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實說,我大概20年不看恐怖片了。
(幹嘛沒事去被嚇?有被虐狂嗎?)
驚悚片也不喜歡。
理由同上。
但這部片的預告會吸引我,是三位黑人的表情。
男主角眼中佈滿血絲及眼淚的驚恐;
女管家臉上很複雜而詭異的表情;
還有,羅根叫男主角「Get Out」時的表情和眼神。
好奇心殺死一隻貓。
太想知道發生了什麼事。
所以,還是看了。
很挑動整個社會神經的種族主義議題。
一個黑人男生要去見他的白人女友父母。
原本以為,就是講黑人被歧視。
但,看到最後,我覺得很妙,這部電影是在婊白人「意淫黑人的身強體壯」。
在家族聚會裡,一堆白人老人們像欣賞藝術品般地,摸著、意淫著男主角的身體。
還問他:黑人的(?)是不是比較優?
聚會中的另一個年輕黑人羅根,則是某個白人老婦女的「伴侶」。
男主角的另一個黑人朋友,在電話那端,聽到男主角的描述後,神經質地,叫他「快逃!你會變成他們的性奴」。
完全反映了黑人們在面對整個白人世界對他們的刻板印象時所產生的恐懼。
(也或者,是事實的生活經驗?)
白人比不上,骨子裡羨幕黑人的身體,但,卻是用卑鄙而暴力的手段搶來。
用比較大的社會層面來看,白人,又何嘗不是利用了黑人們(或有色人種)的身體勞動呢?
記得在舊金山時,可以很明顯地,感受到種族的社會分工。
勞動階級都是有色人種,而白領階級都是白人。
整個社會氛圍、經濟體制,就是「催眠」。
讓黑人們一邊帶著燦爛的微笑,一邊說:我很樂意做任何事。
而只有在偶而內在靈魂甦醒時,才會在臉上閃過詭異而複雜的表情。
直到,再度被催眠。
【後記】
雖然「種族主義」在現今是個很「政治不正確」的事。但,那並不代表就沒有種族主義。只是,要很幽微地,你才會感覺到它的存在。
在英國念榮格時,有一個禮拜的主題是種族主義,讀到20世紀前半那個年代的作品,讓人讀得超級憤怒。
那麼離譜卻又自認為理所當然的觀點,也才不過不到一百年前的事。
榮格被控在二次大戰前後「親納粹」,並且在作品中有「反猶太思想」。
而,在種族主義那個禮拜的課,上課老師就是系上的大師級教授,全世界第一個拿到榮格心理學教授資格的榮格分析師,他是,猶太人。
在課堂中,我很大膽地假設,其實,榮格那時寫出來讓現今的我們覺得「反猶太」的言論,其實,只是反映了當時歐洲人的意識形態?
因為,當2007年還在英國念書時,雖然我的同學們及flatmate們對我超級友善,但,走出校園,在公車上、超市裡,還是有很隱微的,種族歧視。
種族歧視無所不在,在人們的內心裡。
文章定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