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h購物| | PChome| 登入
2010-05-13 11:41:57| 人氣637| 回應3 | 上一篇 | 下一篇

2010-05-13‧赤道儀秒角速度增減作業之實務研究

推薦 0 收藏 0 轉貼0 訂閱站台

2010-05-13赤道儀秒角速度增減作業之實務研究


Jupiter Movie from Celestron 14" & Webcam

請注意周期誤差和空氣擾動‧1分39秒有導星修正
木星的視直徑大多時日在34~40秒角之間

 

上回提到了建議讓赤道儀控制器有瞬間加速/停轉1秒角的功能,這事情說來簡單,其實計算起來就知道不是這麼回事。

 

假設要在一秒時間超前一秒角度的話,其間(這一秒時間)追蹤速度要到達恆星時的16/15,也就是在1秒時間加速1/15,如果要用兩倍速按鍵控制,只能按1/30秒時間,這超出原裝控制器的設計要求,因為按鍵的控制沒有那麼敏銳。
筆者也想買「剪刀腳」電腦鍵盤,不過筆者不喜歡高單價,所以進用遠低於300元的羅技快意手100型,結果筆者打字太快,有時會漏字。

 

因此要做到1秒角度單位的加/停速控制,是無法以原裝控制器進行手動控制的,要向專業人士定製控制器才行,這是筆者的結論。

 

以筆者自私使用的赤道儀來說,周期誤差的幅度接近天球赤道恆星時速1秒時間,嚴格來說是13/15秒時間,聽說長時間自動追蹤也只能做到600mm鏡頭,筆者實驗過也同意這種看法。不過都會天文攝影比較像超市限時搶購遊戲,在夜空背景可顯現13等星(或更暗)的情況下,曝光要掌握在光害累積到一定程度之前完成,所以長焦高速短時間曝光才是都會天文攝影之道。

         



台長: 8cm
人氣(637) | 回應(3)| 推薦 (0)| 收藏 (0)| 轉寄
全站分類: 不分類

蘿莉控不是人是禽獸
嗯, 原來閣下每天都在看NHK呢. (笑)

我也有看到那篇文章, 看起來很棒, 但實際執行起來很不易, 我從字裡行間看出有人對變星觀測只是停留在摸索階段, 運作模式是一邊學習一邊指導他人. 儘管勇氣可嘉, 但實在難保高學的質素. 沒有十多年的觀察經驗, 我也不敢指導他人呢.




變星的變光週期, 輕則以小時計, 重則以年計. 在這種要求十分鐘內拍幾張深空天體照片的速食年代, 很難想像會有人願意花幾天時間觀察同一批變星. 還有工作, 天氣等因素左右.

(說起來, 當年我轉貼北冕座R光度急遽下降的消息, 也得不到任何回應呢. 很難想像他們對變星會有多大的興趣.)




更重要的是變星觀察似手工藝更甚於科學, 涉及很多技巧, 例如對照視場內其他恆星, 再按參照變星觀察專用星圖的星等資料, 從而判定變星的星等. 變星觀察決不是"到維基百科了解變星光度出現變化的原理"就可以掌握的.

(就好像獵人會用弓箭卻不見得懂得空氣動作學, 懂得空氣動作學的人也不見得會用弓箭狩獵.)




變星觀察專用星圖的售價也不便宜, 超新手和資深新手會否投入資源在這方面.

說到這裡, 亞洲區除了日本外好像沒有人在做這些觀察, 我觀星超過十年, 只看了兩顆變星, 分別是英仙座的大陵五和鯨魚座的芻蒿增二, 而且沒有評估它們的星等, 只是留意他們的光度有變化. 題外話, 它們是人類最早觀察的頭兩顆變星, 所以觀看它們是很有歷史意義的.




除了日本変星研究會, 還有這個日本網頁, 一如閣下所說沒有圖片, 只有圖表.

http://homepage2.nifty.com/jo1dge/




在同一星空下, 大家都在重複地拍同樣的東西, 大家都要上班, 大家都受光害影響, 但我也不明白為何日本人在變星, 新星, 超新星方面比香港和台灣都出色. 就我所知香港只有一次發現超新星的紀錄, 日本的紀錄卻是一堆又一堆. 不知台灣有沒有發現超新星的紀錄?


日本による歴代超新星発見一覧 (1980年至2000年)
http://www3.ocn.ne.jp/~sanosn/sn-data/sn-disc.html

日本人が発見した超新星一覧(2006年以降)
http://www.nao.ac.jp/new-info/supernova.html#2006




最後, 送上一則木星新聞, 原來木星的其中一條橫紋在日前神秘消失. 神職人員再次作出馬鹿評語...

http://www.hkastroforum.net/viewtopic.php?p=185330&sid=029c9f50d7b1b7edea5f542b98bd3c3a#185330
2010-05-13 13:41:39
版主回應
竟然還有資深前輩明知困難所在,卻仍肯推動變星觀測,筆者是非常感動的,這年頭除了「訓練有素」的以外,台灣的人數在國際間終究是很有限的,尤其是好人,筆者希望好人會成功的。

閣下以日本對照,筆者要為您見解,因為日本人生活有「趣味」的文化(感覺上東京人比較有趣味,大阪就少了趣味),在日本網站鍵入「趣味人」就會看到許多不同類別的活動,尤其老人有可觀的年金可以花用,就可以全心從事喜歡的登山、釣魚等活動,甚至有些常來台灣旅遊呢。

如果無法從觀星發現趣味,而是想從中取得自我肯定(簡單說就是以觀星作為羞辱他人取得大眾或家族當中的政治地位),也就是說觀星不是趣味也不是目的,而是一種取得地位手段的話,那麼型態就會大不相同,閣下所見部分源自於此。

就是這樣觀星政策使然,以致於會有初入門者因尚未建立長年信用評等,又想要博取個人名望,提報星等之類資料時總要扯出一堆星等測定法,長此以往不料仍受小眾冷落,最後終究耐不住寂寞就開始編纂「超現實觀星文學作品」來吸引小眾注意了。

因為生活和工作中無法取得地位,所以才會棲身於小眾之中取得安慰,這種情況也是有的。鑑於這樣的態勢,筆者會邀請他們體會大眾,以免越陷越深,即使把觀星視為社交政治活動,也不要脫離大眾,或是大為不智的以觀星發洩自己的優越感。

閣下應知筆者一向建議同好寧做大眾第十萬名,不要過度浪費時間在小眾排名上。

最近聽聞有以14等級電腦星圖星點逐一拖離原位之CG作圖以便說成小口徑目視手描反白圖繪,筆者就要加以提點,以免有人心存僥倖一錯再錯鑄下毀滅自己業界信用。
2010-05-13 19:28:51
大家都是韓國人
真希望閣下所說的不是我或我認識的任何人. (汗)

對了, 閣下的反應速度很快, 不一會兒就改掉某些內容呢.
2010-05-13 21:02:19
很古怪唷
剛找到一篇由未來人發的天文新聞, 留意文中的日期.

http://www.nownews.com/2010/03/29/91-2585184.htm
2010-05-13 21:20:39
是 (若未登入"個人新聞台帳號"則看不到回覆唷!)
* 請輸入識別碼:
請輸入圖片中算式的結果(可能為0) 
(有*為必填)
TOP
詳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