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 曲
< 第 一 節 >
元 曲 的 概 況
<< 元 曲 包 括 雜 劇 和 散 曲 >>
元 曲 是 元 代 文 學 的 代 表 , 它 包 括 了 雜 劇 和 散 曲 兩 部 分 。
雜 劇 是 一 種 成 熟 的 戲 劇 形 式 , 由 故 事 情 節 、 曲 詞 、 賓 白 、 科 介 等 幾 部 分 組 成 。 科 介 是 演 出 提 示 , 用 來 規 定 主 要 的 表 演 動 作 和 舞 台 效 果 , 比 如 “ 把 盞 科 ” 、 “ 內 作 起 風 科 ” 。 賓 白 就 是 說 白 , 曲 詞 是 歌 唱 的 部 分 。 元 雜 劇 劇 本 一 般 由 四 折 組 成 , 同 一 宮 調 的 一 套 樂 曲 唱 完 為 一 折 , 所 以 “ 折 ” 在 劇 本 既 是 音 樂 的 單 元 , 也 是 劇 情 的 大 段 落 。 在 四 折 之 外 , 還 可 以 有 楔 子 。 楔 子 一 般 放 在 劇 本 的 開 始 , 大 致 相 當 於 序 幕 。 有 時 也 放 在 折 與 折 之 間 , 與 過 場 戲 近 似 。 劇 本 的 結 尾 一 般 有 兩 句 或 四 句 對 子 , 叫 “ 題 目 正 名 ” , 用 來 概 括 全 劇 的 內 容 , 最 後 一 句 常 用 作 劇 本 名 稱 , 比 如 《 竇 娥 冤 》 :
題 目 : 秉 鑑 持 衡 廉 訪 法
正 名 : 感 天 動 地 竇 娥 冤
元 雜 劇 的 演 出 , 在 明 中 葉 後 已 經 絕 跡 。 目 前 我 們 只 能 根 據 現 存 的 戲 曲 文 物 和 文 字 資 料 , 作 一 些 粗 略 的 說 明 。 元 代 雜 劇 的 演 出 可 以 在 勾 欄 、 神 廟 中 進 行 , 也 可 以 在 隨 意 搭 設 的 戲 台 或 酒 樓 茶 肆 演 出 。 今 天 , 在 山 西 省 東 南 地 區 仍 保 存 了 不 少 元 代 的 神 廟 戲 台 , 以 及 一 些 和 元 代 戲 劇 演 出 有 關 的 文 物 。 依 據 這 些 保 存 下 來 的 戲 台 , 我 們 可 以 知 道 , 元 代 的 神 廟 戲 台 一 般 有 一 個 一 米 多 高 的 台 基 , 台 上 四 角 立 柱 , 覆 以 木 結 構 頂 蓋 建 築 。 頂 蓋 的 藻 井 設 計 具 有 幫 助 聚 攏 舞 台 音 樂 , 和 造 成 共 鳴 的 作 用 。 戲 台 的 平 面 大 致 呈 正 方 形 ﹙ 一 般 約 五 、 六 十 平 方 米 左 右 ﹚ , 前 、 左 、 右 三 面 敞 開 面 對 觀 眾 , 後 部 砌 牆 , 並 在 左 右 兩 端 稍 向 前 部 延 伸 , 演 出 時 懸 掛 帳 額 , 遂 構 成 後 台 空 間 。 正 像 山 西 省 洪 洞 縣 明 應 王 殿 忠 都 秀 作 場 壁 畫 ﹙ 1 3 2 4 年 ﹚ 所 表 現 的 那 樣 , 在 畫 面 上 , 演 員 的 背 後 懸 有 布 幔 , 以 此 作 為 前 後 台 的 分 界 。 布 幔 左 角 一 位 上 場 角 色 掀 簾 向 外 張 望 。 元 雜 劇 的 神 廟 演 出 一 般 具 有 酬 神 和 娛 人 的 雙 重 作 用 。 勾 欄 是 宋 元 時 期 城 鎮 的 演 出 場 所 。 勾 欄 上 面 封 頂 , 為 全 封 閉 式 近 圓 形 建 築 。 其 中 用 於 演 出 的 部 分 是 戲 台 , 戲 台 後 部 有 戲 房 , 同 樣 以 布 幔 來 與 前 臺 分 開 。 戲 台 上 設 有 樂 床 , 是 女 藝 人 演 奏 樂 器 的 坐 處 。 這 些 坐 在 樂 床 上 的 女 藝 人 還 兼 有 念 詩 、 開 呵 等 職 能 , 以 輔 助 場 上 的 角 色 表 演 。 觀 眾 席 則 分 為 神 樓 和 腰 棚 。 神 樓 可 能 是 正 對 戲 台 而 位 置 比 較 高 的 看 台 。 腰 棚 是 從 戲 台 開 始 向 後 面 逐 漸 升 高 的 看 台 , 環 繞 在 戲 台 的 前 、 左 、 右 三 面 。 觀 眾 通 過 階 梯 進 入 神 樓 和 腰 棚 。 元 雜 劇 中 的 主 要 人 物 為 正 色 , 男 主 角 為 正 末 , 女 主 角 為 正 旦 。 一 本 戲 只 有 主 要 角 色 獨 唱 , 正 末 唱 為 末 本 , 正 旦 唱 為 旦 本 。 末 、 旦 之 外 , 還 有 副 末 、 貼 旦 、 淨 、 孤 、 卜 兒 、 孛 老 、 細 酸 、 兒 等 等 。
