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h購物| | PChome| 登入
2009-07-16 14:17:22| 人氣768| 回應2 | 上一篇 | 下一篇

2009-07-16‧Dr.Lecter 的天文推廣教室

推薦 0 收藏 0 轉貼0 訂閱站台

2009-07-16‧Dr.Lecter 的天文推廣教室

  因為『沉默的羔羊』裡的 Dr.Lecter 一向是吃人夠夠,不但對連續殺人案提供迂迴見解,對於天文推廣更有直白提示。

 


  大眾對於天文望遠鏡的初步期望,僅止於把『平日肉眼看得到』的有趣天體,看得更仔細而已,所謂有趣的天體,簡單說就是月亮 。至於行星是不符合上述條件的,但是土星光環和金星盈虧從望遠鏡來看還算有點意外趣味。

  這可是太簡單了,不必用上天文望遠鏡也能看清楚月亮(還有月相盈虧變化呢)。所以推廣大眾天文時總是刻意排除月亮,不想滿足大眾初步期望的話,就是因小失大,白費工夫了。 

  從星座盤、塑膠玩具望遠鏡到宇宙飛行器,縱使天文機材市場有令人期待的縱深,但是沒有從基本項目點燃興趣與熱情,就無法從中獲得完整利益(包括公益)。

  筆者也是最喜歡看月亮,有時會看見人造衛星掠過月面,時間大約只有一秒。筆者前幾年開始打消當太空人的念頭,因為筆者從穿雨衣戴安全帽清除有五隻虎頭蜂的蜂窩時,終於發現自己實在不喜歡被關在衣服裡面。

 


 

日本國際天文年主題曲 - MISIA - 銀河 (可選HD畫質)
KOSE 2009年『雪肌精』主題曲

天文年要紀念的,不是米希亞,而是MV裡的老先生伽利略......

 

台長: 8cm
人氣(768) | 回應(2)| 推薦 (0)| 收藏 (0)| 轉寄
全站分類: 星座命理(星座、命理、心理測驗)

Alget
可惜的是, 盡管月球是個絕佳的觀察對象, 在向民眾推廣時還是很苦惱. 即使不是天文推廣, 有時在賞月的時, 還是有點不是味兒. 月球很有趣, 但我遇到的問題卻令我感到很沒趣.




1. 那些月球地名, 除了極少數知名地貌, 其他的都是難記又難唸的. 它們本來就是外文, 大都是些外國天文學家的名稱. 即使是譯成中文, 大都只音譯一途. 如果不了解那些名稱背後的故事, 恐怕都不過是些沒意義的讀音.

2. 要是有中文的參考書, 情況或許有一點改善. 我還可以知道那些隕石實際上有多巨大, 那些山脈有多高...... 可惜我幾乎找不到任何關於月球觀察的中文書籍或網站.

3. 少數地貌有很貼切的花名, 很可惜那些花名都僅靠口耳相傳, 流傳範圍極其有限. 要是從來不參與那些付款天文活動, 就永遠都不知道那些花名的存在. 部分菁英主義者還怪責別人的無知......

4. 那些熟識月球地名的華人, 往往都是受英語教育薰陶的, 他們認為不懂中文是理所當然的, 不會英文卻是罪過. 他們經常怪責別人英語不好, 沒有用功查字典. 對於第2點的問題, 他們認為, 全球都在說英語, 所有學術會議都是用英語進行, 所以說英語是理所當然的, 哪怕他們在和市民交談.

要是再說什麼沒有中文參考書, 他們就會怪責提出這條問題的人很懶惰: 既然你發現這個問題, 就應該由你去解決這個問題. 記住別懶惰啊! 我們都很忙, 就由你一個人解決所有問題吧......




說穿了他們根本就無意改變這種狀況. 最有本領的人卻是最不願意付出的人.




還好市民大都不會談及那些地貌名稱, 月球看起來依然很有趣. 但一想到自己不知道自己在看什麼, 就有點怪怪的感覺.
2009-07-16 23:35:27
版主回應
  推廣是要引起大眾興趣,和教學是不一樣的。大眾對月亮已經有一定程度的了解,只是要透過望遠鏡親眼看到已知而沒看過的(很多觀光客來台灣想看阿里山、日月潭,也是一樣的心理),如果看到值得注意又屬意料之外的,就會想要有點了解(因為看到了,就會想了解,但是不是深入了解)。大眾對月表坑洞的名稱是沒有興趣的,當然對坑洞的高深也沒有興趣,月相的變化也很無聊,月蝕的成因也沒有意思(月蝕時除外),倒是登月任務的降落地點反而比較容易引人注意,順便還可以問小朋友長大要不要做太空人,準備執行火星任務吧(然後趕快把望遠鏡朝向火星,看不到火星就改成土星計畫好了.....)。

  當然在看過月亮之後,大眾也會對於這架望遠鏡產生興趣(因為他們看到也體驗過了),進而會問這部望遠鏡還能看到什麼?價格多少?....之類的問題,看過的事物越深入,興趣也會隨之深入,只要沒有挫折,有些人的興趣是會一直發展下去的。

  解說的內容要小心不要超過大眾的求知慾,過度解說好像在灌輸知識,容易令人反感逃避。在引發大眾足夠的興趣之前,千萬不要令大眾產生挫折心理,例如賣弄重大而難以搬動或價格奇高,還有市面不容易購得的的望遠鏡,就是容易令人挫折的原因(原來這麼貴‧要帶出門有困難‧好像很難使用),當然造型奇特的牛頓式反射鏡也不適合作為推廣之用,聽說市面上有台幣一萬多元的8cm自動導入折射經緯台(價位很休閒,和折疊式腳踏車差不多),就是最適合推廣用的望遠鏡。

