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张美国全国广播公司4月18日晚间新闻的电视截图显示,弗吉尼亚理工大学枪击案凶手、韩国籍学生赵承熙摆出持枪射击的姿势。
赵承熙16日在作案间隙曾向美国全国广播公司寄过一个包裹,里面包括录像带和照片,录像中有不少攻击和谩骂“富人”的内容。
4月18日,美国全国广播公司(NBC)公布了枪击案嫌疑人赵承熙寄来的一个包裹的内容,其中包括赵承熙手写的23页宣言、43张照片和28份录像资料。
凶手持枪或榔头摆出各种暴力姿势,加上充满威胁的言语,让尚未平静下来的美国人再次遭到巨大的心理冲击。
包裹内容记录了凶手内心世界
NBC是在赵承熙制造了这起震惊世界的美国最大枪击案两天后才收到这个包裹的。邮戳显示,包裹的寄出时间是4月16日上午9时01分,距离第一起枪击案约1小时45分。
在NBC公开的视频中,23岁的赵承熙用冷酷而有点模糊不清的语调说:“你们有无数机会和方法来避免今天发生的一切,但是你们决定让我流出鲜血,你们把我逼到了墙角,只给我留下一个选择。这是你们的决定。现在,你们已沾满鲜血的双手将永远无法洗净。”
据NBC透露,赵承熙的包裹里装有1800字的视频宣言,43张照片,其中11张是手拿武器的。根据画面,赵承熙说话没有条理,充满了怨气。他在视频中说:“我不必这样做。我原本可以离开,可以逃避,但是我没有这样做,这不是为我,而是为我的孩子们、兄弟姐妹们,是为他们做的。”
他还大谈其对富人的憎恨,抨击他们的“享乐主义”。他在视频中说:“你们已拥有你们想要的一切,你们的奔驰车还不够,你们这些乳臭未干的小子。你们金项链也不够,你们这些势利眼。你们有信托基金还不够。你们有伏特加和白兰地还不够吗。你们所有人都沉醉于酒色还不足够。所有这些都无法满足你们所需要的享乐。你们拥有着一切。”
NBC播出的视频画面显示,赵承熙是低着头按照写好的草稿来宣读他的“最后宣言”的:“你们认为你们在扼杀的是一个可怜男孩的一生。但是,由于你们,我死得就像基督耶稣那样,以激励未来的弱者和那些无防备能力的人。”
在赵承熙寄给NBC的照片中,共有11张手持武器的照片。在一些照片上,他皱着眉、表情凶狠,而有些又面带笑容。还有一些照片显示他手持手枪,有时是一支,指着镜头或自己的太阳穴,有时是一手一支。其中最充满杀气的一张画面是赵承熙双手高举铁榔头要杀人的凶狠模样。有媒体指出,凶手的这一姿势与2004年获得法国戛纳电影大奖的韩国影片《老男孩》中的一幕十分相似。
视频使美国社会再遭心理冲击
赵承熙的视频和照片揭开了其杀人动机的谜底,但当视频和照片被美国各大电视台和媒体播放、公开后,美国社会再次遭受到巨大的视觉和心理冲击。
4月18日傍晚,当凶手冷冰冰的照片出现在校园电视屏幕上时,学生们都沉默了,他们惊恐地紧盯着画面。许多学生都摇起头来,还有一些人开始哭泣。弗吉尼亚理工大学一年级学生温宁说:“我在电视上看到了他的照片,感到不寒而栗。”
基础教育专业22岁女生辛克一边流着眼泪一边说:“看到这些照片,只感觉到更加真实了。”辛克当时与50多名同学聚集在离校园不远的一家饭店,没想到从电视上看见了这个杀死32人的凶手的视频。
在两起枪击案发生两天后,弗吉尼亚理工大学的校园已逐渐平静下来,很多学生都选择了离开学校回家。但那些没有回家的学生,则坐在学生中心的咖啡屋里看电视。
在布莱克堡镇中心的一家餐馆内,餐馆老板把电视转到NBC频道,一名女顾客表示强烈反对,因为她不想让自己9岁的女儿看到那一幕。
《华盛顿邮报》报道说,对NBC公开的视频和照片,弗吉尼亚理工大学的一些学生持有不同看法。不少人认为,NBC公开这些视频和照片有些太快了,可以等等再公开。因为他最近距离地看到诺里斯大楼里的人所看到的一切。
NBC方面则表示,播出这些“遗言”对电视台而言是个艰难的决定。这一决定受到了电视台内部人员的反对。曾在联邦调查局从事分析罪犯心理工作的克林特·范赞特现任NBC分析员,他表示反对播出这些“遗言”。范赞特说:“这正是凶手想要的。”
心理学家对凶手展开心理分析
弗吉尼亚理工大学发生的惨案也让人们更加关注赵承熙的个人性格和在校的行为表现。和他接触过的人说,赵承熙是个孤僻、沉默寡言、行为诡谲的人。早在2005年上大学二年级的时候,他就因为尾随和骚扰两名女同学而受到校方有关部门的警告。
美国加利福尼亚大学伯克利分校心理学系主任史蒂夫·欣肖认为,赵承熙的宣言说明,他不会静悄悄地离开,而要在自我毁灭的同时自我推销,在耀眼的光芒中离开。欣肖甚至认为,赵承熙可能患有狂躁抑郁症或精神分裂症。
《泰晤士报》援引心理学家塔尼娅·拜伦的话说:“如果他没有得到安抚,脆弱程度一再加剧,就可能有灾难性的事情发生。”她说,一些感到极度自卑的人可能会从能致人死命的武器上获得满足感,因为生杀予夺的“权力”让他们“克服”了自卑。心理学家多萝西·罗韦说,这些“与社会脱节”的孤独者可能选择极端的表达方式。她认为,预防校园枪击案不能单纯靠加强枪支管制,美国社会需要“扪心自问,为什么情感需求在这个社会得不到满足”。
文章定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