,也是相當專門的學問。
她近一、兩年致力於泰雅染色技藝的開發,光是研製出的色票累計就已有上百種,淬色過程也都詳細記載,最近還獲得原民會補助,闢建了一處戶外染色植物園區,栽植有福木、薑黃、薯榔、藍草等幾十種可供取色的植物,未來將提供學員學習染色之用。
除了服裝織物外,林淑莉最近也嚐試開發新產品,將有菱形、幾何及花草等原住民特色圖樣的織布與文具、配飾結合,開發出皮包、皮夾等文具用品及飾物,甚受歡迎,也為原住民手工織藝開發了新市場。
原民織染服飾 可進軍國際
長期浸淫織藝世界,她認為台灣原住民的織藝具有很高的藝術性,只要適當地結合時尚及加入創意,絕對有建立品牌,進軍國際時尚界的條件。但她也很清楚一個國際時尚品牌的建立,背後需要龐大的人力資源及分工體系支持,希望未來能有更多人加入研發、推廣原住民織藝的行列,凝聚實力,朝建立品牌之路邁進。
「插畫」隨身 「包」你愛不釋手
今年秋冬百貨專櫃琳瑯滿目的包包讓人看的愛不釋手,除具質感、不退流行的皮革經典款外,更多了融合手繪插畫以及色彩強烈的普普風格,利用各種布料、材質,讓今年秋冬包款更顯精采絕倫。
近年來,包包已成為時尚迷注目的焦點,今年各家品牌的秋冬包款更是創造出比時裝驚人的流行熱潮與買氣,在設計上除了經典的皮革款及運用品牌Logo為圖案設計的基本款式外,較為特別的是,在包包的圖案上皆與知名畫家跨時尚合作,如精品皮件IF系列商品,在市場上受到矚目。
秋冬推出典藏中國風系列,讓齊白石的山水,吳敏榮、張尚禮的花草及曹金根的人文畫作直接融入生活,透過生動活潑的筆觸,賦予包包嶄新的風貌。
據業者連美秀指出,或許有些時尚迷對於不斷重複輪迴的時尚潮流,感到疲乏但今年「插畫包」如此精采絕倫的設計,相信必會為秋冬時尚帶動一股購買熱潮。
寫下2000個銷售據點傳奇 永恩集團 明年挑戰台灣市場
總公司設在台中沙鹿的永恩集團,1987年成立於香港,是一個以鞋業研發、生產、加工與銷售為主的多元化經營集團,1990年以自創品牌「DAPHNE」進入大陸內銷市場,至2001年為止在中國已有近1000家銷售據點,成為中國女鞋知名品牌;自2001年到2005年間,Daphne在全中國擴充達2000家之銷售據點。永恩集團預計在2006年夏天回到台灣,將在全省各地逐區布點。
創意+設計+跨界 打造精品時尚博物館
當普立茲克建築獎得主、荷蘭建築師庫哈斯於2001年完成紐約SOHO的PRADA設計後,這座類博物館的精品名店讓趨勢專家宣示:消費已不是滿足需求的買賣而已,人們要求體驗、要求被塑造、要求滿足自我、要求感動的消費世代已經來臨!
新消費行為成為全球如火如荼的運動,當下要投入設計消費場域的建築師也體認到,這是一個「一加一不等於二」的新設計行為。
案例1 PRADA蘇活店
設計理念:現實與夢想交疊的劇場
因為連PRADA的第三代掌門人Miuccia PRADA都觀察到這個趨勢,並說出「現代人們需要的,不再只是商品,而是生活態度。」在其操盤下,庫哈斯的紐約蘇活名店與洛杉磯旗艦店由被他打造出類博物館的概念,蘇活PRADA柱形階梯更是一座伸展台,在妳走動的過程,更把皮件、鞋子擺在一旁,在步移景異中,妳與精品就合而為一了。而事實上,白天這是一家商店,晚上根本就是劇場,庫哈斯的設計隱喻著人生就是一場戲,戲夢人生間,凡人亦能成主角。
案例2 PRADA東京店
設計理念:玻璃體裡的流動伸展台
PRADA蘇活店雖潛藏在人文風華濃烈的區塊,但庫哈斯運用外樸內奢的模式來呈現。而在東京,賀榮&迪幕勒卻用完全異類想像的菱形玻璃體來型塑PRADA,類博物館的展售方式,讓衣服與皮件吊在天花板,只要按觸衣飾就自天而降,站在原地就能看清這些衣飾的整體印象。更衣室是一座自由形體或玻璃盒,如走秀台邊的螢幕,並會把這款當紅的流行訊息,傳遞給在體驗衣飾的妳一些實體需求的訊息。這座玻璃體模擬的是時裝伸展台,而無論是類博物館或擬伸展台,一現身,即感動著全球的名媛貴婦精品迷。
每一次逛PRADA,都有如逛美術館一般地充實,因為每一件衣飾、皮件都是藝術品。產品是藝術品,而精品店就是美術館,庫哈斯和哈佛Shopping Project研究小組做了一項調查,並在之後出版《Shopping》一書,書中指出驚人之處是,這些當代各大美術館著名館舍商店的收入竟大於博物館本身,例如紐約當代美術館MoMA的商店每平方英尺收入平均達1750美元,而一般的商店每平方英尺才250美元,所以打造精品店如美術館,而非如百貨公司寸土寸金的坪效,反而是對的策略。
這種精品店像美術館、博物館的效應,此後就如雨後春筍般的在全球漫開,而結合設計、創意、跨界,並以潮流、藝術、科技與文化作為設計整合的意念,就此也被奉為信念。
林洲民的下一步 台鐵車廂 小米酒 烏魚子
作完鞋店的整體品牌行銷設計,問林洲民未來最想玩的設計是什麼?
幾乎不假思索地脫口而出::「台鐵車廂、小米酒跟烏魚子。」
為何是這三個不搭軋的東西,喚起他的興致?原來是他對這些台灣的象徵有所想像。拿台鐵車廂來說吧,他認為,高鐵完成後將強調快速,但民眾仍對台鐵有感情,「那就強調『慢』,讓大家慢慢地去體會台灣山水之美。如同國人最喜歡去日本坐火車看風景一樣,將是人生一快。」不過他強調,首先要把車廂改造一下,才讓大家能體會到風景的情趣。
至於小米酒,他認為那是原住民最熱情的象徵,希望有一天能為小米酒設計一套包裝,行銷到義大利,讓熱情的南歐人感受一下台灣的豪邁。而烏魚子呢,他覺得只有世上最懂得吃的法國人才能真正享受這道美食,但包裝、行銷都要從新來過才行。
文章定位:
人氣(149) | 回應(0)| 推薦 (
0)| 收藏 (
0)|
轉寄
全站分類:
不分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