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3-4‧2012年8cm屈折赤道儀研究作業領域大綱
‧筆者追隨聖人的腳步,從小就很賤所以會做許多卑鄙的事情(論語:「吾少也賤故多能鄙事」)。
‧在 Google 和 Yahoo! 搜尋「8cm」排序第一就是本格推理。在網路搜尋赤道儀、極軸修正(極軸校正)、光軸校正、漂移法、周期誤差、精度(追蹤精度)、天文攝影等多項名詞,一樣會很容易找上本格推理,不必非用「8cm」搜尋不可。
向日葵7號衛星的折反射式望遠鏡‧看了會有一些啟發
很多人只知道拍拍拍‧但不知道拍到的是什麼、有什麼
雖然對相機疑似內行‧但對影像是外行
今天開鏡測試作業
今晚看得見月亮和星星,為了準備後續的研究,真是適合練習各項配件的時機,但今晚筆者要接待外國園藝專門家,這是因為雙方連絡後,人家對本地的存在有了概念(因為本地不是列強),所以難得放下家裡正在冬眠的實驗作物,參加旅行團來本地走看。只要需要相關技術,來自外國民間支援技術會簡單有效,因為園藝真的有很多令人想不到的特殊訣竅,經常是違反專業常識的,人家願意好心一語道破,本地就省了好幾年溫室研究,這才符合本格推理的輕快原則。
因為很多科學技術是違反上級專業常識,運氣不好的話,會研究到死都想不出來,科學常是意外出錯,不小心違反專業知識才有突破,像液晶螢幕就是研究人員太累而疏忽出錯,沒依上級指示照做的結果,才意外做出最後突破。一萬人家沒出錯,現在就可能沒有液晶螢幕可看,幸好人家是萬一出錯,大家才有液晶螢幕可用。
但請放心筆者的極軸管理技術不是出錯才產生的,而是大家都做錯,只好由筆者出手來做對。
因為回到家已經是凌晨,還是把握難得機會趕快開鏡測試練習,不巧月亮已經被鄰屋遮蔽(早十幾分鐘回到家就好了),用火星作測試配件,擴大攝影瞄準問題終於輕快解決,但是攝影合焦似乎有些問題(也可能是目鏡髒了、ASA值調太高等因素),開鏡才半小時天空就都被雲遮蔽,已經來不及清理目鏡再測試。現在只好等清理目鏡並待日後看見月亮,再開鏡確認是目鏡髒掉、ASA值調太高還是無法合焦,反正解決的技術路線有很多,能夠實行推論做出可行性就好,花錢買牽拖配件是最下策。
明牌比名牌更重要,正因為筆者不是名牌人士,所以不需要上檯面的,只要給明牌就可以,這樣日子過得很輕鬆。筆者要告訴大家,社會上的贏家常是靠明牌而非名牌,名牌的背後常有明牌支持,才能光鮮亮麗持久不衰,連筆者這種專心作科學的,最後都不得不承認這個事實,實在超感傷的。
還有一點超感傷的,就是筆者應該專心做推論就好,這樣研究進度才會飛快,實在沒必要連可行性的實行工作都要自己來做,不過幾十年來都是這樣,連新公布即將適用經濟指標也是筆者經常不畏風雨低溫,趁凌晨四處探查,才確認其有效可行性,寫了十幾行報告再貼上一張相片,再來就不用去管,連簡報什麼都不用,就這樣就給他適用了,看來筆者在大眾領域的科學信用一向是不錯的才對,所以筆者才說服務大眾領域比小眾簡單太多太多。
小型赤道儀精確追蹤的意義
針對今年的赤道儀運用研究,筆者過幾天會做些動畫說明實行的效果(想也知道會100%實行成功),只要把這些程式化讓電腦執行指示工作,再以手動操作讓小望遠鏡照著做就可以,若是沒打算靠程式指示,也很容易自己DIY做成標示板貼在電腦螢幕上,最重要的是要輕便好用,幾乎不用添加配件就可以完美達成效果。 總之筆者會把所有的技術細節的可行性實行出來。
所以採購以高精度天文攝影用的小型移動式望遠鏡的時,要注意讓赤道儀可以在恆星時運轉中做出1秒角以下移動單位的瞬間加速/ 後退,如果是要做近地彗星攝影,架台的方位/仰角調整單位要在0.1度以下(每小時移動100秒角約略需偏移極軸0.1度),因為有些彗星移動更慢(尤其是距離地球很遠的彗星),所以最好能有以0.01度角以下為單位的架台的方位/仰角調整(對於小望遠鏡,這樣就夠了)。