散 曲 是 一 種 可 以 配 樂 演 唱 的 歌 曲 。 元 散 曲 的 歌 唱 根 據 《 青 樓 集 》 的 記 載 , 有 多 種 形 式 , 像 表 演 唱 、 舞 蹈 伴 唱 、 樂 器 伴 唱 等 。 在 一 次 宴 會 上 , 演 員 解 語 花 “ 左 手 持 荷 花 , 右 手 舉 杯 , 歌 驟 雨 打 新 荷 曲 ” ; 連 枝 秀 “ 有 招 飲 者 , 酒 酣 則 自 起 舞 , 唱 《 青 天 歌 》 , 女 童 亦 舞 而 和 之 , 真 仙 音 也 ” 。 元 散 曲 主 要 有 小 令 和 套 數 兩 種 形 式 。 小 令 , 又 名 “ 葉 兒 ” 。 一 般 由 一 支 曲 牌 構 成 , 大 致 相 當 於 詞 的 一 闋 。 比 如 劉 秉 忠 的 【 南 呂 】 乾 荷 葉 《 漫 興 》 :
乾 荷 葉 , 色 蒼 蒼 , 老 柄 風 搖 蕩 。 減 了 清 香 越 添 黃 , 都 因 昨 夜 一 場 霜 , 寂 寞 在 秋 江 上 。 這 就 是 一 首 小 令 。
套 數 , 又 叫 散 套 、 套 曲 , 是 連 接 同 一 宮 調 的 數 支 曲 子 而 成 的 組 曲 。 短 的 可 以 兩 個 曲 牌 , 長 的 可 以 二 、 三 十 個 曲 牌 。 大 多 有 尾 聲 。
除 了 小 令 和 套 數 外 , 還 有 帶 過 曲 等 形 式 。 元 雜 劇 中 的 曲 詞 和 元 散 曲 基 本 上 是 北 曲 , 且 都 可 以 使 用 襯 字 。 襯 字 , 指 的 是 曲 子 本 格 之 外 的 字 。 一 般 來 講 , 元 雜 劇 曲 詞 中 所 用 的 襯 字 比 散 曲 要 多 。 襯 字 的 運 用 增 加 了 曲 子 的 口 語 化 、 俚 俗 化 , 使 曲 意 更 加 活 潑 、 顯 豁 。
<< 元 曲 的 發 展 >>
元 曲 的 發 展 , 大 致 可 分 成 初 、 中 、 晚 三 個 階 段 , 即 初 期 : 自 蒙 古 滅 金 至 元 世 祖 忽 必 烈 至 元 三 十 一 年 ﹙ 1 2 3 4 - 1 2 9 4 ﹚ 。 中 期 : 自 元 成 宗 鐵 穆 耳 元 貞 元 年 至 元 文 宗 圖 帖 睦 爾 至 順 三 年 ﹙ 1 2 9 5 - 1 3 3 2 ﹚ 。 晚 期 : 元 順 帝 帖 睦 爾 統 治 時 期 ﹙ 1 3 3 3 - 1 3 6 8 ﹚ 。
雖 然 只 是 短 短 的 一 百 三 十 餘 年 , 但 元 曲 卻 為 中 國 的 文 學 史 添 上 了 濃 濃 的 一 筆 。
< 第 二 節 >
初 期 的 元 曲 創 作
<< 初 期 風 貌 >>
元 曲 創 作 的 初 期 是 一 個 社 會 大 變 動 的 時 期 , 蒙 古 滅 金 、 滅 宋 這 樣 的 大 事 件 接 連 發 生 。 這 種 社 會 大 變 動 給 予 元 曲 的 創 作 以 深 刻 的 影 響 。
元 雜 劇 在 宋 雜 劇 、 金 院 本 的 基 礎 上 形 成 , 經 過 初 步 的 發 展 , 在 元 初 這 一 疾 風 驟 雨 的 時 代 迅 速 成 熟 起 來 , 從 忽 必 烈 經 略 漢 地 便 進 入 了 它 的 繁 盛 期 。 戲 曲 史 上 許 多 熟 悉 的 名 字 便 產 生 在 這 一 時 期 , 如 關 漢 卿 、 白 仁 甫 、 高 文 秀 、 石 君 寶 、 鄭 廷 玉 、 馬 致 遠 、 紀 君 祥 等 等 。
這 一 時 期 的 雜 劇 作 家 痛 經 變 亂 , 對 社 會 人 生 頗 多 感 悟 , 寫 出 了 深 刻 思 考 人 生 處 境 與 命 運 的 劇 本 , 如 《 竇 娥 冤 》 、 《 梧 桐 雨 》 、 《 趙 氏 孤 兒 》 、 《 漢 宮 秋 》 等 。 民 間 伎 藝 的 發 展 又 為 這 個 時 代 提 供 了 優 秀 的 演 員 。 這 就 使 得 公 元 十 三 世 紀 成 為 中 國 戲 曲 史 上 的 第 一 個 黃 金 時 代 。
這 一 時 期 的 散 曲 創 作 , 內 容 廣 泛 , 嘆 世 歸 隱 是 突 出 的 主 題 。 在 風 格 上 , 北 曲 通 俗 自 然 、 詼 諧 幽 默 、 活 潑 俏 皮 的 特 色 亦 已 得 到 鮮 明 的 體 現 。
<< 關 漢 卿 >>
關 漢 卿 是 元 代 最 早 的 雜 劇 作 家 和 散 曲 作 家 。
