趕完報告後,放了自己一天假,其實也真的在放感恩節。躲在寢室裡把Nadasico 及Band of Brothers以馬拉松的方式重看一次。
十年前的XEBEC製作的Nadasico就不用多提了,看標題也知道是熱血的ROBOT ANIMATION。純粹個人「趣味」,劇情跟Macross或是某G開頭演了二十多年的動畫片一樣,一般只有mania才會喜歡。比較想提”Band of Brothers”。這是一部目前筆者最為認同的二戰歷史戰爭片。尤其劇中人物事件都是真實可考,片前還有劇中人物,至今還在的軍官與老兵,語重心長地陳述戰爭所見所聞。許多反戰的議題與戰場中複雜的人際情境與領導機制,在片中有著寫實鮮明的的探討,而戰爭片中慣有的肚破腸流,哀鴻遍野,頭盔亂飛,斷手斷腳的寫實場景也非「搶救雷恩大兵」或「勇士們」可以比擬。即使已看過一次,重新再看還是有不少的感觸。難怪莒光園地常以本片做軍中領導統御的教材。同樣是HBO自製影集,對該片的認同感高過「慾望城市」。坦白說,筆者不太喜歡「慾」劇,可能對於該片的女性設定無法認同吧!自然這是題外話。
回到主題,第九集的”Why we fight”,讓筆者印象最深刻。劇中盟軍已進入德國巴伐利亞,溫司特少校營下的E(easy)company在某城外發現了集中營,其慘絕人寰的惡劣環境以及形同殭屍的猶太人與滿是屍體堆起的小山丘,讓E連的士官兵重新思考為何要遠渡半個地球來這裡作戰。猶太人看到盟軍時又是親吻又是擁抱的那一幕,以及隨後盟軍無法負擔各地不斷被發現的集中營的糧食支援,決定暫時不管他們的死活,讓翻譯的士兵對猶太同胞說出這殘忍的事實時也忍不住嚎啕痛哭。劇中盟軍驅趕鎮裡的百姓,穿戴整齊去集中營「勞動」,掩埋被他們所尊敬的政府所殘殺的猶太人屍體,這些所謂納粹德國對猶太問題最後的解決「方案」下的犧牲品。看著穿戴像貴族的女士抱著已經呈現紫色斑點的屍體躊躇在滿是屍體的角落,那一幕已經不是「諷刺」與「悲哀」所能詮釋了。
本劇有個結構上的特點,每一集都有一個主題與主角。原則上以溫斯特的軍旅生涯作貫穿,不過,E連的士官兵也都在每集裡扮演了說故事者的角色。不管活了下來,還是來不及見到和平的來臨。第一次看,對於眾多角色很難釐清且感覺混亂。不過,多看一次,其間的脈絡就會慢慢清晰,令人驚嘆導演與編劇的功力。
看完該劇,對於半世紀前的那場戰爭。不禁讓人覺得這樣的歷史即便在一百年後,依然還是讓人不斷引以為鑑的「活」教材吧!
文章定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