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愛國的“天答”
─駁斥《華夏文摘》的反愛國宣傳
‧方舟子‧
《華夏文摘》的“主筆”何碧在最近一期(1999‧7‧15‧)的《華夏文摘》上
發表了一篇題為《關於愛國的“天問”》的奇文。學屈子號稱“天問”,好像是
自以為無解。如果果真是“吾將上下而求索”的彷徨,我們還可以給予同情。但
是,作者顯然是早已成竹在胸,所以在顛三倒四拋出了一堆詰問之後,就急忙忙
地給出了答案:
“說穿了,我們的愛國主義,其實只是‘夜郎綜合征’(又名‘河伯綜合征’)
的一種表現。夜郎國的人從小聽到的是自己怎麼怎麼天下第一,等到河伯到了大
海,才發現不但自己現在的一切不如人,而且論歷史不如埃及悠久,論文化不如
希臘羅馬美輪美奐。驚怒妒羡之餘,只有縮回心造的幻影中去,靠膜拜那個虛構
出來的偉大中國來尋求心理平衡。實在無法逃避現實之時,就把一切責任賴到別
人頭上,似乎整個世界都約齊了來欺負自己。近年來,當局為轉移民眾對內政的
注意,一直在進行密集的民族主義洗腦,將百年前受的屈辱幻化為現實,全國便
又一次成了精神病院。”
言下之意,是愛國主義者都是被中國當局集體洗過腦,都是精神病院中人。
不知道這段描述有沒有何碧的個人經驗在裏頭,如果有,我懷疑何碧還真是從中
國的哪一所精神病院逃出來的,因為我很難想像,百年來還有哪所中國學校還在
宣揚中國天下第一,何碧這樣的學生要等出了國才發現現在不如人,才知道原來
埃及歷史也悠久,希臘羅馬文化也“美輪美奐”(用“美輪美奐”形容文化,不
通,這裏姑延用),驚怒妒羡之餘,也就跪倒在了洋主子腳下。在中國的學校受
過正常教育的人,都知道中國早已不是第一,在許多方面(不是“一切”)不如
人,中國現在是個貧窮落後的發展中國家,所以才要“振興中華”。在中國上過
中學世界歷史課的人也都知道,埃及有悠久的歷史(未必就比中國更悠久,就算
更悠久也沒什麼,因為我們從來就沒說過自己“最”悠久),古希臘、古羅馬的
文化也輝煌燦爛。至於中國文化跟他們比,哪個更輝煌燦爛,不可能有一個客觀
的標準,要強加比較,就帶著感情因素。因為我們是中國人,在感情上,不認為
中國文化不如古希臘、古羅馬,人之常情;非中國人,或“前”中國人如何碧之
流,在感情上,非要認定中國文化不如古希臘、古羅馬,也是他們的自由。但是,
古埃及歷史再悠久,古希臘、古羅馬的文化再輝煌,也早已是昔日黃花。文明古
國中至今碩果僅存的,只剩下了中國一個,“周雖舊邦,其命維新”,這一點,
本來也值得外人驚怒妒羡的。
不可否認,海外華人在懷戀中國時,對中國文化有美化的傾向,這就像遊子
思念故鄉,老來回憶兒時,更多地只記著了美好的事物,也是人之常情。但是,
如果說這些美好的事物都如何碧所言只是“心造的幻影”,是為了“靠膜拜那個
虛構出來的偉大中國來尋求心理平衡”,則是誣蔑。我倒覺得,何碧之流可能已
經或計劃不做中國人了,才需要靠謾罵愛國主義來尋求心理平衡。不願做中國人,
本來也沒什麼了不起,但如果反過來咒罵還在做中國人的人,則未免太噁心。
我們牢記百年前、幾十年前中華民族所受的外辱和影響至今的後果,是為了
發奮圖強,而不是“把一切責任賴到別人頭上”,當然,別人的責任也不能一筆
勾銷。何碧是要我們把別人的責任一筆勾銷的,為我們指了一條路:
“《總理遺囑》中說,國民革命要成功,必須聯合世上一切平等待我之民族。
孫中山糊塗一世,到死仍不明白。我們的問題,不是要讓人家平等待我,而是要
拆除自己心中的圍城,真正學會平等待人,既不把洋人當神崇拜,又不當鬼憎厭,
物我兩忘地融入世界文明。不去除心中的天朝情結,拋棄狹隘愚昧虛偽的‘愛國
主義’,我們就只會象與風車作戰的堂吉訶德,被旋翼一下又一下地打得頭破血
流,周而復始,七、八年又來一次。”
“真正學會平等待人”“物我兩忘地融入世界文明”之類的高調,是否該唱,
要看是對誰、在什麼時候說的。被壓迫者要求生存,自然首先要求別人平等待我。
平等待人應該去對著強盜宣揚。和平時期,多講平等待人,受壓迫、被侵略時,
則應該要求平等待我。比如現在講中日友好,沒什麼不妥;但如果在抗日戰爭時