關 漢 卿 的 生 平 , 文 字 記 載 很 少 , 目 前 只 能 依 據 零 星 的 材 料 和 他 的 作 品 , 勾 畫 一 個 大 致 的 輪 廓 。 他 大 約 生 於 金 末 , 由 金 入 元 , 卒 於 元 成 宗 大 德 年 間 。 也 就 是 說 , 他 的 生 活 年 代 可 能 在 1 2 1 0 - 1 3 0 0 年 間 。 關 漢 卿 活 動 的 主 要 地 區 是 大 都 , 但 也 曾 到 過 汴 梁 , 元 滅 南 宋 後 還 到 過 臨 安 ﹙ 杭 州 ﹚ 。
關 漢 卿 是 一 個 一 生 落 拓 , 不 屑 仕 進 的 文 人 , 一 個 多 才 多 藝 、 生 活 爛 漫 、 性 格 倔 強 的 藝 術 家 。 他 的 《 不 伏 老 》 套 曲 最 能 表 現 他 的 這 種 性 格 :
【 尾 】 我 是 個 蒸 不 爛 煮 不 熟 捶 不 扁 炒 不 爆 響 璫 璫 一 粒 銅 豌 豆 , … … 你 便 是 落 了 我 牙 , 歪 了 我 嘴 , 瘸 了 我 腿 , 折 了 我 手 , 天 賜 與 我 這 幾 般 兒 歹 症 候 , 尚 兀 自 不 肯 休 。 則 除 是 閻 王 親 自 喚 , 神 鬼 自 來 勾 , 三 魂 歸 地 府 , 七 魂 喪 冥 幽 。 天 哪 , 那 其 間 才 不 向 煙 花 路 兒 上 走 。
關 漢 卿 一 生 創 作 的 雜 劇 約 有 六 十 餘 種 , 現 在 保 存 下 來 的 有 十 八 種 , 其 中 個 別 作 品 如 《 魯 齋 郎 》 是 否 為 關 漢 卿 作 仍 有 爭 議 。
從 關 漢 卿 現 存 雜 劇 的 題 材 來 看 , 大 致 可 分 為 三 類 : 一 類 是 公 案 劇 , 如 《 竇 娥 冤 》 、 《 蝴 蝶 夢 》 等 ; 一 類 是 愛 情 風 月 劇 , 如 《 救 風 塵 》 、 《 望 江 亭 》 等 ; 一 類 是 歷 史 劇 , 如 《 單 刀 會 》 、 《 西 蜀 夢 》 等 。
關 漢 卿 雜 劇 的 成 就 , 首 先 在 於 對 人 物 形 象 的 塑 造 , 尤 其 是 對 女 性 形 象 的 塑 造 。 像 《 竇 娥 冤 》 中 的 竇 娥 , 《 救 風 塵 》 中 的 趙 盼 兒 等 , 都 是 中 國 戲 劇 史 上 塑 造 得 非 常 成 功 的 人 物 。
竇 娥 年 輕 守 寡 , 惡 人 張 驢 兒 逼 竇 娥 與 自 己 成 婚 。 竇 娥 堅 決 拒 絕 , 被 張 誣 告 , 問 成 死 罪 。 臨 刑 前 , 竇 娥 發 下 三 樁 大 願 , 死 後 皆 一 一 應 驗 。 最 後 竇 娥 託 夢 給 已 經 做 了 官 的 父 親 , 才 使 冤 案 得 以 昭 雪 。
劇 中 的 竇 娥 是 一 個 充 滿 悲 劇 色 彩 的 人 物 。 她 恪 守 道 德 禮 教 , 她 孝 順 , 她 堅 持 好 女 不 嫁 二 夫 , 但 她 卻 被 這 個 社 會 給 毀 滅 了 。 關 漢 卿 筆 下 的 竇 娥 是 一 個 既 善 良 又 剛 強 的 女 子 。 她 的 善 良 與 剛 強 在 劇 本 是 在 生 與 死 、 善 與 惡 的 衝 突 中 表 現 出 來 的 。 當 張 驢 兒 借 毒 死 人 命 事 要 挾 竇 娥 時 , 蔡 婆 非 常 害 怕 , 要 求 竇 娥 隨 順 張 驢 兒 。 但 一 向 孝 順 的 竇 娥 堅 決 不 從 。 法 場 之 上 當 她 注 定 要 冤 屈 而 死 時 , 竇 娥 面 對 劊 子 手 發 下 三 樁 大 願 。 人 雖 然 就 要 死 去 了 , 但 她 的 內 心 是 不 屈 服 的 。 她 要 復 仇 , 她 要 證 明 她 的 清 白 。 同 時 她 的 心 又 是 充 滿 愛 意 的 。 在 被 押 赴 刑 場 、 走 向 死 亡 的 路 上 , 她 還 在 懇 求 劊 子 手 , “ 與 人 行 方 便 ” , “ 不 走 前 街 走 後 街 ” , 以 免 蔡 婆 看 到 她 披 枷 戴 鎖 心 中 難 過 。 她 的 細 心 與 愛 心 , 不 能 不 使 每 個 讀 者 動 容 。
關 漢 卿 的 劇 本 的 情 節 , 緊 湊 而 富 於 變 化 , 曲 折 緊 張 。 《 竇 娥 冤 》 中 蔡 婆 討 債 , 被 賽 盧 醫 騙 到 郊 外 要 將 她 勒 死 , 恰 遇 張 驢 兒 父 子 而 得 救 。 但 跑 了 一 個 壞 蛋 , 又 來 了 兩 個 更 兇 惡 的 壞 蛋 。 後 來 張 驢 兒 想 毒 死 蔡 婆 , 逼 竇 娥 就 範 , 卻 毒 死 了 自 己 的 父 親 。 張 驢 兒 的 陰 謀 雖 沒 有 得 逞 , 可 竇 娥 卻 因 此 被 誣 告 、 被 處 死 。 全 劇 高 潮 迭 起 , 一 波 三 折 , 張 弛 有 致 。
