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h購物| | PChome| 登入
2012-07-28 10:20:50| 人氣256| 回應0 | 上一篇 | 下一篇
推薦 0 收藏 0 轉貼0 訂閱站台

扛板歸

扛板歸

【別名】

犂壁刺、犂壁藤、刺犂頭、犂尖草、貫葉蓼、三角鹽酸、山蕎麥、老虎利。

 

【來源】

為蓼科(Polygonaceae)植物扛板歸Polygonum perfoliatum L.

 

【說明】

        本植物於金門全境平野至山野灌木叢或水溝邊常見,它為一年生蔓性草本,全體無毛,偶被白粉,莖具逆刺,紅褐色。單葉互生,葉柄幾與葉片等長,具逆刺,並延伸至葉脈上,葉片盾狀三角形,長3~8公分,寬2~7公分,膜質,葉基截形,葉尖鈍形或銳尖形。托葉鞘短,呈葉狀展開,圓形,直徑1~3公分,抱莖。穗狀花序頂生,花小,多數,花期約於每年4~9月。無花瓣,花被5裂,綠白色或淡紅紫色,裂片卵形,不甚開展,隨果實而增大,變為肉質。雄蕊8枚。雌蕊1枚,子房圓球形,柱頭3裂。瘦果球形,直徑約0.3公分,黑色,具光澤,但外附宿存藍色肉質花萼,狀似漿果。

 

        藥用方面,全草有清熱解毒、利水消腫、活血之效,治黃疸、水腫、瘧疾、痢疾、泄瀉、氣管炎、上呼吸道感染、急性扁桃腺炎、百日咳、淋濁、丹毒、瘰癧、疥癬、濕疹等。而相關文獻所載之重要驗方有:1.治喉痛:扛板歸鮮品40公分,或乾品14公分,水煎服。《臺灣植物藥材誌(一)》;2.治高血壓:犂壁刺40公分,水煎代茶飲。《臺灣植物藥材誌(一)》;3.治痔漏:扛板歸7錢至1兩、豬大腸不拘量,同燉湯服。《江西民間草藥》,上述驗方「公分」單位相當於公克之意。

 

        另外,扛板歸的嫩莖葉及未成熟果實皆可當野菜食用。而別名「貫葉蓼」之由來,乃因其葉柄基部具有圓形的托葉鞘構造,莖看似由其中心穿過,故名。

 

 農試所-扛板歸照片之01 農試所-扛板歸照片之02
 扛板歸植株有逆刺及圖形托葉鞘 扛板歸結果及圓形的托葉鞘構造
  
 農試所-扛板歸照片之03 農試所-扛板歸照片之04
 扛板歸的果實成熟呈現艷麗色彩 扛板歸開花

台長: kk
人氣(256) | 回應(0)| 推薦 (0)| 收藏 (0)| 轉寄
全站分類: 圖文創作(詩詞、散文、小說、懷舊、插畫)

是 (若未登入"個人新聞台帳號"則看不到回覆唷!)
* 請輸入識別碼:
請輸入圖片中算式的結果(可能為0) 
(有*為必填)
TOP
詳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