期對著中國人宣揚中日親善,卻是為日寇幫兇的漢奸論調。孫中山生當中國受列
強欺壓之時,要人家平等待我,一點也不糊塗;何碧要求在中國遭受外禍之時也
“物我兩忘”,正是為列強幫兇的漢奸論調。用魯迅的話說,是:“但高超固然
是可敬佩的,無奈這高超又恰恰為日本侵略者所歡迎,則這高超仍不免要從天下
掉下來,掉到地上最不乾淨的地方去。”
何碧說:“中國大約是愛國志士最多的國家,誰也不像咱們一樣,動轍斥同
胞為漢奸、賣國賊。”這句話基本準確。但是,中國之所以愛國志士多,是因為
中國外禍也多,漢奸、賣國賊也多,為漢奸、賣國賊辯護的更是不少,比如現在
就流行為秦檜、吳三桂、汪精衛、周作人等著名漢奸辯護,花樣百出,且辯護者
個個理直氣壯,自詡深刻、高明,不以為恥,反以為榮,這大約也是一項世界之
最。但比起來,總不如像何碧這樣乾脆來個釜底抽薪,否定愛國主義來得徹底。
如果我們因此就把何碧之流斥為漢奸,倒也不太妥當,因為漢奸言論並不是漢奸
行動。但言論往往是行動的準備和先導,只要有機會、有條件,“漢奸有理”論
者是可以變成實際的漢奸的,所以,稱他們為候補漢奸,還差不多。不過,“漢
奸”一詞,現在雖然是用於泛指背叛中華民族者,但那個“漢”字很容易讓人誤
解,以為只跟漢族有關。為避免誤解,改稱華奸比較妥當。何碧之流既然認為當
華奸有理乃至光榮,而愛國“狹隘愚昧虛偽”,那麼,被稱為候補華奸,也不能
算是什麼攻擊了。
“愛國”是一種愛情,愛情這玩意,很難做理性的分析,不好多問個為什麼。
如果有人非要問人為什麼要愛國,我只能回答說,就像人要愛父母一樣。父母生
我育我,故愛之;中國生我育我,故亦愛之。至於歷史悠久、文化燦爛之類,就
像父母有名有錢之類,都只是佐料,並不是主要因素。美國的歷史不悠久,文化
也不燦爛,但一般美國人的愛國之心,絕不比中國人差。愛國之心,人皆有之,
只要還沒有被私欲迷了心竅。即使是原始部落,也存在愛部落之心。只要想想印
第安人當年以雞蛋擊石頭的抗擊殖民者的悲壯史,看看至今印第安人雖已無力回
天而仍然不忘幾百年前的屈辱,把美國法定的“哥倫布紀念日”視為屈辱日,中
國人牢記百年前的屈辱又算得了什麼。何碧為了證明只有中國人最愛國,舉了個
英國的例子:
“兄弟所在的英國,刻下正在鬧分家,即所謂‘逐漸解體’(devoluti
on),蘇格蘭和威爾士都為此成立了自己的國會。對此,朝野淡然處之,無人
如喪考妣,疾首痛心。本人有位‘蘇獨’分子同事,從來不承認蘇格蘭屬於英國,
卻至今頑健,毫無‘千夫所指,無疾而終’的跡象。更有甚者,英國佬當年糊糊
塗塗地把‘日不落帝國’丟了,龜縮到此彈丸小島上來。對此慘重損失,其歷史
書上竟毫無交代,更未找出一個慈禧或李鴻章來作箭靶。”
據我所知,所謂devolution,在法律上意為“權力下放”,即中央政府下放
一部分權力到地方,而不是“逐漸解體”。當然,何碧人在英國,也許更知詳情,
說不定英倫三島的確在鬧分家,我們在國外的不知有這麼回事,足見還未成氣候,
所以英國朝野可以淡然處之。同樣是鬧分家,北愛爾蘭鬧了一百多年,鬧成了氣
候,英國朝野就並沒有淡然處之,鎮壓、暗殺、爆炸,無所不用,到現在也還沒
有分出去。蘇格蘭已並入英國數百年,據說至今還有“蘇獨”分子,正可說明蘇
格蘭人愛國心之重,至於“蘇獨”分子未被“千夫所指”,也是因為未成氣候,
犯不著去浪費時間。英國喪失“日不落帝國”不可與清末中國割地賠款相提並論,
因為那只是把搶來的東西又還了回去,並不是把本土的“彈丸小島”割讓給別人。
即便如此,大英帝國也是很不請願的,否則聖雄甘地也不必搞什麼非暴力不合作,
否則也不會有遲至十幾年前的福克蘭群島之戰,萬里迢迢派兵爭奪另一個彈丸小
島。“日不落帝國”的解體,恰恰正是因為“國家要獨立,民族要解放”,愛國
主義成了世界潮流使然─中山先生所謂“聯合世上一切平等待我之民族共同奮
鬥”,也就是這個意思。退一步說,即使世上有流行不愛國的國家,也並不就值
得我們效法,就像不必見到有人對父母不孝,就立志也要做不孝兒女。
何碧說:“我們的‘愛國’觀念是何等混亂。”其實是他本人“愛國”觀念
混亂,不去好好理清楚,卻妄圖乾脆拋棄愛國觀念。他自以為高明地發問道:
“所謂愛國也者,愛的究竟是民族,是國家,是政府,是執政黨,是領土,是社