關 漢 卿 雜 劇 的 風 格 質 樸 自 然 , 富 於 表 現 力 。 王 國 維 《 宋 元 戲 曲 考 》 曾 說 關 漢 卿 “ 自 鑄 偉 詞 , 而 其 言 曲 盡 人 情 , 字 字 本 色 , 故 當 為 元 人 第 一 ” 。 比 如 竇 娥 赴 刑 場 時 唱 的 一 支 曲 子 :
【 滾 繡 球 】 有 日 月 朝 暮 懸 , 有 鬼 神 掌 生 死 權 。 天 地 也 只 合 把 清 濁 分 辨 , 可 怎 生 糊 突 了 盜 跖 顏 淵 : 為 善 的 受 貧 窮 更 命 短 , 造 惡 的 享 富 貴 又 壽 延 。 天 地 也 , 做 得 個 怕 硬 欺 軟 , 卻 元 來 也 這 般 順 水 推 船 。 地 也 , 你 不 分 好 歹 何 為 地 ? 天 也 , 你 錯 勘 賢 愚 枉 做 天 ﹗ 哎 , 只 落 得 兩 淚 漣 漣 。
她 指 責 天 地 的 不 分 清 濁 是 非 、 怕 硬 欺 軟 , 慨 嘆 老 百 姓 有 口 難 言 。 全 曲 毫 無 藻 飾 , 痛 快 淋 漓 , 訴 盡 一 腔 怨 憤 。
關 漢 卿 在 戲 劇 界 享 有 崇 高 的 聲 望 , 以 至 他 的 名 字 在 當 時 成 為 一 種 標 準 , 一 種 讚 譽 。 人 們 在 稱 讚 一 位 作 家 時 , 喜 歡 拿 關 漢 卿 做 比 較 , 出 現 了 “ 小 漢 卿 ” 、 “ 蠻 子 漢 卿 ” 的 稱 謂 , 可 見 他 的 巨 大 影 響 。
關 漢 卿 的 散 曲 今 存 小 令 四 十 多 首 , 套 數 十 多 篇 。 關 漢 卿 以 散 曲 來 寫 他 對 人 生 的 體 驗 和 感 悟 , 寫 男 女 風 情 , 或 蘊 藉 , 或 豪 辣 , 充 分 顯 示 元 散 曲 的 特 點 。 比 如 , 他 的 一 首 寫 閒 適 的 曲 子 :
舊 酒 投 , 新 醅 潑 , 老 瓦 盆 邊 笑 呵 呵 。 共 山 僧 野 叟 閒 吟 和 , 他 出 一 對 雞 , 我 出 一 個 鵝 , 閒 快 活 。 ﹙ 【 南 呂 】 四 塊 玉 《 閒 適 》 ﹚
<< 白 仁 甫 >>
白 仁 甫 ﹙ 1 2 2 6 - ? ﹚ , 原 名 恆 , 後 改 名 樸 。 他 的 家 庭 在 金 朝 屬 於 社 會 的 上 層 , 伯 父 、 叔 父 都 是 詩 人 , 父 親 白 華 , 貞 祐 三 年 ﹙ 1 2 1 5 ﹚ 進 士 , 官 至 樞 密 院 判 官 , 是 一 位 著 名 的 文 士 。
白 仁 甫 生 在 金 末 , 7 歲 時 遭 遇 蒙 古 滅 金 之 難 。 當 時 父 親 隨 金 哀 宗 外 出 就 兵 , 母 親 在 變 亂 中 失 落 。 白 仁 甫 只 好 跟 隨 父 親 的 好 友 、 著 名 詩 人 元 好 問 一 起 逃 難 。 1 5 歲 時 其 父 北 歸 , 居 於 真 定 。 後 來 雖 然 白 仁 甫 的 名 聲 越 來 越 大 , 但 他 一 直 拒 絕 出 仕 。 南 宋 滅 亡 後 , 居 於 建 康 。
白 樸 所 著 雜 劇 1 5 種 , 今 存 2 種 , 其 中 以 《 梧 桐 雨 》 最 為 著 名 。 劇 本 寫 唐 明 皇 與 楊 貴 妃 的 故 事 , 抒 發 興 亡 的 感 慨 。 整 個 劇 本 飽 含 感 情 , 尤 其 在 劇 本 的 最 後 一 折 , 白 仁 甫 力 表 現 唐 明 皇 對 往 日 的 思 憶 , 表 現 他 的 孤 獨 、 愁 苦 , 充 滿 悲 涼 的 情 調 。
白 仁 甫 的 《 梧 桐 雨 》 曲 詞 清 美 , 時 帶 感 傷 , 歷 來 為 人 所 稱 道 。 比 如 劇 本 第 二 折 中 描 寫 秋 景 的 【 中 呂 】 粉 蝶 兒 曲 , 就 為 清 代 洪 昇 的 《 長 生 殿 》 所 繼 承 , 由 此 也 可 見 白 樸 《 梧 桐 雨 》 的 影 響 。
白 樸 的 散 曲 開 啟 了 清 麗 派 的 創 作 。 今 存 小 令 3 5 首 , 套 數 4 篇 。 寫 景 詠 物 、 嘆 世 歸 隱 、 男 女 風 情 是 常 被 寫 到 的 內 容 。 如 :