  筆者創立經營一百人以上的義工團體,也有十幾年的經驗,其中小學老師是最適合擔任解說義工的,筆者也是最早開設義工倫理課程的,這是一種有組織的專業善行,一旦脫離組織、專業、善行三種要素,很多糾紛就會隨之而起,推廣的效能也會大幅降低。

  推廣時大眾最關心的問題,始終是「廁所在哪裡?」,所有解說人員一定要能快速正確回答。二十幾年前前輩也會交代筆者不要提起儀器是日本品牌,時至今日仍有許多地方對日本抱持負面看法,筆者年初有一份合作的商社調查報告顯示,台灣和香港有高度正面評價,但是韓國和印度就很低,以下連結是另一份報告,顯示的結果有落差,感覺更接近實際數字。
http://www.youtube.com/watch?v=9RCWrJP-AaQ&feature=related
2009-07-17 00:32:27
Alget
當頭棒喝!

過度解說好像在灌輸知識,容易令人反感逃避......




話說我都幾乎深陷這個囹圄, 或許和過往的理科教育有關吧? 我們這些理科生, 平日上課就是是為了應付考試, 準備上試場打硬仗. 教官教我們答卷時要寫得盡可能詳細, 否則得不到分......

盡可能詳細已經成了經典教條, 說不定已經成了潛意識. 所以凡是和科學有關的, 都要說得詳盡一點.

那些從考試制度活過來並且獲益的人, 由於深受老師灌輸知識的恩惠, 所以更喜歡向別人灌輸知識吧?

何況他們當中還有人是資優兒童, 和狂熱的科學狂徒, 平日極憎惡偽科學, 從事金融業的人士, 還有宗教組織. 只要有人貼了一些正常人不會看的偽科學超長文, 就會群起攻之, 人身攻擊之餘, 還會向作者討教指點, 再貼所謂的正確知識...... 按他們的說法, 這樣做是為了新手誤信錯誤的資訊, 走歪路.




曾經有市民認為香港太空館的節目說教味太重, 說的話題太深, 什麼中子星黑洞, 令人吃不消. 他們倒很喜歡投影機製造的人造星空. 不過星空投影佔的比重實在太少了. 看來一味灌輸知識還是不行, 必需要用糖衣來包裹天文這個毒藥. 或者仿傚日本人吃河豚, 把有毒的部分割下來不吃就是了.




至於厭日情緒, 在香港從來不是主流, 有不少年輕人還相當崇日. 當年外藉英語老師都用奇異的問我們為何這麼喜愛日本......




最後, 吐糟一下, 追星社第二話的那個雙筒鏡, 最初還以為是較低檔次的貨色. 原來是相當昂貴的, 要26250日元.

http://www.vixen.co.jp/bino/ascot.htm

我心想: 在動畫中推銷這麼昂貴的玩意, 真的會有人買嗎? 何況大多數人都看不出那是個廣告, 以為全都是虛構出來的.
2009-07-18 14:55:04
版主回應
  看到大眾天文知識不足時,得意忘形喜孜孜的人是存在的,這些是自我邊緣化的孤獨小眾,而不是社會認同的菁英。懂得溫馨鼓勵大眾支持的小眾,才是大眾認同的菁英(就是上次提到的親和力),例如國際知名的網球選手不多,但是背後有廣大的網球愛好者支持。

  觀星機材只是讓人意外覺得怎麼那麼貴而已,其實就社會觀感評估,觀星休閒的花費算不上昂貴,稍具社會常識的人們,是絕對不會妄想靠觀星機材的品牌彰顯身分的,發現新天體的效果也很有限。

  筆者建議同好們好好經營自己的網頁,在討論區發言內容也應該要貼在自己的網頁。建立觀星者的人格,是需要漫長的時間,絕非機材品牌型號可以速成。

  在不同的光害環境,適應不同的天體,各有最適合的望遠鏡選擇,完成以上評估以後確定規格,再落實於預算、品牌型號才對。筆者用的8cm望遠鏡買入才幾年,是選用30年前就有的型號(可能更久難以查考,至今生產中),赤道儀也是20年前的款式,和霞ヶ浦天体観測隊、Nikon 8cmの世界等同好一樣是再入門,並且靠網路攝影機做應用測試(例如金星的白晝觀察和極軸修正)。
 
  筆者選用的機材和配件,都是在日本百貨公司買得到的大眾款式,不但操作簡便且備料取得容易,費用和體力也有評估,確保大家都可以輕易複製相同的機材和性能。
 
  如果不考慮量產穩定性,筆者倒想買中國製12cm短焦望遠鏡,看過網友評估良像可達300倍,觀察星雲效果明確,日本國內市場價格和現用的8cm望遠鏡一樣實惠,後來考量原則而放棄,繼續用8cm望遠鏡,否則不就要改叫「12cm的都會星空輕快日記」,這可就破壞守則了.........
2009-07-19 02:03:13
是 (若未登入"個人新聞台帳號"則看不到回覆唷!)
* 請輸入識別碼:
請輸入圖片中算式的結果(可能為0) 
(有*為必填)
TOP
詳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