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h購物| | PChome| 登入
2014-05-07 10:16:14| 人氣2,255| 回應1 | 上一篇 | 下一篇
推薦 1 收藏 0 轉貼0 訂閱站台

詩名:送孟浩然之廣陵

詩名:送孟浩然之廣陵

 

送孟浩然之廣陵

故人西辭黃鶴樓     煙花三月下揚州  
孤帆遠影碧山盡
     唯見長江天際流

 作者介紹:

李白,字太白,號青蓮居士,唐朝人。祖籍隴西成紀(今甘肅省秦安縣東),後遷居西蜀綿州昌隆縣(今四川省彰明縣)青蓮鄉。生於武長安元年(西元七0),卒於蕭宗寶應元年(西元七六二),年六十二。李白是一位天才橫溢思想獨立的詩人,不與世俗同流合污。他的詩善於運用誇張的筆法、生動的比喻、豐富的想像和樸素優美的語言等,來表現熱烈奔放的思想感情。作品豪放飄逸,自然率真。後世稱它為「詩仙」,和「詩聖」杜甫齊名。

作品賞析:

好朋友要順長江東下離開此地到揚州去。暮春三月,正是煙霧迷濛、草長鶯飛時節。在這種充滿詩意的季節裡,竟然要送走老朋友,心中不免感傷。在良辰美景中千里相送,心中真是不。老朋友的船隻已經揚帆出發,愈行愈遠,終於隱沒在青翠的山巒之後。站在岸邊凝望,因為專注的看著朋友所搭乘的船隻,以至於沒查覺到江上還有其他的帆船

這首詩是李白初居安陸時所作。出川未久,剛剛結束江南吳越之遊的李白,這時結識了長他十二歲的孟浩然,兩人一見如故,在送孟浩然東下揚州時,李白揮筆寫下了這首傳千古的傑作。

這是一首情景交融的詩,黃鶴樓、煙花、江水、舟船是景,而每一場景都襯出李白對友人的情意。語言平淡自然,無雕琢痕跡,作者個性豪放飄逸、自然率真,這首詩以淺顯易懂的文字,不用典雕飾,像是隨口吟哦而

出,十分自然,極其流暢。作者用「煙花三月」渲染送別的環境,以絢麗景

反襯心中的惆悵。並透過送走友人之後,久久凝神佇立江邊,不忍離去的感人場面,將別離難遣之情,自然地流露出來,既細膩而又委婉,令人玩味無窮。

這首詩短短四句卻將從黃鶴樓到廣陵(今江蘇揚州)相距數百里的距離,生動的描寫出來。第一句說友人孟浩然辭別黃鶴樓開始東行,第二句描寫陽春三月,友人一路江行的美麗風光;後兩句寫隱沒在碧空盡頭的孤帆和與天相接的江流,像是一條無形的線,縮短了黃鶴樓與揚州在讀者心中的距離。

首詩每句分別各用一個動詞:“辭”、“下”、“盡”、“流”,從不同角度(行者與相送者)表現了時間上的順承關係,給人以流動之感,加上動詞自身給詩句帶來的動態感,使全詩雄渾壯闊,.呈現出一種幽深高遠的意境。

唐代黃鶴樓素有“天下江山第一樓”的美譽。站在上面送客,遠望去壯闊的風景,確實會讓人產生遠大的胸襟。而李白送孟浩然之廣陵時,風華正茂,對前途充滿信心和希望。因此才能把這首詩寫得神采飛揚。

李白這首送別詩的意境,常為後代其他藝術形式尤其是電影藝術所借鑒,許多江邊送別的場面,都設計了帆船愈行愈遠,相送者愈登愈高,最後登上山頂的送行人空對江流的鏡頭。由此亦可見這首詩藝術生命力之強盛。

資料來源:

唐詩『心』賞/文化出版社

好康相送:

怨情   李白 

美 人  珠 簾 ,

深 坐 顰 蛾 眉 。

但 見 淚 痕 濕 ,

不 知 心 恨 誰 。

 

台長: kk
人氣(2,255) | 回應(1)| 推薦 (1)| 收藏 (0)| 轉寄
全站分類: 圖文創作(詩詞、散文、小說、懷舊、插畫)

thgf
<a href='http://www.citiesrhetoric.pw/20474.html '>chanel 幾歐</a>
<a href='http://www.citiesrhetoric.pw/20475.html '>balenciaga裸奔喊最低價</a>
2014-05-08 13:47:51
是 (若未登入"個人新聞台帳號"則看不到回覆唷!)
* 請輸入識別碼:
請輸入圖片中算式的結果(可能為0) 
(有*為必填)
TOP
詳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