孤 村 落 日 殘 霞 , 輕 煙 老 樹 寒 鴉 。 一 點 飛 鴻 影 下 。 青 山 綠 水 , 白 草 紅 葉 黃 花 。 ﹙ 【 越 調 】 天 淨 沙 《 秋 》 ﹚
寥 寥 幾 句 , 便 寫 出 了 秋 天 的 賞 心 悅 目 。 使 斑 斕 、 明 朗 與 寧 靜 、 素 淡 融 為 一 體 。 又 如 :
黃 蘆 岸 白 蘋 渡 口 , 綠 楊 堤 紅 蓼 灘 頭 。 雖 無 刎 頸 交 , 卻 有 忘 機 友 。 點 秋 江 白 鷺 沙 鷗 。 傲 殺 人 間 萬 戶 侯 , 不 識 字 煙 波 釣 叟 。 ﹙ 【 雙 調 】 沉 醉 東 風 《 漁 夫 》 ﹚
色 彩 繽 紛 , 在 對 景 物 的 渲 染 中 表 達 高 潔 的 胸 懷 和 對 濁 世 的 厭 棄 。
<< 紀 君 祥 、 馬 致 遠 >>
紀 君 祥 , 大 都 人 。 著 有 雜 劇 6 種 , 今 存 1 種 , 即 《 冤 報 冤 趙 氏 孤 兒 》 , 簡 稱 《 趙 氏 孤 兒 》 。 劇 本 寫 春 秋 晉 靈 公 時 武 將 屠 岸 賈 進 讒 言 , 將 文 臣 趙 盾 一 家 滿 門 殺 絕 , 並 假 傳 靈 公 之 命 害 死 駙 馬 趙 朔 , 囚 禁 公 主 。 公 主 在 禁 中 生 下 一 子 , 根 據 趙 朔 的 遺 言 起 名 趙 氏 孤 兒 。 程 嬰 救 出 孤 兒 後 無 處 藏 身 , 遂 投 奔 公 孫 杵 臼 , 讓 公 孫 杵 臼 撫 養 孤 兒 , 把 自 己 和 自 己 未 滿 月 的 兒 子 出 首 。 公 孫 杵 臼 因 自 己 年 邁 , 讓 程 嬰 抬 舉 孤 兒 成 人 , 自 己 和 程 子 獻 身 。 結 果 屠 岸 賈 收 留 程 嬰 做 門 客 , 以 趙 氏 孤 兒 為 義 子 。 2 0 年 後 , 趙 氏 孤 兒 長 大 成 人 , 報 了 冤 仇 。 整 個 劇 本 突 出 表 現 了 程 嬰 等 眾 多 義 士 的 自 我 犧 牲 精 神 。
馬 致 遠 ﹙ 1 2 5 0 ? - 1 3 2 1 ? ﹚ , 號 東 籬 , 大 都 人 。 一 生 著 有 雜 劇 1 5 種 , 現 存 7 種 。 他 的 雜 劇 創 作 可 以 以 元 世 祖 卒 年 為 界 , 分 為 前 後 兩 個 階 段 。 在 前 一 階 段 , 也 即 元 曲 創 作 的 初 期 , 馬 致 遠 保 存 下 來 的 劇 作 有 四 種 : 《 薦 福 碑 》 、 《 岳 陽 樓 》 、 《 青 衫 淚 》 、 《 漢 宮 秋 》 。
《 漢 宮 秋 》 是 中 國 戲 劇 史 上 著 名 的 悲 劇 , 也 是 現 存 最 早 敷 演 王 昭 君 故 事 的 戲 曲 劇 本 。 馬 致 遠 選 取 了 中 國 歷 史 上 一 向 為 文 人 所 關 注 的 昭 君 題 材 , 通 過 對 昭 君 故 事 的 再 創 造 , 通 過 漢 元 帝 、 王 昭 君 的 形 象 , 表 達 自 己 對 歷 史 與 現 實 的 思 考 。 劇 中 昭 君 的 氣 節 、 元 帝 的 悲 哀 , 無 一 不 浸 透 作 者 的 感 慨 。 而 語 言 運 用 的 成 功 , 更 使 這 一 劇 本 充 滿 了 魅 力 。
< 第 三 節 >
中 晚 期 的 元 曲 創 作
<< 中 期 風 貌 >>
元 代 中 期 的 雜 劇 創 作 展 示 出 新 的 特 點 。 愛 情 、 神 仙 道 化 、 文 人 事 跡 作 為 重 要 的 創 作 題 材 , 顯 示 這 一 時 期 劇 作 家 的 獨 特 追 求 。 在 表 現 愛 情 時 , 他 們 更 注 重 “ 情 ” 本 身 , 而 不 像 初 期 作 家 那 樣 通 過 “ 情 ” 來 透 視 社 會 。 他 們 更 熱 衷 寫 神 仙 道 化 劇 , 因 為 他 們 渴 望 尋 找 一 個 避 世 的 港 灣 。 他 們 在 文 人 事 跡 劇 中 歌 詠 自 己 不 遇 的 苦 悶 , 懷 鄉 的 愁 緒 。
這 一 時 期 的 散 曲 創 作 進 入 了 它 的 繁 盛 期 。 除 馬 致 遠 外 , 當 時 活 躍 的 作 家 還 有 張 養 浩 、 張 可 久 、 喬 吉 、 貫 雲 石 等 等 , 可 謂 名 家 輩 出 , 其 中 少 數 民 族 作 家 取 得 了 相 當 突 出 的 成 就 。 作 品 的 數 量 亦 大 大 超 過 初 期 。 在 內 容 上 , 嘆 世 歸 隱 的 題 材 得 到 極 大 的 發 揮 。 風 格 上 清 麗 與 豪 放 成 為 兩 種 有 代 表 性 的 特 色 。
