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時候家境貧困,一家七口擠在租來小又破舊的房子,那種擁擠壓迫,使我一直很喜歡往山裏田野跑,只有到了空曠才有舒坦的感覺,小學三年級時和姊姊一起帶著全家人換洗的髒衣物到大光明戲院冷氣出水口的小巷道內清洗,夏天時,更會互相遮掩順便的洗好身體再回家,我和姊把家事當娛樂使,到了六年級更接手每天下課後之買菜、煮餐(媽上班回家晚),也因此,自小我就喜歡一個人躲到山裏或住家附近的防空洞靜靜的坐著,讓身心舒緩一會,没料得了個「獨行俠」的封號。
就學時,總有死黨,玩一些女生專屬的活動,在不同批死黨眼中,我是最勇敢的女生,因為找不到伴時,我敢獨自在山裏晃(包括公墓),大學住校時,原來高中同班卻不屬死黨的同學,一起來到了陌生地,自然親切的依賴著我,無論早晚,只記得當時的日記還寫了好幾個「煩」字。然而離家住校同學的感情,朝夕相處,共渡佳節、「三位一體」的代號取代了「獨行俠」,我習慣了、也享受著没有血緣卻像家人一般關心、相依、相處的友情。
嫁作人婦和公婆同一屋簷下,或是再度回到單親的日子,母親與兒子一直是我努力向上的動力,忙得我没時間空想,一直到兒子住校,母親到了姊妹家居,開始有了較多屬於自己的時間,輕鬆、自在、舒適是初始的感受,一段空閒後,開始有了孤單、寂寞的感覺,在忍受與接受的過程,我學著享受孤獨的面對自己,原來小時候的獨行俠,只是逃避擁擠吵雜,原來過去忙碌中偷得的浮生半日閒也只是短暫的喘息,只有面對一連串的孤單與寂寞,才能真正體會孤獨。
孤獨是什麼?有些人說孤獨是人生的本質,是生命的真相?透過孤獨人才能找到自我最真實的存在價值,也有人持相反意見認為人只能在與人的互動中找到自我,生命的經驗告訴我,兩方的意見同時存在。
當我病痛在床上時,那些没經歷的人如何能真正的「感同身受」?再愛我的人也無法代受身心之痛,正如父母苦口婆心告誡子女時,能誠心納入長輩滿載愛心規勸的子女有幾人?兒子常常告訴我,「媽!我要用自己的方式過生活,包括飲食的選擇」,從這些小小地方看待,人難道不是孤獨的嗎?只有經歷傷痛、病痛才能真正且深刻的體會生命的主體性。自幼就訓練兒子獨立,太早獨立的兒子,又讓我悵然!
隨著流逝的歲月,逐漸刻畫出外表從容的樣子,然而內心呢?平凡的我,依然受到情緒的干擾,曾經對人生懷抱澎湃洶湧的熱情,真的能完全放下嗎?而我真的能甘於全然的放空嗎?坐在書房讀著中庸「君子戒慎乎其所不睹,恐懼乎其所不聞,莫見乎隱,莫顯乎微,故君子慎其獨」時,抬起頭望著陰冷的書燈,不覺淚流滿面,宗教是道德的最高標準,法律是道德的最低標準,起心動念間,我難道没有犯錯?當我獨自到電影院、劇院觀賞藝術文化落單受到騷擾時,當我心情不佳,夜半獨自開車轉移受挫情緒,卻還要受到宵小逼車攻擊時,對整體大環境治安每下愈況感到不安時,滿街騙徒的新聞,為著孩子憂心時,我開始害怕孤獨,不知在何時內心裏湧出渴望依賴一個強而有力的肩膀,這樣的心情,帶著我走向一條更覺孤獨難受的日子。
卡謬的「誤會」闡述著命運是主宰希臘悲劇的旁觀者,人總希望得到他人的助力,但答案是「不」,因為痛苦是孤立的,没有任人可以幫助任何人抽脫出自我感受的痛苦,但是只要經過了考驗與掙扎,自然會有成長。儘管治安依然不好,儘管仍然憂心著兒子要面對的世界競爭將更為險峻,無論在公事、私事我曾期待的肩膀從不曾出現過,生病的歷程,讓我深深感受到「眾裏尋他千百度,那人卻在燈火闌珊處」,真正支撐我的肩膀就在我身上,我一定要努力培養自己在未來的日子裏,能以更從容、篤定的態度成為心靈上真正的勇者。
不再忙亂的生活,儘量在每一天孤獨的時刻,給自己一點心靈上的省視,探索內心中的黑暗,以減法捨去生活上不必要的雜物,以加法增添心靈的智慧,盼望著自己能由「曲己從人」的駱駝,變成為心靈上真正勇者的獅子,現在的我會選擇到人多地方看戲,不再為避開人潮選擇午夜場(不過華納威秀的午夜場可熱閙的呢!),不再晚上到公園散步、、在不安全的時代,選擇安全的生活方式品味人生,中午休息時刻,走在228公園裏,連綿不絶的鳥語和隨時可見嬉戲的松鼠,不覺的看到了政府關注環保的成果,願我在觀照內心的時刻,也能在無形中茁壯心靈。
後記:
習慣性的找了一家人少不太需要排隊等待,即可完成檢查的診所進行體檢,接到報告的當天,心情down到了谷底,「生病是業障」的報應念頭火速上心頭,所以才會在讀「中庸」時,想著自我的錯淚流滿面,同時著手找相關資訊,因應未來。接獲報告當天,本想找一家檢驗所立時再驗,可我真怕,怕面對身體上再一次的病痛傷害,十天之間我孤獨的面對內心的低落,孤單的調適心境,在看複檢報告前十分鐘,低頭默求老天給我面對真相的勇氣,當結果是正常時,我心飛揚,真想跳著走出醫院,當然還是如常的離開醫院。這一次的烏龍驚魂,讓我在檢視自己時,覺悟到自己該更謙卑的面對生命,面對情緒的波動依然不夠冷靜沈穩,想找人依賴的心仍然太重,不夠獨立,這些是都是需要改善的地方,也算是另有所獲吧!加油了,老魚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