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h購物| | PChome| 登入
2015-01-06 11:12:12| 人氣917| 回應0 | 上一篇 | 下一篇
推薦 0 收藏 0 轉貼0 訂閱站台

穿越千年,皇家遗珍,传世唐代短柄三足银铛

穿越千年,皇家遗珍,传世唐代短柄三足银铛

 世界上有很多东西是金钱买不到的,譬如爱情和忠诚,还有传世千年的唐代银铛。缘份真的是个奇妙的东西,不是你去找它,而是它来找你------

 

 

这只唐代银铛为传世品。侈口,翻沿,圜底,三兽足,叶芽形单柄,捶打成型,

  • 手工锤揲成型的痕迹------器内底焊接有模冲而成的高浮雕式双狮相搏纹。

    细节图------手工锤揲成型痕迹

    手工锤揲成型并不完美。

    细节

    药渍痕迹造假不了。

    细节

    老的痕迹新不了

    这是唐代金银器装饰里的满地装。器外底部中心均匀分出九条水波纹曲线,将外壁划分为9个S形区间,内填以双鸟衔绶,双鸟衔方胜,立狮及花卉蔓草等纹饰。


        这是底部细节,唐代金银器旋切工艺,先固定中心点,然后按同一方向快速旋转,所以在底部中心留下针尖大的圆形凹状中心点。

    从铛腹九个分区及铛内底麦穗圆框中的立狮纹的作法来看,还有着较多的西方外来影响,但铛这种器型是中国的。这是唐代早期金银器的精品之作。流传千年至今,它不知辗转历经了多少人的手,不知看透了多少人世间的悲欢离合------

     第一期的器物,主要出土于内蒙古自治区敖汉旗李家营子一号墓和西安沙坡、何家村的窖藏。它们的特征是:
    器形种类比较单纯,数量也较少。食器仅有碗、盘,饮器有杯、壶,药器只见铛。这期的器壁,一般都较厚重。
    装饰碗、铛类器物时,多采用任意等分装饰面的手法,即外壁装饰区间都在九瓣以上,如海兽纹十四云瓣银碗,鹿纹十二瓣银碗、鸿雁衔绶纹九瓣银碗,双狮纹九瓣单柄钢,这种九瓣以上区分装饰面的作法,在第一期以后不见。
    装饰区间多以S形或U形瓣。鹿纹12瓣银碗的U形装饰瓣,与中亚、西亚6世纪的银器作风相似。
    棱形器物较多,乐伎八棱金杯的环形柄上,焊接有胡人头象的平錾,这是初唐时金银器受波斯萨珊朝金银器影响的实例。
    在碗底或铛底焊接模冲的装饰圆片,并使器物形成双层底,是第一期最明显的特点。这种装饰的方法在公元3世纪时流行于西亚。

    1970年陕西省西安市南郊何家村基建工地唐代窖藏出土的唐代金铛,与这件银铛有诸多相似之处。然而细细比较还是有很多细节不同。附录金铛图片如下:



     

     

    双狮纹金铛 唐

    1970年10月陕西省西安市南郊何家村基建工地唐代窖藏出土

    高3.5厘米,口径9.2厘米,柄长2.9厘米,重268克

    金铛为侈口,翻沿,圜底,三兽足,叶芽形单柄,捶打成型,花纹平整,鱼子纹底纹,柄及兽足均焊接于腹上,器外底部中心分出9条水波纹曲线,将外壁划分为9个S形区间,内填以双鸟衔绶,双鸟衔方胜,立狮及花卉等纹饰,器内底饰高浮雕式的双狮相搏纹。从铛腹9个分区内及铛内底麦穗圆框中的立狮纹的作法来看,还有着较多的西方外来影响,但铛这种器皿形则是中国式的。铛在古代是炊器,唐代也用铛作煎药器具。道教炼丹术讲究使用金银制作的药具,这件金狮造型优美,制作精细,当是皇室使用的药具。

     

     

    • 这只银铛里尚能看到长期盛药留下的药渍

    • 残留的药渍

    •  

    • 手工锤揲的痕迹

    • 花纹平錾,鱼子纹地。柄及兽足均焊接与外壁。


    • 银铛是唐代宫廷的温药器,古时的人们用药罐煎好中药后如果暂时不服用,就用银铛装着放在一个盛满热水的大容器里保温。

台長: kk
人氣(917) | 回應(0)| 推薦 (0)| 收藏 (0)| 轉寄
全站分類: 圖文創作(詩詞、散文、小說、懷舊、插畫)

是 (若未登入"個人新聞台帳號"則看不到回覆唷!)
* 請輸入識別碼:
請輸入圖片中算式的結果(可能為0) 
(有*為必填)
TOP
詳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