<< 王 實 甫 >>
王 實 甫 , 名 德 信 , 大 都 人 。 一 生 創 作 雜 劇 1 3 種 , 現 在 全 本 保 存 下 來 的 有 3 種 , 即 《 西 廂 記 》 、 《 麗 春 堂 》 、 《 破 窯 記 》 。 其 中 《 西 廂 記 》 是 他 的 代 表 作 。 劇 本 描 寫 相 國 之 女 鶯 鶯 與 書 生 張 君 瑞 的 愛 情 故 事 , 成 功 刻 畫 了 封 建 社 會 條 件 下 青 年 男 女 的 戀 愛 心 理 。
鶯 鶯 故 事 起 源 於 九 世 紀 初 年 中 唐 著 名 詩 人 元 稹 的 小 說 《 鶯 鶯 傳 》 。 金 代 董 解 元 的 《 西 廂 記 諸 宮 調 》 改 變 了 小 說 始 亂 終 棄 的 結 局 , 而 代 之 以 才 子 佳 人 的 團 圓 。 王 實 甫 在 董 西 廂 的 基 礎 上 , 把 崔 張 故 事 由 說 唱 變 成 了 大 型 雜 劇 , 把 這 一 故 事 搬 上 了 戲 劇 舞 台 。 同 時 , 在 劇 本 主 題 、 衝 突 安 排 , 人 物 塑 造 諸 方 面 都 有 很 大 的 改 進 。
在 劇 本 形 式 上 , 王 實 甫 既 遵 從 雜 劇 的 體 制 , 又 有 所 變 通 。 全 劇 共 分 五 本 , 每 本 仍 以 四 折 為 基 礎 , 以 五 本 二 十 一 折 的 篇 幅 連 演 一 個 故 事 。 在 演 唱 方 面 , 也 能 從 劇 情 出 發 有 所 突 破 。 全 劇 由 張 生 、 鶯 鶯 、 紅 娘 分 擔 主 唱 角 色 , 在 一 本 之 中 也 不 一 定 由 一 位 主 角 獨 唱 到 底 。 比 如 第 四 本 , 第 一 折 張 生 主 唱 , 第 二 折 紅 娘 主 唱 , 第 三 折 鶯 鶯 主 唱 , 第 四 折 由 張 生 、 鶯 鶯 分 唱 。
《 西 廂 記 》 語 言 優 美 、 清 麗 , 創 造 了 濃 鬱 的 抒 情 氣 氛 。 既 融 鑄 了 古 典 詩 詞 中 的 句 子 , 也 吸 收 了 口 語 成 分 , 並 把 二 者 和 諧 地 統 一 起 來 。 比 如 “ 長 亭 送 別 ” 的 幾 支 曲 子 :
【 正 宮 端 正 好 】 碧 雲 天 , 黃 花 地 , 西 風 緊 , 北 雁 南 飛 。 曉 來 誰 染 霜 林 醉 , 總 是 離 人 淚 。
【 叨 叨 令 】 見 安 排 車 兒 馬 兒 , 不 由 人 熬 熬 煎 煎 的 氣 。 有 甚 麼 心 情 花 兒 靨 兒 , 打 扮 的 嬌 嬌 滴 滴 的 媚 。 準 備 被 兒 枕 兒 , 則 索 昏 昏 沉 沉 的 睡 。 從 今 後 衫 兒 袖 兒 都 搵 做 重 重 疊 疊 的 淚 。 兀 的 不 悶 殺 人 也 麼 哥 , 兀 的 不 悶 殺 人 也 麼 哥 。 久 已 後 書 兒 信 兒 , 索 與 我 悽 悽 惶 惶 的 寄 。
不 但 體 現 了 曲 的 特 點 , 而 且 繼 承 了 詩 詞 的 傳 統 。
<< 馬 致 遠 >>
馬 致 遠 現 存 的 作 於 後 期 的 雜 劇 有 《 黃 粱 夢 》 、 《 陳 摶 高 臥 》 、 《 任 風 子 》 三 種 。 三 個 劇 本 均 為 神 仙 道 化 劇 。 這 一 方 面 體 現 了 馬 致 遠 的 思 想 變 化 , 標 誌 他 的 創 作 進 入 了 一 個 新 的 階 段 , 另 一 方 面 也 代 表 了 當 時 的 一 種 創 作 傾 向 , 體 現 了 部 分 文 人 的 人 生 思 考 。
馬 致 遠 散 曲 的 代 表 作 , 如 【 雙 調 】 夜 行 船 《 秋 思 》 、 【 雙 調 】 慶 東 原 《 嘆 世 》 等 都 作 於 元 曲 創 作 的 中 期 。
在 《 秋 思 》 套 曲 , 馬 致 遠 傾 訴 了 他 對 人 生 的 思 考 。 從 歷 史 的 虛 無 、 生 命 的 短 暫 、 世 事 的 無 常 來 否 定 名 利 是 非 , 肯 定 恬 淡 自 在 的 隱 居 生 活 :
撥 不 斷 利 名 竭 , 是 非 絕 。 紅 塵 不 向 門 前 惹 , 綠 樹 偏 宜 屋 角 遮 , 青 山 正 補 牆 頭 缺 , 更 那 堪 竹 籬 茅 舍 。
