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h購物| | PChome| 登入
2014-12-12 09:31:58| 人氣362| 回應0 | 上一篇 | 下一篇
推薦 0 收藏 0 轉貼0 訂閱站台

高適[1](706年-765年2月17日),字達夫,滄州渤海人(今河北景縣)[2]。唐朝邊塞詩人

高適[編輯]

別董大
千里黃雲白日曛
北風吹雁雪紛紛
莫愁前路無知己
天下誰人不識君

高適[1](706年-765年2月17日),字達夫滄州渤海人(今河北景縣[2]唐朝邊塞詩人,詩詞語言質樸,風格雄渾,與岑參並稱「高岑」。


家世[編輯]

出身渤海高氏

  • 曾祖父:高祐
  • 祖父:高偘,唐高宗時名將,官左監門衛大將軍、平原郡開國公,贈左武衛大將軍,諡號「威」,陪葬乾陵。
  • 父親:高崇文(653年—719年)據《全唐文補遺》《唐故韶州長史高府君玄堂記》:君諱崇文,字崇文,渤海蓨人也。春秋六十七,以開元七年五月十一日終於廣陵私第。以開元八年歲次庚申六月壬午朔廿五日景午,遷窆於河南府洛陽縣平陰里積潤村北原,禮也。夫人渤海吳氏合葬塋;韶州長史。
  • 母親:渤海吳氏

生平[編輯]

高適出生窮困,甚至曾經以乞討為生。天寶八年,得到封丘縣尉的官職。後來到西塞。高適一直到五十歲時才開始他的文學創作,他的作品描寫了西塞的生活:戰場上的景象、士兵的生活和當地百姓少婦的情懷。《燕歌行》是高適的著名詩作。

天寶十二載,節度判官田丘推薦高適入河西節度使哥舒翰幕府,安史之亂後任左拾遺轉監察御史。永王李璘起兵,肅宗以高適為揚州大都督府長史。廣德元年,任淮南節度使,代崔光遠為西川節度使。

廣德元年(763年)吐蕃攻取隴右,十月,進而攻佔分州、武功,高適率兵出南鄙,牽制其力,不成功。廣德二年,吐蕃反兵陷松(今四川松潘)、維(今四川理縣)、保(今四川理縣新保關)三州及雲山新築二城[3]杜甫曾勸高適:「請公問主將(哥舒翰),焉用窮荒為?」[4]。高適被召還京,任刑部侍郎、左散騎常侍。一直封到渤海縣侯。唐代宗永泰元年正月乙卯(765年2月17日),去世,追贈禮部尚書。


高適(700?—765),漢族。盛唐詩人。字達夫、仲武,滄州(今河北省景縣)人,居住在宋中(今河南商丘一帶)。有《高常侍集》、《中興間氣集》等傳世。永泰元年(765年)卒,終年64歲,贈禮部尚書,諡號忠。 
 高適為唐代著名的邊塞詩人,與岑參並稱“高岑”。筆力雄健,氣勢奔放,洋溢著盛唐時期所特有的奮發進取、蓬勃向上的時代精神。少孤貧,愛交遊,有遊俠之風,並以建功立業自期。早年曾遊歷長安,後到過薊門、盧龍一帶,尋求進身之路,都沒有成功。在此前後,曾在宋中居住,與李白杜甫結交。其詩直抒胸臆,不尚雕飾,以七言歌行最富特色,大多寫邊塞生活。 
 天寶八載(749),經睢陽太守張九皋推薦,應舉中第,授封丘尉。十一載,因不忍“鞭撻黎庶”和不甘“拜迎官長”而辭官,又一次到長安。次年入隴右、河西節度使哥舒翰幕,為掌書記。
  安史之亂後,曾任淮南節度使、彭州刺史、蜀州刺史、劍南節度使等職,官至左散騎常侍,封渤海縣侯。世稱“高常侍”。《舊唐書·高適傳》說:“有唐已來,詩人之達者,唯適而已。”




台長: kk
人氣(362) | 回應(0)| 推薦 (0)| 收藏 (0)| 轉寄
全站分類: 家庭生活(育兒、親子關係、婚姻)

是 (若未登入"個人新聞台帳號"則看不到回覆唷!)
* 請輸入識別碼:
請輸入圖片中算式的結果(可能為0) 
(有*為必填)
TOP
詳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