如果有人要指定搜尋每小時移動50秒角的彗星,就知道該怎麼做了吧,用恆星時追蹤攝影沒有曝光的彗星,只要極軸調準再往幾個特定『明牌』方向微調0.05度,就這樣恆星時追蹤,也許就曝光到了,因為本來每小時移動50秒角左右的極暗彗核光點,變成幾乎不動了(赤道儀幾乎達成同步追蹤,在一堆短線星跡中看到圓形星點就知道是彗星、小行星,這與傳統「在星點找星跡」或「兩張相片裡找移動星點」的分析規則不同),如此做到曝光的機率會提高多少,大家可以照自己的機材運作精度狀況來評估,想也知道和別家機材同級但技術不及者比較起來,提早很多天發現新天体也是正常(作業精度最高的可以早上幾個月,因為光度增加一、兩倍以上要很久),可說是做得比人又快又好,有高速集中曝光的彗星追蹤技術,小口徑也不輸大口徑,稍有光害區域也不會輸給深山,用光害濾鏡也能一樣給他加速完成提早收工。
筆者講的不是神話喔,全都是簡單的可實行推論,一年前日本資深歐吉桑同好就是目視發現新彗星(http://www.astroarts.co.jp/news/2010/11/05ikeya-murakami/index-j.shtml),因此用筆者構想的搜尋系統一定有用,成績用想的也知道。
大概很多在拍照的還不知道,數位影像的疊圖處理是加強反差,不是真的延長曝光時間,疊再多張也不能讓更暗的星星感光的。筆者在都會平地目視過13等星(一年都有幾天可以做到),大家認為拍照應該拍出幾等才對呢?尤其現在還有更厲害的濾鏡,只怕不知道『找不到導星』對小型望遠鏡是完全不存在的問題,還有小型赤道儀不用牽拖光電配件干擾會更能做好高精度追蹤的技術所在。 原本為了彗星很暗又會移動,因此十幾分鐘沒有曝光就沒必要再曝光的狀況,現在都可以在光害限制內做出有意義的延長加深曝光,這才是最大的不同吧。所以筆者早先見解過用4~10支10cm級折反射鏡在小型赤道儀同架作業,搜索起來成果效率就會嚇嚇叫。
圖片來源:http://i477.photobucket.com/albums/rr136/Ambermile/pip1.jpg
這樣的配置還是過於沉重‧等效機材的酬載重量還可少四分之三
赤道儀架台精密微調之非名牌實務
筆者校正8cm屈赤極軸的經驗是偏差0.00003度以下(這是靠技術正確,才給他第一次實習就做到大家沒有到達過的超精度,不是新手運氣好),以筆者的作業精度為立場,當然可以要求更高精度微調的赤道儀架台。大家都在用更精準的赤道儀,有志高人一等者要找機會挑戰自己的作業精度。請務必記住,精準的極軸是靠手指關節敲出來的,也許大望遠鏡要用腳踹才行(雖說這句應該要講是開玩笑的,但真實的科學態度是沒真給他踹過幾下的話,誰有立場可以無由亂講說用踹的不會比較準呢?)。
古早年代美國曾有天文台的一米反射鏡遭到不滿員工槍擊的事件,據說反射主鏡被打一槍對光學影響不大,有大望遠鏡的不妨也試試(開一槍的已經試過,所以這次要多開幾槍才夠創新),有些事情沒試過真的不知道的,科學有時是很花錢的,筆者就是什麼都靠自己來,研究進度才會這麼遲緩。
赤道儀架台的精密調整,不必靠名牌,只要極軸內嵌(或外掛)平價雷射,投射到幾公尺外的牆面,就可以察覺極微小角度變化,是不是很簡單又完全不靠名牌呢?雷射的開關最好外連,開關雷射時就不必接觸架台,當然不外連也是沒問題的(靶紙的位置能隨之移動就好,用膠帶或磁吸都可以),總之都是超簡單的數學應用,照做就對了。
文章定位:
人氣(507) | 回應(0)| 推薦 (
0)| 收藏 (
0)|
轉寄
全站分類:
不分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