籬 亭 宴 煞 蛩 吟 罷 一 覺 才 寧 帖 , 雞 鳴 時 萬 事 無 休 歇 。 爭 名 利 何 年 是 徹 ? 看 密 匝 匝 蟻 排 兵 , 亂 紛 紛 蜂 釀 蜜 , 急 攘 攘 蠅 爭 血 。 裴 公 綠 野 堂 , 陶 令 白 蓮 社 。 愛 秋 來 時 那 些 : 和 露 摘 黃 花 , 帶 霜 分 紫 蟹 , 煮 酒 燒 紅 葉 。 想 人 生 有 限 杯 , 渾 幾 個 重 陽 節 ? 人 問 我 頑 童 記 者 : 便 北 海 探 吾 來 , 道 東 籬 醉 了 也 ﹗
他 努 力 地 想 要 超 脫 於 現 實 之 外 , 他 在 自 然 中 尋 求 安 慰 , 但 這 些 並 不 能 排 遣 他 內 心 的 苦 悶 , 於 是 在 這 套 曲 我 們 也 讀 到 了 他 的 不 滿 與 激 憤 :
落 梅 風 天 教 你 富 , 莫 太 奢 , 沒 多 時 好 天 良 夜 。 富 家 兒 更 做 道 你 心 似 鐵 , 爭 辜 負 了 錦 堂 風 月 。
到 了 晚 年 , 馬 致 遠 心 境 漸 趨 平 和 , 寫 出 了 很 多 的 寫 景 之 作 。 如 :
夕 陽 下 , 酒 旆 閒 , 兩 三 航 未 曾 著 岸 。 落 花 水 香 茅 舍 晚 , 斷 橋 頭 賣 魚 人 散 。 ﹙ 【 雙 調 】 壽 陽 曲 《 遠 浦 帆 歸 》 ﹚
夕 陽 之 下 , 帆 歸 人 散 的 漁 村 晚 景 , 給 人 以 淡 泊 寧 靜 的 感 受 , 而 這 也 正 是 作 者 當 時 的 心 態 。
馬 致 遠 在 元 曲 作 家 中 是 一 位 備 受 推 崇 的 人 物 。 他 的 劇 本 《 漢 宮 秋 》 有 “ 元 雜 劇 第 一 ” 的 美 譽 。 他 的 散 曲 今 存 小 令 1 1 5 首 , 套 數 2 2 曲 及 殘 曲 , 數 量 相 當 多 。 他 的 散 曲 亦 被 推 為 元 散 曲 第 一 。 馬 致 遠 的 思 想 在 元 代 文 人 中 相 當 有 代 表 性 , 對 後 世 也 有 很 大 影 響 。 他 對 現 實 的 批 判 , 對 歷 史 、 人 生 的 哲 理 思 考 , 他 的 達 觀 , 他 的 淡 泊 , 感 動 一 代 又 一 代 的 讀 者 。
<< 張 可 久 >>
張 可 久 ﹙ 1 2 7 9 ? - 1 3 4 8 以 後 ﹚ , 字 小 山 。 一 生 專 力 從 事 散 曲 創 作 , 是 散 曲 創 作 數 量 最 多 的 一 位 。 今 存 小 令 8 5 3 首 , 套 數 9 篇 。
張 可 久 的 散 曲 體 現 了 一 種 雅 化 的 傾 向 。 清 秀 含 蓄 , 少 用 襯 字 , 在 風 格 上 表 現 出 對 詩 詞 的 認 同 。 如 :
惜 花 人 何 處 , 落 紅 春 又 殘 。 倚 遍 危 樓 十 二 欄 。 彈 , 淚 痕 羅 袖 斑 。 江 南 岸 , 夕 陽 山 外 山 。 ﹙ 【 南 呂 】 金 字 經 《 春 晚 》 ﹚
落 紅 滿 地 , 又 值 殘 春 , 惜 花 人 何 處 去 了 呢 ? 倚 遍 樓 欄 望 不 到 。 彈 去 淚 水 , 淚 痕 重 疊 於 羅 袖 。 望 江 南 岸 , 夕 陽 下 山 外 有 山 , 層 巒 不 盡 。 曲 中 以 惜 花 人 指 思 念 對 象 , 又 以 落 紅 、 危 欄 、 淚 痕 、 夕 陽 、 山 外 山 等 景 語 來 寫 情 , 結 句 寫 夕 陽 下 望 不 盡 的 遠 山 , 餘 意 無 窮 。 深 深 的 思 念 盡 在 不 言 中 。
張 可 久 的 套 曲 【 南 呂 】 一 枝 花 《 湖 上 歸 》 也 是 一 篇 受 人 稱 讚 的 作 品 。 明 人 曾 把 它 和 馬 致 遠 的 【 雙 調 】 夜 行 船 《 秋 思 》 相 提 並 論 , 稱 為 “ 一 時 絕 唱 ” 。
張 可 久 充 分 發 揮 了 元 人 散 曲 創 作 中 清 麗 的 一 面 , 並 產 生 很 大 影 響 。 很 多 文 人 追 摹 其 後 。 像 清 代 散 曲 創 作 中 的 佼 佼 者 朱 彝 尊 便 與 張 可 久 的 風 格 相 近 。
<< 喬 吉 、 貫 雲 石 >>
喬 吉 ﹙ 1 2 8 0 ? - 1 3 4 5 ﹚ , 字 夢 符 , 號 笙 鶴 翁 , 又 號 惺 惺 道 人 。 太 原 人 , 曾 居 杭 州 , 漂 泊 江 南 四 十 年 。 所 著 雜 劇 1 1 種 , 今 存 《 金 錢 記 》 、 《 揚 州 夢 》 、 《 兩 世 姻 緣 》 三 種 。 散 曲 存 小 令 2 1 3 首 , 套 數 1 0 篇 。 是 清 麗 派 的 代 表 作 家 。