會制度,是文化,是傳統,是歷史,是風俗,是家園,是父老鄉親,是風土人情,
是飲食習慣,還是這一切的總和?問題在於這些東西有的每項不只一個,有的還
互相排斥,連加都沒法加起來。”如果有人也學著來一篇《關於愛父母的“天
問”》,問道:“所謂愛父母者,愛的究竟是生命,是名望,是為人,是地位,
是權勢,是遺產,是房屋,是相貌,是身體,是生活習慣,是修養,是脾氣,是
祖傳祕方,是一日三餐,是零花錢,還是這一切的總和?問題在於這些東西有的
每項不只一個,有的還互相排斥,連加都沒法加起來。”然後得出結論說愛父母
是“狹隘愚昧虛偽”,該送精神病院,那麼我們大概也該把他送精神病院。我們
愛父母,並不是要先把父母的各個方面拆散了再加起來愛,也不是要愛父母的所
有方面。愛國亦然。
“國家”這個概念,有三個方面的含義,英語分別用三個詞表示,nation,
country, state,也即民族、領土和政權。民族是神聖不可征服的,領土是神聖
不可侵犯的。所謂神聖,也就是公理如此,不需要去證明。至於政權,則不過是
本民族對領土的管理方式,並不神聖,改朝換代尋常事,並非亡種亡國。所謂
“愛國”,愛的是中國,也就是民族和領土,並不包括政權。當然,如果政權好,
也不妨去愛,但那只是對政府效忠,並不等於愛國。搞明白了這一點,何碧的詰
問“如果愛國就是愛政府以及執政黨,那麼愛國的中共當年為什麼要以暴力推翻
由國民大會選出的國民政府?現在臺灣人熱愛自己的民選政府,不認同大陸政府
又有什麼錯?如果愛國其實是愛社會主義制度,那麼‘一國兩制’豈不成了賣國
政策?”也就顯得可笑了。當局固然希望國民因為愛國而愛政權,候補華奸也希
望人們因對現政權不滿而不愛國,所以才會振振有辭地質問:“中國的事情到底
是壞在自己人手上,還是栽在鬼子手裏?中華民族有史以來,到底是外國人殺的
中國人多,還是咱們自己掐掉的多?”就算中國的事情壞在自己人手上,也不能
因此原諒鬼子的染指;就算咱們自己陷掉的人多,也不容外國人殺中國人。內亂
要防止,外禍也要抵抗,只有華奸和候補華奸才會認為有了內亂就不該抵抗外禍
甚至應該歡迎外禍。
“中國”具有歷史性,領土會有擴大和縮小,民族會有融合和分化,在這個
演變過程中有喜劇,有悲劇,有圓滿,有無奈。“失去的領土是否在愛之列?”
答案就在“歷史”兩字。就像一座房子被外人霸佔,自然要盡力去奪回來,奪不
回來了,也不妨記住屈辱保持警惕,以免又有別的房子被霸佔。至於“如果失土
不計,我們又還有什麼理由要臺灣回歸?”問得甚是無知,因為臺灣早在抗日戰
爭勝利後回歸,現在兩岸分裂,乃是內戰造成的,並非失土。“新加坡豈不也在
回歸之列?”問得更是可笑,新加坡從來就不曾是中國領土,何來回歸?
民族文化乃是多元的,有主流有支流,也是歷史演變而成。“為什麼中華文
明中只有漢族的東西?”乃是一個假問題,因為漢族文化雖然是中華文化的主流,
卻不是全部,少數民族的文化同樣融合在其中。但是,雖然主流文化應該尊重支
流文化,支流文化也應該保護、發揚自己的文化,卻不可能也沒必要對每一個文
化都平均對待,所以,即使沒“有哪一個中學甚至大學的歷史教師,能像背‘夏
商周春秋戰國秦兩漢…’那樣背出吐魯番的歷史”,也就沒什麼奇怪的了。吐魯
番的歷史在今天已與絕大部分中國人的日常生活無關,而只有學術的意義,但是,
如果不熟悉中原的歷史,卻是容易在日常生活中鬧笑話的。何碧顯然就對中國歷
史相當無知,才會鬧出象“宋朝以降,除抗戰外,中國大規模的對外戰爭從未嬴
過一次”這樣的笑話。元末驅逐蒙古族統治者,永樂年間征討北元,就都是贏的。
如果說因為現在蒙古族也是中華民族的一員,這些不算數,那麼也還有萬曆年間
抗日援朝,以及鄭成功收復臺灣,也都是大規模的對外戰爭的勝利。
愛國是人之常情,也是現實的需要。既然世界還未大同,國與國之間還存在
競爭和對抗,那麼,熱愛自己的中國,就像在私有制社會愛護自己的財產一樣,
天經地義,對於受壓迫的發展中國家,更是如此。等到世界大同之日,再來宣揚
“物我兩忘地融入世界文明”的高超理論不遲;就算現在忍不住,也該對著列強
宣揚,否則,“這高超仍不免要從天下掉下來,掉到地上最不乾淨的地方去。”
文章定位: