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蟲洞圖解》》
● 黑洞 ●
● ●
● ●
● ●
● ●
● ● ←〈蟲洞〉
● ●
● ●
● ●
● 白洞 ●
當一顆質量相當大的星體之核能耗盡後,沒有輻射壓力去抵抗重力,平衡狀態不再存在,將使這個星體全面塌縮成為中子星,若質量仍大於三個太陽質量時,會連中子簡併氣體壓力,也無法平衡重力,星體將繼續塌縮到它的重力半徑範圍內,這時的引力會大到足以讓包括光子在內的一切粒子,都被引回星體本身,而跑不出來,也就形成「黑洞」。
由於連光子都跑不出黑洞,所以黑洞無法發出光線,體積又非常小,天文望遠鏡很難觀測得到,但根據理論,當黑洞外的物質被吸向黑洞後,會先形成一個吸積盤,吸積盤裡的物質,會互相摩擦產生高溫,而輻射出X光線,且吸積盤中心會在高溫下成為電漿,磁場再將部分電漿物質加速至接近光速形成高能噴流,因此天文學家就以X光線與高能噴流來尋找黑洞。
當黑洞形成後,所有物質都會向中心場塌縮成一個非常細小的質點,稱為「奇異點」,任何物質要從「奇異點」跑出黑洞,逃離的速度必須大於光速,但根據狹義相對論,光速是速度的極限;換言之,所有物質被吸入「奇異點」後,就永遠都逃不出來。
黎曼又發現一個現象,多重世界連結:
根據這個理論,在大爆炸之前,我們的宇宙實際上是完美的十次元宇宙,在那個世界裡可以進行次元時間的旅行,可是由於自發性對稱破壞,宇宙中的其中四元急遽向外發展,但剩下的六次元雙生宇宙則劇烈收縮,體積幾乎無限小.我們可以具體認為有一個無限小的六次元伴宇宙(companion universe).
至今尚未發現這個在愛因斯坦相對論中所導出奇特的解之確實證據。但是,其他的解,如黑洞、宇宙膨脹、重力輻射等,則均已獲得確切的證明。但是許多科學家認為蟲洞的發現只是時間的問題而已,當然,有可能還要數千年也不一定!
黑洞是大質量恆星死亡後的必然產物,但在自然界中,卻並沒有一個機制會自然產生蟲洞。以純理論來說,有兩種「可行」的製造蟲洞方法。
方法一:
如果我們有一個現實中不可能存在的超級顯微鏡,能看到小至10^-35米的空間(這個大小比原子核要小上10^-10倍),我們會發覺,原本看來平滑的時空,其實充滿了大量不規則和隨機產生的時空扭曲,科學家稱之為量子泡沬。這些時空扭曲偶然會形成一些小型蟲洞,只要我們有無限先進的文明,或許有方法可以找到這些蟲洞,捕捉它,然後以奇異物質(註)把它擴大至可用的大小。
註:奇異物質是具有反重力特性的物質,理論上可能存在,在現實中是否存在則仍是一個謎。
方法二:
假若人類有無限先進的文明,我們亦可嘗試把空間扭曲,先在空間壓出一個凹洞,然後輕輕將空間屈摺,最後將凹洞底部和其下的空間同時刺穿,再把兩端空間縫合起來,產生一個蟲洞。
奇異物質可以由無中誕生,雖然尚未找到,不過科學家相信在時空扭曲到某一情形下,它們就會產生.而Krasnikov發現(發現即計算出)一種可以自行製造奇異物質的蟲洞,以維持足夠大及穩定,容許時空旅行。
瞬間縱橫太空
科學家和美國太空總署正在研究,如何利用太空的異常現象——蟲洞(Wormholes),來作太空旅行的捷徑,讓太空人能於瞬間縱橫宇宙。
早於六十四年前,著名的天才科學家愛恩斯坦已經提出了有關蟲洞的理論。蟲洞能扭曲空間,是宇宙的隧道,可以令原本相隔億萬里的地方變成近在咫尺。不過,物理學家一直認為,蟲洞的引力過大,會毀滅所有進入它的東西,因此不可能用在宇宙旅行之上。
新的研究卻發現,蟲洞的超強力場,可以透過「負質量」(negativemass)來中和。相對於擁有「正質量」﹑可以產生能量的「(正)物質」,「負物質」擁有「負質量」,可以吸去周圍所有能量。
「負質量」曾被認為只存在於理論之中。不過,最近這個觀念已被打破,因為美國政府位於新墨西哥州洛斯阿拉莫斯市的實驗室,已經成功證明了「負質量」能存在於現實世界。
根據美國密蘇里州聖路易斯市華盛頓大學物理系副教授維瑟所率領的另一隊研究人員的計算,「負質量」可以用來控制蟲洞。他們指出,「負質量」能擴大原本細小的蟲洞,使它們足以讓太空船穿過。
他們的研究結果引起了美國太空總署的興趣。太空總署正考慮撥款資助有關研究,希望令蟲洞能實際用在太空旅行之上。
假如上帝在創造世界之前問問我,我會建議他搞得簡單些。
——阿爾瑪索十世(AIPhonse)(13世紀)
文章剪貼自網路各處
文章定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