喬 吉 現 存 的 劇 本 均 表 現 男 女 風 情 。 其 中 《 兩 世 姻 緣 》 一 劇 寫 女 子 韓 玉 蕭 為 情 而 死 , 又 轉 世 重 生 與 情 人 團 圓 。 其 對 “ 情 ” 的 關 注 與 表 現 為 明 傳 奇 的 寫 情 之 作 提 供 了 借 鑑 。
喬 吉 散 曲 中 寫 得 最 有 特 色 、 最 好 的 是 抒 懷 遣 興 、 詠 物 寫 景 之 作 。
貫 雲 石 ﹙ 1 2 8 6 - 1 3 2 4 ﹚ , 維 吾 爾 族 人 。 因 喜 飲 醋 , 故 號 酸 齋 。 貫 雲 石 文 武 雙 全 , 仕 路 通 達 , 但 他 卻 無 意 於 此 , 辭 官 遊 歷 江 南 , 隱 於 錢 塘 。 他 的 散 曲 現 存 8 0 餘 篇 , 內 容 上 以 風 情 和 隱 逸 為 主 。
<< 後 期 風 貌 >>
後 期 的 元 曲 創 作 , 無 論 是 雜 劇 還 是 散 曲 都 呈 現 衰 落 之 勢 , 沒 有 產 生 能 和 前 兩 期 相 抗 衡 的 作 家 作 品 。 這 一 時 期 的 雜 劇 在 舞 台 上 仍 佔 有 重 要 位 置 。 雜 劇 創 作 中 心 南 移 , 元 末 明 初 的 重 要 作 家 多 活 動 於 今 天 浙 江 省 和 江 蘇 省 長 江 以 南 的 地 區 。 於 是 雜 劇 與 流 行 於 東 南 沿 海 地 區 的 南 戲 互 相 交 流 , 一 方 面 是 劇 目 的 相 互 吸 收 , 另 一 方 面 在 音 樂 上 也 出 現 了 南 北 合 套 的 形 式 , 為 戲 曲 的 進 一 步 發 展 提 供 了 契 機 。 這 一 時 期 的 雜 劇 創 作 注 意 對 封 建 道 德 的 宣 揚 、 對 離 奇 情 節 的 追 求 。 語 言 上 則 以 本 色 為 主 流 。
這 一 時 期 的 散 曲 創 作 的 比 較 突 出 的 特 點 是 對 形 式 的 關 注 。 但 是 作 品 數 量 減 少 , 內 容 和 風 格 陳 陳 相 因 , 顯 示 出 這 一 時 期 的 創 作 已 經 失 去 活 力 。
<< 南 戲 >>
南 戲 是 南 曲 戲 文 的 簡 稱 , 又 稱 戲 文 、 溫 州 雜 劇 、 永 嘉 雜 劇 等 , 是 中 國 成 熟 最 早 的 戲 劇 形 式 。 大 約 產 生 在 宋 代 宣 和 之 後 , 南 渡 之 際 。 南 戲 在 北 宋 雜 劇 的 基 礎 上 , 吸 收 地 方 的 語 音 、 語 言 、 歌 曲 而 形 成 。 元 統 一 全 國 後 , 南 戲 與 北 雜 劇 並 行 , 但 北 雜 劇 佔 據 主 導 地 位 。 元 末 明 初 時 , 南 戲 創 作 達 到 一 個 高 潮 , 出 現 了 《 荊 釵 記 》 、 《 白 兔 記 》 、 《 拜 月 亭 》 、 《 殺 狗 記 》 、 《 琵 琶 記 》 等 著 名 作 品 。 今 天 我 們 所 說 的 明 清 傳 奇 , 便 由 南 戲 發 展 而 來 。
南 戲 的 篇 幅 較 長 , 一 本 戲 有 幾 十 齣 , 而 且 場 上 的 各 個 角 色 都 可 以 演 唱 。 早 期 的 南 戲 , 據 《 南 詞 敘 錄 》 、 《 猥 談 》 等 書 的 記 載 , 有 《 趙 貞 女 》 、 《 王 魁 》 等 劇 目 。 其 他 如 《 王 煥 》 、 《 樂 昌 分 鏡 》 、 《 張 協 狀 元 》 等 , 時 間 也 較 早 。 由 於 年 代 久 遠 , 保 存 不 善 , 早 期 南 戲 流 傳 下 來 的 很 少 很 少 , 能 保 存 原 來 面 目 的 只 有 《 張 協 狀 元 》 、 《 宦 門 子 弟 》 、 《 小 孫 屠 》 、 《 琵 琶 記 》 等 數 本 。
北 雜 劇 與 南 戲 , 在 音 樂 上 代 表 了 北 曲 與 南 曲 兩 大 聲 腔 系 統 。 而 南 曲 中 的 海 鹽 、 餘 姚 、 弋 陽 、 昆 山 諸 聲 腔 , 對 中 國 後 來 戲 曲 的 發 展 產 生 了 很 大 影 響 。 北 雜 劇 和 散 曲 雖 然 在 明 代 逐 步 遠 離 舞 台 , 但 這 兩 種 文 體 繼 續 為 明 清 兩 代 文 人 所 運 用 和 發 揚 , 成 為 文 學 創 作 的 重 要 一 翼 。 元 曲 中 的 名 家 名 品 不 斷 被 改 編 上 演 , 在 舞 台 上 獲 得 了 永 久 的 生 命 。
文章定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